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日的拙政园
苏州园林在国内外久负盛名,凡到过苏州者,观赏园林是必不可少的。名列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拙政园,不观赏就不能感受古典园林工艺之精、造诣之深,也不能体会游园之趣、兴味之长。
在通往拙政园的街口,我有意放慢了脚步,环顾四处扫视了一番。入伏之后,烈日似火一样炙烤着姑苏古城,大街上骑着电瓶车的男女老少从身旁一晃而过,载客的公交车、私家车从路面疾驰而过,撑伞的行人在人行道上步履匆匆而过……人们的脚步都在高温的蒸腾下变得仓促难留、频率加快,唯有里弄的几位老人坐在树荫下,手摇蒲扇,独自悠闲。他们似乎对于身后这座拥有五百多年历史文化的名园颇不在意,亦或是早已引以为常了,竟不肯为此多驻足观望片刻。
而这座身处闹市的私家园林,原本只是为了主人的游园赏玩、淡泊明志、颐养天年。时过五百年风雨沧桑,摇身一变,竟成了供人参观的旅游景区。倘若园主人王献臣得知,他多少是有些忍痛割爱的。毕竟占地78亩的园子,是主人的一生心血。我以为,园虽大,却不使人眼乱;景虽多,却不感到重复。如此大格局、大气派的园子,胸中没有大丘壑者是难以造就的。
单从总体布局来看,整座园子以水池为中心,分东、中、西三部分:东部广植花木,松岗山岛、竹坞曲水蔚为大观;中部架构亭台楼榭,雕梁画栋、漏窗雅舍独树一帜;西部依山傍岸,廊檐萦回、木秀石奇、径曲林深。除了耦园之外,正如叶圣陶先生所写,苏州园林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我以为,这正体现了设计者的匠心之奇、神思之妙。如此一来,少了几分庄重,多了几分天然之趣;少了几分喧嚣,多了几分曲径之幽;少了几分雕琢,多了几分造化之功。这又是极其难得、所见不多的。
“爽借清风明借月,動观流水静观山。”可以想象,辞官归隐后的主人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一片似月禅心,超然物外、恬然自适,远离庙堂、自我沉醉。正如《道德经》第十六章所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他在俯与仰、藏与漏、动与静找到了诗意和自然的共鸣。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归隐于世俗之外,而显身于水榭之中。静看当空明月,斜晖脉脉;动听流水潺潺,暮雨潇潇……
“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可以想象,主人的志趣定与青莲一道,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终不肯与世俗为伍,以竹亮节、以荷名志,终日涤荡身心、虚静自持。时值伏暑,端坐阁中,斟一盏茶饮,耳听教坊传来的乐音,嗅闻荷花远溢的清香,眼观“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的姿态,在聒噪的蝉鸣中,细细回味夏日的悠长、悠长……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园之大,却不设墙,唯以长廊、假山相隔;树之茂,却不通大路,唯以幽径、池水相衬。园中主人无不向游人暗示,要诗意栖居、返璞归真。