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彝族群众特殊生活生产方式的精神表达,记载了彝族个性和审美习惯的时代变迁,所以对其进行传承和保护尤为重要。为实现四川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和活态传承,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的独特优势,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化传承保护体系,加快推进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表现形式、传承路径、保护措施等方面的“云”建设,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循环发展活力,创造性实现数字化转型,以期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时代内涵和发展特色,将其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让四川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中。
关键词: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建设;传承保护体系;回归
凉山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为“凉山州”)是四川乃至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四川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为“非遗”)指的是分布在凉山州的彝族非遗资源,其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以彝族火把节、彝族朵乐荷为代表的文娱活动,以彝族婚俗为典型的民族遗风,以彝族瓦板房为特色的建筑美学,这些都是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和中国文化历史的沉淀。据悉,凉山州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8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11项、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79项和12名国家级、116名省级、369名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要使彝族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就需要立足实际、与时俱进,在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成功实践的基础上,运用大数据开展“云”建设,加快文化治理和智能科技的深度融合,打造现代化的传承保护体系,用科学的发展路径为世界非遗保护提供“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
一、彝族非遗“云”建设的价值意蕴
(一)传承文化基因,唤醒民族自觉
彝族非遗形成于特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本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其生成和衍生会伴随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空间场所的转变而动态变化。大数据时代,如何让非遗在科技文明的冲击下依然保持悠久的文化传统、丰富的文化特征和鲜明的地域特色?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时代课题。彝族非遗作为彝族人民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向彝族人民传递着类似的观念、行为方式和信仰等,是维系彝族共同意识,巩固民族共同体所不可替代的元素。这一特殊属性要求我们基于彝族非遗所展现的不同形态和表达的差异情感去深入了解和研究彝族非遗所蕴含的价值认同、精神归属的深刻内涵。在文化变迁的今天,在面对外来文化冲击的情况下,在适度保持彝族非遗内容原汁原味的前提下,运用“云”建设创新开展彝族非遗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工作,有利于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方式唤醒更多民众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自觉。
(二)打造文化体系,彰显文化自信
第一,理论维度:廓清彝族非遗传承的内涵意蕴。彝族非遗作为无形的文化,它所蕴含的价值在于其隐藏的技艺、风俗及民族信仰等。彝族非遗作为彝族文化特性的反映,是与其他文化相互交织碰撞的产物。从理论维度来看,彝族非遗的传承既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又是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相互交流的过程。正是在这个碰撞的过程中,民众会逐渐廓清彝族非遗的内涵,不断加深对“非遗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特征特性的理解。第二,价值维度:勾勒彝族非遗保护传承的体系蓝图。彝族非遗需要通过特定组织来实现稳定有序的保护和传承,“云”建设有助于进一步完善非遗体系的建设。一方面,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当地政府、社会组织、学校等载体扩大了非遗保护主体的范围,“云”建设拓宽了这些主体合作的平台,保障了非遗传承的相对稳定性。另一方面,彝族非遗在异质化竞争中要不断克服与其他文化交织碰撞所产生的否定自身文化的负面效应,依托“云”建设不断寻求自身精神的释放,勾勒出彝族非遗过去、现在和未来融会贯通的蓝图。第三,现实维度:把握彝族非遗发展壮大的时代特征。彝族非遗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于彝族人民日常的生产生活实践之中。因此,要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非遗自主创新能力[2]。作为先进的科技理念,“云”建设着重改善彝族非遗的传承技术、方法和手段,将传统的口传身授方式转变为多样化的传播方式,由此扩大彝族非遗的传播范围。
(三)重塑空间体系,构建差序格局
采取“云”建设构建彝族非遗保护体系,有助于在尊重地方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前提下重塑空间体系,构建差序格局。“云”建设,一是拓宽了公共空间。由于彝族非遗涉及的内容宽泛、类型丰富且关系密切,因而不能割裂彼此的联系实施分别保护,而要采取整體性保护,既展现非遗文化的场所,还突显非遗的实践性。正是基于对文化空间存续性、综合性和时空性特征的考虑,优化文化公共空间需要借助“云”建设来选取有文化意义和空间基础的节点,在完善公共基础设施的前提下建设相应的非遗活动场所和传习场所,由此满足非遗传承的需求。二是优化了邻里空间。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致使利己主义盛行,传统的邻里空间受到冲击。借助彝族非遗这一纽带来重塑符合民众生活习性和文化习俗的邻里空间体系极其重要。因而需要引入“云”建设理念,立足民众的生活规律和非遗传承的需要,筛选出民众交流沟通频繁的场所,以此作为非遗推广和民众交流的邻里空间,在此基础上完善村落的整体空间布局,增强广大民众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四)创新资源利用,实现脱贫致富
