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荀子在《劝学》中告诉我们:“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语文知识积累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每一位语文教师都会在引导学生积累方面下足功夫。但是,“理解时难用亦难,积累无力百花残”。在积累背诵的过程中,有一些现象引起了我反复的思考:为什么学生明明背诵了很多的诗词,阅读了较多的文章,但是在文学素养、鉴赏写作等方面的提高却不怎么明显呢?
针对语文学习中的这个问题,我进行了不断地思考和探究。我觉得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摆正我们对于语文学习积累和运用的认识上。
印度佛学家奥修说:“知识并不等于知道。”我觉得,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应该是一个“虚实结合”的过程。只是把书本上固有的知识准确的背过,即使阅读面开拓的再宽,那也只是完成了“实”的部分;而“知其所以来,明其所以去”的这一部分“虚”的内容,则需要我们在不断地思考和深入生活的情感体验中才能完成,这一点,才是让积累的知识真正融入自身、发光发热的重中之重。如果忽略了情感和思想,知识便很有可能变成鸟翼上的黄金,心灵上的负累,让我们变的刻板和沉重。举个例子来说,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这部书中阐述他对“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的理解时就说,这句话是“似通非通”的,因为“从一般人到公务员,凡是靠薪水吃饭的,遇上穷的那几天,朋友要来家里吃饭,当裤子都来不及,那是痛苦万分的事,绝不是不亦乐乎”,所以他认为这个“朋”和“远”应该是有讲究的。世易时移,思考宜矣,呆板的积累和运用是不可取的。
林语堂说:“最令人难受的,莫过于遇着一个胸中装着历史上的事实人物,并且对时事极为熟悉,但见解和态度完全错误的人。”所有值得我们阅读或背诵的经典文章,它们都是来自于作者对世事沧桑深入的实践,来自于对情感刻骨铭心的体验,来自于究天问地的思维锤炼,它们里边容纳的是自然与生活的气象万千,它们将带领我们走向积累和运用更高层次的体验;如果我们的积累和运用绕过这些经典内蕴丰富的源泉,仅仅把目标指向考试的分数的话,对于语文的学习,将会变成可悲的回忆。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行;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刘勰这一段关于文学起源论的观点,固然是针对当时齐梁文学“矫揉造作,无病呻吟”之风有感而发,但是他同样警醒着现在的我们:文学,是来自于天地自然、人生百态对我们心灵的触动,若是脱离了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和灵魂仅仅去追求外在的语句和形体,那么我们的积累和创作必然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举一个简单的事例,这个事例是小学特级教师王崧舟告诉我们的。关于积累“饱经风霜”这个词语,有两种方法教学引导方法:其一,查字典,背诵解释;其二,请闭眼想象,你在生活有可以用“饱经风霜”这个词修饰的脸吗?
第一种积累方法的答案不言而喻,而第二种的答案是这样的:
生1:门口看大门的老爷爷一脸皱纹、头发花白,这是饱经风霜的脸。
生2:我们邻居的张奶奶深陷的眼睛、干瘪的嘴唇是饱经风霜的脸。
生3:罗中立的油画“父亲”,那古铜色的脸是饱经风霜的脸。
生4:祥林嫂的那呆呆的眼神、乱乱的头发是饱经风霜的形象。
多么令人感动而印象深刻的积累啊!这两种不同的教学活动还有一个后续调查:要求观看罗中立的《父亲》这幅油画并进行父亲脸的描绘,能用上“饱经风霜”这个词语的,第一种方法教的学生有9%,而第二种则达到了91%。
其实,从这个事例中大家也会想到了,语文积累中的各种“语言”,绝不仅仅是字典上的释义那么简单。夏丏尊说:“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只作红色,‘夜’不但只解作昼的反对。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焕然的造化之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情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诗味吧。”相信只有把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运用放在生活中,才能真正的做到“言立而文明”。
对于如何在“虚实结合”中更好的提升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运用的问题,我大体总结了三点:博,活,生活。