设计者务必要使各处景致构成一幅图画,上下贯通、左右相连,景含诗画、别有洞天。亭台楼榭单独耸立时,未免显得孤寂,则用水塘互为照应,实现形影相吊;园中草木的绿意与白墙的单调很不相衬时,则在墙角处栽植芭蕉,予以修饰点缀。主人在轩内读书习字时,看到阁外的景色顿时神思飞驰、持笔疾书,窗外之景也因主人的情绪变化而或喜或愁。“雨打芭蕉叶带愁,心同新月向人羞”,也许,主人正是巧借芭蕉、雨声等意象诠释了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心境。
“流水溅照影,杨柳绿成荫。”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曲径回廊、亭台楼榭……它们掩映于蓝天白云之下、绿树丛林之中,参差相叠,错落有致,高低俯仰,葳蕤生光。若倒映于池塘,从水中看地面景观,只见涟漪浮动、上下交融,水中倒影又为地面景观作了写真。若从季节变化来观景,春桃、夏荷、秋枫、冬梅,四时之景不同,而游园的乐趣又因有所异。
当然,园中还有许多景观内涵需用心慢慢挖掘、感悟,非一时能说得清、道得尽的。只有身临其境,步入园中行走一番,才能真实体验“人在画中行”的感受,而这种感受非亲身体验是不能完全领略古典园林文化的魅力的。
夜访寒山寺
自我来姑苏城已有一周之久了,而我心中梦寐以求、期盼已久的千年古刹,到底是什么样子呢?我尚且还没有亲往涉足,也依旧不得而知。我这燥热的内心呵,不断地埋怨起自己,倘若不去拜访一次,未免抱憾终身,它恐怕将不能原谅我了。
对于寒山寺的威名,我承认的确受了张继那首广为流传的《枫桥夜泊》的影响,奈何这一首唐诗早已使人耳濡目染、生根发芽,古寺之名才得以享誉天下、千年流芳,但又不仅限于此。两年前我创作的《白居易和仙游寺》一文被佛教期刊《寒山寺》在“名士佛缘”栏目全文转刊,美编与我私下沟通互动,又激发了我探访的冲动,使我对这座名寺又增加了一层神秘感和求知欲。时隔两年之后,正好巧遇来苏州的时机,我不禁又浮想联翩开了,该以怎样的身姿仰望它,成了我内心纠结未解的悬念了。然而碍于白天要去大学上课,只好选择在夜幕降临后寻访了。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伏暑时节的姑苏城,早已燥热不堪,高温难耐了,闷热的久久不退,时雨的迟迟不来。对于昼的憎恶和夜的期盼,似乎成了这时节人们心照不宣的思想独白和不约而同的情感流露。当远去的夕阳在相门城楼上划过最后一丝霞光,西边的天空为告别的脉脉斜晖织就最后一片云彩时,夜幕的钟声总算敲响了,姑苏城内的生活徐徐展开了。一群白鹭一惊而起,从护城河上方一闪而过,像天边的牧羊者,又像缥缈的随行客。暖风从河道上方扑面吹来,裹挟着温润和黏腻,让脸颊的汗水湿了干、干了又湿。车辆、行人、宠物的来来往往让街道变得川流不息、活跃不止,河道、广场、店铺的灯火通明,让夜色变得熙熙攘攘、灯红酒绿。我想探寻的点滴静谧若是停留于此,恐怕绝无可能了。
从东中市到上塘街,从相门到阊门,穿过密密麻麻的人群,走过经纬交织的路面,越过热闹繁华的夜市,拥挤的人潮渐渐消散了,鼎沸的喧声慢慢削弱了,辉煌的灯火隐隐黯淡了……我似乎寻找到了一丝感觉,但又怀疑自己是否走对了路。