在“十三五”期间,非遗衍生产业辐射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以产业集群效应带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非遗+扶贫”在助力地区脱贫致富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四川彝族地区悠久、特色、丰富的非遗在脱贫攻坚的进程中将经济协调发展和非遗保护有机结合起来,由此推动相关产业的振兴,带动彝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使“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并有效推动四川彝族地区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示范点的建设。“云”治理的思路对扶贫资源创新性开发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一是深挖非遗的价值,通过整合、分析基础数据和民众需求实现非遗资源内容描述的精准性和资源共享的有效性,促进民众对非遗文化的再认识;二是驱动管理创新,以数字化、智能化模式转变非遗管理方式,突显非遗的动态保护意义和现实价值;三是培养数据思维,彝族非遗要实现动态保护和活态传承有赖于数据文化的弘扬,这就需要我们养成大数据的思维方式,确保彝族非遗的保护和传承能让价值挖掘—资源利用—技术保护—体系思维这一进程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二、四川彝族非遗传承保护的现状
(一)落实政策保护机制
凉山州级和所辖各县(市)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强非遗保护工作的政策机制。比如,州级层面制定了《凉山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凉山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等现代新闻媒介快速、形象、准确向社会公开发布相关非遗保护信息;县级层面,如美姑县制定实施了《美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实施方案》《美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公布了第五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47项、第六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39项和第五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51名。为践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上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凉山州印发了《凉山州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实施方案的通知》,对古籍、美术馆藏品、地方戏曲剧种、传统器乐乐种、历史遗迹等非遗资源进行了全面普查,将原有资源成果进行梳理、补充和完善,并归类入库资源数据平台。
(二)融合科技发展模式
近年来,凉山州创新体制机制,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制定并实施了《凉山州科技服务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建设创新平台,打造科技创新联盟。凉山州还印发了《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任务分工方案》,促进融合应用,形成数据链,增强数据采集和分析能力,提升大数据应用水平。同时,凉山州通过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支持州内各县(市)相关部门、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增加对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投入。例如,以非遗文化、航天科技文化为重点内容,将卫星基地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推动“非遗+科技+旅游”融合发展。另外,采取“非遗+直播+电商”的模式,构建凉山州特色农产品电商物流服务平台,支持各大电商平台设立非遗专区,将刺绣、苦荞等非遗产品在线上线下进行展销,创新了非遗“云”体验、“云”消费等新业态,打破了传统、抽象的传播方式,拓宽了彝族漆器、服饰、银饰等非遗产品的销路。
(三)创新主体参与方式
长期以来,除了喜德、西昌等县(市)有个别非遗企业之外,凉山州绝大多数县(市)的非遗传承创新主体主要是以非遗传承人或高等院校为主。近年来,根据国务院和文旅部出台的《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凉山州有幸入围第一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名单。当地结合实际情况,通过严格考察,在全州挂牌成立凉山州贾佳彝族传统服饰生产有限公司、昭觉县薇穆嘎扎、“漆之光”等11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3], 还建成了1个文化产业园和10个产业基地。同时,凉山传统工艺工作站充分发挥其平台优势并聚合社会各方面力量,以彝族服饰、彝绣、彝族羊毛擀毡技艺等国家级非遗项目为重点,打造了阿莫黑苦荞茶、正中苦荞挂面、正中苦荞辣木叶面条、正中苦荞沙琪玛、建昌板鸭等地方特色非遗品牌。其中,彝绣通过“非遗+扶贫”模式,瞄准市场需求,融合时尚元素,实现年总产值1.39亿元,帮助凉山20万左右的绣娘实现居家灵活就业。还有,阿西巫之莫作为四川省非遗传承人和四川省首届农村手工艺大师,成立了四川省第一家彝族刺绣专业合作社——甘洛县彝针彝线刺绣专业合作社,创办了嘿吗咔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让更多价格实惠、品质精美的彝绣产品走向市场;金阳县的贾巴子先后成立了贾佳彝族服饰厂、凉山州贾佳彝族传统服饰生产有限公司,并实现创收[4]。
(四)借助新型媒体传播
凉山州紧紧抓住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的良好契机,借助新媒体传播平台,加快推动非遗传承和保护事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为凉山州非遗传承保护的数字化传播营造了良好环境。凉山州积极建设创新平台,大力发展超高清视频产业,推进服务业数字化升级,大力培育网络体验、智能零售、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新模式和新业态,展示凉山彝人的火把节、毕摩文化、苏尼舞等,《彝海结盟》《我的圣途》《阿惹妞》《彝红》等精品力作得以广泛传播[5]。此外,凉山州还组织了关于彝族银饰、彝族漆器、绿釉、彝绣包包、彝绣玩偶等非遗体验活动,借助“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通过观看和体验等方式多角度展示凉山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成果,大大提升非遗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三、四川彝族非遗“云”建设的问题分析
