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新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做出了这样新的表述。从语文学习的角度而言,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具有它的工具性,工具性的实质就是技能,这就存在一个能否熟练、准确使用的问题。而要形成熟练、准确运用语文的能力,必须通过反复练习,不断实践。从文化教育的角度而言,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饱含了人文性,其基本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汉语言文字的教育,即母语教育。母语教育所蕴含的文化内容、人文思想、情感内涵是寓于语文之中的,学生在学习、感悟本民族语言的同时,继承了民族文化,并受到思想感情的陶冶和道德的教育。本文试从语文教学这一特点出发,对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的实践与感悟作一简要论述。
一、语文的实践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无论是“以文明道”还是“因道悟文”,乃至于语文能力的获得,都必须通过读写听说语文实践才能实现。我国古代语文教学重诵读、重积累、重语感,其基本做法就是让学生去读、去写、去练、去背、去模仿,让学生记忆大量的语言材料,慢慢体会每一个词的用法,每一个句式的特点,学生语文实践的时间占90%以上,这是一种需要学习者自己反复习练、别人无法代替的实践活动,是学习语文的一条规律,这是我们古代先贤几千年摸索、总结出来的成功做法,是历史的经验和借鉴。从这点出发,《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的新理念,不仅进一步阐明了语文教育的特点和培养语文能力的途径,也为今后的语文教学提出了导向性的意见。
语文的实践,必须让学生直接接触语言材料,增加学生接触语言的机会,強化直接感知语言的实践。“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对语文实践的最好阐述。这些千古名言之所以有几千年的生命力,就是因为它是科学的、符合规律的,它告诉我们一个朴素的真理,语文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不断实践、感悟、积累的过程。严格地说,我们今天的语文课如果听不到读书声,就不能称之为语文课。叶圣陶先生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因此,要把读的实践作为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一种最经常、最基本、最主要的方法,让学生在大量吸收和积累精美语言的过程中受到熏陶、感染。一般来讲,读的实践主要有:一是朗读。让学生在直接感受语言中理解、积累语言。朗读有助于学生推敲语言文字的音韵、节奏、格调,体味语言文字的情味。二是默读,即古人的“目治”。它对语言文字的感知是眼脑直映,速度明显快于有声朗读。因为不受语言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限制,学生的思维活动可以更充分地展开,更仔细地对课文中的词语进行揣摩咀嚼。三是背诵,这是学好语文的一项重要基本功,它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巩固学到的知识,积累语言材料,从而提高读写能力。总之,读,可以说是语文第一教学法。由于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通过声调和语气把文章的思想内容和情感传达出来。学生读得多,读得好,文意、文情、文势、文序、文趣,都可以在铿锵的读书声中体现出来。可以说,离开对原文原汁原味的朗读,一切解说、分析、训练都是徒劳无效的。
写的实践,在语文教学中主要是勤于笔记和各种知识积累、语言材料积累和语言运用的练笔。“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前人遗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写的实践,不仅有助于记忆和积累读书所得,更为重要的是有利于锻炼思维,训练表达。因此,要尽可能让学生多使用语言材料,把该写的都写好,使学生在一定量的写的实践中加强对语言材料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的及时学习吸收,提高学生学习语言的实效和准确、规范使用书面语言的能力。
听和说的实践,主要穿插在语文教学读写过程中随机进行。比如听读时,要学会从朗读的语调、声调、停顿的处理中理解内容要点与主旨,要注意揣摩言外之意;听说时,要学会抓住别人话语的中心,从说话人的语调、措辞中判定其话语的观点、态度,以帮助理解话语的内容;听记时,要学会快速判断要点,对所听内容进行条理化、概括化梳理,或者边听边记,或者听完再记,或者评记,或者略记。此外,听后口述,听后答问,复述课文,看图说话等等也是听说实践的常用方法。
二、语文的感悟