直到走到枫桥路上,我对于前进的道路才坚定了信念。稀少的车辆从眼前一晃,迅速反向驶进市内,只留下些许的浮光掠影。沿着河道边走,每隔一段路,河面上会架起一座石拱桥,桥的设计几乎大同小异,而名字却各不相同。桥上设有五盏灯,与倒映在水中的五盏相映成趣,构成一个美妙的圆,实在是一幅夜幕下的图画。而此时路面上的行人已不多见了,车灯远去后留下短暂的沉寂和静谧,在我的心灵空间划上了长长的省略号。我隐隐约约感觉到这是在向城内远去,却是向古寺逼近。 汗流已将半身衣衫打湿,可我已顾不上这些了,我只知道向往中的古寺就在前方不远处静静地等候着我。向左转过一个弯,一座高大的牌坊式建筑远远扑入眼帘,走近一点,仰望上面题写的“枫桥胜迹”四个金字在路灯的光照下,熠熠生辉。我俨然觉察到,已步入了寻访的圣地。
月光隐隐,晚风习习。古寺门前人迹稀少,佛门禅院若开若闭,在寺前拍照停留的行人不超过个位数,对面白墙底色的屋舍里笑语声声。只因一条路面的间隔,却是世里世外两种情形,好像佛门的清净与人寰的聒噪格格不入。
夜幕的籠罩,让古寺披上了凄清、沉寂、入定的僧衣。我开始不住地环顾四周,疑惑是否走错了位置,是否该在这个时候叨扰它的宁静。江南名刹、塔影钟声、江枫渔火……题写的字迹闪闪发光,可吟诗的昔人无处找寻。
“枫桥西望碧山微,寺对寒江独掩扉。”江边的水声缓缓流动,路边的灯光昏昏欲睡,柔软的晚风熏人欲醉,通幽的曲径竹影横斜……我久久站立于禅院门口,本想伸手叩门,然而面对此情此景,我却欲敲又止了。我不想鲁莽地打破长空这一缕难得的静谧。
“半轮月斜照几树江枫,午夜难眠,几杵钟声终是几;一首诗引来万方游客,四时不减,寒山古寺岂云寒。”没有月色,也没有钟声;没有渔火,也没有行船。有的是千年的古寺、不绝的香火、盈耳的经声,有的是珍贵的遗址、隽永的诗文、巍然的宝塔。永远在变的是斯人的远去、盛况的难寻、岁月的不再,一直不变的是江水的涛涛、荷风的徐徐、虫鸣的啾啾……寺门我始终没敢擅入,我知道,我只是一个不忍归去的独行客,一个置身事外的槛内人,只能在槛外瞻望,瞻望又徘徊。
“一自钟声响清夜,几人同梦不同尘。”我曾可恨自己为何没有早出生一千多年,不能亲眼目睹枫桥下的诗人踪迹,不能拭目观望江岸的渔火、侧耳倾听夜半的钟声,更不能与之促膝长谈、通宵达旦……
幸好我没有听到钟声,否则我终将难以自拔,今夜恐将无眠了。
黄昏中的七里山塘
太阳不知不觉已转向了西边的天空,晚照的霞光为天边的云绘就了七彩的图案。咸涩的汗水模糊了我的双眼,待我擦亮眼眺望时,风情万种、气度非凡的七里山塘在黄昏的掩映下更是独领了风骚,让人春心荡漾、不能自拔了。
走进老街区,一街两行开满了做买卖的店铺,不同式样的招牌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出出进进的客人把门口挤得水泄不通。颇有古典建筑风格的会馆高阁,檐角悬挂的大红灯笼,热闹喜庆,古风犹存。独具特色的小吃美食——松鼠鳜鱼、鸡脚旮旯、哑巴生煎、陆长兴面等等,香飘十里,让人垂涎欲滴,伺机排队等候的年轻男女,让原本不宽阔的街面显得尤为狭窄。那些做工精细的苏绣、柔软俊美的丝绸、翠绿如玉的菱藕、气韵十足的团扇,吸引着如潮似浪的游人围观。人头的攒动、街市的叫卖,在蒸腾的气流中,高一声、低一声,飘过来又荡过去。而对面的高阁雅舍中,三五人相聚一起吹拉弹唱,绕梁的余音,拨弄的管弦,婉转的旋律,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让人在阵阵悦耳悠扬的曲韵中,感受到了黄昏暮色的悠长、悠长……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斜阳已在西边的山头坠下,可天色还远远没有暗淡下来。仰望天空尚且残留着绯红色的云霞,像罥挂的罗裙,又像镶嵌的浮雕,倒映在山塘河里,随着河水的波动起伏,活像闪烁的游鲤,又像给河的画面钤制的印章。我本想多看几眼,唯恐它羞赧得涨红了脸;可我少看几眼,又觉赏不够它的美。我实在是左右为难、犹豫徘徊,而不忍离去了。
