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三数学复习课的教学模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先分析考点,然后讲解例题,最后学生练习;还有一种是结合例题分析考点,最后学生练习。本人认为中考复习应分析考点讲解例题,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
关键词:初三数学;复习课;思考
中考前一天,学校要求我上一节公开课。接到这个任务后,我觉得太难了,初三的学生已经复习几个月了,小小的身心都已经疲惫,七门功课压满他们的大脑,他们渴望中考后的假期,还有几个人能听我上课呢?抱着这种想法我开始备课。初三数学复习课的教学模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先分析考点,然后讲解例题,最后学生练习;还有一种是结合例题分析考点,最后学生练习。教师根据考试说明的要求,制订复习计划,选择复习例题,设计教学流程。我选择前者,复习二次函数。但我不想上成“填鸭式”的课堂,我想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
我设计的教学流程是先复习二次函数的考点。考点1: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二次函数的定义。考点2:二次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二次函数的对称轴、顶点坐标、最值、抛物线的增减性、抛物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抛物线y=ax2+bx+c中abc的作用、图像的平移、b2-4ac、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联系。然后是四道例题,一道练习题。
教学片断1
师:这是你们中考前的最后一节公开课,我希望你们能成为这节课的主人,让我们三年积累的能量在这节课爆发,好吗?
我们复习二次函数,对二次函数你有什么看法?
因为结论是开放的,学生只要点到一个知识点就可以了,所以学生在相继回答,回答的顺序和我设想的不太一样,但只要一个对,我就给予肯定,慢慢地,参与课堂的人多起来了。当复习到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联系时,学生们的激情已经被激发,继而发生争执。
生1: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的 交点的横坐标是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这个答案就是我要的答案。生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就是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中的一个解。生3:如果是“ax2+bx+c>0”“ax2+bx+c<0”的形式就不对了。生4:要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的交点,分四类进行讨论。
生4上黑板画图讲解,赢得一阵阵掌声。
课进行到这里,我有些激动,因为我只提了一个问题,同学们的情绪就已经非常高昂了。本节课虽然老师只设计了一个问题,但结论是开放的,又容易入手,自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学片断2
师:屏幕上展示的两道题,谁来给我们讲解呢?
例1.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结论:
①abc>0 ②2a+b<0 ③a-b+c<0
④b2-4ac>0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摇?摇)
A.4个?摇?摇B.3个?摇?摇C.2个?摇?摇D.1个
例2.已知二次函数y=0.5x2+2x+1
(1)求出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对称轴、最值。
(2)求出抛物线与x轴、y轴交点坐标。
(3)作出函数图像,并观察图像,x为何值时,y>0;x为何值时,y<0;x为何值时,y=0。
(4)当x1 因为这两道题考查的都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有能力回答,成绩一般的孩子都举手要求讲解这两道题。
师:下面这道题可有难度了。
我用挑战性的语言来刺激同学们的情绪。
教学片断3
师:在2010年的中考中,内地有很多省市都以动点问题为压轴题,而我们新疆近几年的中考题中都没有动点问题,那么今年呢?
我的语言刚落,全班同学的目光都投射到这道题上,真是一帮聪明的孩子。
例4.如图所示,将一个下底为3cm,上底为1cm,且底角为45°的等腰梯形ABCD放置在直角坐标系中,一条动直线x=t,从点A开始自左向右匀速运动,至E点处停止运动,它扫过的封闭面积为S(图中阴影部分).
(1)求出梯形ABCD各顶点的坐标。
(2)求过E、F两点的直线解析式。
(3)求出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
刚读完题,我班数学最好的男孩就站起来,要求讲题。我请他慢点讲,边分析边板书,以便所有同学听懂。我很放心他讲题,前两问讲得很好,没问题,有些同学还跟着说,讲第三问时,教室开始安静下来。这个男孩在黑板上书写:(3)分三种情况讨论:
当-1<t<0时,S=■t2;
当0<t<1时,S=■×1×1+■t×1;
当1<t<2时,
S=■×(1+3)×1-■×(2-t)2=1-2+2t+t2=t2+t+1。
当他讲完题自信地走下讲台时,教室里开始骚动,不停地议论。这是公开课,纪律应该很好,学生怎么了?我往黑板上一看,明白了。
生6:老师,第一种情况写错了,应该是S=■(t+1)2,因为AE=t-(-1)=t+1,讲课的男孩张大嘴,吃惊地看着,他是班里的数学权威,这种错误他怎么可能犯呢?
