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0年是虎年,是属虎之人的本命年。中国人历来封老虎为万兽之王,中国文化中对于老虎的赞誉俯拾皆是。但是老虎在德国人的心目中却并没有如此高的地位,在德国文化中甚至很难寻觅到老虎的踪迹,与此同时,狮子才是德国人心目中真正的王者。同是王者的象征符号,中国人用老虎,德国人用狮子,这种文化现象恰好验证了罗兰•巴特的内涵语码理论:符号在字面意义之外拥有内涵意义。中国文化和德国文化分别赋予了老虎和狮子这两种不同符号以相同的内涵意义。
关键词:罗兰•巴特;内涵语码;虎文化;狮文化
中图分类号:G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4-0140-02
引言:二十世纪是符号学空前发展的世纪,罗兰•巴特的符号学思想为其发展画上了浓重的一笔。罗兰•巴特(RolandBarthes,1915-1980)是当代法国思想界的先锋人物、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和评论家,他的符号学思想深受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影响。但与索绪尔将语言学看作符号学的子系统所不同的是,巴特将语言学与符号学的关系予以翻转,他认为符号学是记号的科学或有关一切记号的科学,符号学是语言学的一部分。因此,巴特的符号观的研究领域突破了索绪尔的语言学研究的限制,将符号学理论应用于文学和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文化符号的研究。
巴特的符号学思想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并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和发展。索绪尔最先提出,任何语言符号都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能指和所指连接的不是名称和事物,而是音响形象和概念。“能指”和“所指”是不可分割的。索绪尔认为能指和所指结合构成的符号只具有区分意义,并未穷尽全部语义,符号的意义还受环境的影响。巴特在《S/Z》中发展了这一思想,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他在《S/Z》中提出著名的语码分析理论,他认为文本由五种语码构成:阐释语码,内涵语码,象征语码,情节语码和文化语码[1]。其中内涵语码指符号字面意义之外的内涵意义。字面意义指符号与其所指之间的直接的、无任何歧义的联系。如我们在本文中将讨论到的两个符号:老虎和狮子。老虎的字面意义就是猫科动物,亚洲现存的处于食物链顶端的食肉动物。狮子的字面意义是唯一的一种雌雄两态的猫科动物,是地球上力量强大的猫科动物之一。但是老虎和狮子这两个符号除了拥有字面意义外,还享有人们赋予的主观意义,也就是内涵意义,内涵意义来自于对符号所指的文化经验。在中华文化中,老虎被人们赋予“勇猛、威严”的内涵意义。同样地,狮子在德国文化中获得“霸气、果断”的称赞。老虎和狮子分别被中国人和德国人喻为兽中之王,并用来比喻勇猛的将士和君王。下面,我们将对这两种文化现象逐一进行考察。
一、虎在中国文化中的形象
中国是老虎的故乡,中国人视老虎为万兽之王,并将之与中华民族的图腾——龙齐名,如中国成语中的龙腾虎跃,生龙活虎。由此可见,虎在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中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
我们先从百姓生活中与虎相关的成语和谚语说起,与虎相关的成语不胜枚举,如:虎步龙行、虎穴龙潭、虎略龙韬、虎啸龙吟、虎狼之国、虎视眈眈、虎啸风生、虎狼之势、卧虎藏龙、降龙伏虎等等;与虎相关的谚语有“进山不怕虎伤人,下海不怕龙卷身”,“人凭志气虎凭威”,“老虎屁股摸不得”等等。在浩瀚的中国古诗词文化中我们也能够寻觅到虎的踪迹,“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古风其三》),“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行军司马智且勇,十四万众犹虎貔”(李商隐《韩碑》),“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李贺《秦王饮酒》)⑤等。从这些成语、谚语与古诗词中我们领略到虎的勇猛与威严,难怪兵家时常将将士喻作猛虎,如三国时期曹军的大将许褚,以勇猛知名,曾因大战马超于潼关而威名大振,人称“虎侯”。又如三国时期蜀国的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被封为五虎上将,他们胆识过人,战功卓越。就连皇帝调兵遣将用的兵符也被称作虎符。“虎贲”乃是历代英勇无敌军队的最高荣誉。可见,在中国文化中,老虎是享有赞誉的,虎在中国人心中是勇猛的,具有威严的,有时甚至是不可侵犯的。
古人在敬畏老虎的同时也惧怕老虎。成语中与之相对应的便是虎口逃生、养虎贻患、放虎归山、谈虎色变等。《礼记•檀弓下》中亦有《苛政猛于虎》一文,记载孔子和其弟子路过泰山时,遇到一名身世凄惨的妇女的故事。当地虎患严重,可就是因为没有苛刻的暴政,所以她和亲人宁愿一直住在这里,以至于后来竟有多人被老虎咬死,只剩下她一人对着坟墓哭泣。孔子叹曰:“苛政猛于虎!”后来用来比喻比老虎還可怕的暴政。又如古人云:“伴君如伴虎,刻刻要当心。”陪伴帝王像陪伴老虎一样,时刻要小心谨慎,否则一个轻微举动就有可能引来杀身之祸,甚至遭遇灭顶之灾。