天空残存的红霞久久不肯褪去,林立的店铺迟迟不会打烊,而游人的劲头却越发高涨了。站立桥上,临水而建的古朴小楼、前街后河的水乡风貌尽收眼底;粉墙黛瓦的屋舍被河道分列两边,挂起的红色灯笼为白色的墙底平添了几分喜气,给人耳目一新、锦上添花之感。河中缓缓划动的客船,让游人在领略水上风光之时,也给静态的山塘河带来了动感,极富生活气息。而对面翼然而立的通贵桥,宛如一轮弯月,桥洞和水中倒影上下相接,恰巧连成一个规则的圆,与上塘桥遥遥相望,看似是人工建造,实则是浑然天成。
据史料记载,唐敬宗宝历二年(公元825年),白居易调任苏州刺史,为使苏州交通便利、水陆贯通,他命人开凿了一条西起虎丘、东至阊门的山塘河,在河之北修建道路,称山塘街,街与河长约七里,因此又有七里山塘之称。时过937年后的一天,清乾隆皇帝移驾江南,御笔亲书“山塘寻胜”四字,使山塘声名远播、远近闻名,成了姑苏第一名街。
千年的古镇、河流、弄堂,不朽的功勋、美名、佳话,像一支动听的吴歌,在姑苏的上空久久飘浮、回荡;又像河中的倒影,把历史的轮廓在水中激活、描摹……
而此时的天空,残存的丝丝晚霞依然饱含着对白昼的眷恋和不舍,在即将降临的夜幕中作垂死的挣扎。屋舍、馆所、雕梁、画栋、拱桥、舟楫都像染了一层灰褐的色调,但并没有完全暗沉下去,只是在光与影、明与暗、深与浅、虚与实之间调整着色度、变换着距离。这却真真成了天然绘制的水墨画、明暗相间的工笔图。我为流霞的泼墨而动情,也为水乡的妩媚而醉心。
这时落日黄昏已经远去,夜色的帷幕悄然笼罩,心中的玩味似乎意犹未尽,眼看着月亮升起,我的心绪恐怕又不得安宁了。
苏州园林在国内外久负盛名,凡到过苏州者,观赏园林是必不可少的。名列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拙政园,不观赏就不能感受古典园林工艺之精、造诣之深,也不能体会游园之趣、兴味之长。
在通往拙政园的街口,我有意放慢了脚步,环顾四处扫视了一番。入伏之后,烈日似火一样炙烤着姑苏古城,大街上骑着电瓶车的男女老少从身旁一晃而过,载客的公交车、私家车从路面疾驰而过,撑伞的行人在人行道上步履匆匆而过……人们的脚步都在高温的蒸腾下变得仓促难留、频率加快,唯有里弄的几位老人坐在树荫下,手摇蒲扇,独自悠闲。他们似乎对于身后这座拥有五百多年历史文化的名园颇不在意,亦或是早已引以为常了,竟不肯为此多驻足观望片刻。
而这座身处闹市的私家园林,原本只是为了主人的游园赏玩、淡泊明志、颐养天年。时过五百年风雨沧桑,摇身一变,竟成了供人参观的旅游景区。倘若园主人王献臣得知,他多少是有些忍痛割爱的。毕竟占地78亩的园子,是主人的一生心血。我以为,园虽大,却不使人眼乱;景虽多,却不感到重复。如此大格局、大气派的园子,胸中没有大丘壑者是难以造就的。
单从总体布局来看,整座园子以水池为中心,分东、中、西三部分:东部广植花木,松岗山岛、竹坞曲水蔚为大观;中部架构亭台楼榭,雕梁画栋、漏窗雅舍独树一帜;西部依山傍岸,廊檐萦回、木秀石奇、径曲林深。除了耦园之外,正如叶圣陶先生所写,苏州园林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我以为,这正体现了设计者的匠心之奇、神思之妙。如此一来,少了几分庄重,多了几分天然之趣;少了几分喧嚣,多了几分曲径之幽;少了几分雕琢,多了几分造化之功。这又是极其难得、所见不多的。