虽然彝族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科学技术的发展更为其发展提供了新的支撑。但是,机遇的到来伴随着挑战的出现。结合彝族非遗的实际情况,可以发现其在传承的意识观念、目的方式以及体制机制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非遗传承保护队伍力量有待加强,保护意识亟待增强
彝族非遗的保护和传承需要依靠民众的积极参与,保护和传承队伍力量直接影响非遗的创新活力和健康发展。一是保护和传承的创新性不足。调研发现,伴随传承时间的延长,非遗及其文化丢失的内容逐渐增多,彝族地区人口老龄化严重、教育水平低下等原因使非遗传承人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非遗保护和传承很難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创新。二是文字记录、整理建档、宣传推广、发掘制作非遗都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其中。但目前参与非遗保护工作的人员大多是文艺工作者,他们对于非遗保护工作可能存在认识不到位、管理不到位、保护不到位等问题。三是传承和保护的社会意识有待增强。民众对非遗内容了解不深入、需求不够高,这些大大降低了非遗的传播力度和速度。调研发现,虽然政府积极推进非遗传承和保护工作,但是民众大多是以旁观者的身份配合政府部门工作,并未以主人翁的姿态主动帮助政府部门深挖非遗的历史内涵和当代价值。
(二)非遗产业链条短小,影响效果尚需改善
虽然彝族的非遗保护和传承基础较为扎实,近些年也在不断探索新的保护和传承路径。但是调研发现,彝族非遗产业并未深入挖掘自身的优势资源,使之难以有效转化为旅游资源。一是市场化程度低。一种情况是有些非遗并不适合采用手工作坊乃至流水线式的批量生产,一旦使用大机器制作也就颠覆了非遗技艺的传统,丧失了非遗本身的价值;另一种情况是同质化发展,单纯以利润为导向,错误解读非遗实质内涵,由于设计抄袭、压价竞争等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丢掉了非遗的独特性和唯一性。二是联合发展较少。彝族非遗的发展目前仍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并未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平台作用将地方文化更好地推广出去。三是内容不够精致,无法突显地方特色。非遗的展现无论是题材还是形式都侧重于传统,这些传统的非遗项目在对接市场资源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市场化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所以难以形成知名度较高的非遗产业品牌。 (三)非遗资源利用率不高,综合效益有待提升
科技的发展丰富了非遗的传承方式,但是彝族非遗的传承在利用现代科技为其服务的进程中还有许多值得改善的地方,如何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率是当下非遗保护和传承应关注的焦点。第一,非遗数字化进程缓慢。调研发现,虽然互联网和5G技术已经运用到非遗发展中,但是并没有形成一套体系化的非遗保护和传承机制。究其原因,包括两方面:首先是非遗的传承遵循传统的传承机制,即口口相传、单一传承或家族继承,民众缺乏直接接触非遗的机会和渠道;其次是非遗和互联网的结合并不紧密,非遗未能真正走进群众。第二,系统架构有待优化。调研发现,虽然彝族地区在实践中积极整合各类非遗资源,但是各县(市)采取各自为政的推广模式导致非遗项目的整合水平参差不齐,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再加之各类非遗项目的受重视程度和投资力度不均衡,不同的非遗在保护和传承中分配到的资金、资源等不平等,部分商业价值较低的非遗无法有效传承下去。第三,互联互通机制有待畅通。调研发现,受非遗保护制度的局限,区域横向联合的制度尚不完善,而且缺乏跨区域的非遗保护协会组织,非遗项目的合作不具备长期、稳定的平台。此外,相关部门对非遗项目的跨区域合作认识不到位,即便有非遗文化的交流也仅仅局限于文化交流,难以实现市场化合作。
四、四川彝族非遗“云”建设的路径构建
非遗之所以传承至今,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对其实用性的发掘和利用,这种实用性既激励着人们在物质和精神层面加强对非遗文化的学习和互动,又加速人们对非遗内在价值的传承和发展。尤其是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克服非遗在发展中遇到的障碍,让彝族非遗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因而依托“云”建设构建一个现代化的保护传承体系是因时而导、顺势而为的,它的运用有利于打破非遗传承要素、内容、目的、方式和场域的局限,让彝族文化的边界逐渐向周边辐射,与现代社会相联相通。
(一)建设“云”平台:推动非遗数字化转型,促进信息服务平台化
伴随数字化经济的快速推进,彝族非遗的发展必须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加快推动非遗的数字化转型,为非遗的有效传承搭建服务平台。第一,建立协同共享机制。要提高非遗衍生产品的质量,避免非遗同质化传播,就需要建立协同共享机制,及时更新非遗数据庫信息。“互联网+四川彝族非遗”的发展模式实质就是在互联网的助力下,实现市场和非遗的相互协作。这不仅需要构建完整且规范的“互联网+非遗”认证和传播体系,有效甄别非遗衍生品的优劣状况,筛选出优质的非遗衍生品,还需要利用网上交流平台,打破非遗文化的地域壁垒,“制定‘一带一路’沿线非遗保护规划,成立区域性共享非遗保护组织,持续推进沿线非遗的传播、交流和共享”[6],以非遗衍生产品为媒介,实现非遗产品的市场化,将非遗文化融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二,落实智能管理战略。在四川彝族非遗的保护传承中,政府部门应当搭建和各部门、各开发商以及民众的交流平台,不断强化非遗动态保护意识,自觉落实智能管理战略。一方面,政府要为智能化技术嵌入非遗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出台扶持非遗传承和保护的政策法规。通过整合大数据来搭建政府评估、检测、规范和互动机制,避免过度开发非遗。另一方面,开发商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保留非遗特色的前提下通过深挖非遗的文化精髓去展现非遗衍生产品的价值,在实践的创作中构建多层次、规范化的保护开发机制。第三,设立数字保护资金。资金作为非遗保护的关键要素,是实现非遗数字化保护的重要保障。政府部门要联合各文化单位,加快设立非遗数字化保护基金,优化资金使用。这既有利于政府部门增加非遗数字保护的财政拨款,完善与非遗传承人之间的合作机制,还有利于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涌入非遗保护体系。