时至今日,虎文化仍然影响着人们的现代生活。改革开放后中国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迅猛,呈现虎狼之势,于是出现了“苏南五虎”:昆山、常熟、太仓、张家港、江阴,“广东四小虎”:顺德、江门、南海、中山,在亚洲则出现“亚洲五小虎”: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香港。
老虎信步于中国文化的高山丛林中,举手投足间无不透露着王者风范,但是我们在德国文化中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被中国人奉为王兽之王的老沉默了,甚至销声匿迹了。
二、狮子在德国文化中的形象
德语中有这样一个成语:“sich in die Hoehle des Loewen begeben”,翻译成中文便是深入虎穴,意为进入危险境地,恰好与中文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是德文中的Loewe指的是狮子而非老虎,而与德文中的老虎Tiger相关的成语却寥寥无几。这就说明,德国人对中国人敬畏的老虎并没有什么概念,狮子才是他们心中的王者。又如“sichdenLoewenanteilsichern”,意为使自己得到最大的份额。这则成语源自《伊索寓言》:狮子、狐狸和驴子一起去打猎,捕获了一头鹿。狮子让驴子来分配这些猎物,后者把猎物分成三份,让狮子来挑。狮子见状,大怒,扑向驴子,把它撕个粉碎。然后,它让狐狸来分,狐狸把这三堆归在一起,自己只拿了一部分,其余都给了狮子,以博得狮子开心。我们看到这则寓言故事会不由自主地想到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现人们用它来比喻倚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由此可见,在德语语言中狮子取代了老虎的地位,代言凶猛和权威。
中国有十二生肖,用以纪年,今年便是虎年。而在德国有十二星座,黄道12星座是宇宙方位的代名词,象征心理层面,反映出一个人行为表现的方式。十二星座中排行老五的便是狮子座,狮子座出生的人被解读为慷慨,霸气。德国存在主义大师尼采就在《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中提出人的精神有三个状态:骆驼、狮子和婴孩。其中的狮子具有王者风范,象征着果断。而《圣经》中也多次出现使用狮子的隐喻,有正负两种表达,狮子可以被描述为胆壮的勇士,也可以被喻作贪婪的君主。《旧约》中还将主持审判的神比作狮子。可见,德国文化中老虎没有地位,德国文化中的承载王者风范的意象是狮子。
由此可见,狮子这个符号在德国文化中也拥有丰富的内涵意义,它被赋予了“勇敢、胆壮、慷慨、果断”的涵义,在西方文化中它甚至可以被喻作至高无上的神。
三、虎狮文化形成的原因
“虎”这一符号的字面意义,从单纯意义上来讲指的是一种猫科动物,性情暴戾、凶猛。但是在中国文化中,虎这个符号却承载了丰富的内涵意义,从万兽之王到勇猛无敌的将士,从威严的君王到苛刻的暴政,再到当代经济迅猛发展的新兴城市。但在德语文化中,我们几乎看不到老虎的身影,老虎在德语文化中沉默了,与此同时狮子文化兴盛。这个文化现象可以用罗兰•巴特的内涵语码理论加以解释,罗兰•巴特认为:“内涵意义是人们赋予符号的主观意义,来自于对符号所指的文化经验。对于符号的内涵意义的理解则随着符号使用者的文化背景和个体经历的不同而变化。”我们从老虎和狮子的地理分布上便可得知,老虎在德语文化中沉默的缘由。老虎于约200万年前起源于东亚,曾经广泛分布在西起土耳其,东至中国和俄罗斯海岸,北起西伯利亚,南至印度尼西亚群岛的辽阔土地上。狮子被认为于350万年前起源于非洲,并于更新世中晚期扩散到欧洲大陆、英伦群岛、亚洲的中东、西伯利亚和西南亚的大部分地区。由此可见,老虎未曾踏步西欧大陆,老虎在德语文化中的沉默也就不言而喻了。于此不同的是,狮子的形象伴随佛教传入中国,并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狮子文化。
老虎和狮子——两个截然不同的符号——在两个不同的文化环境中竟拥有几乎相同的内涵意义。我们或许可以猜测,若没有人类活动的阻隔,于山林中称王称霸的老虎有朝一日或许能够与驰骋于草原的雄狮相会,那时,山林之王和草原之王或许会一争雌雄,结果谁人又会知晓呢?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凤,文本分析的符号学视角[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
[2]易中天•品三国[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
[3]贾慧蝶.德语成语典故词典[S].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4]黄天源.符号学原理[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
[5]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上海: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
