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行为文化建设内涵与途径探究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n208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院校行为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其内涵包括行为规范教育、科技学术文化建设、阵地文化建设等方面。职业院校行为文化建设过程中,加强行为规范教育,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是基础和前提;阵地文化建设是主要途径;社团文化建设是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行为文化引入是动力和源泉;校风建设是关键。
  【关键词】职业院校;行为文化建设;内涵;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在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物质文化建设是基础,精神文化建设是核心,制度文化建设是保证,行为文化建设是关键。和谐的职业院校行为文化,不仅能丰富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也能为广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空间和成才环境。【1】因此,加强职业院校行为文化建设研究,就成为校园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一、职业院校行为文化建设的内涵界定
  “行为文化是指行为本身和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社会心理、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和风俗习惯等文化形态。”【2】职业院校行为文化是指职业院校全体师生共同在职业教育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活动文化,是职业院校师生社会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制度规范意识等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反映。职业院校行为文化建设包括行为规范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阵地文化建设、社团文化建设以及校风建设等几个方面。
  二、职业院校行为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目前,职业院校行为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来说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一些职业院校的办学行为,教师的治学行为和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和道德行为的缺失,甚至是严重的缺失:一是教师行为失范。在教学上,有些教师上课,对学生的违纪行为不管不问,以致学生随意迟到早退旷课,课堂纪律差,玩手机、打瞌睡、聊天现象严重;上课的内容陈旧,照本(屏)宣科;课外,对学生没有作业和阅读要求,即使有作业,也不批改;考试有意泄露题目,以虚假成绩,图皆大欢喜。在治学上,受浮躁世风影响,急功近利,论文抄袭,评比作假。二是学生行为失落。学风不正现象比较普遍,刻苦学习的少了,混文凭的多了,道德行为不端的也多了。有学校在“三风建设”过程中,每年大张旗鼓要做的只能是是查考勤、查上课穿拖鞋、吊带,查带早点进课堂之类;有学生在校期间自考本科请人代考,被监考老师请出考场后竟然在网上大骂老师“垃圾”,有学生不及格后,跟老师说:“看在我们都是在社会上混的份上,就让我过了吧。”三是学校行为失当。一些职业院校领导关心的是眼前的政绩,对于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热心去做,对隐性的、见效慢的事就没兴趣。领导作风过于专制,缺乏民主意识和服务意识,不能以人为本,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
  三、职业院校行为文化建设的途径探究
  1、加强师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养成师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是职业院校行为文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行为文化建设的目标。朱喜说:“致知力行,二者不可偏废。但只要分先后轻重。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制定师生明确的行为规范和活动准则,譬如,“学生守则”、“教师行为规范”、“课堂行为规范”等等,对师生的行为进行明确规范,让大家对在教学、科研、活动等过程中“应当如何做,不能如何做”心中有数,就如同“知”,而按照规范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就是“行”。正如“知与行须是齐头做,方能相互发”,加强行为规范教育,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才可能有良好的行为文化形态的呈现。
  2、阵地文化建设是职业院校行为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行为的发生总是在一定的场所,而职业院校师生的日常行为最主要的场所无非就是课堂(包括实训课堂)、宿舍、食堂、图书馆、运动场等。加强阵地文化建设,坚守好主阵地,对于行为文化建设无疑是至关重要的。课堂是教学行为发生的主阵地,加强课堂文化建设,净化课堂教学环境,师生共同遵守课堂行为规范,努力营造和谐课堂,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是非常重要的。笔者所在学校制定的《课堂行为十不准》和上学期开展的“倡导无手机课堂活动”,实际上就是针对课堂行为特别是当前突出的上课玩手机现象进行的。学生公寓是学生在课余时间最主要的学习生活娱乐交流的重要场所,学生在公寓的文明行为习惯培养非常重要。公寓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学生在公寓生活过程中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又是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5年开始,笔者所在学校举办一年一度的公寓文化节,至今已有十个年头,公寓文化节已成为学校一项传统项目,各项文明创建和创优评比,公寓内各项文体活动的开展,同学们与校方的联系沟通和交流,与校外专家名流的零距离接触,这些都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受到广大师生的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更是很好地促进了学生在公寓的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
  3、校风建设是职业院校行为文化建设的关键。
  职业院校行为文化的本质特色体现在校风上。大力加强职业院校优良校风的建设,才能促进其行为文化乃至整个校园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校风主要包括学生的学风、教师的学风和教风、职工的学风和工作作风等。学风是指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治学目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风尚和治学方法,是职业院校行为文化主体的群体心理和行为在求学治学上的具体体现。教风是学风在教师行为上的具体体现,指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主要通过课堂教学、科学研究、敬业精神和教书育人等方面反映出来。学风是职业院校校风的中心或灵魂,职业院校管理、服务人员的工作作风也是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院校各级领导和普通职员在工作中表现出的工作精神、工作态度、工作风尚等可称为职业院校管理、服务人员的工作作风。职业院校管理、服务人员的工作作风对培育良好学风、形成优秀校风具有重要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剑波,陈超. 对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4期:142
  [2]姚海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理论与实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46.
其他文献
物联网科技作为信息时代的新兴高科技技术,为解决家用净水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本文通过对物联网科技的发展概述及其体系架构、关键技术的分析总结,提出物联网
对采用碳化烧结法制取非均匀结构硬质合金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碳化烧结工艺可制得非均匀结构WC-Co硬质合金,配C量以6.0%~6.1%(质量分数)较好,最佳烧结温度为1420~1450℃,WC-10%Co(质量分数)合金的抗弯强度σbb可达
分级监管已经成为浙江苍南县食品质量安全的“守护神”。2009年初,苍南县质监局出台《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评价表》,并开始全面实行量化分级管理。在当地食品行业不管是大企业
<正>两年多前,笔者曾在南京听过时任江苏省副省长的仇和同志的一次谈话。当时他非常郑重地向我们推荐了一本书,就是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作家、诗人)蕾切尔·卡逊出版的科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是为探索苗侗非遗主题文创产品的发展现状,提出苗侗非遗文创产品的发展思路,其中包括设计思路、创新方法和推广路径。将非物质文化主题元素植入至日常的产品
为认真贯彻全国质量工作会议和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部署,确保顺利完成全国质检系统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