朱熹智慧明达的先哲,他的诗中往往蕴含着对学问和世事的洞察。前两个观点来自于他的两首诗。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从积累进一步提升的的角度来解读《泛舟》,我看到了“博”。再巧妙实用的技巧,若无广博的阅读积累做为基础,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费尽众多推移之力,也难见成效;而春江水涨、蓄水丰富之后,巨舰若羽,自由漂移,多么轻松自在,豁然开朗。学生的阅读积累,应该不拘一格,不断开拓,课本,读本,阅读材料,图书室,报刊,电视,网络等都可成为拓展知识面的渠道;可以运用摘抄,读书笔记,批注,读后感,手抄报,读书交流会等等多种多样的积累方式。这样既可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阅读习惯和积累兴趣,又适应了不同阅读能力的学生的要求,并且使他们的写作不再空洞贫乏,一举多得,博而轻松。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观书有感》告诉我们,知识的积累和运用,不管实也好虚也好,是不能停下的,要“活”。“坐吃山空,立吃地陷”,积累是没有止境的。有段时间曾听到这样一个观点:在应付作文的素材积累方面,学生在高中阶段只要精心钻研一个或几个人物就够了。于是就发现一些学生,无论写哪篇作文,翻来覆去都是用同一个人物的事例。这种现象让人很是无言,而且想想很有点毛骨悚然。积累运用,不断提升,生活是我们取之不竭的源泉,常读常新,常新常用,常用常活,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学问一点点丰赡起来,灵动起来,流淌起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最终蔚为大观,而不至于成为一潭死水,最终江郎才尽。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有些人的眼界和才华,能够跨越时代,贯通古今,那是一种常人很难企及的高度。我们眼中的这个世界,春花秋月、高山大川;我们迎来送往的恩怨情仇、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是我们积累运用的无尽宝藏。“诗言志”,我们现在所阅读的文章,大抵是作者在生活中有感而作,要进行深入的理解和体会,要联系生活做个有心人,不断积聚人生旅途中的种种情感,可以写日记,可以写随笔,可以在心中体悟,这样我们的写作才会有更多的情感和意蕴,才能更容易的跟我们阅读的作品产生共鸣,才能把我们积累的东西更好的进行吸收、内化并用于创作。没有真正了解和爱过父亲的人,很难读《背影》读到潸然泪下;不热爱祖国和漠视责任的人,也很难读《纪念刘和珍君》读到热泪盈眶。文学的积累,不同于数理化,在很大程度上,感性的情感的积聚要重于理性的归纳总结——心生而文明。
文学小世界,生活大舞台,那里有多少的喜怒哀乐,在等着我们去感知、品味、积累和运用呢。“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要想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够读有所获并言之有物,就需要让他们的积累和运用在生活、思想和情感中不断地拓展延伸,才能文思泉涌,文采光明。
针对语文学习中的这个问题,我进行了不断地思考和探究。我觉得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摆正我们对于语文学习积累和运用的认识上。
印度佛学家奥修说:“知识并不等于知道。”我觉得,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应该是一个“虚实结合”的过程。只是把书本上固有的知识准确的背过,即使阅读面开拓的再宽,那也只是完成了“实”的部分;而“知其所以来,明其所以去”的这一部分“虚”的内容,则需要我们在不断地思考和深入生活的情感体验中才能完成,这一点,才是让积累的知识真正融入自身、发光发热的重中之重。如果忽略了情感和思想,知识便很有可能变成鸟翼上的黄金,心灵上的负累,让我们变的刻板和沉重。举个例子来说,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这部书中阐述他对“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的理解时就说,这句话是“似通非通”的,因为“从一般人到公务员,凡是靠薪水吃饭的,遇上穷的那几天,朋友要来家里吃饭,当裤子都来不及,那是痛苦万分的事,绝不是不亦乐乎”,所以他认为这个“朋”和“远”应该是有讲究的。世易时移,思考宜矣,呆板的积累和运用是不可取的。
林语堂说:“最令人难受的,莫过于遇着一个胸中装着历史上的事实人物,并且对时事极为熟悉,但见解和态度完全错误的人。”所有值得我们阅读或背诵的经典文章,它们都是来自于作者对世事沧桑深入的实践,来自于对情感刻骨铭心的体验,来自于究天问地的思维锤炼,它们里边容纳的是自然与生活的气象万千,它们将带领我们走向积累和运用更高层次的体验;如果我们的积累和运用绕过这些经典内蕴丰富的源泉,仅仅把目标指向考试的分数的话,对于语文的学习,将会变成可悲的回忆。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行;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刘勰这一段关于文学起源论的观点,固然是针对当时齐梁文学“矫揉造作,无病呻吟”之风有感而发,但是他同样警醒着现在的我们:文学,是来自于天地自然、人生百态对我们心灵的触动,若是脱离了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和灵魂仅仅去追求外在的语句和形体,那么我们的积累和创作必然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举一个简单的事例,这个事例是小学特级教师王崧舟告诉我们的。关于积累“饱经风霜”这个词语,有两种方法教学引导方法:其一,查字典,背诵解释;其二,请闭眼想象,你在生活有可以用“饱经风霜”这个词修饰的脸吗?
