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语文学习上的三重障碍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winand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汉语虽然是我们的母语,可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依然存在障碍:一是从小就没有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上的障石孕);二是不懂得语文学习过程的特殊性(学习过程中的障碍);三是对语文的认识模糊(心理上的障碍)。
  关键词:语文学习;障碍;习惯过称;心理
  小学生的学习障碍是造成学生学习成绩偏差的重要原因。在语文教学中的学习障碍表现为在获得和运用听、说、读、写等方面能力时,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或者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困难。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每个成员的个体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解决这一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根据所掌握的一些理论和教学实践,我就语文学科中小学生学习障碍的成因及对策作一些粗浅的分析,据笔者个人的调查,主要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障碍:一是从小就没有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上的障碍;二是不懂得语文学习过程的特殊性——学习过程中的障碍;三是对语文的认识模糊——心理上的障碍,试概述如下。
  一、行为习惯上的障碍
  (一)认知能力的影响
  认知是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它包括动作、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语言等。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各种认知能力的发展会出现一些差异,这是正常情况,但如果差异过大,就会导致小学生的学习障碍。学习障碍的小学生与正常小学生的重要区别是,前者在各种认知能力发展上差异明显,即有的方面的认知能力发展的好,有的方面的认知能力发展的缓慢,甚至出现障碍。
  语文能力可以归纳为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在语文学科中存在学习障碍的学生会出现对这些能力的发展差异。如一个四年级的学生,在口头表达即说的能力上发展较好,表现为与同学的交谈有一定的内容,思路也较清楚,对教师的一些提问也回答得不错,但在写的能力上发展不正常,表现为在写作上不能处理好谋局部篇,甚至遣词造句的能力也较低。另外,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发展是一个从低级逐步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如果认知水平发展到某一阶段停滞不前或发展不良,就会导致学习障碍的发生。如有的学生对于具体思维发展正常,而对于抽象思维的能力发展较缓慢。一个六年级的学生对于词语、课文的背诵等很容易掌握,但对于概括文章内容、领会一则较简短的寓言的寓意却很困难就属于这种现象。
  (二)忽视朗读和背诵训练
  古往今来大凡造诣深厚的文人无不饱读诗书,博闻强志,有的甚至能背诵成篇的名著,至于辞采优美的诗词就更是能出口成诵了。事实上,语文学习单纯靠理解、思辨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是需要熟读、涵咏、体悟、背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讲的是读与背可以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讲的是读与背是理解的基础和途径。可见,读与背同语文学习的关系是何等的密切了。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掀起了一股所谓反对死记硬背之风,把语文学习中的一些行之有效的优良传统一扫殆尽。这种风气贻害极大,语文课上朗读背诵的机会少了,详尽细致的讲解分析多了;学乍朗读背书的兴致淡了,琅琅读书的声音消失了,至于背诵那就更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了。理解固然重要,但理解若不以扎实的记忆为基础,很可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懒动笔,荒写作。
  读与写的关系极为密切,是语文学习的两个支点。大学问家们无不爱写爱记。许多名著佳篇都是在一张张卡片,一本本札记的基础上撰写出来的。学语文不光要写作文,还要养成勤于写笔记、记日记的习惯。阅读时也要动笔圈点批注。前人有不动笔则不读书的好习惯,今天的许多学生却根本没有意识到动笔写的重要性,更没有养成爱记爱写的好习惯,能够坚持写日记,写读书札记,作读书卡片的学生越来越少了,有的学生甚至连两周一次的作文也当成了负担。他们总是乐于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所谓理解、分析,搞题海战术训练,这样的學法岂能真正地提高语文水平?
  二、学习过程中的障碍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学习的外延也就有多大。语文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语文学习的过程是漫长的,进步与提高是在缓慢的潜移默化中完成的。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积累是最重要的,荀子就曾论及积累的重要意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量的积累终能导致质的飞跃,但积累的过程毕竟是长期的、艰辛的,需要有很大的耐心和恒心,这就要“虚一而静”,力戒浮躁。在语文学习上追求短平快是绝对行不通的。许多同学不懂得这一道理,往往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之后,就干脆弃之不顾,转而去抓那些能够立竿见影的科目去了,这样一来,我们的语文学习怎么能提高呢?
  三、学习心理上的障碍
  所谓心理上的障碍是指对学习语文认识上存在着偏差,本文的开头我们就讨论过,在母语环境里学习语文极容易走两个极端:一是因为已经会认字会说母语了,便对学语文失去了新鲜感,错误地以为自己粗通文字的语文功夫就已经是语文的全部了,语文不需要再学了,于是语文在他们的眼里便魅力尽失,黯然无光;二是认为语文成绩很难提高,即使花大力气去学也未必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从而采取了放弃态度,于是也对语文漠然视之了。
  总之,学生的学习障碍的行程是复杂的,要消除这些障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教育工作者付出辛勤的劳动。作为一名教师要以自己的细心去发现学生学习障碍产生的各种因素,以自己的恒心去研究消除学生的学习障碍的对策,更要以自己的爱心去关心每一个有学习障碍的学生,使我们的教育事业能不断适应未来的需要。
其他文献
英国是在华投资最多的欧洲国家--累积投资已接近200亿美元;英国在华合资企业已超过3000家;英国对华出口已比2003年头10个月增长了25%以上.
我国从计划经济快速转变为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会计也随着改革开放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的需要,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现代税务法规制度和企业的管理要求,
本文通过以LF精炼炉为研究对象,将会对炉外精炼电极升降系统进行简单的分析,通过对电极升降机构的液压比例闭环控制系统的设计,加之以数学运用和仿真研究,使得这一套系统有了初步
摘 要:建构主义心理学被视为“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是心理学发展史中从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的进一步发展。在建构主义知识观上,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了质疑,强调知识的动态性。本文将从建构主义知识观的内容和高中生物知识系统的建构措施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关键词:高中生物;知识系统;建构措施  建构主要应用在文化研究、社会科学和文学批评的分析上。建构
一直以来,我国的医疗卫生资源在供需层面存在严重的不足,不仅医疗资源严重短缺,而且在分配上也存在不合理的状况。因此,如何合理的配置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如何提高卫生资源的利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市场扩张为中心的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世界性的经济结构调整,全球性产业结构重新调整和分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发达国家加快了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变的步伐,跨国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的繁荣发展在国家建设发展过程中越来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文化和经济的联系愈加紧密.在当今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尤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件在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流行。尤其在英语教学中甚是普片。本文对目前英语教学中课件的使用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在英语教学中如何用好课件辅助教学,真正发挥课件的功能,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现状;教学;作用;课件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的教学环境和现代化教学设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也就越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学习资源已经逐渐成为重要的学习资源,通过设计和开发数字化学习资源,不仅可以促进日常教学工作的开展,同时也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本文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