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有机会参与脱贫攻坚主题节目创作,既感到开心,又深知责任重大。”《从长江的尽头回家》制片人颜小可在接受《综艺报》采访时感叹道。
《从长江的尽头回家》由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统筹策划,是深入宣传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伟大历程和经验的重点项目。节目以长江为地理线索,以长江流域脱贫攻坚和奋力夺取全面小康的实践故事为主要内容,推介长江两岸特色物产,用生动写实的画面,展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在长江经济带开花结果的新气象。
记录长江沿岸脱贫故事
2018年春天,颜小可和团队策划了一档人文类慢综艺,并在频道方案创新大赛中脱颖而出。当时,国家提出要大力发展建设长江经济带,江苏正好处在长江流域,几位主创的老家都在长江边上,对长江有着很深的感情。
颜小可和团队结合主题创作,对原版方案进行升级再造,最终有了现在的《从长江的尽头回家》,这档节目也被列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19年“中华文化广播电视传播工程”项目。
今年5月,节目制片人颜小可和团队成员筹备时就暗下决心,节目绝不能做得走马观花,要实实在在地展现贫困地区群众的生活变化,真真切切地帮到他们。他们要求自己,既要有新闻记者的敏锐“嗅觉”,又要有专题片导演的人文情怀。
颜小可认为,节目要想真正帮助到困难地区,把当地丰富的物产推介给全国观众,首先内容上就要吸引人。团队希望能挖掘到从长江源头到长江尽头的扶贫故事。然而,挖掘素材并没有想象中简单。“特别是偏远区域,当地村民宣传推介产品的意识不够。前期仅凭电话沟通,效率不高。”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指导和江苏省委宣传部在内的各地宣传部门的联络支持下,节目组通过踩点探访的方式,来到拍摄地的田间地头,获得了大量一手珍贵素材,记录了众多感人的脱贫故事。
发掘当地人文物产
为了让更多观众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和特色农产品,颜小可和团队努力发掘当地特色,通过各种形式助力当地脱贫攻坚。
在贵州省六盘水市天门村拍摄时,颜小可发现整个村落保留着布依族原始的生态样貌,走水路前往村庄,江水清澈,大峡谷壮丽,沿岸吊脚楼呈现出独特的民族文化。团队将该地独特的景观呈现在节目中,“希望通过节目,能吸引摄影师、艺术家前来采风,打出地方名气。”
节目组拍摄地虽然都通了公路,但是仍处于相对闭塞的状态,团队希望通过提高当地知名度,发掘特色农产品,提高农产品销量等方式,助力当地脱贫攻坚。
录制第一站,团队发现了一种当地独有的水果——刺梨,于是邀请贵州籍艺人龚琳娜为家乡物产代言。拍摄时适逢刺梨收获季节,合作社即将前往农户家中大规模收割刺梨。其间发生的一件小事,让颜小可记忆深刻。当节目组来到一户农家拍摄时,家中的老伯伯拉着颜小可,焦急地询问合作社何时来收割刺梨。节目组询问后得知,原来是合作社加工刺梨的机器发生了故障。农作物不等人,如果无法按时收割,农户很可能会面临经济损失;好消息是,当地政府很快出面协调机械维修事宜,原本预计一周才能修好的故障,一天就解决了。看着老伯伯脸上露出笑容,颜小可很感动。“各级政府的脱贫工作开展得井然有序。一档电视节目不可能解决很多问题,但是我们可以宣传贫困地区农产品,号召观众关注这些地方。”
见证当地生活变化
颜小可表示,制作扶贫节目确实不易,“节目组前往天门村拍摄时,每天天不亮就出发,从驻地到拍摄点往返驾车7个小时,途经盘山公路,到达村口再徒步经过土坡、泥地,一天里真正能拍摄的时间不多。一到拍摄点,团队成员顾不上晕车、衣裤全湿等不适,马上投入拍摄工作中。”但是制作扶贫节目所带来的成就感,也不是其他节目可以替代的。
在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拍摄当地脱贫故事时,颜小可和团队深受触动。32年前,江苏海安的支教团队来到宁蒗,从此“小凉山”成千上万学子有了一批批来自沿海的老师,他们亲切地称呼这些老师为“海安舅舅”(在彝家,“舅舅”是最尊敬的称谓)。32年间,先后10批、281位海安老师走入“小凉山”,累计为宁蒗培养初、高中毕业生两万多名,中专、大学生1万多名,探索出“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的支教扶贫之路。9月7日,海安市宁蒗支教教师群体被授予江苏“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当年一位受到“海安舅舅”帮助的学生,学成归来后,自主开拓销售“小凉山”品牌苹果,成为当地农民致富带头人。
虽然“脱贫攻坚”节目难做,但颜小可认为,媒体人有责任在重大时间节点,拿出一些有意义、能在时间横轴上留下痕迹的优质作品。节目录制过程中,颜小可看到了当地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媒体人,有幸见证他们的脱贫过程,由衷感到开心。”