(二)加快“云”传播:推进新兴媒体云融合,加快传播机制共享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激活其内在的强大生命力,让中华文化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化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7]非遗作为典型的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在新型媒介改变人们认识世界方式的大背景下,更要融合多种艺术媒介,“在体验性、参与性方面可以尝试新的技术手段,让民众体验非遗之美,走近非遗,关注非遗,传承非遗”[8]。第一,加强继承创新,完善非遗体系。文化要形成一种价值上的共识是需要历经多代传承和培养才能实现的。因此,云传播可以借助宣传手段实现非遗的文化传承。作为云传播的主力军,新媒体能将非遗中的细节透彻分析、客观分解、有序放大、及时推送到各大平台,将非遗从现实生活复制到虚拟世界中,促使人们反复学习和摸索,由此激发人们传承的主动性,推动非遗保护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第二,丰富宣传手段,推进整体营销。四川彝族非遗的快速发展需要合理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通过表现形式的革新提升彝族地区的整体形象。首先,发挥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的优势,以精美的图片展示和视频制作,重点展现四川彝族地区富有特色的非遗资源,不断增强其推广力度,提升社会关注度。其次,利用新媒体受众多、辐射范围广的优势,引导、鼓励民众运用抖音、朋友圈、微博等信息平台分享彝族非遗,并为其发展建言献策。三是利用非遗旅游节,通过“云”传播方式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在一起,发挥宣传方式的多样化和节庆活动的辐射效应来打造彝族文化的品牌。第三,创新传播方式,加强平台交流。在群体需求呈现多层次、多元化的今天,非遗文化要寻求稳定发展并获得市场竞争力,就必须加大挖掘非遗内容的力度,打造个性化的彝族形象。这就要求不仅要深化对短视频自媒体的应用,保障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和发展的创意性和丰富性。还要落实跨界合作,在不同领域实现非遗文化和自媒体的有机结合,如探索“非遗建筑+短视频+文创产品”“非遗节日+短视频+广告”“非遗技艺+短视频+电商”等,以此延伸非遗的产业链条。三是深化与营销机构的合作,充分利用电商平台,探索新型网络营销模式,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提高彝族非遗品牌的知名度。 (三)深化“云”计算:优化“非遗”产业发展环境,实现“非遗”传承智能化
为提升非遗保护和传承体系的智能化水平,政府部门应当以规划协同、基础共建、环境优化、产业共兴为共识,運用云计算“加强少数民族非遗发掘和保护工作,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非遗保护予以重点倾斜”[9]。第一,细化数据处理,有效推广衍生产品。云计算依托数据处理程序分析和用户信息反馈实现管理的信息化,保障非遗服务的扩展性。基于云计算对涵盖民众审美趣味、群体心态、文化层次以及消费理念等反映市场情况数据的处理,彝族非遗可以明确市场需求和品牌定位,以彝族火把节、摩尔秋、朵乐荷等非遗资源为核心,对本地非遗产品进行包装,深入融合彝族风俗、历史文化、巴蜀风光等要素,在构建彝族非遗现代化体系的同时全面与市场接轨,确保非遗发展能充分适应规模化的现代工业生产,并在深化非遗文化品质的同时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的衍生产品。第二,实现动静结合,优化非遗发展模式。利用云计算改变运营模式,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于彝族非遗的申报—保护传承—发扬光大的进程之中,既要确保以陈列馆、博物馆和传承基地为代表的静态展示顺利铺开,又要保证“非遗产品展销+文旅街区”“非遗文化+研学线路”“非遗项目入驻+彝族景区提质”等动态展示顺利落实,在动静结合的政策引导下丰富非遗发展模式。第三,提高人员素质,把握非遗传承规律。当前四川彝族非遗相关人员对于非遗及其传承规律的把握仍然停留在传统层面。针对这一现象,一方面要借助云计算的数据共享,建立人才数据库建设;另一方面,通过专家授课、交流讨论、案例分析等线上模式广泛宣传非遗保护、传承和创新的理念,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
(四)推进“非遗+”:突显“非遗”地方性特色,确保创新发展多元化
传统文化是烙印在民众心理的文化自觉,非遗则是民众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创造的传统文化样式,由于其从群众中产生、在群众中扎根,因而具有自主创新和自发传承的优势。但这种优势需要与历史传承、时代环境相适应,在传承的基础上依靠创新保持活力。因而,在新时代非遗的保护发展既需要在思维观念上注重新旧理念的碰撞,又要在传承形式上实现发展模式的多样化,这就需要广泛运用“非遗+”模式,在保证参与主体多元化的同时,确保创新形式的多样化。第一,“非遗+旅游”,文旅互融彰显历史价值。通过“非遗+旅游”的模式,将彝族苏尼舞、彝族马布音乐等引进景区,组建相应的表演队或艺术团,以实践深化“以文促旅,以旅兴文”的理念,打造新型非遗文化特色景区,以文旅融合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第二,“非遗+文创”,以品牌构建活化传承体系。四川彝族非遗的可持续发展依赖其市场性和价值性的体现,这也是非遗活态传承的前提条件。为满足这一要求,政府部门要持续优化非遗保护、传承和开发机制,将非遗文化资源转化为可体验、可消费的文创产品。通过开发具有实用性、知识性、品牌性的文创产品,延伸非遗产业链条,让非遗与市场、现代生活接轨,促进资源的产业化和产品化发展。第三,“非遗+网络”,创新形式打破空间局限。伴随全国对非遗文化的重视,非遗项目不断扩增,这为完善非遗传承保护体系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5G时代的来临和“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更是为非遗探索“云”传承提供了契机。一方面,要借助直播带货、云展览、云展播等网端云活动,实现非遗从抢救性保护到活态传承的过渡。另一方面,设计出与非遗相关的知识竞猜、小游戏、动漫等程序软件,以有趣益智的方式激发民众对非遗内容的探索,由此传承非遗文化的精髓,满足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参考文献:
[1]凉山州举行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宣传展示活动[EB/OL].(2020-06-22)[2021-06-23].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0176757737741587.
[2]李长春.文化强国之路:文化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19.
[3]凉文广旅函〔2020〕14号对政协凉山州十二届四次会议第020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回复[EB/OL].(2020-12-17)[2021-06-23].http://wgl.lsz.gov.cn/xwzx/tzgg/202012/t20201217_1785632.html.
[4]凉文广旅函〔2020〕18号对政协凉山州十二届四次会议第112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回复[EB/OL].(2020-12-17)[2021-06-23].http://wgl.lsz.gov.cn/xwzx/tzgg/202012/t20201217_1785649.html.
[5]何万敏.彝绣,绣出彝家新生活[N].凉山日报,2021-02-01(01).
[6]谢中元.“一带一路”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探论[J].理论导刊,2017(07):78-82.
