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与×老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ingsh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题目里的×,是一个姓,《百家姓》里的任何一个姓。如鲁韦昌马,苗凤花方,俞任袁柳,酆鲍史唐……
  二
  老×与×老,皆为称呼,各有各的感情色彩:×老,是對那些在某一行业、某个领域有突出贡献和影响,德高望重的老人的敬称。对一般人而言,岁数大了,多是在姓的前面加个老,称作老×。喊老×,也许对被喊者不乏尊敬,但老×的称谓本身没有这层意思:老字在这儿,不过是一个构词的前缀,而前缀,用途有仨:一、称呼人,如老王、老徐;二、厘定人物的排行次序,如老三、老九;三、用于某些动植物名,如,老虎、老房子。
  由此可知,对一个人喊老×,仅是一个呼叫,究竟喊者对被喊者有没有敬意,有多少敬意,只能是谁喊谁知道,喊谁谁知道。称呼某人“×老”就不同了,称呼者即便不是毕恭毕敬,也是一脸谦卑,视若高堂。
  三
  一个人,不论他干啥工作是何身份,有没有知名度、影响力,能呼其老×的,大多与他处于同一个层次同一个级别,有着差不多的年龄、资历,感情比较好,关系比较铁,如同乡、同事、同族,学友、战友、文友,发小、邻居,闺蜜、“死党”、故旧。再不就是居高临下的上级、领导,或者死生契阔、白头偕老的夫妻之间。
  也有例外:一个名人、明星、名家、名流,政要,当他离开办公室、会议室,走下银幕、舞台,卸装(妆)、卸任,退职、退休,回到家中、祖籍,每天也要吃喝拉撒睡时,褪去光环,便回归到常人、凡人的原点,在家人、族人抑或保姆看来,就不再是名人、明星、领导……这叫“仆人眼里无英雄”。
  四
  “现代毕昇”王选,曾有一段关于名人与凡人的精辟论述:“名人和凡人差别在什么地方呢?名人用过的东西,就是文物了,凡人用过的就是废物;名人做一点错事,写出来叫名人轶事,凡人呢,就是犯傻;名人强词夺理,叫做雄辩,凡人就是狡辩了;名人跟人握握手,叫做平易近人,凡人就是巴结别人了;名人打扮得不修边幅,叫有艺术家的气质,凡人呢,就是流里流气的;名人喝酒,叫豪饮,凡人就叫贪杯;名人老了,称呼变成王老,凡人就只能叫老王。”
  估计,作为一个名人,王选在这方面有着比一般人来得深刻的体验和感受。说不定,上述经典语句,就是他的“夫子自道”。
  五
  人教版的初中语文课本里,有篇课文题为《老王》。作者杨绛笔下的老王,是个蹬三轮车的光棍,虽然穷苦、卑微,但精神没有受到任何污染。他一本做人的道德良心,是位极其纯朴的好人。出于感激,老王送给杨绛香油和鸡蛋。作者收下后,真诚地付了钱,又觉得此举欠妥,纠结中深感“愧怍”,体现了杨绛的好心肠以及人人平等的观念,以此呼吁关怀不幸者。
  有人说,从课文内容看,本文题目《老王》可以改为《王老》。可本文的题目是《老王》而非《王老》,映射出杨绛这位永远的女先生,一生中为人爱憎分明嫉恶如仇,又宅心宽厚重情重义;为文不跟风、不炒作、不恶意污损也不溢美拔高,是其所是,非其所非,“洗尽铅华呈素姿,万花落尽始见真”。
  六
  我有一个文友,他岳母在烟厂当车间书记时,有个姓李的青年,叫她“张阿姨”。后来这个青年当了厂长,就把昔日的“张阿姨”改称“老张”了。文友的岳母很知趣,遂由叫“小李”改称“厂长”。
  这个真实的故事,让人不由想起历史小故事《苏秦的嫂子》:苏秦拜相后,当初很是看不起他这个小叔子的嫂子,前倨后恭,热情倍增,“四拜自跪而谢”。
  感谢上面这位李厂长,他无心插柳,却一不留神创造了个新词“前恭后倨”,也算是为丰富现代汉语词汇添砖加瓦吧。
  七
  人人可为尧舜,这话具有很强的励志性。但别说珠峰,就连华山、泰山说着吧,并非人人都可“登顶”。一个人逐渐上了年纪尤其渐入老境后,被喊老×易,被称×老难——多少人忙忙碌碌、辛辛苦苦、勤勤恳恳、孜孜矻矻,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终其一生,都享受不到这种荣耀。
  享受不到这种荣耀又怎样?山有山的高度,水有水的深度,不必眼馋和强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自由。尽力而为,尽情地活,不虚此生,连神马都是浮云。
其他文献
叶倾城的短文《死的是个读书人的样子》讲了几个读书人面对死亡的故事。其中,瞿秋白给人的印象最深。  1935年6月18日,正在狱中写诗的瞿秋白听到监刑官宣布枪决命令时,头都没抬,答道:“我生有小休息,也有大休息。今后我要大休息了。”写完诗起身赴刑场,选了一块草坪,盘膝坐下后,对刽子手点头微笑说:“此地甚好!”  从容、淡定、视死如归,这就是读书人的样子吧!  花花世界,贪生、怕死,实乃人之常情。但有
期刊