《从长江的尽头回家》由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统筹策划,是深入宣传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伟大历程和经验的重点项目。节目以长江为地理线索,以长江流域脱贫攻坚和奋力夺取全面小康的实践故事为主要内容,推介长江两岸特色物产,用生动写实的画面,展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在长江经济带开花结果的新气象。
记录长江沿岸脱贫故事
2018年春天,颜小可和团队策划了一档人文类慢综艺,并在频道方案创新大赛中脱颖而出。当时,国家提出要大力发展建设长江经济带,江苏正好处在长江流域,几位主创的老家都在长江边上,对长江有着很深的感情。
颜小可和团队结合主题创作,对原版方案进行升级再造,最终有了现在的《从长江的尽头回家》,这档节目也被列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19年“中华文化广播电视传播工程”项目。
今年5月,节目制片人颜小可和团队成员筹备时就暗下决心,节目绝不能做得走马观花,要实实在在地展现贫困地区群众的生活变化,真真切切地帮到他们。他们要求自己,既要有新闻记者的敏锐“嗅觉”,又要有专题片导演的人文情怀。
颜小可认为,节目要想真正帮助到困难地区,把当地丰富的物产推介给全国观众,首先内容上就要吸引人。团队希望能挖掘到从长江源头到长江尽头的扶贫故事。然而,挖掘素材并没有想象中简单。“特别是偏远区域,当地村民宣传推介产品的意识不够。前期仅凭电话沟通,效率不高。”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指导和江苏省委宣传部在内的各地宣传部门的联络支持下,节目组通过踩点探访的方式,来到拍摄地的田间地头,获得了大量一手珍贵素材,记录了众多感人的脱贫故事。
发掘当地人文物产
为了让更多观众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和特色农产品,颜小可和团队努力发掘当地特色,通过各种形式助力当地脱贫攻坚。
在贵州省六盘水市天门村拍摄时,颜小可发现整个村落保留着布依族原始的生态样貌,走水路前往村庄,江水清澈,大峡谷壮丽,沿岸吊脚楼呈现出独特的民族文化。团队将该地独特的景观呈现在节目中,“希望通过节目,能吸引摄影师、艺术家前来采风,打出地方名气。”
节目组拍摄地虽然都通了公路,但是仍处于相对闭塞的状态,团队希望通过提高当地知名度,发掘特色农产品,提高农产品销量等方式,助力当地脱贫攻坚。
录制第一站,团队发现了一种当地独有的水果——刺梨,于是邀请贵州籍艺人龚琳娜为家乡物产代言。拍摄时适逢刺梨收获季节,合作社即将前往农户家中大规模收割刺梨。其间发生的一件小事,让颜小可记忆深刻。当节目组来到一户农家拍摄时,家中的老伯伯拉着颜小可,焦急地询问合作社何时来收割刺梨。节目组询问后得知,原来是合作社加工刺梨的机器发生了故障。农作物不等人,如果无法按时收割,农户很可能会面临经济损失;好消息是,当地政府很快出面协调机械维修事宜,原本预计一周才能修好的故障,一天就解决了。看着老伯伯脸上露出笑容,颜小可很感动。“各级政府的脱贫工作开展得井然有序。一档电视节目不可能解决很多问题,但是我们可以宣传贫困地区农产品,号召观众关注这些地方。”
见证当地生活变化
颜小可表示,制作扶贫节目确实不易,“节目组前往天门村拍摄时,每天天不亮就出发,从驻地到拍摄点往返驾车7个小时,途经盘山公路,到达村口再徒步经过土坡、泥地,一天里真正能拍摄的时间不多。一到拍摄点,团队成员顾不上晕车、衣裤全湿等不适,马上投入拍摄工作中。”但是制作扶贫节目所带来的成就感,也不是其他节目可以替代的。
在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拍摄当地脱贫故事时,颜小可和团队深受触动。32年前,江苏海安的支教团队来到宁蒗,从此“小凉山”成千上万学子有了一批批来自沿海的老师,他们亲切地称呼这些老师为“海安舅舅”(在彝家,“舅舅”是最尊敬的称谓)。32年间,先后10批、281位海安老师走入“小凉山”,累计为宁蒗培养初、高中毕业生两万多名,中专、大学生1万多名,探索出“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的支教扶贫之路。9月7日,海安市宁蒗支教教师群体被授予江苏“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当年一位受到“海安舅舅”帮助的学生,学成归来后,自主开拓销售“小凉山”品牌苹果,成为当地农民致富带头人。
虽然“脱贫攻坚”节目难做,但颜小可认为,媒体人有责任在重大时间节点,拿出一些有意义、能在时间横轴上留下痕迹的优质作品。节目录制过程中,颜小可看到了当地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媒体人,有幸见证他们的脱贫过程,由衷感到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