[7]习近平.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EB/OL].(2016-11-30)[2020-07-18].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1/30/c_1120025319_2.htm.
[8]首都网络文化发展报告(2013—2014)[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17.
[9]民族工作文献选编(二〇〇三—二〇〇九年)[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346.
关键词: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建设;传承保护体系;回归
凉山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为“凉山州”)是四川乃至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四川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为“非遗”)指的是分布在凉山州的彝族非遗资源,其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以彝族火把节、彝族朵乐荷为代表的文娱活动,以彝族婚俗为典型的民族遗风,以彝族瓦板房为特色的建筑美学,这些都是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和中国文化历史的沉淀。据悉,凉山州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8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11项、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79项和12名国家级、116名省级、369名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要使彝族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就需要立足实际、与时俱进,在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成功实践的基础上,运用大数据开展“云”建设,加快文化治理和智能科技的深度融合,打造现代化的传承保护体系,用科学的发展路径为世界非遗保护提供“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
一、彝族非遗“云”建设的价值意蕴
(一)传承文化基因,唤醒民族自觉
彝族非遗形成于特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本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其生成和衍生会伴随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空间场所的转变而动态变化。大数据时代,如何让非遗在科技文明的冲击下依然保持悠久的文化传统、丰富的文化特征和鲜明的地域特色?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时代课题。彝族非遗作为彝族人民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向彝族人民传递着类似的观念、行为方式和信仰等,是维系彝族共同意识,巩固民族共同体所不可替代的元素。这一特殊属性要求我们基于彝族非遗所展现的不同形态和表达的差异情感去深入了解和研究彝族非遗所蕴含的价值认同、精神归属的深刻内涵。在文化变迁的今天,在面对外来文化冲击的情况下,在适度保持彝族非遗内容原汁原味的前提下,运用“云”建设创新开展彝族非遗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工作,有利于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方式唤醒更多民众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自觉。
(二)打造文化体系,彰显文化自信
第一,理论维度:廓清彝族非遗传承的内涵意蕴。彝族非遗作为无形的文化,它所蕴含的价值在于其隐藏的技艺、风俗及民族信仰等。彝族非遗作为彝族文化特性的反映,是与其他文化相互交织碰撞的产物。从理论维度来看,彝族非遗的传承既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又是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相互交流的过程。正是在这个碰撞的过程中,民众会逐渐廓清彝族非遗的内涵,不断加深对“非遗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特征特性的理解。第二,价值维度:勾勒彝族非遗保护传承的体系蓝图。彝族非遗需要通过特定组织来实现稳定有序的保护和传承,“云”建设有助于进一步完善非遗体系的建设。一方面,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当地政府、社会组织、学校等载体扩大了非遗保护主体的范围,“云”建设拓宽了这些主体合作的平台,保障了非遗传承的相对稳定性。另一方面,彝族非遗在异质化竞争中要不断克服与其他文化交织碰撞所产生的否定自身文化的负面效应,依托“云”建设不断寻求自身精神的释放,勾勒出彝族非遗过去、现在和未来融会贯通的蓝图。第三,现实维度:把握彝族非遗发展壮大的时代特征。彝族非遗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于彝族人民日常的生产生活实践之中。因此,要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非遗自主创新能力[2]。作为先进的科技理念,“云”建设着重改善彝族非遗的传承技术、方法和手段,将传统的口传身授方式转变为多样化的传播方式,由此扩大彝族非遗的传播范围。
(三)重塑空间体系,构建差序格局
采取“云”建设构建彝族非遗保护体系,有助于在尊重地方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前提下重塑空间体系,构建差序格局。“云”建设,一是拓宽了公共空间。由于彝族非遗涉及的内容宽泛、类型丰富且关系密切,因而不能割裂彼此的联系实施分别保护,而要采取整體性保护,既展现非遗文化的场所,还突显非遗的实践性。正是基于对文化空间存续性、综合性和时空性特征的考虑,优化文化公共空间需要借助“云”建设来选取有文化意义和空间基础的节点,在完善公共基础设施的前提下建设相应的非遗活动场所和传习场所,由此满足非遗传承的需求。二是优化了邻里空间。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致使利己主义盛行,传统的邻里空间受到冲击。借助彝族非遗这一纽带来重塑符合民众生活习性和文化习俗的邻里空间体系极其重要。因而需要引入“云”建设理念,立足民众的生活规律和非遗传承的需要,筛选出民众交流沟通频繁的场所,以此作为非遗推广和民众交流的邻里空间,在此基础上完善村落的整体空间布局,增强广大民众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四)创新资源利用,实现脱贫致富
