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教学应贯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当今世界人们都普遍关注环境保护问题。人与自然的矛盾越来越严重。人为了追求自己的功利目标和物质享受,无限度地向自然索取,造成了自然资源大量浪费,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破坏。因此,保护环境,爱护我们的家园,实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的共识。
【关键词】环境教育;环保意识;人类;自然;和谐
马克思说:“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是一门联络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综合性学科,它的研究领域,不仅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主要方面,也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等自然要素方面。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所设计的问题,历史兼而有之。历史的这种特殊地位,决定了它在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应该而且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历史课程标准解读》也特别强调“在历史教学的内容上,必须体现时代性,把握现实世界中人类面临的最主要问题,通过历史渊源展现其历程和前途,正视人类与自然界所面临的问题和危险。”所以历史教师责无旁贷。中国历史发展中有着丰富的生态环境教育内容。教师在课程改革中通过教学革新渗透环境意识,使学生能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把科学发展观化为自觉行动。那么,在历史教学中该如何渗透环保教育呢?
一、充分挖掘教材,寻找可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努力挖掘教材中蕴涵的环保教育内容,特别注重挖掘教材中“隐性”的环境教育因素。拨开表象,挖掘实质,做到历史知识教学、环境知识教学和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的有机统一。充分利用和发挥历史学科的人文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中学历史教材中关于生态保护的信息是很有限的。这就要求教师以有限的信息作为切入点,适当拓展,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在历史教材中尽管编者已从现代生态的角度重新研究和编写中国历史,并注意到生态环境的变迁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如人教社主编,2002年审查通过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中国古代史》一书中有三处地方已明确提到:《两汉时期的社会经济》一书第38页小字部分“秦汉时期,因森林破坏严重,黄河开始泛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一节,第59页“这一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两汉时过度开垦导致的环境破坏状况有所缓解”。《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一节第79页“……放火烧山,开垦山地的现象也很多,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对自然生态平衡有所影响”。在学习清朝“摊丁入亩”的影响时,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最后总结:清朝实行“摊丁入亩”后,导致了人口的迅速增长,形成后来我国人口膨胀的庞大基数;为养活更多的人口,政府和民间大规模地开垦土地、围湖造田、造成森林大面积消失,草原退化,水土流失严重,土壤的盐碱化和沙漠化加剧,导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二、以环境毁坏的著名史实为训,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人类活动离不开自然环境,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自然环境,进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强化环境就是资源、资本,破环环境就是破环生产力。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科书有关地图上黄河名称的变化情况,学生很容易得出:唐朝以前的黄河叫河水,唐以后开始叫黄河。黄河名称的变化不是偶然的,先秦以前黄河水是清澈的,黄河中上游地区森林茂密、植被完好、水草丰美,黄河中游地区曾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和汉唐中国经济中心的所在地,后来随着人为的过度垦殖,滥伐森林,水土流失加重,土地日趋贫瘠,气候日趋干燥,自然灾害频繁,泥沙日益增多,河水变浑,至隋唐时期改名为黄河。宋元以后黄河中游已完全失去经济中心的地位。中游的黄土地成为贫瘠地区的象征。事实上,生态环境变迁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是十分深远,也是十分明显的。历史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南移除了一些社会因素外,与历史气候变迁和生态环境恶化关系密切。我国北方中纬度地区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总趋势是日益干冷,这便造成我国北方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由北退缩,干旱区和半干旱区向南扩展,农牧业区线南移,进而使适合农作物生长的时期退缩,熟制减少,同时还造成自然灾害的频率增高,生态环境恶化,水源减少,水利工程功效衰落,粮食亩产量下降。这些原因连同其他的一些社会原因是造成北方经济衰退,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而生态环境变坏伴着战乱不已,社会大动荡,唐代号称“天府”的关中平原要靠东南接济粮食。以后定都北方的王朝,主要仰赖于漕运江浙和四川的粮食来维系北方生计及国家政权,中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了。从古到今的环境问题,给予我们深刻的教训,也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可资借鉴的经验,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再造一个美好山河的艰巨任务。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达到以史鉴今的目的。适当补充古人对环境问题的一些认识和有益的做法,以及留给我们的启迪,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看到古代农业开发的短期时效,也要看到它长远的消极影响;要看到人口增殖的积极作用,也要看到的人口过度膨胀的消极后果;要看到古建筑辉煌的一面,也要看到它是以森林的消耗为代价的。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其环保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从某种角度上说,人类历史就是战胜自然、征服自然的过程。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用科学发展观来推动社会生活,是当今社会的首要任务。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实践证明,通过这些活动,培养他们热爱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操,而且也可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历史教师在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渗透中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世纪大讲堂》第2辑:葛剑雄.历史地理学能为未来做什么[M].辽宁出版社,2002.
[2]蓝为.历史教学应强化生态意识[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2,(12).
