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伯义:面对摄影时才会看到社会本质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t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2年生于台湾嘉义的陈伯义,目前就读于“国立成功大学”水利及海洋工程研究所博士班。专长为摄影及海洋工程。《红毛港》系列是以摄影为主,结合文件、遗迹物件的展示,来发展出关于高雄红毛港拆迁和聚落史的叙事空间。其作品被“国立台湾美术馆”、高雄市立美术馆、日本清里摄影美术馆及私人单位收藏。
  您在拍《红毛港》之前其实拍了很多其他内容?
  是的,我拍过关于“鬼神”的内容,从2000年拍到2004年,创作上我从抓拍转到刻意设置的摆拍。我也拍过台湾的眷村,这个项目拍了很多年,现在还在进行中。
  所以,您是在多年的拍摄中建立了对影像的认知?
  是的,拍“鬼神”的过程中,我知道了怎么拍照片,该怎么思考自己拍的东西,该怎么面对拍摄现场。
  您之前的拍摄,更像是记录式的人类学式调查,但2015年您获得了在台湾有分量的“台新艺术奖”的年度入选,这个奖项的对象是在台湾有突出表现的当代艺术家,您的影像表现是在什么契机下转向了当代的表现?
  其实,我的拍照本身并不是站在摄影观念下的计划,直到有一天,我的摄影指导老师黄建亮在看我的照片时,说我拍到一个很摄影的东西:痕迹。为什么痕迹的影像很摄影?因为悬疑性。摄影在本质上有个很重要的东西,我们往往要拍可见的东西来说明可见。可是,摄影有种很奇特的魔幻力,就是罗兰·巴特在《明室》里提到的:此存在,此既是。我们看到老照片时会想象死掉的人还活着时的样子,透过照片,那些消失掉的东西,会在我们的记忆中唤醒曾经的那张脸孔。这个逻辑非常的摄影,有本书《观看的本质》中谈及耶稣的裹尸布,就是来描述这种观看经验,这很像摄影在呈现影像过程中的感觉,靠时间在显影,影像慢慢地显现。很多痕迹看起来是抽象的符号,但它也是证据,指向之前发生在这里的事情。
  看起来要经过一段很长的训练,才有一个关键点的顿悟,才能进入影像的表层之内,思考其内在逻辑,这时候,你开始了拍摄《红毛港》的计划?
  从物思考到痕迹,再回过头来思考物的时候,你才真正进入到创作的核心。在2006年底开始拍摄“红毛港”的时候,我已经有过那些经验,我知道在这个项目中要处理三个脉络:一是遗留物,二是屋子里的物件被移走之后的痕迹,三是当墙壁被挖开后,我可以去处理窗景。
  在高雄红毛港的拆迁计划中,要拆走的居民有1万多人,您的作品是在谈一个拆除的巨大工程。但是,拍红毛港的时候,您也正在念博士,也同时在跟导师在做台北港扩建的项目,这两个项目,一个是面对拆迁的摧毁,一个是为建设做计划,身处其中,对您的影像计划有什么影响?
  我本身是被训练出来的海洋工程方面的所谓专家,2006年我在拍红毛港的时候,正跟我的博士生导师在执行台北港扩建计划的计算。我白天在思考“政府”在港口开发时,所要面对的传统历史、文化抉择,晚上在思考红毛港的拆迁。因为我的专业,我看得懂里面的矛盾,所以我发现为政者几乎都是在捡便宜的东西在做,而不是考虑复杂的、困难的,50年之后要面对的事情。因为我是支持保留历史文化的,所以我会思考:商港有没有办法在不拆旧的渔村的同时,达到原本的目标?其实,我发现是可以的,只是“政府”不想做。
  在这个过程中,摄影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影像最重要的本质包含见证事实、唤起记忆,因为基本上它还是写实工具,所以,它跟社会的连接是最密切的。当然,摄影也允许非常个人式的浪漫想象,它是一个综合体。我很难找到一个媒材,可以有这么丰富的表现方式。摄影最重要的,还是在影像内容上做思考。
  红毛港的拍摄难点在哪儿?