在“十三五”期间,非遗衍生产业辐射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以产业集群效应带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非遗+扶贫”在助力地区脱贫致富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四川彝族地区悠久、特色、丰富的非遗在脱贫攻坚的进程中将经济协调发展和非遗保护有机结合起来,由此推动相关产业的振兴,带动彝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使“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并有效推动四川彝族地区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示范点的建设。“云”治理的思路对扶贫资源创新性开发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一是深挖非遗的价值,通过整合、分析基础数据和民众需求实现非遗资源内容描述的精准性和资源共享的有效性,促进民众对非遗文化的再认识;二是驱动管理创新,以数字化、智能化模式转变非遗管理方式,突显非遗的动态保护意义和现实价值;三是培养数据思维,彝族非遗要实现动态保护和活态传承有赖于数据文化的弘扬,这就需要我们养成大数据的思维方式,确保彝族非遗的保护和传承能让价值挖掘—资源利用—技术保护—体系思维这一进程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二、四川彝族非遗传承保护的现状
(一)落实政策保护机制
凉山州级和所辖各县(市)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强非遗保护工作的政策机制。比如,州级层面制定了《凉山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凉山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等现代新闻媒介快速、形象、准确向社会公开发布相关非遗保护信息;县级层面,如美姑县制定实施了《美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实施方案》《美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公布了第五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47项、第六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39项和第五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51名。为践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上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凉山州印发了《凉山州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实施方案的通知》,对古籍、美术馆藏品、地方戏曲剧种、传统器乐乐种、历史遗迹等非遗资源进行了全面普查,将原有资源成果进行梳理、补充和完善,并归类入库资源数据平台。
(二)融合科技发展模式
近年来,凉山州创新体制机制,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制定并实施了《凉山州科技服务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建设创新平台,打造科技创新联盟。凉山州还印发了《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任务分工方案》,促进融合应用,形成数据链,增强数据采集和分析能力,提升大数据应用水平。同时,凉山州通过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支持州内各县(市)相关部门、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增加对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投入。例如,以非遗文化、航天科技文化为重点内容,将卫星基地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推动“非遗+科技+旅游”融合发展。另外,采取“非遗+直播+电商”的模式,构建凉山州特色农产品电商物流服务平台,支持各大电商平台设立非遗专区,将刺绣、苦荞等非遗产品在线上线下进行展销,创新了非遗“云”体验、“云”消费等新业态,打破了传统、抽象的传播方式,拓宽了彝族漆器、服饰、银饰等非遗产品的销路。
(三)创新主体参与方式
长期以来,除了喜德、西昌等县(市)有个别非遗企业之外,凉山州绝大多数县(市)的非遗传承创新主体主要是以非遗传承人或高等院校为主。近年来,根据国务院和文旅部出台的《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凉山州有幸入围第一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名单。当地结合实际情况,通过严格考察,在全州挂牌成立凉山州贾佳彝族传统服饰生产有限公司、昭觉县薇穆嘎扎、“漆之光”等11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3], 还建成了1个文化产业园和10个产业基地。同时,凉山传统工艺工作站充分发挥其平台优势并聚合社会各方面力量,以彝族服饰、彝绣、彝族羊毛擀毡技艺等国家级非遗项目为重点,打造了阿莫黑苦荞茶、正中苦荞挂面、正中苦荞辣木叶面条、正中苦荞沙琪玛、建昌板鸭等地方特色非遗品牌。其中,彝绣通过“非遗+扶贫”模式,瞄准市场需求,融合时尚元素,实现年总产值1.39亿元,帮助凉山20万左右的绣娘实现居家灵活就业。还有,阿西巫之莫作为四川省非遗传承人和四川省首届农村手工艺大师,成立了四川省第一家彝族刺绣专业合作社——甘洛县彝针彝线刺绣专业合作社,创办了嘿吗咔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让更多价格实惠、品质精美的彝绣产品走向市场;金阳县的贾巴子先后成立了贾佳彝族服饰厂、凉山州贾佳彝族传统服饰生产有限公司,并实现创收[4]。
(四)借助新型媒体传播
凉山州紧紧抓住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的良好契机,借助新媒体传播平台,加快推动非遗传承和保护事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为凉山州非遗传承保护的数字化传播营造了良好环境。凉山州积极建设创新平台,大力发展超高清视频产业,推进服务业数字化升级,大力培育网络体验、智能零售、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新模式和新业态,展示凉山彝人的火把节、毕摩文化、苏尼舞等,《彝海结盟》《我的圣途》《阿惹妞》《彝红》等精品力作得以广泛传播[5]。此外,凉山州还组织了关于彝族银饰、彝族漆器、绿釉、彝绣包包、彝绣玩偶等非遗体验活动,借助“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通过观看和体验等方式多角度展示凉山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成果,大大提升非遗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三、四川彝族非遗“云”建设的问题分析
虽然彝族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科学技术的发展更为其发展提供了新的支撑。但是,机遇的到来伴随着挑战的出现。结合彝族非遗的实际情况,可以发现其在传承的意识观念、目的方式以及体制机制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非遗传承保护队伍力量有待加强,保护意识亟待增强