在“以文明道”、“因道悟文”的教学过程中,一些同仁提出,学生学习语言,不只是一种纯客观的认知过程,更是一种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感性与理性统一的感悟过程。这种感悟不是纯知识性的感悟,它包括对文字符号所负载的思想内容、文字材料组合方式方法、文字符号所渗透的情感、韵味等等总体的综合性的感知和领悟。当然,这种认识是比较深刻的,但还不够全面,我们认为对语言的感悟,还需要作者和读者的“心”相通,“意”相会。就像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对学生来说,这个过程既要涉及它的内容,更多的要涉及它的形式。要通过语言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闻,学生和作者之间通过语言文字沟通构筑起来的“同见”“同感”,这应是语言感受力和语言表现力相统一的过程,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感悟。传统语文学习中倡导的涵泳、品味、吟诵、揣摩等方法,求得心领神会,就体现了感悟的特色。例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学,诗的后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单从字面上看,只写了作者站在黄鹤码头,目送孟浩然乘船越行越远,消失于水天相接之处。如果学生的感悟仅限于此,那就很一般了。若能抓住诗中最能表情达意的词语,启发学生想象当时情景,透过“孤帆”“远影”“长江”“天际”这几种景物构成的简单画面,让学生感受孤帆逐渐远了,而诗人却还伫立江边痴痴地凝视着。而正值阳春三月的长江本应帆影重重,诗中为什么只写“孤帆”?在老师的点拨下,学生反复朗读,充分调动起感知、想象和情感,运用直觉思维感受语言文字中那含蓄之意,弄明白李白送孟浩然乘的船渐行渐远,直到帆影在水天相接处消失,这说明目送时间很长,而一个“孤”字又十分传神,含蓄地点明了李白始终是神情专注,目无余帆。足见他对友人的深情挚意。叶圣陶先生说:“读者必须把握住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才能辨别出真滋味来——也就能接近作者旨趣的希望。”学生从品味语言入手,理解、感悟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和情意内涵,体会作者的良苦用心,这就是通过语言文字的桥梁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与作者的感情相共鸣的真正的感悟。这种引导学生从感知到认知,乃至于情感认同的教学,才符合认识论的一般规律。这不仅是学好语文的一种基本方法,也可以说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
汉语言文字有强烈的人文内涵,蕴含着浓厚的民族情感、民族精神。读这类文学作品,不仅是为了弄懂词语的含义和文法的规律,还要通过阅读,获得一种真、善与美的把握与领悟,培养起对人类几千年来代代相传的美好心灵、美好情操的真切感受。老师的重要职责就是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激发对母语的炽热感情,唤醒溶解在学生血脉中的母语文化,在学生心灵里构建起永不遗忘的母语情结,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以上仅就语文学习中的实践与感悟作一粗浅的探讨。语文的感悟,树立了我们要达到的目标;语文的实践,指出了我们能达到的途径。两者相结合,决定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能得出这样一些肤浅认识,旨在从一个新的角度揭示语文学习的规律和途径。这既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理论问题,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实践问题,还是一个有待于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语文的实践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无论是“以文明道”还是“因道悟文”,乃至于语文能力的获得,都必须通过读写听说语文实践才能实现。我国古代语文教学重诵读、重积累、重语感,其基本做法就是让学生去读、去写、去练、去背、去模仿,让学生记忆大量的语言材料,慢慢体会每一个词的用法,每一个句式的特点,学生语文实践的时间占90%以上,这是一种需要学习者自己反复习练、别人无法代替的实践活动,是学习语文的一条规律,这是我们古代先贤几千年摸索、总结出来的成功做法,是历史的经验和借鉴。从这点出发,《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的新理念,不仅进一步阐明了语文教育的特点和培养语文能力的途径,也为今后的语文教学提出了导向性的意见。
语文的实践,必须让学生直接接触语言材料,增加学生接触语言的机会,強化直接感知语言的实践。“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对语文实践的最好阐述。这些千古名言之所以有几千年的生命力,就是因为它是科学的、符合规律的,它告诉我们一个朴素的真理,语文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不断实践、感悟、积累的过程。严格地说,我们今天的语文课如果听不到读书声,就不能称之为语文课。叶圣陶先生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因此,要把读的实践作为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一种最经常、最基本、最主要的方法,让学生在大量吸收和积累精美语言的过程中受到熏陶、感染。一般来讲,读的实践主要有:一是朗读。让学生在直接感受语言中理解、积累语言。朗读有助于学生推敲语言文字的音韵、节奏、格调,体味语言文字的情味。二是默读,即古人的“目治”。它对语言文字的感知是眼脑直映,速度明显快于有声朗读。因为不受语言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限制,学生的思维活动可以更充分地展开,更仔细地对课文中的词语进行揣摩咀嚼。三是背诵,这是学好语文的一项重要基本功,它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巩固学到的知识,积累语言材料,从而提高读写能力。总之,读,可以说是语文第一教学法。由于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通过声调和语气把文章的思想内容和情感传达出来。学生读得多,读得好,文意、文情、文势、文序、文趣,都可以在铿锵的读书声中体现出来。可以说,离开对原文原汁原味的朗读,一切解说、分析、训练都是徒劳无效的。