“爽借清风明借月,動观流水静观山。”可以想象,辞官归隐后的主人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一片似月禅心,超然物外、恬然自适,远离庙堂、自我沉醉。正如《道德经》第十六章所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他在俯与仰、藏与漏、动与静找到了诗意和自然的共鸣。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归隐于世俗之外,而显身于水榭之中。静看当空明月,斜晖脉脉;动听流水潺潺,暮雨潇潇……
“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可以想象,主人的志趣定与青莲一道,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终不肯与世俗为伍,以竹亮节、以荷名志,终日涤荡身心、虚静自持。时值伏暑,端坐阁中,斟一盏茶饮,耳听教坊传来的乐音,嗅闻荷花远溢的清香,眼观“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的姿态,在聒噪的蝉鸣中,细细回味夏日的悠长、悠长……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园之大,却不设墙,唯以长廊、假山相隔;树之茂,却不通大路,唯以幽径、池水相衬。园中主人无不向游人暗示,要诗意栖居、返璞归真。设计者务必要使各处景致构成一幅图画,上下贯通、左右相连,景含诗画、别有洞天。亭台楼榭单独耸立时,未免显得孤寂,则用水塘互为照应,实现形影相吊;园中草木的绿意与白墙的单调很不相衬时,则在墙角处栽植芭蕉,予以修饰点缀。主人在轩内读书习字时,看到阁外的景色顿时神思飞驰、持笔疾书,窗外之景也因主人的情绪变化而或喜或愁。“雨打芭蕉叶带愁,心同新月向人羞”,也许,主人正是巧借芭蕉、雨声等意象诠释了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心境。
“流水溅照影,杨柳绿成荫。”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曲径回廊、亭台楼榭……它们掩映于蓝天白云之下、绿树丛林之中,参差相叠,错落有致,高低俯仰,葳蕤生光。若倒映于池塘,从水中看地面景观,只见涟漪浮动、上下交融,水中倒影又为地面景观作了写真。若从季节变化来观景,春桃、夏荷、秋枫、冬梅,四时之景不同,而游园的乐趣又因有所异。
当然,园中还有许多景观内涵需用心慢慢挖掘、感悟,非一时能说得清、道得尽的。只有身临其境,步入园中行走一番,才能真实体验“人在画中行”的感受,而这种感受非亲身体验是不能完全领略古典园林文化的魅力的。
夜访寒山寺
自我来姑苏城已有一周之久了,而我心中梦寐以求、期盼已久的千年古刹,到底是什么样子呢?我尚且还没有亲往涉足,也依旧不得而知。我这燥热的内心呵,不断地埋怨起自己,倘若不去拜访一次,未免抱憾终身,它恐怕将不能原谅我了。
