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在黑夜里匆匆赶路。这时,一个神灵在天空里对他说:“弯下腰,蹲下你的身体!”他顺从地照做了。神灵接着又说:“捡起地上的东西!”他什么也没想,照着神灵的旨意,捡起了地上的东西,放在自己的口袋里。第二天早晨,这个人一摸自己的口袋,里面有一颗钻石!
这仅仅是一个神话传说,但拿这个故事对照我们的教育,会让人生出很多的感慨。
我们的孩子,还没有走出成长初期的混沌阶段,就像夜行者一样,根本弄不清楚周围有些什么,甚至连方向都不知道,只是在不停地拨弄着自己的两个小腿,忙着赶路。而了解一切并且能够主宰着这一切的神灵就是孩子的父母。父母知道孩子正在朝什么地方走去,也知道该把孩子朝什么方向引。在孩子成长的人生之路上,父母知道哪些是孩子应该掌握的有价值的东西,也知道孩子应该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得到这些东西。正是因为这样,我们的孩子才会非常顺利、非常平稳地走到人生的黎明时分。虽然最初是出于被迫,但当“天明”以后孩子发现了自己口袋里的钻石的时候,他一定会非常地感激一直在指引着他的神灵—他的父母。
拿这个故事对照我们的教育,还会产生很多的无奈。
孩子真的就像夜行者一样,完全地混沌无觉吗?他难道没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意志?如果 “神灵”要他做某件有价值的事情,而他却不愿照着做,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呢?这似乎更接近我们的生活。现实生活中的父母,常常是爱恨交织。他们何尝不知道什么是钻石,不知道哪里有钻石呢?但, “神灵”的意志常常并不被接受。
更要命的是,父母到底比不上神灵!我们确实会要求孩子做各种事情,但,我们又何尝知道,孩子在按你的旨意做了以后,得到的是否一定是钻石呢?如果我们让孩子们把地上的东西捡起来,可到天亮的时候才发现,那些东西原来只是些无用的沙砾,甚至竟是些有害的东西,我们又如何才能还给孩子仅此一遭的“夜行”时光呢?
就算我们的父母真的如神灵般地明智,就算我们的孩子也真如夜行者般听话,如果孩子在经历了这一 “夜”的路程之后,习惯了按照 “神灵”的指示做事,一旦 “神灵”不再出声,他会不会不知如何迈步呢?
这些感慨,这些疑惑,这些无奈,让我想到了我的一位同事教育孩子的事情。
我的这位同事已经年届60,他的儿子也已过而立之年。当初,儿子才5岁的时候,就被他逼着整天用稚嫩的小手,去拉扯比他身体还高的二胡。他说自己一个穷教师,儿子要有出息,就只能全靠他自己。为了比别人更出色,孩子困的时候要拉琴,累的时候要拉琴,手指拉出血痕的时候还得拉琴!这一逼,终于逼出了出息。孩子不但取得了事业的成功,还走上了令人羡慕的国际艺术舞台。现在,每当儿子在海外演出成功的消息传来,我的这位同事总会泪眼蒙目龙,酸甜苦辣齐袭心头。
你也许会说,这个孩子最终得到的不一定是钻石;你也许会说,与其让孩子用这样的方式得到钻石,还不如不要这颗钻石……但你又怎能说得清楚,对于这个孩子的成长来说,什么才是最可珍贵的东西?做父母的,又如何能够让他得到那样的东西?
作为父母,我们总是在祈盼着自己能成为先知先觉的神灵。
这是一种愿望,更是一种责任。
大概也正是因为这样,人们才说,教育孩子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教育自己的过程。孩子的出生,就意味着我们平添了一副担子。只有当我们自己的觉悟、自己的层次在不断提高的时候,这副担子的压力才会不断地减轻。孩子,也才会得到真正意义上的 “钻石”。
当然,我们认为是普通的东西,别人却可能当它是钻石;我们认为是真正辉煌的东西,别人却可能当它是路边草芥。我的一位年轻朋友,儿子已经6岁了。小家伙健康聪明,看起来天资十分地出色。我们对他赞许有加,可我的朋友对他儿子的最大希望,却只是将来能孝敬长辈,过和睦的家庭生活,安做平民百姓。
——其实,只要在未来能够保护、引导孩子,不管是草芥还是沙砾,我们都应该把它们视做钻石。
——更重要的是,如今 “见多识广”的孩子,恐怕不会那么顺从地听从你“蹲下身,捡起地上的东西”的指令。他也许会反抗,说 “我不喜欢这个东西”。现在做父母可复杂多了,你不光要告诉他这是颗钻石,让他捡起来,还要告诉他为什么要捡这颗钻石,同时教给他掌握发现钻石的方法、辨别钻石的标准,使他不至于迷失在 “天明”时分刺眼的金光之中。
有一个人,在黑夜里匆匆赶路。这时,一个神灵在天空里对他说:“弯下腰,蹲下你的身体!”他顺从地照做了。神灵接着又说:“捡起地上的东西!”他什么也没想,照着神灵的旨意,捡起了地上的东西,放在自己的口袋里。第二天早晨,这个人一摸自己的口袋,里面有一颗钻石!