第一种积累方法的答案不言而喻,而第二种的答案是这样的:
生1:门口看大门的老爷爷一脸皱纹、头发花白,这是饱经风霜的脸。
生2:我们邻居的张奶奶深陷的眼睛、干瘪的嘴唇是饱经风霜的脸。
生3:罗中立的油画“父亲”,那古铜色的脸是饱经风霜的脸。
生4:祥林嫂的那呆呆的眼神、乱乱的头发是饱经风霜的形象。
多么令人感动而印象深刻的积累啊!这两种不同的教学活动还有一个后续调查:要求观看罗中立的《父亲》这幅油画并进行父亲脸的描绘,能用上“饱经风霜”这个词语的,第一种方法教的学生有9%,而第二种则达到了91%。
其实,从这个事例中大家也会想到了,语文积累中的各种“语言”,绝不仅仅是字典上的释义那么简单。夏丏尊说:“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只作红色,‘夜’不但只解作昼的反对。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焕然的造化之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情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诗味吧。”相信只有把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运用放在生活中,才能真正的做到“言立而文明”。
对于如何在“虚实结合”中更好的提升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运用的问题,我大体总结了三点:博,活,生活。
朱熹智慧明达的先哲,他的诗中往往蕴含着对学问和世事的洞察。前两个观点来自于他的两首诗。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从积累进一步提升的的角度来解读《泛舟》,我看到了“博”。再巧妙实用的技巧,若无广博的阅读积累做为基础,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费尽众多推移之力,也难见成效;而春江水涨、蓄水丰富之后,巨舰若羽,自由漂移,多么轻松自在,豁然开朗。学生的阅读积累,应该不拘一格,不断开拓,课本,读本,阅读材料,图书室,报刊,电视,网络等都可成为拓展知识面的渠道;可以运用摘抄,读书笔记,批注,读后感,手抄报,读书交流会等等多种多样的积累方式。这样既可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阅读习惯和积累兴趣,又适应了不同阅读能力的学生的要求,并且使他们的写作不再空洞贫乏,一举多得,博而轻松。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观书有感》告诉我们,知识的积累和运用,不管实也好虚也好,是不能停下的,要“活”。“坐吃山空,立吃地陷”,积累是没有止境的。有段时间曾听到这样一个观点:在应付作文的素材积累方面,学生在高中阶段只要精心钻研一个或几个人物就够了。于是就发现一些学生,无论写哪篇作文,翻来覆去都是用同一个人物的事例。这种现象让人很是无言,而且想想很有点毛骨悚然。积累运用,不断提升,生活是我们取之不竭的源泉,常读常新,常新常用,常用常活,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学问一点点丰赡起来,灵动起来,流淌起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最终蔚为大观,而不至于成为一潭死水,最终江郎才尽。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有些人的眼界和才华,能够跨越时代,贯通古今,那是一种常人很难企及的高度。我们眼中的这个世界,春花秋月、高山大川;我们迎来送往的恩怨情仇、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是我们积累运用的无尽宝藏。“诗言志”,我们现在所阅读的文章,大抵是作者在生活中有感而作,要进行深入的理解和体会,要联系生活做个有心人,不断积聚人生旅途中的种种情感,可以写日记,可以写随笔,可以在心中体悟,这样我们的写作才会有更多的情感和意蕴,才能更容易的跟我们阅读的作品产生共鸣,才能把我们积累的东西更好的进行吸收、内化并用于创作。没有真正了解和爱过父亲的人,很难读《背影》读到潸然泪下;不热爱祖国和漠视责任的人,也很难读《纪念刘和珍君》读到热泪盈眶。文学的积累,不同于数理化,在很大程度上,感性的情感的积聚要重于理性的归纳总结——心生而文明。
文学小世界,生活大舞台,那里有多少的喜怒哀乐,在等着我们去感知、品味、积累和运用呢。“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要想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够读有所获并言之有物,就需要让他们的积累和运用在生活、思想和情感中不断地拓展延伸,才能文思泉涌,文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