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传播媒介的诗歌报纸

来源 :南方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la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关报刊的跨学科研究近年来颇为热闹,具体到一份报纸或一种报业现象,已有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果.但对诗歌报纸形成、发展与呈现的关注还较为少见.由于报纸作为信息载体拥有的丰富“承担性”,近年来,出现了众多以报纸为对象考察微观层面的文体、文人集团及文学流派,宏观层面的都市文化与社会思潮的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已基本达成一种自觉意识,即看重史料,亦对文学传播媒介的作用与价值多有重视.但是,受客观上资料收集限制、主观上研究者价值判断的影响,“从整个新诗史料建设的情况来看,似乎是时间越远的越清楚,越近的反而越模糊”①.
其他文献
《人民文学》英文版《路灯》(英文名PATHLIGHT)于2011年12月创刊,从创刊到2018年上半年,《人民文学》杂志共出版21期《路灯》①,据笔者统计,其译介作品总数为758篇,其中少数
期刊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当代文学艺术发展迎来全新的发展契机,呈现出绚丽多彩的发展形态.对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文学批评史进行线索脉络的梳理研究,对我们总结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及文
期刊
一  文学人才尤其是文学新人的不断涌现是国家文学事业持续发展的保证。国家历来重视作家培养工作,无论是延安时期还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都把文学新人培养作为巩固文化领导权的重要方面。新时期以来,国家更是把文学新人培养工作作为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的重要手段,不断创新培养方法,取得了十分重要的成就。相对于这些成就,学界对于文学新人培养机制的专门研究的关注度还远远不够。  与欧美国家的作家培养工作主要集中在
期刊
引言  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文学论争中,现代主义之所以被传统的文学人士所排斥,其中有一个重要缘由,就是现代主义推崇怪、奇、丑等一类非理性的表现方式、艺术特征。比如“朦胧诗”论争中公刘先生无法接受顾城把长江比喻成尸布,还如峭石在批判顾城诗歌时强调的传统美学伦理:“诗应该首先给人以情感的美,意境的美,艺术形象的美,语言的美。它必须是健康的,必须是实在二具体的。灰色的,黄色的,颓唐的,悲观的
期刊
华裔美国女作家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1940-)的处女作《女勇士》(1976)一经问世便斩获当年美国图书评论界“最佳作品奖”,赢得“美国华裔文学的开山力作”的赞誉,汤亭
期刊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才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人才流失是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人才流失给企业及社会带来多方面的负面影响。留住企业的中坚力量、减少企业人才流失
各艺术门类均难免有题材的适应性,戏剧亦复如此.但是有关京剧是否可以或适宜创作现代戏的问题,具有远远超出纯粹艺术本体的复杂性,从20世纪40年代末直至今日,京剧和戏曲理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