这仅仅是一个神话传说,但拿这个故事对照我们的教育,会让人生出很多的感慨。
我们的孩子,还没有走出成长初期的混沌阶段,就像夜行者一样,根本弄不清楚周围有些什么,甚至连方向都不知道,只是在不停地拨弄着自己的两个小腿,忙着赶路。而了解一切并且能够主宰着这一切的神灵就是孩子的父母。父母知道孩子正在朝什么地方走去,也知道该把孩子朝什么方向引。在孩子成长的人生之路上,父母知道哪些是孩子应该掌握的有价值的东西,也知道孩子应该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得到这些东西。正是因为这样,我们的孩子才会非常顺利、非常平稳地走到人生的黎明时分。虽然最初是出于被迫,但当“天明”以后孩子发现了自己口袋里的钻石的时候,他一定会非常地感激一直在指引着他的神灵—他的父母。
拿这个故事对照我们的教育,还会产生很多的无奈。
孩子真的就像夜行者一样,完全地混沌无觉吗?他难道没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意志?如果 “神灵”要他做某件有价值的事情,而他却不愿照着做,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呢?这似乎更接近我们的生活。现实生活中的父母,常常是爱恨交织。他们何尝不知道什么是钻石,不知道哪里有钻石呢?但, “神灵”的意志常常并不被接受。
更要命的是,父母到底比不上神灵!我们确实会要求孩子做各种事情,但,我们又何尝知道,孩子在按你的旨意做了以后,得到的是否一定是钻石呢?如果我们让孩子们把地上的东西捡起来,可到天亮的时候才发现,那些东西原来只是些无用的沙砾,甚至竟是些有害的东西,我们又如何才能还给孩子仅此一遭的“夜行”时光呢?
就算我们的父母真的如神灵般地明智,就算我们的孩子也真如夜行者般听话,如果孩子在经历了这一 “夜”的路程之后,习惯了按照 “神灵”的指示做事,一旦 “神灵”不再出声,他会不会不知如何迈步呢?
这些感慨,这些疑惑,这些无奈,让我想到了我的一位同事教育孩子的事情。
我的这位同事已经年届60,他的儿子也已过而立之年。当初,儿子才5岁的时候,就被他逼着整天用稚嫩的小手,去拉扯比他身体还高的二胡。他说自己一个穷教师,儿子要有出息,就只能全靠他自己。为了比别人更出色,孩子困的时候要拉琴,累的时候要拉琴,手指拉出血痕的时候还得拉琴!这一逼,终于逼出了出息。孩子不但取得了事业的成功,还走上了令人羡慕的国际艺术舞台。现在,每当儿子在海外演出成功的消息传来,我的这位同事总会泪眼蒙目龙,酸甜苦辣齐袭心头。
你也许会说,这个孩子最终得到的不一定是钻石;你也许会说,与其让孩子用这样的方式得到钻石,还不如不要这颗钻石……但你又怎能说得清楚,对于这个孩子的成长来说,什么才是最可珍贵的东西?做父母的,又如何能够让他得到那样的东西?
作为父母,我们总是在祈盼着自己能成为先知先觉的神灵。
这是一种愿望,更是一种责任。
大概也正是因为这样,人们才说,教育孩子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教育自己的过程。孩子的出生,就意味着我们平添了一副担子。只有当我们自己的觉悟、自己的层次在不断提高的时候,这副担子的压力才会不断地减轻。孩子,也才会得到真正意义上的 “钻石”。
当然,我们认为是普通的东西,别人却可能当它是钻石;我们认为是真正辉煌的东西,别人却可能当它是路边草芥。我的一位年轻朋友,儿子已经6岁了。小家伙健康聪明,看起来天资十分地出色。我们对他赞许有加,可我的朋友对他儿子的最大希望,却只是将来能孝敬长辈,过和睦的家庭生活,安做平民百姓。
——其实,只要在未来能够保护、引导孩子,不管是草芥还是沙砾,我们都应该把它们视做钻石。
——更重要的是,如今 “见多识广”的孩子,恐怕不会那么顺从地听从你“蹲下身,捡起地上的东西”的指令。他也许会反抗,说 “我不喜欢这个东西”。现在做父母可复杂多了,你不光要告诉他这是颗钻石,让他捡起来,还要告诉他为什么要捡这颗钻石,同时教给他掌握发现钻石的方法、辨别钻石的标准,使他不至于迷失在 “天明”时分刺眼的金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