[6]罗兰•巴特.S/Z[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7]王铭玉.语言符号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关键词:罗兰•巴特;内涵语码;虎文化;狮文化
中图分类号:G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4-0140-02
引言:二十世纪是符号学空前发展的世纪,罗兰•巴特的符号学思想为其发展画上了浓重的一笔。罗兰•巴特(RolandBarthes,1915-1980)是当代法国思想界的先锋人物、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和评论家,他的符号学思想深受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影响。但与索绪尔将语言学看作符号学的子系统所不同的是,巴特将语言学与符号学的关系予以翻转,他认为符号学是记号的科学或有关一切记号的科学,符号学是语言学的一部分。因此,巴特的符号观的研究领域突破了索绪尔的语言学研究的限制,将符号学理论应用于文学和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文化符号的研究。
巴特的符号学思想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并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和发展。索绪尔最先提出,任何语言符号都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能指和所指连接的不是名称和事物,而是音响形象和概念。“能指”和“所指”是不可分割的。索绪尔认为能指和所指结合构成的符号只具有区分意义,并未穷尽全部语义,符号的意义还受环境的影响。巴特在《S/Z》中发展了这一思想,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他在《S/Z》中提出著名的语码分析理论,他认为文本由五种语码构成:阐释语码,内涵语码,象征语码,情节语码和文化语码[1]。其中内涵语码指符号字面意义之外的内涵意义。字面意义指符号与其所指之间的直接的、无任何歧义的联系。如我们在本文中将讨论到的两个符号:老虎和狮子。老虎的字面意义就是猫科动物,亚洲现存的处于食物链顶端的食肉动物。狮子的字面意义是唯一的一种雌雄两态的猫科动物,是地球上力量强大的猫科动物之一。但是老虎和狮子这两个符号除了拥有字面意义外,还享有人们赋予的主观意义,也就是内涵意义,内涵意义来自于对符号所指的文化经验。在中华文化中,老虎被人们赋予“勇猛、威严”的内涵意义。同样地,狮子在德国文化中获得“霸气、果断”的称赞。老虎和狮子分别被中国人和德国人喻为兽中之王,并用来比喻勇猛的将士和君王。下面,我们将对这两种文化现象逐一进行考察。
一、虎在中国文化中的形象
中国是老虎的故乡,中国人视老虎为万兽之王,并将之与中华民族的图腾——龙齐名,如中国成语中的龙腾虎跃,生龙活虎。由此可见,虎在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中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
我们先从百姓生活中与虎相关的成语和谚语说起,与虎相关的成语不胜枚举,如:虎步龙行、虎穴龙潭、虎略龙韬、虎啸龙吟、虎狼之国、虎视眈眈、虎啸风生、虎狼之势、卧虎藏龙、降龙伏虎等等;与虎相关的谚语有“进山不怕虎伤人,下海不怕龙卷身”,“人凭志气虎凭威”,“老虎屁股摸不得”等等。在浩瀚的中国古诗词文化中我们也能够寻觅到虎的踪迹,“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古风其三》),“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行军司马智且勇,十四万众犹虎貔”(李商隐《韩碑》),“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李贺《秦王饮酒》)⑤等。从这些成语、谚语与古诗词中我们领略到虎的勇猛与威严,难怪兵家时常将将士喻作猛虎,如三国时期曹军的大将许褚,以勇猛知名,曾因大战马超于潼关而威名大振,人称“虎侯”。又如三国时期蜀国的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被封为五虎上将,他们胆识过人,战功卓越。就连皇帝调兵遣将用的兵符也被称作虎符。“虎贲”乃是历代英勇无敌军队的最高荣誉。可见,在中国文化中,老虎是享有赞誉的,虎在中国人心中是勇猛的,具有威严的,有时甚至是不可侵犯的。
古人在敬畏老虎的同时也惧怕老虎。成语中与之相对应的便是虎口逃生、养虎贻患、放虎归山、谈虎色变等。《礼记•檀弓下》中亦有《苛政猛于虎》一文,记载孔子和其弟子路过泰山时,遇到一名身世凄惨的妇女的故事。当地虎患严重,可就是因为没有苛刻的暴政,所以她和亲人宁愿一直住在这里,以至于后来竟有多人被老虎咬死,只剩下她一人对着坟墓哭泣。孔子叹曰:“苛政猛于虎!”后来用来比喻比老虎還可怕的暴政。又如古人云:“伴君如伴虎,刻刻要当心。”陪伴帝王像陪伴老虎一样,时刻要小心谨慎,否则一个轻微举动就有可能引来杀身之祸,甚至遭遇灭顶之灾。
