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选题的目的、意义
1.问题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背景作为基本课程资源,强调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强调学生个性化知识和内在感受的获得,承载着独特的教育功能。这就要求学生能够自由自主地在现实情境中去开展实践活动,在亲身体验过程中获取发展。但目前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主要以课堂教学为基本的组织形式,不利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整合社会资源给学生提供走出学校到社会大课堂中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是综合实践活动必须解决的问题。
2.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必要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具有等价性,尽管不同地区课程资源各具特色,但不同教育资源在实现教育目标、体现教育价值方面具有一定的同质性。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把课堂中所学到的本领到社会中进行实践体验,获取关于自然、社会等方面的知识,提高认识。
3.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可行性
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倡导课程创新实验,加强综合性实践活动课程建设,鼓励社会资源单位参与课程建设。有效利用社会资源,让学生走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去了解、认识社会,形成社会责任意识,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社会资源,让学生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进行社会实践体验具有可行性。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些国家把社会考察活动作为“综合性体验学习”,通过考察,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在美国各州设计的不同类型的综合实践性活动课程中,通过调查研究和问题研讨的方式来进行学习,一方面使学生获得探究能力,另一方面,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科学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和综合的社会实践能力。
生活是个大课堂。教育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已经成为一条教育的公理,同时,也是我国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学校教育尤其应该具有开放的教育观念和开放的教育视野,应超越学校空间对学生成长的局限性。郭元祥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十大理由》中指出:实践出真知。学生个人的体验、理解、感悟、思想是他们的“个人知识”。“个人知识”的深度与广度、质量与结构,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成功。 “个人知识”从何而来?从实践中来,从反思中来。
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就在活动过程中,必须留给学生充足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活动过程。因此,每个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都应让学生从活动准备、实施,到活动总结进行自主设计,全员经历全部活动。课堂上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供指导与帮助,促进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需要有开放的情境和空间。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自然情境和社会情境,或特定的活动场所中开展调查、考察、参观、访问等实际活动。整合社会资源能够让学生走进社会大舞台,通过实践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有利于综合实践课程的有效实施。
四、研究方法、手段、途径等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必修课程,承载着独特的教育功能,建设能够体现学校和当地特色的课程资源,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核心问题。本研究通过行动研究法,根据实际情况整合社会资源,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通过交流、汇报等方式了解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收获。
五、具体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制定研究方案。
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选择实践内容、确定实施方案。
延庆的平北抗日战争纪念馆、野鸭湖湿地公园、龙庆峡、沙塘沟红色第一村、延慶博物馆等地方,都是学生的社会活动实践基地。教师在学校结合社会实践基地的具体情况,引领学生明确研究方向,确定研究主题和具体的探究问题,做好社会实践活动的准备工作,再结合去实践基地活动的机会,完成访谈、调查、实践等研究任务,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收获。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
按照实施方案在学校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选题、学习研究方法,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开展研究实践活动。以我校五年级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探寻革命足迹,沙塘沟红色之行”为例,具体的研究实施过程如下:
(一)激发兴趣,明确活动目标
沙塘沟村在抗日战争时期是平北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最早地区。这里有第一批党员活动旧址、消息树旧址、八路军供给处等景点,还有抗日英雄白乙化纪念碑和英雄谱,以及初期发展的农村党员在抗日战争年代用过的一些物品。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活动中感受到战争年代中国军民同日本侵略者斗争的艰苦卓绝,了解艰难与曲折的抗日战争历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我们牢记历史,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
(二)交流研讨,制定考察任务
指导教师在学生参与实地考察前,组织学生初步了沙塘沟的基本情况,将学生按照不同的研究主题分成小组,如革命英雄组、抗战遗址组、革命物品组等。做好搜集资料需要必备的方法指导,保证学生活动的实效性。
(三)考察实践,搜集相关资料
在沙塘沟实践活动中学生参观展厅展品,听讲解员对沙塘沟革命根据地的讲解,观看纪录片,瞻仰抗日英雄白乙化纪念碑和英雄谱。分组按照制定的任务表开展考察活动。
(四)整理资料,汇报研究成果
分组进行资料整理,运用手抄报、PPT等多种形式与大家分享实践活动成果,交流活动收获感想。认识爱国要从具体的小事做起,努力学习,养成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
第三阶段:研究总结与反思
在“探寻革命足迹,沙塘沟红色之行”的实践活动中,学生走进延庆沙塘沟红色第一村开展活动,探寻革命足迹,寻访抗战遗址、遗迹,观看纪录片、瞻仰英雄塑像,能够让学生在直观、生动的活动中感受抗日战争的艰难与曲折,学习抗战精神,传承祖国的民族文化,受到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使同学们真正步入社会大课堂,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社会的主人,体会到研究活动的乐趣。
因此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够更好的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作用,让学生走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去掌握更多的本领。在社会大课堂活动中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形成社会责任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北京市延庆区第一小学 古相红