“婚姻是什么?是红尘间,男女千年修成的缘,是一生永远的情感归宿。就冲着千年之缘,在我们这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一直遵循着“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古训。而且,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婚姻观念也在冲撞中不断地变化。近一段时间,一份“相亲价目表”在广泛流传。据说这份“相亲价目表”总结自北京各大相亲角落大妈大爷的相亲准则,综合各类未婚男女的户籍、收入、房产、学历等条件,将之排列为“顶配”“低配”“不考虑
期刊
人的一生既充满希望,又危机四伏。人生不满百,几十年倏忽而过。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感叹: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你的主动选择、你所遭遇时运、你所在的团队……都会影响你的人生结局。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现代社会宽容失败,入错行可以改行,嫁错郎可以改嫁;但人生有涯,黄金时光更是短暂,一错即刻落后,再错更是难追。于是,对于人生选择,有人出一点子:评估你所选的行当或者事业,是否值得持之以恒地做满三
期刊
常言道,“好死不如赖活着”。更何况,欣逢盛世,如今天天都是好日子,哪个不希望多活N年,谁人不期盼长命百岁?据我观察,现代人、身边人,较之古人、前人,大多更注重保健、更注意养生。这,无疑也是一种社会进步。  好比“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一样,养生的方法也因人而异,千奇百怪、五花八门。不信,你问卷调查一百位长寿老人,绝对可以得到一百种养生方法。这不奇怪。那么,有没有一种既方便,又安全,既经济,又
期刊
提及钱玄同,最难忘的就是他和刘半农搭档、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自导自演的“双簧”。1918年3月,《新青年》同时刊出两封信,一封是钱玄同化名“王敬轩”所写的文言文,四千余字,以旧文化卫道士的口吻历数《新青年》和新文化运动的罪状,大赞桐城派古文家兼翻译家的林纾;另一封便是刘半农的《复王敬轩书》,与之针锋相对,逐一批驳,讥笑林纾“半点儿文学的意味也没有”。由此引发林纾等的回应和反击,把新旧文化的论争推向高
期刊
一  何谓命运?  命是与生俱来非己抉择的先天因素,在时空中并非静止、凝固。  运是一种流动易变的东西,随时而变,随势而变,有可抉择,可驾驭,可进击的一面。  命与运相互运作时,就构成了神秘的“命运”。  二  命運并不是不可知的,并不仅仅是天意。  命运是一眼井,可以干涸,也可以汨汨泉涌。  以自己的力量,挖掘一眼深井,命运之水就会滋润心田。  三  命运就是人生的主观、客观的结合,外加机会。 
期刊
作家是钟情写作的文字组合者,是从事文学创作且卓有成就的人。按创作题材来区分,作家主要有诗人、散文家、小说家、剧作家、评论家等。  有人说:作家就是将生活写成文字的人。还有人说:作家是虚构生活,将一些平淡的生活添油加醋,将片段巧妙地链接,构成悬念和跌宕起伏的生活情节,满足人们猎奇心态的人。还有人以为,或穷或富、或贵或贱的人生,都是客观存在,人人都在写自己的生活,所以文学是可有可无的娱乐,作家是可有可
期刊
“不因人热”  网上曾热传一封“美国教授开除中国研究生”的信。教授很反感那学生的“机巧”作风,举例说:“你刚来的时候,和我谈话,动不动就扯出一些社会‘名人’,这个,那个,你跟他们都认识……也不知道你为什么要把这些人的名字夹在你和我的谈话中……他们与你我都无关。想用社会‘名人’来衬托你自己的地位,要么是骗人,要么是骗自己,都是想掩饰你先天的不足,没有自信心。”喜欢吹嘘自己与名人的交往,借此自抬身价或
期刊
公司的总裁助理辞职了,经人事部层层筛选了一批应聘者之后,总裁打算亲自约见剩下的12名应聘者。面试的时候,总裁只提了一个问题:“在你看来,一个公司里,股东、客户和员工,哪个最重要?”  前11名应聘者中,有的回答股东最重要,因为他们是公司的投资者;有的回答客户最重要,因为客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有的回答员工最重要,因为只有员工满意了,才能更好地服务客户,公司才能获利。  这些人回答时分析得头头是道,总
期刊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这诗太好了,每到秋天,我便想起它。  蟋蟀是我老家老宅里的朋友,确切地说,是童年的朋友,装在铁罐子里,宝贝似的。平时它不叫,一立秋,千张弓,万把琴,一齐拉响。什么琴声最好听,什么音乐最动人?我说不上,那都是人创作的,是带有思想和情调的,虫声不是人创作的,但同样是有情调的,为什么蟋蟀一叫,就让人心动,就把人的心一下子揪紧了呢?  我们家有一个储藏室,有十多平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