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的审美价值

来源 :DV@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99z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不妨视为日的纪录片审美范式突破与新纪录片范式的创立之间不断交替的过程。一种艺术表现范式的高度成熟。蕴涵着其衰落的因子,从而终究会被新的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艺术范式所取代,就好像纪最片纪实理念的风靡横扫主流纪录片与精英纪录片的摆拍理念一样。八九十年代纪录片(专题片)忽视内心的审美体验,而过多地依赖于意识形态和形式框架,这就容易形成千篇一律的纪录片“平庸”局面,使欣赏者产生一种审美上的疲惫感。在数字技术诞生之前的大部分时间里,许多纪录片工作者如同依附于地主的佃户一般,倚赖着电视台配给的价格高昂的摄像器材以及按小时收费的后期编辑设备去“制造”着纪录片。这种技术化。工具化的思维模式将创作者异化为生产工具的从属物,使得纪录片的摄制过程无时不在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的量化测算中消解着珍贵的独创性和体验性精神。而DV的出现,以一种低成本,高质量.小型化、数字化的影像“救赎者”姿态,从某种程度上打破了这种建立在制度和拍摄经费基础之上的体制霸权。终于,体制与自由的矛盾从技术进步的层面上寻找到了突破点。当吴文光导演追随一个草台歌舞班子浪迹江湖的时候,一台不甚起眼的DV摄像机在凝聚了艺术家独特情感体验的同时使人们心理产生强烈共鸣。这种拍摄本身的“随意性”,刚好与传统体制下道貌岸然的“摆拍”形成了根本上的价值取向差别。
  纵观影视领域的百年演变,任何一种影视创作新范式的出现都是以独特的审美经验作为最终动因的。DV节目创作的初始阶段,我们会欣喜地发现一些富有创造精神的DV创作者们,他们中的许多都是没有受到过专业影视制作培训的,这些先驱者心中郁积了许多新鲜、独特的审美体验。他们没有主流纪录片制作者的功利思想和精英纪录片艺术家们的名利思想,因此轻易地突破了意识形态和大众审美规律的束缚并且在西方纪实观念的冲击下,创造出一种突破旧有纪录片模式的新范本。如果抛开DV的记录基础功能不谈,仅仅讨论DV节目的创作,那么作为一种影像表现手段和艺术创作的DV审美,便至少要包涵两个主要特征:独创性和体验性。
  审美体验是审美创造的开端,同时也贯穿着审美创造的全过程。没有审美体验,就谈不到艺术创作,充其量只能是一种“制作”。审美体验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融而为一的过程,具有高度的独创性和个性化特征。从西方哲学的意义上来说,体验是一种跟生命活动密切关联的经历,它的最根本的特征就是类似“直觉”的那种体验直接性。它要求意识直接与对象同一。DV节目的创作不需要强大系统的制作班底,不需要策划,撰稿。录音 灯光,甚至不需要专职的摄像,成片不需要刻意地去符合某个播出平台的标准,编导融摄,编、剪于一体,这种DV独有的创作现象恰好将审美体验的独创性、直觉性和体验性特征发挥到了极致。
  体验的主要特征是个体性。体验是一种跟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经历,再现了生命的整体意义,因而,体验必须带着主体的个性化特点。体验也并非纯粹的主观性,所谓体验,必须是由体验对象所引起的。DV创作不能拿起来就拍,要讲求“悟”,这种“悟,必须是个体性的直接体验,是主客一体的浑然之境。DV创作的审美体验如果靠理性的思维方式,靠固定的传授模式,靠文学语言的传授,虽不能断言毫无用处,但是不能达到审美独创性与体验性的终极目的。严羽《沧浪诗话》中关于审美艺术创作的名言指导了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创作者,这些规律在今天看来对DV纪录片仍旧拥有巨大的指导价值;”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这种别材别趣,说的就是艺术创作中独特的审美体验,这种体验更多的依赖于感性而非理,l生,依赖于内心的体验而非对前人作品的临摹。DV创作最主张的是张扬个性,摒弃束缚,DV作品的妙处,正在于摆脱了前人功力束缚的藩篱,将作者的独特感受倾注到创作中。另外,DV创作体验性与独创性的体验还总是伴随着随机性的特征,DV创作是在拍摄的随机情境中得到开悟.而不是依靠预定的传授教启或模式操作。