1.问题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背景作为基本课程资源,强调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强调学生个性化知识和内在感受的获得,承载着独特的教育功能。这就要求学生能够自由自主地在现实情境中去开展实践活动,在亲身体验过程中获取发展。但目前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主要以课堂教学为基本的组织形式,不利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整合社会资源给学生提供走出学校到社会大课堂中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是综合实践活动必须解决的问题。
2.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必要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具有等价性,尽管不同地区课程资源各具特色,但不同教育资源在实现教育目标、体现教育价值方面具有一定的同质性。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把课堂中所学到的本领到社会中进行实践体验,获取关于自然、社会等方面的知识,提高认识。
3.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可行性
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倡导课程创新实验,加强综合性实践活动课程建设,鼓励社会资源单位参与课程建设。有效利用社会资源,让学生走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去了解、认识社会,形成社会责任意识,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社会资源,让学生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进行社会实践体验具有可行性。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些国家把社会考察活动作为“综合性体验学习”,通过考察,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在美国各州设计的不同类型的综合实践性活动课程中,通过调查研究和问题研讨的方式来进行学习,一方面使学生获得探究能力,另一方面,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科学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和综合的社会实践能力。
生活是个大课堂。教育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已经成为一条教育的公理,同时,也是我国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学校教育尤其应该具有开放的教育观念和开放的教育视野,应超越学校空间对学生成长的局限性。郭元祥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十大理由》中指出:实践出真知。学生个人的体验、理解、感悟、思想是他们的“个人知识”。“个人知识”的深度与广度、质量与结构,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成功。 “个人知识”从何而来?从实践中来,从反思中来。
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就在活动过程中,必须留给学生充足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活动过程。因此,每个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都应让学生从活动准备、实施,到活动总结进行自主设计,全员经历全部活动。课堂上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供指导与帮助,促进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需要有开放的情境和空间。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自然情境和社会情境,或特定的活动场所中开展调查、考察、参观、访问等实际活动。整合社会资源能够让学生走进社会大舞台,通过实践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有利于综合实践课程的有效实施。
四、研究方法、手段、途径等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必修课程,承载着独特的教育功能,建设能够体现学校和当地特色的课程资源,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核心问题。本研究通过行动研究法,根据实际情况整合社会资源,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通过交流、汇报等方式了解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收获。
五、具体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制定研究方案。
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选择实践内容、确定实施方案。
延庆的平北抗日战争纪念馆、野鸭湖湿地公园、龙庆峡、沙塘沟红色第一村、延慶博物馆等地方,都是学生的社会活动实践基地。教师在学校结合社会实践基地的具体情况,引领学生明确研究方向,确定研究主题和具体的探究问题,做好社会实践活动的准备工作,再结合去实践基地活动的机会,完成访谈、调查、实践等研究任务,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收获。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
按照实施方案在学校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选题、学习研究方法,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开展研究实践活动。以我校五年级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探寻革命足迹,沙塘沟红色之行”为例,具体的研究实施过程如下:
(一)激发兴趣,明确活动目标
沙塘沟村在抗日战争时期是平北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最早地区。这里有第一批党员活动旧址、消息树旧址、八路军供给处等景点,还有抗日英雄白乙化纪念碑和英雄谱,以及初期发展的农村党员在抗日战争年代用过的一些物品。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活动中感受到战争年代中国军民同日本侵略者斗争的艰苦卓绝,了解艰难与曲折的抗日战争历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我们牢记历史,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
(二)交流研讨,制定考察任务
指导教师在学生参与实地考察前,组织学生初步了沙塘沟的基本情况,将学生按照不同的研究主题分成小组,如革命英雄组、抗战遗址组、革命物品组等。做好搜集资料需要必备的方法指导,保证学生活动的实效性。
(三)考察实践,搜集相关资料
在沙塘沟实践活动中学生参观展厅展品,听讲解员对沙塘沟革命根据地的讲解,观看纪录片,瞻仰抗日英雄白乙化纪念碑和英雄谱。分组按照制定的任务表开展考察活动。
(四)整理资料,汇报研究成果
分组进行资料整理,运用手抄报、PPT等多种形式与大家分享实践活动成果,交流活动收获感想。认识爱国要从具体的小事做起,努力学习,养成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
第三阶段:研究总结与反思
在“探寻革命足迹,沙塘沟红色之行”的实践活动中,学生走进延庆沙塘沟红色第一村开展活动,探寻革命足迹,寻访抗战遗址、遗迹,观看纪录片、瞻仰英雄塑像,能够让学生在直观、生动的活动中感受抗日战争的艰难与曲折,学习抗战精神,传承祖国的民族文化,受到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使同学们真正步入社会大课堂,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社会的主人,体会到研究活动的乐趣。
因此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够更好的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作用,让学生走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去掌握更多的本领。在社会大课堂活动中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形成社会责任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北京市延庆区第一小学 古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