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谈到书法教育这个话题,我自然地想到这个题目。记得20世纪60年代前期,我上小学时,就有语文老师给我们上写字课,是用毛笔写米字格,那还是农村小学。70年代初,在中学有好几位老师,都写一手好字,老师中没有太差的字,他们都是师范毕业生,都过了“三字”(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关。读大学时学的中文,各门课老师的字可谓是各美其美。其中有一位董路谊老师,还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徐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80年代初开始我在高校工作,就兼给师范生上“三字”书写训练的课,同时听过一些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老师的课,他们板书的字也都不错,其中有几位的板书特别漂亮,字与徒手画的图形都很美。而当前的情况如何呢?正如《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所说的:“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有所削弱。”学生写不好字,直接原因便是学校书法教育和教师示范的缺失。现在,教育部开始重视中小学书法教育了,发了《意见》和《纲要》两个文件,而落实文件精神的难点之一就在教师。从教学生的刚性要求看,是缺书法教师;从培养学生文化素质的软环境看,是缺写得好字的教师。
教育部《意见》中除要求多渠道落实书法教学师资外,特别指出“学校全体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书写技能和书法欣赏水平”。现在不少学校都在多渠道努力解决书法教师缺少的问题,包括引进书法教师、送相关专业教师参加书法专业培训、外聘书法教师等,有的学校在环境建设上也强化了书法文化的因素,但还很少有学校把提高全体教师书写技能和书法欣赏水平排上日程、付诸实践的。因此,笔者认为一个有文化高度和远见的校长与学校,应该在落实好书法教学工作的同时,把提高全体教师书写技能和书法欣赏水平,作为涵养学校文化底蕴的捷径,把滋养学生文化素养的第一环境抓紧抓好。
如果说现代教师更应该有一些能伴其终生的文化兴趣爱好与活动的话,我想作为教师应首选书法。中国书法是公认的中华民族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教师写好字,传扬民族文化精粹是责任要求和历史使命。中国书法处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她把抽象的中国文化精神落实到笔墨的具体表达上,即所谓的“文心书面”,教师练字与理解、欣赏书法的深化过程是修身养性、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的最好路径。中国书法的深层意蕴,可用《易经·系辞》中的“立象以尽意”说来概括,这可以说是中国书法的哲学基础,既反映了汉字书写的客观规律,也体现了书写者的主体精神和文化能动性。人们看字、欣赏书法,本质上是从看书法的“象”,进而理解书法及书写者的“意”,亦即思想文化内涵,甚至从书法去理解书写者的人,即所谓的“书如其人”。学生看老师的字,也会进而看老师字的“意”,及至老师的人格。教师的字事关教师在学生心里的文化之“象”、师表形象。
为了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弘扬,为了教师自身的文化修养,为了给学生做好提高文化素质的示范与表率,请问老师,您的字写得好吗?
(作者系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正院级调研员、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教育书法协会副会长兼常务副秘书长)
教育部《意见》中除要求多渠道落实书法教学师资外,特别指出“学校全体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书写技能和书法欣赏水平”。现在不少学校都在多渠道努力解决书法教师缺少的问题,包括引进书法教师、送相关专业教师参加书法专业培训、外聘书法教师等,有的学校在环境建设上也强化了书法文化的因素,但还很少有学校把提高全体教师书写技能和书法欣赏水平排上日程、付诸实践的。因此,笔者认为一个有文化高度和远见的校长与学校,应该在落实好书法教学工作的同时,把提高全体教师书写技能和书法欣赏水平,作为涵养学校文化底蕴的捷径,把滋养学生文化素养的第一环境抓紧抓好。
如果说现代教师更应该有一些能伴其终生的文化兴趣爱好与活动的话,我想作为教师应首选书法。中国书法是公认的中华民族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教师写好字,传扬民族文化精粹是责任要求和历史使命。中国书法处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她把抽象的中国文化精神落实到笔墨的具体表达上,即所谓的“文心书面”,教师练字与理解、欣赏书法的深化过程是修身养性、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的最好路径。中国书法的深层意蕴,可用《易经·系辞》中的“立象以尽意”说来概括,这可以说是中国书法的哲学基础,既反映了汉字书写的客观规律,也体现了书写者的主体精神和文化能动性。人们看字、欣赏书法,本质上是从看书法的“象”,进而理解书法及书写者的“意”,亦即思想文化内涵,甚至从书法去理解书写者的人,即所谓的“书如其人”。学生看老师的字,也会进而看老师字的“意”,及至老师的人格。教师的字事关教师在学生心里的文化之“象”、师表形象。
为了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弘扬,为了教师自身的文化修养,为了给学生做好提高文化素质的示范与表率,请问老师,您的字写得好吗?
(作者系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正院级调研员、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教育书法协会副会长兼常务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