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我们必须以更高的站位、更广的视野,认识“一带一路”建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中的战略意义,把握“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对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增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作用。高校对外音乐文化交流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占据独特的地位,搭建了中外人文交流合作的机制和平台,从而形成了我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交流的精神纽带,有助于更好地增进沿路各国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有利于生动活泼地讲好中国故事,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从而展现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良好形象。当前我国高校在对外音乐文化交流布局、交流内容和形式、高水平艺术团建设、发挥留学生作用等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关键词】 高校 一带一路 音乐文化交流 国际影响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当前,各国文化既迎来互学互鉴、相互交融的巨大空间,又面临着个性彰显、各具特色的不同态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希望了解中国,中华文化面临难得的走出去的历史机遇,加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对于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
一、“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对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伴随着世界经济的深度调整、国际关系的日趋复杂,以及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迫切要求,党和人民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在此大背景下,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不仅是我国党和政府在正确判断当今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大趋势下做出的重要决策,更是充分利用和适应当前国际大环境,增加我国和更多国家在共同利益上的共同点和共同发展上的共同目标,进一步促进和稳固世界和平发展的主题,进而在与国际合作中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为实现中华民族全面走向伟大复兴搭建战略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2017年5月15日,中国在北京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闭幕,与各国政府、地方、企业等达成一系列合作共识、重要举措及务实成果,在此共识的基础上,中国与合作各国将不断加强交流、促进各方的友好往来,最终形成合作发展的共赢局面,“中国政府每年向相关国家提供一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地方政府也设立了丝绸之路专项奖学金,鼓励国际文教交流。各类丝绸之路文化年、旅游节、艺术家、影视桥、研讨会、智库对话等人文合作项目百花竞放,人们往来频繁,在交流中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我国不断主动发展与沿线国家友好的合作关系,以期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对外文化交流则是促进我国与合作伙伴之间友好交往的重要行动之一,“要重视和做好舆论引导工作,通过各种方式,讲好‘一带一路’故事,传播好‘一带一路’声音,为‘一带一路’建设营造良好舆论环境。”人文交流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要通过“一带一路”战略,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推进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发展繁荣,更要形成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人文交流格局。实际上,“民心相通”既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内容,又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文基础,我们要在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方面双管齐下、共同推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强调:“要坚持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共同推进,注重在人文领域精耕细作,尊重各国人民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加强同沿线国家人民的友好往来,为‘一带一路’建设打下广泛社会基础。”进而言之,“一带一路”建设要注重经济领域的合作共赢,更要注重在“人文交流”领域的精耕细作,努力与沿线国家和地区一起共同打造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从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进入务实合作的阶段、共同发展繁荣的时期。