  无可否认,DV创作的发展始终伴随着纪实理念成长的步伐,他们互相协调影响,相互依存。DV在中国最初的十个年头里发展迅猛,这意味着DV作品的青春期尚早.但这并不意味着纪实这种形式理念范式的宝刀不老。当真真假假的纪实理念泛滥成灾,当盲目跟踪,无故摇晃,无意义长镜头的消耗性使用已经成为,纪实的伪标签,而不再具有任何先锋意义的时候,作为一种旧范式的形式化的纪实手法已经由成熟渐变到萎靡。今天的口V创作呼唤着更新范式和多元化范式的破土而出,以其蓬勃的生命力来取代一切日的范式。
  由于DV影像(电影和纪录片)在国际影坛的声誉日隆,甚至如法国FIPA这样的顶级国际电影节也开始逐渐接纳该类作品参加竞赛。数年来,笔者作为评委参加过近百次大大小小的DV节目评奖活动,我发现,DV民间影像在自己的节日得意狂欢的同时也面对了难以名状的尴尬。由于技术,资金,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匮乏所造成的影像叙事技巧的粗糙和幼稚,在面对真正的学院派作品时异常脆弱,不堪一击。在参赛的众多作品中,很难发现一部非专业DV录片或剧情片可以在影像叙事技巧和制作水准上与学院作品进行真正同一层次的抗衡。因此当DV民间影像创作者的作品与学院派作品混合在—一块儿放映的时候,那种对比之下的粗糙与稚嫩就更加地明显和不能容忍.甚至产生哄笑。这种参层作品水平的参差令无数DV的支持者和DV领域的研究学者惊醒:对集体话语权、主流意识形态束缚突围的结果,难道就是镜头和内容的粗制滥造吗?DV的独创之美,是不是应该更多地融入一些工整的影像叙事技巧和制作水准的提高?
  当然,大胆的想象。令人激动的创新以及在劣质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对DV的热爱都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宽容的背后,我们要对民间影像所表现出的种种令人失望的状态有清醒的认识——并不是说我们就可以用“DV”,这个旗号来容忍粗制滥造。无知并不等于个性,关注DV的人应该冷静地认识到,在国内这种缺乏影像叙事技巧和摄影编辑训练的环境下,仍然有这么多DV的热爱者去敢于用他们所热爱的影像方式来表达个人对生活的感受和内心体验。这种精神本身.是最难能可贵和值得鼓励与倡导的。但今天我们痛心的发现不少DV爱好者在对纪实形式的盲目崇拜下失去了超越模式化的能力和自我的表现手法,许多人误认为“纪实”就等于个性和独创。殊不知近年DV话语的独创能力和审美体验已经被“纪实”手法的滥用所窒息,艺术审美自然也就荡然无存了。DV本身是有缺陷的,但是缺陷也预示着生命和原创力,要善加利用原创力创造更加完美的影像,剧情、声音效果。DV作品是审美体验的产物,它的独创性与体验性与“纪实”手法的使用与否未必一定相关。今天我们不妨大胆的将DV纪录片创作定义为:用画面纪实语言来表达创作者对生活的独特审美体验。这里面所强调的正是“独特”与“体验”,强调的是独创性和体验性。作为画面语言的意义是普遍的,而任何DV作品成片之后都会或多或少地诉诸于欣赏者的审美体验。优秀的口V作品之所以可以流传而不朽,就是它凝结了人类某些共同的情感体验,作为DV创作者个人来说,它在创作中所兴发的审美体验,应该是独创性的,不受创作模式制约的。否则就不具有创造价值和先锋性,但它同时又要求是普遍可传达的,表达人们的某些共同情感历程,DV纪录片必须采用符合大众普遍审美规律的创作手法,方能具有接受的可能——一位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DV爱好者应该致力于使两者水乳交融地凝聚为一体。
  
  针对: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DV民间影像是民间人拍摄的,它的受众是老百姓,所以它的艺术性自然就会低,而欣赏的群体也由于是民间的,所以民间影像完全可以淡化它的审美价值。
  
  (由于编辑工作疏忽,本连载二月刊的标题应为“DV的纪实价值论”特此更正。)
其他文献
[高清电视机篇]    从2006年1月刊开始写《中国式高清》这个连载,起因就是高清电视机。国内高清电视机的概念是从1999年国庆50周年高清电视直播开始炒作的,这么多年过去了,被消费者接受的程度却很低——所以一直有用“春秋笔法”评说一下高清电视机市场的念头。没想到编辑今年第一期杂志的时候,正好碰上EVD阵营新闻不断,所以提前写了“高清碟机篇”。这样《中国式高清·高清电视机篇》一拖再拖,到第四期杂
期刊
