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社会变革日新月异,社会矛盾与危机并发。在基础教育领域,危机主要体现在两方面。教育体系外部危机:策略性危机、突发性危机等。教育体系内部危机:教学危机、管理危机等。防范化解基础教育领域危机方法:增强危机意识,善用底线思维;警惕“忽微”,防患未然;健全教育补偿,促进教育公平;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关键词:教育危机;危机预测;危机化解策略
居安思危是一个民族日渐成熟的体现,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认为,危机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框架构成严重威胁的事件,必须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高的情况下做出关键决定。”
同样,教育体系中也存在不确定性,在学校教育中,时刻存在亟待教育工作者在短时间内迅速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预防和化解教育危机,对于教育改革和发展,促进教育工作者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减少社会风险和不稳定因素,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础教育危机的预测
(一)教育体系外部危机
1.策略性危机。教育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重任。近年来人们对教育投资未结合个人特点而产生盲目行为,加剧了个体教育投资回报的不确定性。此外,青少年道德教育、进城务工子女就学难、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过度追求“名校”效应、“男孩危机”、教师地位降低、过度教育(即个人受教育年限超过工作实际需要)、教育抽样形式化、亲子矛盾、教育产业化、跨国教育风险等一系列社会性问题,层出不穷,成为教育危机不容忽视的方面。
2.突发性危机。学校教育体系在社会体系中基数大、分量重,若突发安全事故或自然灾害,可能严重损害师生利益。如洪水暴雪地震等自然灾害导致校园设施损毁,还有上学路途艰难、校园偶发暴徒或精神病人砍伤学生事件、学生因心理承受能力问题跳楼事件,还有综合社会实践活动中突发安全事故等。
(二)教育体系内部危机
1.教学危机。据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统计,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校园暴力犯罪案件6962人,其中校园暴力和欺凌案件所占比例最大。日常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不和谐,学生在课堂上发生碰撞、课间活动损伤,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量不当以及体育课运动风险、实验课或综合实践课的操作风险都会对学生身心健康造成损害。
据《2019全国中小学生心理发展报告》显示,我国约四成中小学生存在心理适应不良的现象,其中自我适应困扰占比59.8%,生涯发展困扰占比53.7%,父母教育方式困扰占比39.6%,具体表现为抑郁、强迫倾向、睡眠问题和冲动等症状。因青少年心理问题而产生的教育危机逐年上升,甚至产生了危害教职工人身安全的事件。教师与学生身心健康面临重重危机。
2.管理危机。教育现代化要求学校应与时俱进,全面推广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远程教育、在线教育虽借助科技手段实现教育精准,但广泛运用科技手段会使学生视力、听力受损,人机单项互动还降低了人际交往能力,虚拟情境的快感使学生学习动力减弱,良莠不齐的网络主播会干扰学生积极道德品质的形成。
二、基础教育危机化解策略
明代刘基在《郁离子·井田可复》中指出:时未至而为之,谓之躁:时至而不为之,谓之陋。不能见到形式稍稍对自己有利,就立刻采取行动,而忽略了一些不稳定因素,不加以分析判断,这种操之过急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此,就教育危机而言,只有人们能清醒认识,选擇恰当时机采取措施,才会化险为夷。
(一)增强危机意识,善用底线思维
1.经国序民,正其制度。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强化法治意识,重视教育法律法规责任问题,建立以法律调节为背景的控制系统是防范教育危机的根本办法。
我国正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据统计,我国现行教育行政法规18部,原国家教委、现教育部先后制定的规章多达71部,逐渐形成了层次相对分明、涵盖较为全面、结构基本完整的教育法规范体系。
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颁布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且其将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对青少年民法典教育。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报告补充修改89处,涉及教育内容的有多处,并对教育部分的建议采纳力度很大,补充后表述更精确,教育立法取得较大进展。
2.警惕“忽微”,防患未然。备豫不虞,为国常道。教育危机客观存在,但对于政府、教育机关与教育专业人员来说,教育危机并非不可控制。“祸患常积于忽微”,当上级重大决策与项目出台前,应制定相应的风险评估与危机应对预案,及时成立危机防控领导小组进行周密部署,防控工作落实到责任人,保证工作无缝对接,减少危害面,将危害损失降至最低。同时启动应急预案,大力宣传,强化舆论管控。通过LED屏、教职工工作群、班级群等方式,把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人人投身的力量凝聚起来,提高教职工、家长、学生及社会对危机的认识,增强防范意识。