二、高校对外音乐文化交流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独特作用
高校对外音乐文化交流是“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具有人类情感的共通性,传达了人类对于真善美的普遍理想和价值追求,是一种不分种族和民族的共通语言,是实现各民族感情融通的重要媒介。高校作为社会发展后备力量的优秀青年人才聚集地,是音乐的主要活跃地和传播传承所在地,在当前“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以高校为主场地进行的对外音乐文化交流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作用:不仅是促使世界各民族认识和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途径和契机,更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方式方法。高校对外音乐文化交流有利于更好地增进沿路各国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以高校间的交流为平台,以音乐文化为载体,这种亲近民心、符合民族交往的交流方式是参与各国达成最终目标的重要保障之一,同时也将会以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增进沿路各国对中国文化的感情接纳和理念认同,不仅有利于更好地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还有利于促进沿路各国对于中国历史、社会、人文、经济等方面的认同,进而增进民族认同,从而在沿线国家中形成一种能与中国各项事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的氛围,形成一种对未来发展的共同期待和祈愿。
高校对外音乐文化交流是加强中国与沿线国家交流的精神纽带。“一带一路”战略不仅是经济、贸易之路,更是文化、友谊之路,也是民心相通之路,古代丝绸之路虽然以经济、贸易发展内容为主,但是留给历史、留给后代的是一个珍视和平、珍视合作、珍视共赢的精神和文化遗产。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社会和民众基础,不仅可以有力增进沿线国家民众的友好感情,更可以推动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人的因素在当今国际社会发展中的要素特征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得愈加突出,中國历史上向来就有“得人心者得天下”,高校是思想活跃接收新事物快的青年才俊聚集之地,音乐是世界通用语言有普遍的群众接纳基础,以高校音乐文化交流的形式,使沿线国家有更多的机会、更亲近人心的媒介载体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发展理念,让更多的沿线国家从感情上接纳,从理念上认同,有利于促成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倡议的实践,有利于促进中国与沿线各国在经济、贸易等各个领域的深入往来和合作,是中国与沿线国家交流的精神纽带,正是在此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建立多层次人文合作机制,搭建更多合作平台,开辟更多合作渠道。要推动教育合作,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提升合作办学水平。” 高校对外音乐文化交流有利于生动活泼地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形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对外文化交流是在当前国际文化交融的新时代、在当前国际社会中讲好中国故事的绝佳途径,然而如何才能生动活泼地讲好中国故事?对外音乐文化交流无疑是重要的方式,正是在此意义上,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有为数不少的珍贵历史正是以音乐的形式在各个民族和地区传承至今,我国难以数计的音乐文化成果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积淀,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缩影,“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滋养。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高校音乐文化交流本身即承载了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共举和平发展旗帜的美好愿景,尤其是在当前“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在与沿线国家的交往合作中,坚守文化自信,以高校为阵地,以音乐为载体开展文化交流无疑是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华文明的一种可取且有效的方式。进而言之,高校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可以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从而充分彰显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的国际形象。
三、提升高校对外音乐文化交流的对策建议