写的实践,在语文教学中主要是勤于笔记和各种知识积累、语言材料积累和语言运用的练笔。“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前人遗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写的实践,不仅有助于记忆和积累读书所得,更为重要的是有利于锻炼思维,训练表达。因此,要尽可能让学生多使用语言材料,把该写的都写好,使学生在一定量的写的实践中加强对语言材料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的及时学习吸收,提高学生学习语言的实效和准确、规范使用书面语言的能力。
听和说的实践,主要穿插在语文教学读写过程中随机进行。比如听读时,要学会从朗读的语调、声调、停顿的处理中理解内容要点与主旨,要注意揣摩言外之意;听说时,要学会抓住别人话语的中心,从说话人的语调、措辞中判定其话语的观点、态度,以帮助理解话语的内容;听记时,要学会快速判断要点,对所听内容进行条理化、概括化梳理,或者边听边记,或者听完再记,或者评记,或者略记。此外,听后口述,听后答问,复述课文,看图说话等等也是听说实践的常用方法。
二、语文的感悟
在“以文明道”、“因道悟文”的教学过程中,一些同仁提出,学生学习语言,不只是一种纯客观的认知过程,更是一种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感性与理性统一的感悟过程。这种感悟不是纯知识性的感悟,它包括对文字符号所负载的思想内容、文字材料组合方式方法、文字符号所渗透的情感、韵味等等总体的综合性的感知和领悟。当然,这种认识是比较深刻的,但还不够全面,我们认为对语言的感悟,还需要作者和读者的“心”相通,“意”相会。就像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对学生来说,这个过程既要涉及它的内容,更多的要涉及它的形式。要通过语言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闻,学生和作者之间通过语言文字沟通构筑起来的“同见”“同感”,这应是语言感受力和语言表现力相统一的过程,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感悟。传统语文学习中倡导的涵泳、品味、吟诵、揣摩等方法,求得心领神会,就体现了感悟的特色。例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学,诗的后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单从字面上看,只写了作者站在黄鹤码头,目送孟浩然乘船越行越远,消失于水天相接之处。如果学生的感悟仅限于此,那就很一般了。若能抓住诗中最能表情达意的词语,启发学生想象当时情景,透过“孤帆”“远影”“长江”“天际”这几种景物构成的简单画面,让学生感受孤帆逐渐远了,而诗人却还伫立江边痴痴地凝视着。而正值阳春三月的长江本应帆影重重,诗中为什么只写“孤帆”?在老师的点拨下,学生反复朗读,充分调动起感知、想象和情感,运用直觉思维感受语言文字中那含蓄之意,弄明白李白送孟浩然乘的船渐行渐远,直到帆影在水天相接处消失,这说明目送时间很长,而一个“孤”字又十分传神,含蓄地点明了李白始终是神情专注,目无余帆。足见他对友人的深情挚意。叶圣陶先生说:“读者必须把握住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才能辨别出真滋味来——也就能接近作者旨趣的希望。”学生从品味语言入手,理解、感悟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和情意内涵,体会作者的良苦用心,这就是通过语言文字的桥梁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与作者的感情相共鸣的真正的感悟。这种引导学生从感知到认知,乃至于情感认同的教学,才符合认识论的一般规律。这不仅是学好语文的一种基本方法,也可以说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
汉语言文字有强烈的人文内涵,蕴含着浓厚的民族情感、民族精神。读这类文学作品,不仅是为了弄懂词语的含义和文法的规律,还要通过阅读,获得一种真、善与美的把握与领悟,培养起对人类几千年来代代相传的美好心灵、美好情操的真切感受。老师的重要职责就是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激发对母语的炽热感情,唤醒溶解在学生血脉中的母语文化,在学生心灵里构建起永不遗忘的母语情结,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以上仅就语文学习中的实践与感悟作一粗浅的探讨。语文的感悟,树立了我们要达到的目标;语文的实践,指出了我们能达到的途径。两者相结合,决定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能得出这样一些肤浅认识,旨在从一个新的角度揭示语文学习的规律和途径。这既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理论问题,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实践问题,还是一个有待于深入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