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诊断非特异性大动脉炎一例

来源 :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史摘要

患者,女性,58岁。因乏力并活动后心慌、气短、消瘦2月就诊。

症状体征

患者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周身乏力,伴头昏、活动后心慌、气短,伴消瘦、盗汗,伴颈肩背部持续性钝痛、僵硬感,活动后缓解,无发热、咳嗽等其他不适。入院时体格检查:神志清楚,贫血貌,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平软,未触及包块,肝脾未触及肿大,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检查阴性。

诊断方法

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6.1×109/L,血红蛋白88 g/L,中性粒细胞计数4.27×109/L,血小板计数480×109/L。血红细胞沉降率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120 mm/h(正常参考值范围0~20 mm/h),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85.04 mg/L,抗核抗体全套阴性。胸腹CT未见占位性病变或淋巴结肿大。PET/CT显像可见主动脉壁弥漫增厚,放射性分布不均匀增高,以降主动脉增高显著,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SUVmax)6.1。

治疗方法

予血塞通、阿司匹林、重组人促红素治疗10 d出院,院外予口服强的松片50 mg 1次/ d,口服拜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 1次/ d,监测血压、血糖1次/周,定期复查血常规、ESR、CRP、白蛋白,血液科门诊随诊。

临床转归

出院后2月随诊患者精神状态明显改善,复查ESR 14mm/h,CRP 1.62 mg/L。

适合阅读人群

核医学科;血液科

其他文献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17岁,2年来出现双下肢无力,后逐渐出现双上肢无力。症状体征临床表现为四肢无力;体征见双上肢近端肌力4级、远端5-级,双下肢近端肌力4-级、远端5-级。诊断方法肌电图及肌肉活检提示神经源性损害;基因检测提示SMN7-8外显子存在纯合缺失突变。治疗方法多种维生素及康复锻炼。临床转归未愈。适合阅读人群神经科;风湿免疫科;骨科
病史摘要体检发现肺部结节1周。症状体征患者无咳嗽、咳痰,无咯血,无胸痛,无呼吸困难,无发热等特殊不适症状,无任何阳性体征。诊断方法患者无特异性症状及体征,临床无倾向性诊断,以肺部小结节性质待定收入院,最终诊断依赖于影像学检查与病理活检。影像学检查发现肺部孤立性小结节影,CT引导下行肺部小结节穿刺,病理穿刺活检标本诊断非常具有挑战性,经过多名高年资病理医生阅片并先后分别进行3轮免疫组化染色才最终得以诊断为硬化性上皮样纤维肉瘤。尽管影像学提示肺部为孤立性占位,并无转移征象,但临床上肺部原发性硬化性上皮样纤维肉
病史摘要患儿,男性,10岁。首发症状位于鞍区的浆细胞骨髓瘤。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视力下降1月,CT提示鞍区占位性病变,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属于正常范围内。院外手术切除治疗。术后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1个月后复查头部MRI,MRI提示鞍区再次出现占位性病变。于院外再次行手术治疗,切除部分肿瘤后,因出血严重而停止手术。症状体征术后患者行放射治疗。患者病情无好转,出现鼻出血。2个月后复查血常规发现3系减少。骨髓涂片示:骨髓内98.5%不成熟浆细胞。血清蛋白电泳检测出M蛋白。诊断方法复查外院2次鞍区肿瘤切除标本切片