(二)健全教育补偿,促进教育公平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八一学校,指出:“要着力帮助贫困人口子女接受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因此,教育补偿是促进教育公平、化解教育危机的重要途径。
经济发展促使人口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外来务工家长普遍文化水平不高,承担子女教育的能力难以企及城市户籍儿童受教育条件,“课桌”以外的不平等被忽视,导致流动儿童更容易成为学习困难者。对于这部分儿童,需开发本土知识与个体知识结合的方法,设置过渡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三)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育人者先自育,提升教师素质,发挥管理者“火车头”优势,在任何时刻都尤为重要。如今,5G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为教师专业的发展搭建了一个更丰富、更便捷、更多元的平台。疫情期间的线上教育实践,不仅是对一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一次考验,对乐于接受新事物,热爱钻研的教育者来说,这段漫长的居家生活能使他们业务上精进、理念上创新、专业上突破,能够通过积极探索与研究增强内生动力。
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指出:“新教育变革,尽管有着强烈的人为干预色彩,但与社会变革不同,如果我们主动去迎接和参与引领未来的教育潮流,这种潮流或许会向着我们期待的方向发展。”要描绘教育强国的宏伟蓝图,教育工作者要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提高信息素养,努力完成立德育人的根本任务。
三、结语
教育的危机不仅是教育价值的危机,同时也是教育所追求的目标体系的危机。不论东西方还是古代现代,危机和教育危机始终客观存在,而且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问题,不可避免。教育危机虽具有滞后性、长期性、广泛性等多重属性,但如果危机得到妥善处理,就有可能推动体制改革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从而为社会发展带来有利机遇。
参考文献
[1]张建荣.公共危机挑战下的中国公民责任及其教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2](德)格尔德·吉仁泽.风险认知:如何精准决策[M].王晋,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9.
[3]邓育红.基础教育风险的预测及化解[J].江苏教育研究,2020(2):12-14.
关键词:教育危机;危机预测;危机化解策略
居安思危是一个民族日渐成熟的体现,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认为,危机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框架构成严重威胁的事件,必须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高的情况下做出关键决定。”
同样,教育体系中也存在不确定性,在学校教育中,时刻存在亟待教育工作者在短时间内迅速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预防和化解教育危机,对于教育改革和发展,促进教育工作者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减少社会风险和不稳定因素,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础教育危机的预测
(一)教育体系外部危机
1.策略性危机。教育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重任。近年来人们对教育投资未结合个人特点而产生盲目行为,加剧了个体教育投资回报的不确定性。此外,青少年道德教育、进城务工子女就学难、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过度追求“名校”效应、“男孩危机”、教师地位降低、过度教育(即个人受教育年限超过工作实际需要)、教育抽样形式化、亲子矛盾、教育产业化、跨国教育风险等一系列社会性问题,层出不穷,成为教育危机不容忽视的方面。
2.突发性危机。学校教育体系在社会体系中基数大、分量重,若突发安全事故或自然灾害,可能严重损害师生利益。如洪水暴雪地震等自然灾害导致校园设施损毁,还有上学路途艰难、校园偶发暴徒或精神病人砍伤学生事件、学生因心理承受能力问题跳楼事件,还有综合社会实践活动中突发安全事故等。
(二)教育体系内部危机
1.教学危机。据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统计,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校园暴力犯罪案件6962人,其中校园暴力和欺凌案件所占比例最大。日常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不和谐,学生在课堂上发生碰撞、课间活动损伤,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量不当以及体育课运动风险、实验课或综合实践课的操作风险都会对学生身心健康造成损害。