彝族非遗的保护和传承需要依靠民众的积极参与,保护和传承队伍力量直接影响非遗的创新活力和健康发展。一是保护和传承的创新性不足。调研发现,伴随传承时间的延长,非遗及其文化丢失的内容逐渐增多,彝族地区人口老龄化严重、教育水平低下等原因使非遗传承人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非遗保护和传承很難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创新。二是文字记录、整理建档、宣传推广、发掘制作非遗都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其中。但目前参与非遗保护工作的人员大多是文艺工作者,他们对于非遗保护工作可能存在认识不到位、管理不到位、保护不到位等问题。三是传承和保护的社会意识有待增强。民众对非遗内容了解不深入、需求不够高,这些大大降低了非遗的传播力度和速度。调研发现,虽然政府积极推进非遗传承和保护工作,但是民众大多是以旁观者的身份配合政府部门工作,并未以主人翁的姿态主动帮助政府部门深挖非遗的历史内涵和当代价值。
(二)非遗产业链条短小,影响效果尚需改善
虽然彝族的非遗保护和传承基础较为扎实,近些年也在不断探索新的保护和传承路径。但是调研发现,彝族非遗产业并未深入挖掘自身的优势资源,使之难以有效转化为旅游资源。一是市场化程度低。一种情况是有些非遗并不适合采用手工作坊乃至流水线式的批量生产,一旦使用大机器制作也就颠覆了非遗技艺的传统,丧失了非遗本身的价值;另一种情况是同质化发展,单纯以利润为导向,错误解读非遗实质内涵,由于设计抄袭、压价竞争等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丢掉了非遗的独特性和唯一性。二是联合发展较少。彝族非遗的发展目前仍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并未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平台作用将地方文化更好地推广出去。三是内容不够精致,无法突显地方特色。非遗的展现无论是题材还是形式都侧重于传统,这些传统的非遗项目在对接市场资源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市场化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所以难以形成知名度较高的非遗产业品牌。 (三)非遗资源利用率不高,综合效益有待提升
科技的发展丰富了非遗的传承方式,但是彝族非遗的传承在利用现代科技为其服务的进程中还有许多值得改善的地方,如何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率是当下非遗保护和传承应关注的焦点。第一,非遗数字化进程缓慢。调研发现,虽然互联网和5G技术已经运用到非遗发展中,但是并没有形成一套体系化的非遗保护和传承机制。究其原因,包括两方面:首先是非遗的传承遵循传统的传承机制,即口口相传、单一传承或家族继承,民众缺乏直接接触非遗的机会和渠道;其次是非遗和互联网的结合并不紧密,非遗未能真正走进群众。第二,系统架构有待优化。调研发现,虽然彝族地区在实践中积极整合各类非遗资源,但是各县(市)采取各自为政的推广模式导致非遗项目的整合水平参差不齐,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再加之各类非遗项目的受重视程度和投资力度不均衡,不同的非遗在保护和传承中分配到的资金、资源等不平等,部分商业价值较低的非遗无法有效传承下去。第三,互联互通机制有待畅通。调研发现,受非遗保护制度的局限,区域横向联合的制度尚不完善,而且缺乏跨区域的非遗保护协会组织,非遗项目的合作不具备长期、稳定的平台。此外,相关部门对非遗项目的跨区域合作认识不到位,即便有非遗文化的交流也仅仅局限于文化交流,难以实现市场化合作。
四、四川彝族非遗“云”建设的路径构建
非遗之所以传承至今,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对其实用性的发掘和利用,这种实用性既激励着人们在物质和精神层面加强对非遗文化的学习和互动,又加速人们对非遗内在价值的传承和发展。尤其是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克服非遗在发展中遇到的障碍,让彝族非遗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因而依托“云”建设构建一个现代化的保护传承体系是因时而导、顺势而为的,它的运用有利于打破非遗传承要素、内容、目的、方式和场域的局限,让彝族文化的边界逐渐向周边辐射,与现代社会相联相通。
(一)建设“云”平台:推动非遗数字化转型,促进信息服务平台化
伴随数字化经济的快速推进,彝族非遗的发展必须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加快推动非遗的数字化转型,为非遗的有效传承搭建服务平台。第一,建立协同共享机制。要提高非遗衍生产品的质量,避免非遗同质化传播,就需要建立协同共享机制,及时更新非遗数据庫信息。“互联网+四川彝族非遗”的发展模式实质就是在互联网的助力下,实现市场和非遗的相互协作。这不仅需要构建完整且规范的“互联网+非遗”认证和传播体系,有效甄别非遗衍生品的优劣状况,筛选出优质的非遗衍生品,还需要利用网上交流平台,打破非遗文化的地域壁垒,“制定‘一带一路’沿线非遗保护规划,成立区域性共享非遗保护组织,持续推进沿线非遗的传播、交流和共享”[6],以非遗衍生产品为媒介,实现非遗产品的市场化,将非遗文化融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二,落实智能管理战略。在四川彝族非遗的保护传承中,政府部门应当搭建和各部门、各开发商以及民众的交流平台,不断强化非遗动态保护意识,自觉落实智能管理战略。一方面,政府要为智能化技术嵌入非遗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出台扶持非遗传承和保护的政策法规。通过整合大数据来搭建政府评估、检测、规范和互动机制,避免过度开发非遗。另一方面,开发商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保留非遗特色的前提下通过深挖非遗的文化精髓去展现非遗衍生产品的价值,在实践的创作中构建多层次、规范化的保护开发机制。第三,设立数字保护资金。资金作为非遗保护的关键要素,是实现非遗数字化保护的重要保障。政府部门要联合各文化单位,加快设立非遗数字化保护基金,优化资金使用。这既有利于政府部门增加非遗数字保护的财政拨款,完善与非遗传承人之间的合作机制,还有利于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涌入非遗保护体系。
(二)加快“云”传播:推进新兴媒体云融合,加快传播机制共享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激活其内在的强大生命力,让中华文化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化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7]非遗作为典型的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在新型媒介改变人们认识世界方式的大背景下,更要融合多种艺术媒介,“在体验性、参与性方面可以尝试新的技术手段,让民众体验非遗之美,走近非遗,关注非遗,传承非遗”[8]。第一,加强继承创新,完善非遗体系。文化要形成一种价值上的共识是需要历经多代传承和培养才能实现的。因此,云传播可以借助宣传手段实现非遗的文化传承。作为云传播的主力军,新媒体能将非遗中的细节透彻分析、客观分解、有序放大、及时推送到各大平台,将非遗从现实生活复制到虚拟世界中,促使人们反复学习和摸索,由此激发人们传承的主动性,推动非遗保护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第二,丰富宣传手段,推进整体营销。