2005年11月11日,中央数字电视传媒有限公司与松下电器公司,就中国中央电视台开播的全球第一个中文数字高清晰度电视频道《高清影视》频道的全国市场推广,正式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切、议。双方将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和市场营销体系,通过优势互补,共同开展央视《高清影视》频道的市场推广业务,开拓数字高清付费电视营销新模式!  不过在价格决定一切的家电市场,价格优势意味着市场份额多少。面对大屏幕液晶持续疯狂降价
期刊
用“恶搞”这个无厘头风格的词语,描述《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再恰当不过。事实上,拿知名电影开玩笑的恶搞在电影业中早已有之,只是正规的电影制作基于版权等问题,一般不会把其他电影的画面直接拿来编辑开涮,而是通过另行拍摄模仿经典段落、场景、人物和台词,对其进行重新诠释,表达对原作的调侃或致敬,由此形成的戏仿已经是电影业一种很常规的喜剧手法。    最早的电影恶搞可追溯到1913年,美国导演Max Senn
期刊
三月的北京,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 2006)在这般美好的季节中如期而至。高清已然成为近期国际性广播电视展会上的重头戏,本届CCBN也不例外,与高清有关的内容占据了各展馆的相当一部分面积。作为国内广播电视行业的两大展会之一,无论从参展商还是参展主题来看,CCBN都显得比BIRTV都更偏重于网络。而如今,网络的触角已经伸向广播电视行业的每个角落,所以,今
期刊
刚刚在北京过完热闹的春节,我与妻子柳君就飞往日本,应邀出席第28届东京TVF国际影像节的授奖典礼,因为我们拍摄制作的电视纪录片《环铁边》在这个影像节上获得了优秀作品奖,为此我们十分兴奋。  东京TVF国际影像节始于1978年,这是一个国际性的视频大赛,其活动经费由日本JVC公司独家赞助,至今已成功地举办了28届,并从全球90多个国家收到过4;5多部作品,参赛作者有专业视频人员,也有许多独立制作人,
期刊
随着数码新科技的问世,DV这个新鲜事物在上海民间也风靡起来。本文所记述的就是闸北文化馆近年来所创办的聚集影视沙龙背后的故事。    一 发起人打造DV交流平台    上海聚集影视沙龙成立也是前两年的事。发起人粱大明原是一家煤气公司的职工,业余时间喜欢摄影,后因工伤回家,在家呆着觉得无聊,四年前他就买了台大型专业数字摄像机给单位搞产品、商务摄像。由于常在外面跑认识了许多朋友,又看到社会上到处都有摄影
期刊
自Jorn Barger在1997年12月提出博客这个名称以来,几经变革,现在博客现象可以说是近年来互联网文化领域一个常见的现象。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交流方式,“博客”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使用。    而就在文字博客大行其道的今天,另一批更加激进的“影像博客”正在浮出水面,他们也许没有好的文笔,但他们有丰富的思想及展示自己的渴求,他们正在用最直接的方式展示着自己。Vlo
期刊
2006年2月9日晚,上海大学学生林哲乐和中央戏剧学院学生韩延在北京获得由法国电影联盟主办的首届电影短片大赛大奖。他们的获奖作品分别为《Q鱼的下午》和《套子》。两位获奖者将参加2006年法国戛纳电影节。2005年10月,北京法国文化中心在法国电影联盟的支持下举办了首届短片比赛,共有75名声像、影视专业的中国大学生参加比赛。  本期《DV生力军》为读者带来了林哲乐和韩延的专稿,让我们一同见证影像的力
期刊
SE-800是洋铭科技(datavideo)开发制造的数字切换台产品,以其品质高,价格低。进入中国大陆市场二年以来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深受各个行业的用户欢迎。正视频行业,切换台的质量水平决定了整个视频制作链的质量水平,切换台产品是演播室的中心设备。长期以来,只有欧美和日本的传统强势厂商才能生产,而且价格昂贵。而低价格的切换台产品又因为质量差而不登大雅之堂,或根本就不具备系统功能,是纯粹民用的产品
期刊
在老北京人的日头禅中,常把一些不务正业,整天在胡同里逛来逛去,游手好闲的青年人称作“胡同窜子”。《现代北京口语词典》中“胡同窜子”指游手好闲或无事可干在胡同里乱走的人。本文中《胡同窜子》指的是张小兵的DV作品,标题中的“胡同窜子”则指掌握了影像的话语权的普通大众。  两年前,在《DV@时代》执行主编吕尚伟先生等人的帮助下,张小兵用松下180拍摄了片长108分钟、1499个镜头、纪实性风格的剧情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