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反对传统的“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师生平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口号,赢得了广大教师的喝彩,于是问题教学应运而生。那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上应该如何贯彻和实践新课程提出的的这一现代教学理念,充分运用问题教学,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呢?现结合《摩擦力》一节的教学,谈几点个人的体会。
1 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准备活动
《摩擦力》是高一物理必修模块Ⅰ第三章《相互作用》的第三节,主要教学内容是:要求学生通过实验认识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的规律,能用动摩擦力公式计算摩擦力,并能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释与摩擦力有关的现象。这节内容既是本章的重点,又是以后学习牛顿运动定律、物体平衡、动量及能量等知识的基础。因此,学生对本章内容学习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许多力学问题的解决。
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的规律,教师可以通过这样一个演示实验,如图1所示创设问题情境,然后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对于静摩擦力的大小,教材上安排了这样一个实验,如图2所示。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逐渐增加拉力,直到木块运动为止。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会产生这样的问题:
(1)木块在水平桌面上,不用外力去拉,它有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2)用弹簧测力计轻轻拉木块,但它不动,木块有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如果有,其大小和方向如何?
(3)拉木块后,它还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吗?如果有,其大小和方向又如何?
(4)静摩擦力的大小是一个固定的值吗?它与压力有关吗?如何确定其大小?
上述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过实验探究、小组讨论,会得到结论:静摩擦力的大小不
是一个固定的值,而是一个范围。它的大小由外力的大小决定,并存在一个最大值,称为最大静摩擦力。教材中还提到,如果用力的传感器代替弹簧测力计做这个实验,能够在计算机屏幕上直接得到拉力变化的图线,如图3所示。
教师在多媒体上向学生展示上述数据后,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1) 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2) 这个关系是不是简单的正比关系?(3) 能否通过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来证实这种关系?
这时候教师可引导学生联想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探究过程中用计算机绘制v-t图像的方法,借用常用的数表软件,可以迅速、准确的作出图5所示图像。
根据图像,最后得到结论: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与相互之间的压力FN成正比,还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材料有关。
3 让学生积极参与问题的探究
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虽然学生对摩擦现象较为熟悉,但摩擦现象产生的机理和制约因素是很复杂的,有一些问题至今仍在探索之中,提倡和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猜想,有利于激发学生直觉思维活动。因此,教
师可以在本堂课结束之前,留出以下问题让学生课后进行思考:
(1)人走路的摩擦力是什么摩擦力?其方向如何?
(2)汽车在泥地里打滑怎么办?
(3)自行车中的摩擦力问题。例如登车时情况如何?刹车时情况如何?自由前进时情况如何?为什么赛车比普通自行车行得更快?
(4)想象生活中一旦失去了摩擦力会变成什么样子?
这些问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学生的思维也会在这里被有效激活。
问题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知识是产生问题、解决问题的手段。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通过新知识学习,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 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今天,课堂教学改革应该追求的目标。
(栏目编辑黄懋恩)
1 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准备活动
《摩擦力》是高一物理必修模块Ⅰ第三章《相互作用》的第三节,主要教学内容是:要求学生通过实验认识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的规律,能用动摩擦力公式计算摩擦力,并能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释与摩擦力有关的现象。这节内容既是本章的重点,又是以后学习牛顿运动定律、物体平衡、动量及能量等知识的基础。因此,学生对本章内容学习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许多力学问题的解决。
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的规律,教师可以通过这样一个演示实验,如图1所示创设问题情境,然后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对于静摩擦力的大小,教材上安排了这样一个实验,如图2所示。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逐渐增加拉力,直到木块运动为止。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会产生这样的问题:
(1)木块在水平桌面上,不用外力去拉,它有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2)用弹簧测力计轻轻拉木块,但它不动,木块有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如果有,其大小和方向如何?
(3)拉木块后,它还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吗?如果有,其大小和方向又如何?
(4)静摩擦力的大小是一个固定的值吗?它与压力有关吗?如何确定其大小?
上述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过实验探究、小组讨论,会得到结论:静摩擦力的大小不
是一个固定的值,而是一个范围。它的大小由外力的大小决定,并存在一个最大值,称为最大静摩擦力。教材中还提到,如果用力的传感器代替弹簧测力计做这个实验,能够在计算机屏幕上直接得到拉力变化的图线,如图3所示。
教师在多媒体上向学生展示上述数据后,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1) 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2) 这个关系是不是简单的正比关系?(3) 能否通过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来证实这种关系?
这时候教师可引导学生联想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探究过程中用计算机绘制v-t图像的方法,借用常用的数表软件,可以迅速、准确的作出图5所示图像。
根据图像,最后得到结论: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与相互之间的压力FN成正比,还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材料有关。
3 让学生积极参与问题的探究
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虽然学生对摩擦现象较为熟悉,但摩擦现象产生的机理和制约因素是很复杂的,有一些问题至今仍在探索之中,提倡和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猜想,有利于激发学生直觉思维活动。因此,教
师可以在本堂课结束之前,留出以下问题让学生课后进行思考:
(1)人走路的摩擦力是什么摩擦力?其方向如何?
(2)汽车在泥地里打滑怎么办?
(3)自行车中的摩擦力问题。例如登车时情况如何?刹车时情况如何?自由前进时情况如何?为什么赛车比普通自行车行得更快?
(4)想象生活中一旦失去了摩擦力会变成什么样子?
这些问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学生的思维也会在这里被有效激活。
问题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知识是产生问题、解决问题的手段。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通过新知识学习,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 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今天,课堂教学改革应该追求的目标。
(栏目编辑黄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