对于寒山寺的威名,我承认的确受了张继那首广为流传的《枫桥夜泊》的影响,奈何这一首唐诗早已使人耳濡目染、生根发芽,古寺之名才得以享誉天下、千年流芳,但又不仅限于此。两年前我创作的《白居易和仙游寺》一文被佛教期刊《寒山寺》在“名士佛缘”栏目全文转刊,美编与我私下沟通互动,又激发了我探访的冲动,使我对这座名寺又增加了一层神秘感和求知欲。时隔两年之后,正好巧遇来苏州的时机,我不禁又浮想联翩开了,该以怎样的身姿仰望它,成了我内心纠结未解的悬念了。然而碍于白天要去大学上课,只好选择在夜幕降临后寻访了。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伏暑时节的姑苏城,早已燥热不堪,高温难耐了,闷热的久久不退,时雨的迟迟不来。对于昼的憎恶和夜的期盼,似乎成了这时节人们心照不宣的思想独白和不约而同的情感流露。当远去的夕阳在相门城楼上划过最后一丝霞光,西边的天空为告别的脉脉斜晖织就最后一片云彩时,夜幕的钟声总算敲响了,姑苏城内的生活徐徐展开了。一群白鹭一惊而起,从护城河上方一闪而过,像天边的牧羊者,又像缥缈的随行客。暖风从河道上方扑面吹来,裹挟着温润和黏腻,让脸颊的汗水湿了干、干了又湿。车辆、行人、宠物的来来往往让街道变得川流不息、活跃不止,河道、广场、店铺的灯火通明,让夜色变得熙熙攘攘、灯红酒绿。我想探寻的点滴静谧若是停留于此,恐怕绝无可能了。
从东中市到上塘街,从相门到阊门,穿过密密麻麻的人群,走过经纬交织的路面,越过热闹繁华的夜市,拥挤的人潮渐渐消散了,鼎沸的喧声慢慢削弱了,辉煌的灯火隐隐黯淡了……我似乎寻找到了一丝感觉,但又怀疑自己是否走对了路。
直到走到枫桥路上,我对于前进的道路才坚定了信念。稀少的车辆从眼前一晃,迅速反向驶进市内,只留下些许的浮光掠影。沿着河道边走,每隔一段路,河面上会架起一座石拱桥,桥的设计几乎大同小异,而名字却各不相同。桥上设有五盏灯,与倒映在水中的五盏相映成趣,构成一个美妙的圆,实在是一幅夜幕下的图画。而此时路面上的行人已不多见了,车灯远去后留下短暂的沉寂和静谧,在我的心灵空间划上了长长的省略号。我隐隐约约感觉到这是在向城内远去,却是向古寺逼近。 汗流已将半身衣衫打湿,可我已顾不上这些了,我只知道向往中的古寺就在前方不远处静静地等候着我。向左转过一个弯,一座高大的牌坊式建筑远远扑入眼帘,走近一点,仰望上面题写的“枫桥胜迹”四个金字在路灯的光照下,熠熠生辉。我俨然觉察到,已步入了寻访的圣地。
月光隐隐,晚风习习。古寺门前人迹稀少,佛门禅院若开若闭,在寺前拍照停留的行人不超过个位数,对面白墙底色的屋舍里笑语声声。只因一条路面的间隔,却是世里世外两种情形,好像佛门的清净与人寰的聒噪格格不入。
夜幕的籠罩,让古寺披上了凄清、沉寂、入定的僧衣。我开始不住地环顾四周,疑惑是否走错了位置,是否该在这个时候叨扰它的宁静。江南名刹、塔影钟声、江枫渔火……题写的字迹闪闪发光,可吟诗的昔人无处找寻。
“枫桥西望碧山微,寺对寒江独掩扉。”江边的水声缓缓流动,路边的灯光昏昏欲睡,柔软的晚风熏人欲醉,通幽的曲径竹影横斜……我久久站立于禅院门口,本想伸手叩门,然而面对此情此景,我却欲敲又止了。我不想鲁莽地打破长空这一缕难得的静谧。
“半轮月斜照几树江枫,午夜难眠,几杵钟声终是几;一首诗引来万方游客,四时不减,寒山古寺岂云寒。”没有月色,也没有钟声;没有渔火,也没有行船。有的是千年的古寺、不绝的香火、盈耳的经声,有的是珍贵的遗址、隽永的诗文、巍然的宝塔。永远在变的是斯人的远去、盛况的难寻、岁月的不再,一直不变的是江水的涛涛、荷风的徐徐、虫鸣的啾啾……寺门我始终没敢擅入,我知道,我只是一个不忍归去的独行客,一个置身事外的槛内人,只能在槛外瞻望,瞻望又徘徊。
“一自钟声响清夜,几人同梦不同尘。”我曾可恨自己为何没有早出生一千多年,不能亲眼目睹枫桥下的诗人踪迹,不能拭目观望江岸的渔火、侧耳倾听夜半的钟声,更不能与之促膝长谈、通宵达旦……