病史摘要患者,女,49岁,发现右侧乳房包块1年,B超示右侧乳腺实质性病灶伴多发钙化(BI-RADS4c类),右侧腋窝实质性病灶(转移癌可能)。症状体征患者1年前发现右侧乳房包块,1个月前包块出现疼痛,伴压痛,乳房胀痛,无乳头溢液。诊断方法外院细针穿刺细胞病理学检查结果示右侧乳腺癌及右腋下腺癌细胞。本院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诊断为乳腺混合性非特殊类型浸润癌伴棘层松解型鳞状细胞癌。治疗方法"表柔比星 环磷酰胺"2个疗程新辅助治疗后,因患者不能耐受转行"紫杉醇 曲妥珠单抗 帕妥珠单抗"6个疗程新辅助治疗,后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72岁,因上腹部不适2月为主诉入院。患者2月前于无诱因出现上腹部不适就诊其他医院,超声诊断为胆囊胆固醇沉积症、胆囊泥沙样结石。既往3月前患急性胰腺炎,经保守治疗后好转。症状体征上腹部不适,尤以餐后加重。体格检查:腹部膨隆,右中上腹压痛,Murphy征(-),肝浊音界扩大,肝区叩击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2次/min。余无阳性体征。诊断方法血常规及肿瘤标记物未见异常,上腹部彩超、腹盆部增强CT、MRCP提示腹腔内囊实性肿物、胆囊泥沙样结石。诊断为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肝圆韧带并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2岁,因"发现盆腔内胚窦瘤3个月余"入院。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殊。3月余前因阴道间断出血就诊外院发现盆腔肿物,伴血清甲胎蛋白明显升高,于外院行肿物穿刺活检病理提示内胚窦瘤,行PEB(顺铂、依托泊苷、博莱霉素)方案化疗4程。症状体征患者无不适主诉,体格检查示下腹部稍膨隆,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诊断方法外院行肿物穿刺活检病理提示内胚窦瘤,术中行宫腔镜阴道检查、腹腔镜探查明确肿瘤为原发于子宫的内胚窦瘤。治疗方法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术后巩固化疗2程。临床转归术后恢复顺利,随访18个月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31岁,"胰肾联合移植术后2年余,血尿淀粉酶、血脂肪酶升高1d"入院。患者2年余前因"尿毒症,1型糖尿病"在我院行同种异体胰肾联合移植术,术后恢复良好,门诊定期复查。1周前自行减少抗排斥药物剂量,1d前复查发现血尿淀粉酶、血脂肪酶升高,无发热、腹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体征神清,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86次/min,律齐;移植肾区张力可,无压痛,移植胰区张力高,有轻度压痛,膀胱空虚。诊断方法结合生化检查、超声、CT和穿刺活检病理结果进行诊断。治疗方法确诊移植胰腺
病史摘要45岁男性患者,于2020年7月经鼻咽镜活检确诊"鼻咽癌",临床分期:T2N2M0Ⅲ期,予根治性放化疗后鼻咽病灶及颈部淋巴结明显消退。2021年3月出现全身酸痛伴乏力。症状体征患者诉全身酸痛、乏力,无发热寒战,无恶心呕吐等不适,体格检查无特殊。诊断方法EB病毒DNA3374IU/ml,骨髓活检提示鼻咽癌骨髓转移,全身PETCT提示肝、骨、淋巴结多发转移及部分类白细胞反应。治疗方法卡瑞利珠单抗 吉西他滨 安罗替尼治疗6周期。临床转归全身酸痛较前好转,血象恢复正常,EB病毒DNA降至正常,PETC
病史摘要患者老年女性,既往有冠心病、房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10余年。病症体征自诉纳差,上腹不适,伴腹胀,无心悸、多汗、手部细颤等症状,二便正常。诊断方法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减低、甲状腺自身抗体阴性。甲状腺超声考虑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核素显像表现为甲状腺明显肿大,摄取功能明显减低。先后诊断为亚急性甲状腺炎及碘源性甲亢。治疗方法甲巯咪唑20mg,口服,1次/d,嘱患者定期复查。临床转归患者甲状腺功能逐渐好转,甲状腺核素显像提示患者甲状腺摄取功能逐渐改善。适合阅读人群内分泌科;核医学科;心血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50岁。因"腹痛、腹泻伴发热9个月余"入院。病程中发现回肠末端及全结肠黏膜多发浅小溃疡,MDS诊断明确,存在 8染色体三体。针对MDS治疗后症状加重,遂进一步入住。症状体征生命体征平稳,腹软,左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正常。诊断方法骨髓涂片:增生活跃,粒红比1.03,粒系原始粒细胞比例增高,占4%。结肠镜:回肠以及全结肠、直肠黏膜椭圆形穿凿样小溃疡。病理:(回肠末段)炎性渗出物及小肠黏膜显轻度慢性炎,部分固有膜水肿;(乙状结肠)结肠黏膜显灶性慢性炎,部分糜烂,黏膜下层部分小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