完善音乐文化对外交流布局、统筹安排形成一盘棋。形成上一级归属部门统一协调,设立专门的管理高校对外交流项目的工作部门,除了高校自身合作平台或国家汉办的交流渠道外,该工作部门应该归总其他机构和平台的对外交流项目。对于每年收集的不同邀约交流项目给予合理的建议,并调配不同水平层次的高校艺术团来应对不同渠道、不同需求的对外音乐文化交流,从而使得高校艺术团发挥最大合力,对外交流也能更充分、更全面。校级层面合理布局是各高校开展对外音乐文化交流的重要保障,需要学校做好统一布局和规划,协调好相关各部门,共同完成对外音乐文化交流项目。以上海高校为例,就目前情况而言,除了国家汉办或孔子学院总部的直接邀约外,学校内部与对外交流相关的部门主要是国际交流处、海外设立的孔子学院、有着国际合作项目的院系,有些学校还依托艺术团负责老师的个人资源,这些共同构建了各校音乐文化對外交流的渠道来源。为了便于统一协调,各高校也可向市级层面一样,设立专门的对外音乐文化交流的办公室,也可以直接依托各校国际交流处完成此项工作。针对不同渠道的邀约,对下一年的对外音乐文化交流项目有一个整体规划:根据交流的具体项目内容进行遴选、排序,做好交流时间规划,调配好不同的艺术团或根据项目需要临时拆分组建不同的艺术团参与交流项目。每个交流项目都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档案资料,并在年末对所有交流项目进行总结、研讨,总结经验,分享优势,探讨难点,寻找解决方案。
提升高校音乐文化对外交流水平,挖掘深层次中国元素。以音乐文化为载体,作为高校对外交流的途径之一,不仅能潜移默化地增进他国对中国文化的接受与认同,也更利于世界各民族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高校对外音乐交流的内容安排需要充分展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准确表达现当代中国社会的核心元素和文化内涵,要让世界各国各民族对中国的了解不仅仅停留在远古文明、传统文化中,还要向他们展示中国当代音乐文化的进步和发展,将中国元素与时代进步、国际潮流接轨。创造多样化交流形式,高校对外音乐文化交流的常见形式为一场集声乐演唱、器乐演奏、戏曲表演、舞蹈、武术等多门类于一体的文艺汇演。对于那些首次了解中国音乐文化的外国民众而言,这是一个较好的形式,能够获得较全面的初步认识。但若仅仅只有这一形式,对于要成为常态化发展的对外音乐文化交流而言,就显得较为单一。建议在交流形式上既可以采用综合式的文艺汇演,让外国民众多方面初步了解中国文化,也可以选取某个主题的单门类专场演出,例如以“中国民歌”、“中国器乐”、“中国民间舞蹈”、“中国京剧”等为主题,安排这个艺术类别中的不同风格、不同内容的节目,这一形式可以让外国民众更深入地了解中国音乐艺术文化中的某一类别。而无论以上哪种形式的演出,都可以配上图文并茂的内容解说或导赏,可以穿插在演出中,尤其是第二种专场演出,更需要进一步解读同一门类中的音乐文化的异同之处,可放在演出开始前(后),专门安排一场“音乐导赏”,就演出的内容作一场全面的解读。
建设高水平艺术团、加大培养力度提升综合素养。构建高校音乐文化对外交流高端艺术团的核心,在于提高艺术团整体艺术质量,而重中之重是全面提升和优化艺术团成员的技艺水平,针对高校在建设艺术团时遇到的困难,即团员水平参差不齐和流动性大,建议按艺术团具体专业方向,以技艺水平分类,采用梯队化培养方式,点面结合式训练模式。在艺术团师资队伍建设上,要以全局意识来布局,以上海市为例,建议成立“上海市大学生艺术团师资队伍联盟”,深入挖掘名师名家,从高端角度出发,全面地整合上海市最权威、最优秀、最有影响力的音乐艺术文化方面专家,使专家资源得到最大程度共享,每所高校的艺术团都能从联盟中邀请到最好的业内专家给予长期指导。
深入掌握中国音乐精髓、充分了解带路沿线整体音乐样貌。全员普及学习中国音乐艺术文化,有利于提高高校大学生整体音乐文化素养,但对于直接参与对外音乐文化交流的艺术团学生而言,一般的普及化教育难以满足对外交流需要。培养高端艺术团人才,技艺功底的训练是基础,艺术文化知识的掌握是核心。因此,应针对艺术团成员开设一系列非实践类的音乐艺术文化理论课程,将音乐与历史、文学、社会、文化等融合,同时,系统梳理中国音乐的渊源、发展、类型、风格、特点等,开设不同专题模块,可以就技术训练与音乐文化内涵的关系开设研习实践课,利用“大学生艺术团师资队伍联盟”的教师资源,对课程建设开展探讨与研究,形成可供高校艺术团参考的课程方案。课程安排旨在提升艺术团成员音乐艺术文化内涵,增强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风格特点、历史发展以及不同音乐艺术形式的了解和认识,进一步提高解读能力,以便在对外音乐文化交流活动中能更准确地诠释中国音乐艺术、传递中国文化精髓。作为参与高校对外音乐文化交流的艺术团学生,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历史文化、音乐艺术、风土人情、宗教信仰都需要有一定的掌握和了解。在理论课程方面,可以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为西亚、中亚、中东、东南亚、南亚、中东欧、俄蒙地区等7个板块,对不同板块地区的历史背景、社会发展、民俗习惯、音乐风格、音乐类型、音乐特点、文学艺术等方面综合介绍;针对某些有着长期交流合作国家的音乐艺术文化进行较为细致解读;在技术训练方面,有针对性地对交流国家具有代表性的音乐艺术作品进行训练。
充分调动留学生的积极性、带动留学生讲中国音乐故事。建议依托专业音乐院校,联合各高校有音乐基础的留学生,共同组建留学生艺术团,为中外留学生搭建高层次艺术实践平台,例如留学生民乐团、江南丝竹乐团等。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音乐文化历史璀璨,应该逐步成立代表他国音乐特色的专业艺术团,例如加美兰乐团,作为其他国家传统音乐全方位展示与尝试的一个代表,体现多样化的人类音乐文明。组织留学生进行音乐文化交流与体验,开设音乐汉语课程,兼顾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和音乐专业术语的学习,解决留学生在学习中国传统乐器时所遇到的语言困难,帮助留学生克服在进行专业学习时所遇到的语言障碍。开设“music workshop”工作坊,工作坊形式多样,例如可以从中西文化对话角度开设“邂逅茉莉花”工作坊,带领留学生们体验二胡、古琴等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与小提琴、钢琴等西方乐器以及合唱在一起的中国传统曲调“茉莉花”的“邂逅”。开展中外学生音乐文化展演系列活动,通过丝路沿线各国艺术人才的音乐交流,探索音乐文化彼此聆听、相互理解的发展路径,通过多样且实质性的艺术教育培养方式,体现出音乐文化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促进高等教育在从传统走向未来的目标下发挥重要作用。邀请各国驻上海领事馆人员参加,举办外国留学生艺术沙龙活动,拓展留学生艺术实践平台,包括国家概况展示、传统音乐表演、各国特色美食品尝及中外学生互动交流等多个环节,生动展现世界各国文化带,增进中外学生在东西方文化方面的沟通和交流。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所做的报告.