幸好我没有听到钟声,否则我终将难以自拔,今夜恐将无眠了。
黄昏中的七里山塘
太阳不知不觉已转向了西边的天空,晚照的霞光为天边的云绘就了七彩的图案。咸涩的汗水模糊了我的双眼,待我擦亮眼眺望时,风情万种、气度非凡的七里山塘在黄昏的掩映下更是独领了风骚,让人春心荡漾、不能自拔了。
走进老街区,一街两行开满了做买卖的店铺,不同式样的招牌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出出进进的客人把门口挤得水泄不通。颇有古典建筑风格的会馆高阁,檐角悬挂的大红灯笼,热闹喜庆,古风犹存。独具特色的小吃美食——松鼠鳜鱼、鸡脚旮旯、哑巴生煎、陆长兴面等等,香飘十里,让人垂涎欲滴,伺机排队等候的年轻男女,让原本不宽阔的街面显得尤为狭窄。那些做工精细的苏绣、柔软俊美的丝绸、翠绿如玉的菱藕、气韵十足的团扇,吸引着如潮似浪的游人围观。人头的攒动、街市的叫卖,在蒸腾的气流中,高一声、低一声,飘过来又荡过去。而对面的高阁雅舍中,三五人相聚一起吹拉弹唱,绕梁的余音,拨弄的管弦,婉转的旋律,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让人在阵阵悦耳悠扬的曲韵中,感受到了黄昏暮色的悠长、悠长……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斜阳已在西边的山头坠下,可天色还远远没有暗淡下来。仰望天空尚且残留着绯红色的云霞,像罥挂的罗裙,又像镶嵌的浮雕,倒映在山塘河里,随着河水的波动起伏,活像闪烁的游鲤,又像给河的画面钤制的印章。我本想多看几眼,唯恐它羞赧得涨红了脸;可我少看几眼,又觉赏不够它的美。我实在是左右为难、犹豫徘徊,而不忍离去了。
天空残存的红霞久久不肯褪去,林立的店铺迟迟不会打烊,而游人的劲头却越发高涨了。站立桥上,临水而建的古朴小楼、前街后河的水乡风貌尽收眼底;粉墙黛瓦的屋舍被河道分列两边,挂起的红色灯笼为白色的墙底平添了几分喜气,给人耳目一新、锦上添花之感。河中缓缓划动的客船,让游人在领略水上风光之时,也给静态的山塘河带来了动感,极富生活气息。而对面翼然而立的通贵桥,宛如一轮弯月,桥洞和水中倒影上下相接,恰巧连成一个规则的圆,与上塘桥遥遥相望,看似是人工建造,实则是浑然天成。
据史料记载,唐敬宗宝历二年(公元825年),白居易调任苏州刺史,为使苏州交通便利、水陆贯通,他命人开凿了一条西起虎丘、东至阊门的山塘河,在河之北修建道路,称山塘街,街与河长约七里,因此又有七里山塘之称。时过937年后的一天,清乾隆皇帝移驾江南,御笔亲书“山塘寻胜”四字,使山塘声名远播、远近闻名,成了姑苏第一名街。
千年的古镇、河流、弄堂,不朽的功勋、美名、佳话,像一支动听的吴歌,在姑苏的上空久久飘浮、回荡;又像河中的倒影,把历史的轮廓在水中激活、描摹……
而此时的天空,残存的丝丝晚霞依然饱含着对白昼的眷恋和不舍,在即将降临的夜幕中作垂死的挣扎。屋舍、馆所、雕梁、画栋、拱桥、舟楫都像染了一层灰褐的色调,但并没有完全暗沉下去,只是在光与影、明与暗、深与浅、虚与实之间调整着色度、变换着距离。这却真真成了天然绘制的水墨画、明暗相间的工笔图。我为流霞的泼墨而动情,也为水乡的妩媚而醉心。
这时落日黄昏已经远去,夜色的帷幕悄然笼罩,心中的玩味似乎意犹未尽,眼看着月亮升起,我的心绪恐怕又不得安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