  不只是观察,我还要处理光线,我不想把光线处理得很“剧场”,我要再现场景最普通的生活感,这不是随便打打光就可以达到的。
  您拍的室内的正面照,像是在给屋子拍摄肖像一样。
  是的,因为刚好那个面向适合讲故事。为什么要拍屋子的肖像,它有牵涉到我后面的一个动作,我拍的屋子确切住了哪户人家,我都有做记录,因为,他们搬走之后,邮差会持续送信,那些广告信让我知道这家是谁,我都记录下来,就能做后面的影像计划。拍完了屋子的物之后,我把他们家门牌拍下来,把他们家重要的物件留下来。做展览的时候,观众可以看到照片里的实物,就跑到他们的面前,那有一种延伸的阅读感。
  遗留物件是您拍摄的一个重要环节,您以什么样的标准在挑选物件?
  我挑选的都是有纪念意义的,例如时代的见证意义,公车票、学生证、电影票根、情书,或者是试卷。有些考卷特别有趣,作文题目都很有时代感,那个年代的题目都很八股,比如“论强国”,作文题的第一句话通常是,“先总统蒋公曾经说过什么什么”,现在看来,那些都是完全不可思议的。
  这样听来,您的影像计划有着现代考古的意涵。


  对,其实就是以一种考古的角色去思考。类似于对当下生活的考古,又有一点像日本在关东大地震之后流行的“考现学”,“考现学”在日本很流行,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做近五年的生活上的考现。
  您的拍摄其实是按照整个迁村的过程来进行相应的反映,从人搬走,到物撤走,再到拆迁房屋。
  屋子虽然被搬迁一空,但空壳并不是一无所有,里面到处布满了曾经生活过的痕迹,我再从空壳里做叙述。遗留物被拿走之后留下的是一种不可见的生活,透过痕迹,可以来讲述这个不可见在时间上的堆叠。
  您拍了屋内空间加上屋外景色一体的系列,这种室内外交互的兴奋点在哪里?
  就在于你分不清它到底是屋子的一部分,还是物外的一个景,其实,窗外大多是一堆工业区。
  其实从2006年至2008年红毛港全部拆完,这个计划就已经结束了,可是您第一次发表这个系列时,却是在2014年,为什么中间放置了这么长的时间?
  我拍完的当下只有影像,当时觉得如果只是展出影像就太单调了,但我还是不懂得怎么去操作物件。是后来我跟一群日本和韩国做当代的艺术家一起玩儿,才从他们的创作当中了解到怎么做装置,所以,中间搁置了将近六年的时间。
  所以,呈现跟拍摄是同等重要吗?
  对,是同等重要,这才是完整的叙述。拍完后,我每年都在想怎么呈现,可都觉得不够好。我觉得一个展览要做得好,需要从内容去思考每个东西之间要怎么搭配和合作,而不是为了让展场很花哨,很奇观。
  红毛港项目还有延展出去的计划吗?
  我有一些新的创作,叫《街友完全求生手册》,去找在高雄的街友(流浪汉),他们大多是从红毛港拆迁出去的居民,拿到拆迁费之后无法适应外面的生活,就沦落街头。我要跟着他们,看他们怎么运用高雄市的资源活下去,这个计划要做成一本求生手册,告诉高雄市民,你不工作的话可以怎么活下去。
  听起来,这是一个十足的反讽计划?
  是的。这个计划中,将会有我参与其中的观察流浪者如何求生的影片。影片一方面是谋生技能,另一方面流浪者告诉我他们曾经在红毛港的生活。
  这个方法就更行为和当代了,影像只是一个呈现方式。
  是的,可是只有在面对摄影的时候,我才会去看社会的本质。
  (采访/傅尔得)









其他文献
时间:2016.04.23—05.22 地点:沈阳/中国工业博物馆  第二届中国·沈阳(铁西)国际工业摄影大展经过近4个月的征稿,共收到来自国内近千位作者投送的外参展作品1.5万余幅。经过专家认真遴选,最终国内190名摄影师的2400余幅作品、15名国外摄影师的216幅作品入展。许国、李春龙、宋靖、托马斯·凯尔纳(德国)等15人获“优秀摄影师”称号。  本届摄影展以“文化·价值·创新”为主题,通过
期刊
对以晋察冀根据地为主的红色历史影像的考证,最早源自于争议颇多的战地摄影师沙飞的《战斗在古长城》这组作品的深远影响。笔者注意到,人们对沙飞的摄影风格以及沙飞作品的价值有着不少的误识。  由于历史原因,之前人们很难全面地阅读沙飞的摄影作品。但是,沙飞的《战斗在古长城》系列作品却不断在人们眼前出现,只要提及中国的抗战,无论中外,无论立场如何,他的为数不多的这几幅作品几乎一定会被选用。于是,《战斗在古长城
期刊