[2] 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
[3] 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4] 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作者简介:刘艳,上海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上海市徐汇区汾阳路20号上海音乐学院,邮编:200031.
张卓,上海音乐学院学生工作部(处),上海市徐汇区汾阳路20号上海音乐学院行政楼106,邮编:200031
【关键词】 高校 一带一路 音乐文化交流 国际影响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当前,各国文化既迎来互学互鉴、相互交融的巨大空间,又面临着个性彰显、各具特色的不同态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希望了解中国,中华文化面临难得的走出去的历史机遇,加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对于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
一、“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对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伴随着世界经济的深度调整、国际关系的日趋复杂,以及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迫切要求,党和人民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在此大背景下,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不仅是我国党和政府在正确判断当今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大趋势下做出的重要决策,更是充分利用和适应当前国际大环境,增加我国和更多国家在共同利益上的共同点和共同发展上的共同目标,进一步促进和稳固世界和平发展的主题,进而在与国际合作中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为实现中华民族全面走向伟大复兴搭建战略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2017年5月15日,中国在北京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闭幕,与各国政府、地方、企业等达成一系列合作共识、重要举措及务实成果,在此共识的基础上,中国与合作各国将不断加强交流、促进各方的友好往来,最终形成合作发展的共赢局面,“中国政府每年向相关国家提供一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地方政府也设立了丝绸之路专项奖学金,鼓励国际文教交流。各类丝绸之路文化年、旅游节、艺术家、影视桥、研讨会、智库对话等人文合作项目百花竞放,人们往来频繁,在交流中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我国不断主动发展与沿线国家友好的合作关系,以期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对外文化交流则是促进我国与合作伙伴之间友好交往的重要行动之一,“要重视和做好舆论引导工作,通过各种方式,讲好‘一带一路’故事,传播好‘一带一路’声音,为‘一带一路’建设营造良好舆论环境。”人文交流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要通过“一带一路”战略,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推进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发展繁荣,更要形成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人文交流格局。实际上,“民心相通”既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内容,又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文基础,我们要在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方面双管齐下、共同推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强调:“要坚持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共同推进,注重在人文领域精耕细作,尊重各国人民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加强同沿线国家人民的友好往来,为‘一带一路’建设打下广泛社会基础。”进而言之,“一带一路”建设要注重经济领域的合作共赢,更要注重在“人文交流”领域的精耕细作,努力与沿线国家和地区一起共同打造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从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进入务实合作的阶段、共同发展繁荣的时期。
二、高校对外音乐文化交流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独特作用