[3]余伟民.历史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李永铭编著.百年灾难纪实[M].长江文艺出版,2002.
[5]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任长松.走向新课程[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
【关键词】环境教育;环保意识;人类;自然;和谐
马克思说:“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是一门联络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综合性学科,它的研究领域,不仅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主要方面,也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等自然要素方面。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所设计的问题,历史兼而有之。历史的这种特殊地位,决定了它在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应该而且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历史课程标准解读》也特别强调“在历史教学的内容上,必须体现时代性,把握现实世界中人类面临的最主要问题,通过历史渊源展现其历程和前途,正视人类与自然界所面临的问题和危险。”所以历史教师责无旁贷。中国历史发展中有着丰富的生态环境教育内容。教师在课程改革中通过教学革新渗透环境意识,使学生能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把科学发展观化为自觉行动。那么,在历史教学中该如何渗透环保教育呢?
一、充分挖掘教材,寻找可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努力挖掘教材中蕴涵的环保教育内容,特别注重挖掘教材中“隐性”的环境教育因素。拨开表象,挖掘实质,做到历史知识教学、环境知识教学和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的有机统一。充分利用和发挥历史学科的人文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中学历史教材中关于生态保护的信息是很有限的。这就要求教师以有限的信息作为切入点,适当拓展,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在历史教材中尽管编者已从现代生态的角度重新研究和编写中国历史,并注意到生态环境的变迁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如人教社主编,2002年审查通过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中国古代史》一书中有三处地方已明确提到:《两汉时期的社会经济》一书第38页小字部分“秦汉时期,因森林破坏严重,黄河开始泛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一节,第59页“这一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两汉时过度开垦导致的环境破坏状况有所缓解”。《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一节第79页“……放火烧山,开垦山地的现象也很多,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对自然生态平衡有所影响”。在学习清朝“摊丁入亩”的影响时,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最后总结:清朝实行“摊丁入亩”后,导致了人口的迅速增长,形成后来我国人口膨胀的庞大基数;为养活更多的人口,政府和民间大规模地开垦土地、围湖造田、造成森林大面积消失,草原退化,水土流失严重,土壤的盐碱化和沙漠化加剧,导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二、以环境毁坏的著名史实为训,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人类活动离不开自然环境,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自然环境,进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强化环境就是资源、资本,破环环境就是破环生产力。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科书有关地图上黄河名称的变化情况,学生很容易得出:唐朝以前的黄河叫河水,唐以后开始叫黄河。黄河名称的变化不是偶然的,先秦以前黄河水是清澈的,黄河中上游地区森林茂密、植被完好、水草丰美,黄河中游地区曾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和汉唐中国经济中心的所在地,后来随着人为的过度垦殖,滥伐森林,水土流失加重,土地日趋贫瘠,气候日趋干燥,自然灾害频繁,泥沙日益增多,河水变浑,至隋唐时期改名为黄河。宋元以后黄河中游已完全失去经济中心的地位。中游的黄土地成为贫瘠地区的象征。事实上,生态环境变迁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是十分深远,也是十分明显的。历史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南移除了一些社会因素外,与历史气候变迁和生态环境恶化关系密切。我国北方中纬度地区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总趋势是日益干冷,这便造成我国北方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由北退缩,干旱区和半干旱区向南扩展,农牧业区线南移,进而使适合农作物生长的时期退缩,熟制减少,同时还造成自然灾害的频率增高,生态环境恶化,水源减少,水利工程功效衰落,粮食亩产量下降。这些原因连同其他的一些社会原因是造成北方经济衰退,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而生态环境变坏伴着战乱不已,社会大动荡,唐代号称“天府”的关中平原要靠东南接济粮食。以后定都北方的王朝,主要仰赖于漕运江浙和四川的粮食来维系北方生计及国家政权,中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了。从古到今的环境问题,给予我们深刻的教训,也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可资借鉴的经验,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再造一个美好山河的艰巨任务。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达到以史鉴今的目的。适当补充古人对环境问题的一些认识和有益的做法,以及留给我们的启迪,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看到古代农业开发的短期时效,也要看到它长远的消极影响;要看到人口增殖的积极作用,也要看到的人口过度膨胀的消极后果;要看到古建筑辉煌的一面,也要看到它是以森林的消耗为代价的。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其环保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从某种角度上说,人类历史就是战胜自然、征服自然的过程。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用科学发展观来推动社会生活,是当今社会的首要任务。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实践证明,通过这些活动,培养他们热爱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操,而且也可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历史教师在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渗透中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世纪大讲堂》第2辑:葛剑雄.历史地理学能为未来做什么[M].辽宁出版社,2002.
[2]蓝为.历史教学应强化生态意识[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2,(12).
[3]余伟民.历史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李永铭编著.百年灾难纪实[M].长江文艺出版,2002.
[5]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任长松.走向新课程[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