四川彝族非遗的快速发展需要合理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通过表现形式的革新提升彝族地区的整体形象。首先,发挥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的优势,以精美的图片展示和视频制作,重点展现四川彝族地区富有特色的非遗资源,不断增强其推广力度,提升社会关注度。其次,利用新媒体受众多、辐射范围广的优势,引导、鼓励民众运用抖音、朋友圈、微博等信息平台分享彝族非遗,并为其发展建言献策。三是利用非遗旅游节,通过“云”传播方式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在一起,发挥宣传方式的多样化和节庆活动的辐射效应来打造彝族文化的品牌。第三,创新传播方式,加强平台交流。在群体需求呈现多层次、多元化的今天,非遗文化要寻求稳定发展并获得市场竞争力,就必须加大挖掘非遗内容的力度,打造个性化的彝族形象。这就要求不仅要深化对短视频自媒体的应用,保障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和发展的创意性和丰富性。还要落实跨界合作,在不同领域实现非遗文化和自媒体的有机结合,如探索“非遗建筑+短视频+文创产品”“非遗节日+短视频+广告”“非遗技艺+短视频+电商”等,以此延伸非遗的产业链条。三是深化与营销机构的合作,充分利用电商平台,探索新型网络营销模式,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提高彝族非遗品牌的知名度。 (三)深化“云”计算:优化“非遗”产业发展环境,实现“非遗”传承智能化
为提升非遗保护和传承体系的智能化水平,政府部门应当以规划协同、基础共建、环境优化、产业共兴为共识,運用云计算“加强少数民族非遗发掘和保护工作,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非遗保护予以重点倾斜”[9]。第一,细化数据处理,有效推广衍生产品。云计算依托数据处理程序分析和用户信息反馈实现管理的信息化,保障非遗服务的扩展性。基于云计算对涵盖民众审美趣味、群体心态、文化层次以及消费理念等反映市场情况数据的处理,彝族非遗可以明确市场需求和品牌定位,以彝族火把节、摩尔秋、朵乐荷等非遗资源为核心,对本地非遗产品进行包装,深入融合彝族风俗、历史文化、巴蜀风光等要素,在构建彝族非遗现代化体系的同时全面与市场接轨,确保非遗发展能充分适应规模化的现代工业生产,并在深化非遗文化品质的同时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的衍生产品。第二,实现动静结合,优化非遗发展模式。利用云计算改变运营模式,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于彝族非遗的申报—保护传承—发扬光大的进程之中,既要确保以陈列馆、博物馆和传承基地为代表的静态展示顺利铺开,又要保证“非遗产品展销+文旅街区”“非遗文化+研学线路”“非遗项目入驻+彝族景区提质”等动态展示顺利落实,在动静结合的政策引导下丰富非遗发展模式。第三,提高人员素质,把握非遗传承规律。当前四川彝族非遗相关人员对于非遗及其传承规律的把握仍然停留在传统层面。针对这一现象,一方面要借助云计算的数据共享,建立人才数据库建设;另一方面,通过专家授课、交流讨论、案例分析等线上模式广泛宣传非遗保护、传承和创新的理念,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
(四)推进“非遗+”:突显“非遗”地方性特色,确保创新发展多元化
传统文化是烙印在民众心理的文化自觉,非遗则是民众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创造的传统文化样式,由于其从群众中产生、在群众中扎根,因而具有自主创新和自发传承的优势。但这种优势需要与历史传承、时代环境相适应,在传承的基础上依靠创新保持活力。因而,在新时代非遗的保护发展既需要在思维观念上注重新旧理念的碰撞,又要在传承形式上实现发展模式的多样化,这就需要广泛运用“非遗+”模式,在保证参与主体多元化的同时,确保创新形式的多样化。第一,“非遗+旅游”,文旅互融彰显历史价值。通过“非遗+旅游”的模式,将彝族苏尼舞、彝族马布音乐等引进景区,组建相应的表演队或艺术团,以实践深化“以文促旅,以旅兴文”的理念,打造新型非遗文化特色景区,以文旅融合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第二,“非遗+文创”,以品牌构建活化传承体系。四川彝族非遗的可持续发展依赖其市场性和价值性的体现,这也是非遗活态传承的前提条件。为满足这一要求,政府部门要持续优化非遗保护、传承和开发机制,将非遗文化资源转化为可体验、可消费的文创产品。通过开发具有实用性、知识性、品牌性的文创产品,延伸非遗产业链条,让非遗与市场、现代生活接轨,促进资源的产业化和产品化发展。第三,“非遗+网络”,创新形式打破空间局限。伴随全国对非遗文化的重视,非遗项目不断扩增,这为完善非遗传承保护体系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5G时代的来临和“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更是为非遗探索“云”传承提供了契机。一方面,要借助直播带货、云展览、云展播等网端云活动,实现非遗从抢救性保护到活态传承的过渡。另一方面,设计出与非遗相关的知识竞猜、小游戏、动漫等程序软件,以有趣益智的方式激发民众对非遗内容的探索,由此传承非遗文化的精髓,满足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参考文献:
[1]凉山州举行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宣传展示活动[EB/OL].(2020-06-22)[2021-06-23].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0176757737741587.
[2]李长春.文化强国之路:文化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19.
[3]凉文广旅函〔2020〕14号对政协凉山州十二届四次会议第020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回复[EB/OL].(2020-12-17)[2021-06-23].http://wgl.lsz.gov.cn/xwzx/tzgg/202012/t20201217_1785632.html.
[4]凉文广旅函〔2020〕18号对政协凉山州十二届四次会议第112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回复[EB/OL].(2020-12-17)[2021-06-23].http://wgl.lsz.gov.cn/xwzx/tzgg/202012/t20201217_1785649.html.
[5]何万敏.彝绣,绣出彝家新生活[N].凉山日报,2021-02-01(01).
[6]谢中元.“一带一路”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探论[J].理论导刊,2017(07):78-82.
[7]习近平.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EB/OL].(2016-11-30)[2020-07-18].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1/30/c_1120025319_2.htm.
[8]首都网络文化发展报告(2013—2014)[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17.
[9]民族工作文献选编(二〇〇三—二〇〇九年)[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