生7:老师,第二问也错了,矩形的面积应该是长×宽,他还乘了■。
我笑咪咪地看着那个讲题男孩的,他红着脸站起来,说:“第三问也讲错了”。他大步跨上讲台,重讲了第三问。
课上到这儿,出乎我的预料,我没有想到他会做错。我本想借此机会告诫同学们,考试时不能轻敌,平时再好的底子,考试时也要谨慎小心,讲课男孩就是一个例子。可令我惊讶的事再次发生,讲课男孩讲完第三问,并没有回座位,而是把我想讲的话都讲了出来,全班再次报以热烈的掌声。
引发的思考
由于纠错耽误了时间,我还有一道练习题没有进行完,但我不遗憾,因为今天学生得到的远远超出了一道题的收获。学生才是课堂的主宰,把课堂还给学生,今天学生教育了我。
关键词:初三数学;复习课;思考
中考前一天,学校要求我上一节公开课。接到这个任务后,我觉得太难了,初三的学生已经复习几个月了,小小的身心都已经疲惫,七门功课压满他们的大脑,他们渴望中考后的假期,还有几个人能听我上课呢?抱着这种想法我开始备课。初三数学复习课的教学模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先分析考点,然后讲解例题,最后学生练习;还有一种是结合例题分析考点,最后学生练习。教师根据考试说明的要求,制订复习计划,选择复习例题,设计教学流程。我选择前者,复习二次函数。但我不想上成“填鸭式”的课堂,我想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
我设计的教学流程是先复习二次函数的考点。考点1: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二次函数的定义。考点2:二次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二次函数的对称轴、顶点坐标、最值、抛物线的增减性、抛物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抛物线y=ax2+bx+c中abc的作用、图像的平移、b2-4ac、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联系。然后是四道例题,一道练习题。
教学片断1
师:这是你们中考前的最后一节公开课,我希望你们能成为这节课的主人,让我们三年积累的能量在这节课爆发,好吗?
我们复习二次函数,对二次函数你有什么看法?
因为结论是开放的,学生只要点到一个知识点就可以了,所以学生在相继回答,回答的顺序和我设想的不太一样,但只要一个对,我就给予肯定,慢慢地,参与课堂的人多起来了。当复习到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联系时,学生们的激情已经被激发,继而发生争执。
生1: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的 交点的横坐标是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这个答案就是我要的答案。生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就是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中的一个解。生3:如果是“ax2+bx+c>0”“ax2+bx+c<0”的形式就不对了。生4:要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的交点,分四类进行讨论。
生4上黑板画图讲解,赢得一阵阵掌声。
课进行到这里,我有些激动,因为我只提了一个问题,同学们的情绪就已经非常高昂了。本节课虽然老师只设计了一个问题,但结论是开放的,又容易入手,自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学片断2
师:屏幕上展示的两道题,谁来给我们讲解呢?
例1.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结论:
①abc>0 ②2a+b<0 ③a-b+c<0
④b2-4ac>0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摇?摇)
A.4个?摇?摇B.3个?摇?摇C.2个?摇?摇D.1个
例2.已知二次函数y=0.5x2+2x+1
(1)求出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对称轴、最值。
(2)求出抛物线与x轴、y轴交点坐标。
(3)作出函数图像,并观察图像,x为何值时,y>0;x为何值时,y<0;x为何值时,y=0。
(4)当x1
师:下面这道题可有难度了。
我用挑战性的语言来刺激同学们的情绪。
教学片断3
师:在2010年的中考中,内地有很多省市都以动点问题为压轴题,而我们新疆近几年的中考题中都没有动点问题,那么今年呢?
我的语言刚落,全班同学的目光都投射到这道题上,真是一帮聪明的孩子。
例4.如图所示,将一个下底为3cm,上底为1cm,且底角为45°的等腰梯形ABCD放置在直角坐标系中,一条动直线x=t,从点A开始自左向右匀速运动,至E点处停止运动,它扫过的封闭面积为S(图中阴影部分).
(1)求出梯形ABCD各顶点的坐标。
(2)求过E、F两点的直线解析式。
(3)求出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
刚读完题,我班数学最好的男孩就站起来,要求讲题。我请他慢点讲,边分析边板书,以便所有同学听懂。我很放心他讲题,前两问讲得很好,没问题,有些同学还跟着说,讲第三问时,教室开始安静下来。这个男孩在黑板上书写:(3)分三种情况讨论:
当-1<t<0时,S=■t2;
当0<t<1时,S=■×1×1+■t×1;
当1<t<2时,
S=■×(1+3)×1-■×(2-t)2=1-2+2t+t2=t2+t+1。
当他讲完题自信地走下讲台时,教室里开始骚动,不停地议论。这是公开课,纪律应该很好,学生怎么了?我往黑板上一看,明白了。
生6:老师,第一种情况写错了,应该是S=■(t+1)2,因为AE=t-(-1)=t+1,讲课的男孩张大嘴,吃惊地看着,他是班里的数学权威,这种错误他怎么可能犯呢?
生7:老师,第二问也错了,矩形的面积应该是长×宽,他还乘了■。
我笑咪咪地看着那个讲题男孩的,他红着脸站起来,说:“第三问也讲错了”。他大步跨上讲台,重讲了第三问。
课上到这儿,出乎我的预料,我没有想到他会做错。我本想借此机会告诫同学们,考试时不能轻敌,平时再好的底子,考试时也要谨慎小心,讲课男孩就是一个例子。可令我惊讶的事再次发生,讲课男孩讲完第三问,并没有回座位,而是把我想讲的话都讲了出来,全班再次报以热烈的掌声。
引发的思考
由于纠错耽误了时间,我还有一道练习题没有进行完,但我不遗憾,因为今天学生得到的远远超出了一道题的收获。学生才是课堂的主宰,把课堂还给学生,今天学生教育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