高校对外音乐文化交流是“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具有人类情感的共通性,传达了人类对于真善美的普遍理想和价值追求,是一种不分种族和民族的共通语言,是实现各民族感情融通的重要媒介。高校作为社会发展后备力量的优秀青年人才聚集地,是音乐的主要活跃地和传播传承所在地,在当前“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以高校为主场地进行的对外音乐文化交流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作用:不仅是促使世界各民族认识和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途径和契机,更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方式方法。高校对外音乐文化交流有利于更好地增进沿路各国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以高校间的交流为平台,以音乐文化为载体,这种亲近民心、符合民族交往的交流方式是参与各国达成最终目标的重要保障之一,同时也将会以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增进沿路各国对中国文化的感情接纳和理念认同,不仅有利于更好地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还有利于促进沿路各国对于中国历史、社会、人文、经济等方面的认同,进而增进民族认同,从而在沿线国家中形成一种能与中国各项事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的氛围,形成一种对未来发展的共同期待和祈愿。
高校对外音乐文化交流是加强中国与沿线国家交流的精神纽带。“一带一路”战略不仅是经济、贸易之路,更是文化、友谊之路,也是民心相通之路,古代丝绸之路虽然以经济、贸易发展内容为主,但是留给历史、留给后代的是一个珍视和平、珍视合作、珍视共赢的精神和文化遗产。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社会和民众基础,不仅可以有力增进沿线国家民众的友好感情,更可以推动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人的因素在当今国际社会发展中的要素特征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得愈加突出,中國历史上向来就有“得人心者得天下”,高校是思想活跃接收新事物快的青年才俊聚集之地,音乐是世界通用语言有普遍的群众接纳基础,以高校音乐文化交流的形式,使沿线国家有更多的机会、更亲近人心的媒介载体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发展理念,让更多的沿线国家从感情上接纳,从理念上认同,有利于促成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倡议的实践,有利于促进中国与沿线各国在经济、贸易等各个领域的深入往来和合作,是中国与沿线国家交流的精神纽带,正是在此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建立多层次人文合作机制,搭建更多合作平台,开辟更多合作渠道。要推动教育合作,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提升合作办学水平。” 高校对外音乐文化交流有利于生动活泼地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形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对外文化交流是在当前国际文化交融的新时代、在当前国际社会中讲好中国故事的绝佳途径,然而如何才能生动活泼地讲好中国故事?对外音乐文化交流无疑是重要的方式,正是在此意义上,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有为数不少的珍贵历史正是以音乐的形式在各个民族和地区传承至今,我国难以数计的音乐文化成果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积淀,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缩影,“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滋养。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高校音乐文化交流本身即承载了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共举和平发展旗帜的美好愿景,尤其是在当前“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在与沿线国家的交往合作中,坚守文化自信,以高校为阵地,以音乐为载体开展文化交流无疑是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华文明的一种可取且有效的方式。进而言之,高校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可以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从而充分彰显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的国际形象。
三、提升高校对外音乐文化交流的对策建议
完善音乐文化对外交流布局、统筹安排形成一盘棋。形成上一级归属部门统一协调,设立专门的管理高校对外交流项目的工作部门,除了高校自身合作平台或国家汉办的交流渠道外,该工作部门应该归总其他机构和平台的对外交流项目。对于每年收集的不同邀约交流项目给予合理的建议,并调配不同水平层次的高校艺术团来应对不同渠道、不同需求的对外音乐文化交流,从而使得高校艺术团发挥最大合力,对外交流也能更充分、更全面。校级层面合理布局是各高校开展对外音乐文化交流的重要保障,需要学校做好统一布局和规划,协调好相关各部门,共同完成对外音乐文化交流项目。以上海高校为例,就目前情况而言,除了国家汉办或孔子学院总部的直接邀约外,学校内部与对外交流相关的部门主要是国际交流处、海外设立的孔子学院、有着国际合作项目的院系,有些学校还依托艺术团负责老师的个人资源,这些共同构建了各校音乐文化對外交流的渠道来源。为了便于统一协调,各高校也可向市级层面一样,设立专门的对外音乐文化交流的办公室,也可以直接依托各校国际交流处完成此项工作。针对不同渠道的邀约,对下一年的对外音乐文化交流项目有一个整体规划:根据交流的具体项目内容进行遴选、排序,做好交流时间规划,调配好不同的艺术团或根据项目需要临时拆分组建不同的艺术团参与交流项目。每个交流项目都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档案资料,并在年末对所有交流项目进行总结、研讨,总结经验,分享优势,探讨难点,寻找解决方案。