据《2019全国中小学生心理发展报告》显示,我国约四成中小学生存在心理适应不良的现象,其中自我适应困扰占比59.8%,生涯发展困扰占比53.7%,父母教育方式困扰占比39.6%,具体表现为抑郁、强迫倾向、睡眠问题和冲动等症状。因青少年心理问题而产生的教育危机逐年上升,甚至产生了危害教职工人身安全的事件。教师与学生身心健康面临重重危机。
2.管理危机。教育现代化要求学校应与时俱进,全面推广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远程教育、在线教育虽借助科技手段实现教育精准,但广泛运用科技手段会使学生视力、听力受损,人机单项互动还降低了人际交往能力,虚拟情境的快感使学生学习动力减弱,良莠不齐的网络主播会干扰学生积极道德品质的形成。
二、基础教育危机化解策略
明代刘基在《郁离子·井田可复》中指出:时未至而为之,谓之躁:时至而不为之,谓之陋。不能见到形式稍稍对自己有利,就立刻采取行动,而忽略了一些不稳定因素,不加以分析判断,这种操之过急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此,就教育危机而言,只有人们能清醒认识,选擇恰当时机采取措施,才会化险为夷。
(一)增强危机意识,善用底线思维
1.经国序民,正其制度。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强化法治意识,重视教育法律法规责任问题,建立以法律调节为背景的控制系统是防范教育危机的根本办法。
我国正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据统计,我国现行教育行政法规18部,原国家教委、现教育部先后制定的规章多达71部,逐渐形成了层次相对分明、涵盖较为全面、结构基本完整的教育法规范体系。
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颁布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且其将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对青少年民法典教育。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报告补充修改89处,涉及教育内容的有多处,并对教育部分的建议采纳力度很大,补充后表述更精确,教育立法取得较大进展。
2.警惕“忽微”,防患未然。备豫不虞,为国常道。教育危机客观存在,但对于政府、教育机关与教育专业人员来说,教育危机并非不可控制。“祸患常积于忽微”,当上级重大决策与项目出台前,应制定相应的风险评估与危机应对预案,及时成立危机防控领导小组进行周密部署,防控工作落实到责任人,保证工作无缝对接,减少危害面,将危害损失降至最低。同时启动应急预案,大力宣传,强化舆论管控。通过LED屏、教职工工作群、班级群等方式,把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人人投身的力量凝聚起来,提高教职工、家长、学生及社会对危机的认识,增强防范意识。
(二)健全教育补偿,促进教育公平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八一学校,指出:“要着力帮助贫困人口子女接受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因此,教育补偿是促进教育公平、化解教育危机的重要途径。
经济发展促使人口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外来务工家长普遍文化水平不高,承担子女教育的能力难以企及城市户籍儿童受教育条件,“课桌”以外的不平等被忽视,导致流动儿童更容易成为学习困难者。对于这部分儿童,需开发本土知识与个体知识结合的方法,设置过渡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三)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育人者先自育,提升教师素质,发挥管理者“火车头”优势,在任何时刻都尤为重要。如今,5G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为教师专业的发展搭建了一个更丰富、更便捷、更多元的平台。疫情期间的线上教育实践,不仅是对一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一次考验,对乐于接受新事物,热爱钻研的教育者来说,这段漫长的居家生活能使他们业务上精进、理念上创新、专业上突破,能够通过积极探索与研究增强内生动力。
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指出:“新教育变革,尽管有着强烈的人为干预色彩,但与社会变革不同,如果我们主动去迎接和参与引领未来的教育潮流,这种潮流或许会向着我们期待的方向发展。”要描绘教育强国的宏伟蓝图,教育工作者要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提高信息素养,努力完成立德育人的根本任务。
三、结语
教育的危机不仅是教育价值的危机,同时也是教育所追求的目标体系的危机。不论东西方还是古代现代,危机和教育危机始终客观存在,而且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问题,不可避免。教育危机虽具有滞后性、长期性、广泛性等多重属性,但如果危机得到妥善处理,就有可能推动体制改革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从而为社会发展带来有利机遇。
参考文献
[1]张建荣.公共危机挑战下的中国公民责任及其教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2](德)格尔德·吉仁泽.风险认知:如何精准决策[M].王晋,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9.
[3]邓育红.基础教育风险的预测及化解[J].江苏教育研究,2020(2):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