时至今日,虎文化仍然影响着人们的现代生活。改革开放后中国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迅猛,呈现虎狼之势,于是出现了“苏南五虎”:昆山、常熟、太仓、张家港、江阴,“广东四小虎”:顺德、江门、南海、中山,在亚洲则出现“亚洲五小虎”: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香港。
老虎信步于中国文化的高山丛林中,举手投足间无不透露着王者风范,但是我们在德国文化中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被中国人奉为王兽之王的老沉默了,甚至销声匿迹了。
二、狮子在德国文化中的形象
德语中有这样一个成语:“sich in die Hoehle des Loewen begeben”,翻译成中文便是深入虎穴,意为进入危险境地,恰好与中文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是德文中的Loewe指的是狮子而非老虎,而与德文中的老虎Tiger相关的成语却寥寥无几。这就说明,德国人对中国人敬畏的老虎并没有什么概念,狮子才是他们心中的王者。又如“sichdenLoewenanteilsichern”,意为使自己得到最大的份额。这则成语源自《伊索寓言》:狮子、狐狸和驴子一起去打猎,捕获了一头鹿。狮子让驴子来分配这些猎物,后者把猎物分成三份,让狮子来挑。狮子见状,大怒,扑向驴子,把它撕个粉碎。然后,它让狐狸来分,狐狸把这三堆归在一起,自己只拿了一部分,其余都给了狮子,以博得狮子开心。我们看到这则寓言故事会不由自主地想到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现人们用它来比喻倚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由此可见,在德语语言中狮子取代了老虎的地位,代言凶猛和权威。
中国有十二生肖,用以纪年,今年便是虎年。而在德国有十二星座,黄道12星座是宇宙方位的代名词,象征心理层面,反映出一个人行为表现的方式。十二星座中排行老五的便是狮子座,狮子座出生的人被解读为慷慨,霸气。德国存在主义大师尼采就在《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中提出人的精神有三个状态:骆驼、狮子和婴孩。其中的狮子具有王者风范,象征着果断。而《圣经》中也多次出现使用狮子的隐喻,有正负两种表达,狮子可以被描述为胆壮的勇士,也可以被喻作贪婪的君主。《旧约》中还将主持审判的神比作狮子。可见,德国文化中老虎没有地位,德国文化中的承载王者风范的意象是狮子。
由此可见,狮子这个符号在德国文化中也拥有丰富的内涵意义,它被赋予了“勇敢、胆壮、慷慨、果断”的涵义,在西方文化中它甚至可以被喻作至高无上的神。
三、虎狮文化形成的原因
“虎”这一符号的字面意义,从单纯意义上来讲指的是一种猫科动物,性情暴戾、凶猛。但是在中国文化中,虎这个符号却承载了丰富的内涵意义,从万兽之王到勇猛无敌的将士,从威严的君王到苛刻的暴政,再到当代经济迅猛发展的新兴城市。但在德语文化中,我们几乎看不到老虎的身影,老虎在德语文化中沉默了,与此同时狮子文化兴盛。这个文化现象可以用罗兰•巴特的内涵语码理论加以解释,罗兰•巴特认为:“内涵意义是人们赋予符号的主观意义,来自于对符号所指的文化经验。对于符号的内涵意义的理解则随着符号使用者的文化背景和个体经历的不同而变化。”我们从老虎和狮子的地理分布上便可得知,老虎在德语文化中沉默的缘由。老虎于约200万年前起源于东亚,曾经广泛分布在西起土耳其,东至中国和俄罗斯海岸,北起西伯利亚,南至印度尼西亚群岛的辽阔土地上。狮子被认为于350万年前起源于非洲,并于更新世中晚期扩散到欧洲大陆、英伦群岛、亚洲的中东、西伯利亚和西南亚的大部分地区。由此可见,老虎未曾踏步西欧大陆,老虎在德语文化中的沉默也就不言而喻了。于此不同的是,狮子的形象伴随佛教传入中国,并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狮子文化。
老虎和狮子——两个截然不同的符号——在两个不同的文化环境中竟拥有几乎相同的内涵意义。我们或许可以猜测,若没有人类活动的阻隔,于山林中称王称霸的老虎有朝一日或许能够与驰骋于草原的雄狮相会,那时,山林之王和草原之王或许会一争雌雄,结果谁人又会知晓呢?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凤,文本分析的符号学视角[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
[2]易中天•品三国[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
[3]贾慧蝶.德语成语典故词典[S].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4]黄天源.符号学原理[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
[5]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上海: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
[6]罗兰•巴特.S/Z[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7]王铭玉.语言符号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