什么原因让你喜欢上自然生态摄影?  我进行自然生态摄影,源自我从小的生活环境。我生长在北京的城乡结合地带,每年夏天,我家周边的荒地、河流都是我的欢乐天堂。我最大的乐趣就是在仲夏夜傍晚去树林中找寻即将蜕皮的蚱和蝉,白天到河边抓蜻蜓、钓青蛙,荒地里抓蝈蝈。这些童话般的记忆一直影响着我,所以我就成了一名自然生态摄影师。可以说,我现在的工作就是我童年记忆的延续,也是我快乐的源泉。  都是怎样的场景或瞬间才
期刊
4月26日,值第16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之际,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在北京举行发布会,启动教科书使用摄影作品百万元稿酬向摄影家分配,这是自我国《著作权法》颁布教科书法定许可规定后,首次由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向摄影家分配稿酬。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是由中国摄影家协会联合众多全国性摄影团体和著名摄影家发起,经国家版权局批准成立并在民政部登记的国家一级社团和非营利组织,是国家唯一指定和法律授权从事摄影著作权保护和管理
期刊
姚瑞中1969年生于台北,1994年毕业于“国立艺术学院”美术系,参加威尼斯双年展、横滨三年展、亚太三年展等重要展览百余次,是目前台湾最有影响的摄影家之一。  大学刚毕业,您就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了?  我1994年毕业,1997年去了威尼斯,那年28岁。  28岁就去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对一个年轻艺术家,当时感觉怎样?  很惨,回来就很惨。那时整个台湾几乎没有艺术市场,又碰上了亚洲金融风暴。我太年轻出
期刊
在拍摄彩色影像非常方便的数码时代,依然有不少摄影者喜欢黑白影像,他们对一些传统经典黑白作品耳熟能详,尤其对安塞尔?亚当斯的《月升》推崇备至。那么,数码黑白影像与传统黑白影像有哪些异同?数码黑白摄影又能从传统黑白摄影那里借鉴些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看亚当斯的两个《月升》作品的创作经过,再结合两个数码影像后期处理的实例,探究一下数码黑白摄影的审美趣味及技术处理特性。  安塞尔?亚当斯的两个《月升》  20
期刊
海峡彼岸的宝岛台湾并不遥远,台湾的摄影似乎也并不陌生,特别是最近几年,台湾摄影家带着他们的作品频繁出现在大陆的摄影活动现场和画廊,大陆摄影家也时常赴台湾办展交流,海峡两岸的摄影交往愈加频繁与热络,并产生更深层次的相互影响。  但是,我们对台湾摄影的发展历程以及当下的真切状况,似乎又没有特别清晰的了解,因此,我们把这个关于台湾摄影的专题呈现出来,试图向大陆摄影界进行一次较为详尽的介绍,特别是对现今台
期刊
从谢春德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艺术家对自己的压榨,对自己热情的释放,对时代情绪的把握,以及对人性的挖掘。影像只是他表达的方式,从中我们可以感知影像其实有多种可能,最重要的是我们对生命的理解。  1949年出生于台中的谢春德,17岁时拿着父亲变卖田产后给他的28万台币,买了一台徕卡M4相机、一套哈苏相机、一部仙娜4×5相机,还有一部16mm Bolex电影摄影机,很时髦地闯入了台北,开始了他漂泊
期刊
2014年9月出版的《寂境:看见郭英声》,不仅位列当年台湾诚品书店年度畅销榜的榜首,还获得了2015年度台北国际书展的“书展大奖”以及台湾“文化部”颁发的第39届金鼎奖文学类图书奖。  2016年在上海的衡山和集书店,我再次看到了这本书。这是一本郭英声对人生的坦诚交代之书,看完后,会让人眼前浮现那个焦虑、忧郁,同时对感情、艺术抱有强烈热情的狂躁青年。是的,即便生于1950年,但当见到郭英声本人的时
期刊
2017年,台北市立美术馆将推出吴天章的大型个人回顾展,以肯定他在台湾当代艺术界的地位与成就。  1956年生于台湾的吴天章因以油画创作“政治、历史”题材,而在台湾有着“台湾艺坛‘解严’第一人”的称号,但随着1987年台湾“解严”,他在1990年代开始采用摄影进行创作。这之后,每隔十年,他都因应时代的变化而进行创作的转型,这些转型,也伴随着它对影像媒材的一次次颠覆性运用。  2015年,吴天章参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