提升高校音乐文化对外交流水平,挖掘深层次中国元素。以音乐文化为载体,作为高校对外交流的途径之一,不仅能潜移默化地增进他国对中国文化的接受与认同,也更利于世界各民族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高校对外音乐交流的内容安排需要充分展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准确表达现当代中国社会的核心元素和文化内涵,要让世界各国各民族对中国的了解不仅仅停留在远古文明、传统文化中,还要向他们展示中国当代音乐文化的进步和发展,将中国元素与时代进步、国际潮流接轨。创造多样化交流形式,高校对外音乐文化交流的常见形式为一场集声乐演唱、器乐演奏、戏曲表演、舞蹈、武术等多门类于一体的文艺汇演。对于那些首次了解中国音乐文化的外国民众而言,这是一个较好的形式,能够获得较全面的初步认识。但若仅仅只有这一形式,对于要成为常态化发展的对外音乐文化交流而言,就显得较为单一。建议在交流形式上既可以采用综合式的文艺汇演,让外国民众多方面初步了解中国文化,也可以选取某个主题的单门类专场演出,例如以“中国民歌”、“中国器乐”、“中国民间舞蹈”、“中国京剧”等为主题,安排这个艺术类别中的不同风格、不同内容的节目,这一形式可以让外国民众更深入地了解中国音乐艺术文化中的某一类别。而无论以上哪种形式的演出,都可以配上图文并茂的内容解说或导赏,可以穿插在演出中,尤其是第二种专场演出,更需要进一步解读同一门类中的音乐文化的异同之处,可放在演出开始前(后),专门安排一场“音乐导赏”,就演出的内容作一场全面的解读。
建设高水平艺术团、加大培养力度提升综合素养。构建高校音乐文化对外交流高端艺术团的核心,在于提高艺术团整体艺术质量,而重中之重是全面提升和优化艺术团成员的技艺水平,针对高校在建设艺术团时遇到的困难,即团员水平参差不齐和流动性大,建议按艺术团具体专业方向,以技艺水平分类,采用梯队化培养方式,点面结合式训练模式。在艺术团师资队伍建设上,要以全局意识来布局,以上海市为例,建议成立“上海市大学生艺术团师资队伍联盟”,深入挖掘名师名家,从高端角度出发,全面地整合上海市最权威、最优秀、最有影响力的音乐艺术文化方面专家,使专家资源得到最大程度共享,每所高校的艺术团都能从联盟中邀请到最好的业内专家给予长期指导。
深入掌握中国音乐精髓、充分了解带路沿线整体音乐样貌。全员普及学习中国音乐艺术文化,有利于提高高校大学生整体音乐文化素养,但对于直接参与对外音乐文化交流的艺术团学生而言,一般的普及化教育难以满足对外交流需要。培养高端艺术团人才,技艺功底的训练是基础,艺术文化知识的掌握是核心。因此,应针对艺术团成员开设一系列非实践类的音乐艺术文化理论课程,将音乐与历史、文学、社会、文化等融合,同时,系统梳理中国音乐的渊源、发展、类型、风格、特点等,开设不同专题模块,可以就技术训练与音乐文化内涵的关系开设研习实践课,利用“大学生艺术团师资队伍联盟”的教师资源,对课程建设开展探讨与研究,形成可供高校艺术团参考的课程方案。课程安排旨在提升艺术团成员音乐艺术文化内涵,增强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风格特点、历史发展以及不同音乐艺术形式的了解和认识,进一步提高解读能力,以便在对外音乐文化交流活动中能更准确地诠释中国音乐艺术、传递中国文化精髓。作为参与高校对外音乐文化交流的艺术团学生,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历史文化、音乐艺术、风土人情、宗教信仰都需要有一定的掌握和了解。在理论课程方面,可以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为西亚、中亚、中东、东南亚、南亚、中东欧、俄蒙地区等7个板块,对不同板块地区的历史背景、社会发展、民俗习惯、音乐风格、音乐类型、音乐特点、文学艺术等方面综合介绍;针对某些有着长期交流合作国家的音乐艺术文化进行较为细致解读;在技术训练方面,有针对性地对交流国家具有代表性的音乐艺术作品进行训练。
充分调动留学生的积极性、带动留学生讲中国音乐故事。建议依托专业音乐院校,联合各高校有音乐基础的留学生,共同组建留学生艺术团,为中外留学生搭建高层次艺术实践平台,例如留学生民乐团、江南丝竹乐团等。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音乐文化历史璀璨,应该逐步成立代表他国音乐特色的专业艺术团,例如加美兰乐团,作为其他国家传统音乐全方位展示与尝试的一个代表,体现多样化的人类音乐文明。组织留学生进行音乐文化交流与体验,开设音乐汉语课程,兼顾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和音乐专业术语的学习,解决留学生在学习中国传统乐器时所遇到的语言困难,帮助留学生克服在进行专业学习时所遇到的语言障碍。开设“music workshop”工作坊,工作坊形式多样,例如可以从中西文化对话角度开设“邂逅茉莉花”工作坊,带领留学生们体验二胡、古琴等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与小提琴、钢琴等西方乐器以及合唱在一起的中国传统曲调“茉莉花”的“邂逅”。开展中外学生音乐文化展演系列活动,通过丝路沿线各国艺术人才的音乐交流,探索音乐文化彼此聆听、相互理解的发展路径,通过多样且实质性的艺术教育培养方式,体现出音乐文化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促进高等教育在从传统走向未来的目标下发挥重要作用。邀请各国驻上海领事馆人员参加,举办外国留学生艺术沙龙活动,拓展留学生艺术实践平台,包括国家概况展示、传统音乐表演、各国特色美食品尝及中外学生互动交流等多个环节,生动展现世界各国文化带,增进中外学生在东西方文化方面的沟通和交流。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所做的报告.
[2] 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
[3] 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4] 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作者简介:刘艳,上海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上海市徐汇区汾阳路20号上海音乐学院,邮编:200031.
张卓,上海音乐学院学生工作部(处),上海市徐汇区汾阳路20号上海音乐学院行政楼106,邮编:2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