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地方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等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要求。本刊记者就宁河区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采访了区委书记王洪海。
记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一招。请您谈一谈,宁河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王洪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我们补齐短板、迎头赶上,提供了有利契机。在实践中,我们坚持规划先行,遵循乡村发展规律,依托生态资源、现代种业等优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三个三”战略。
1.抓好规划、政策、科技“三个引领”。高标准制订并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行动计划和五年规划,科学指导乡村产业发展。抓住“钱、地、人”等关键环节,促进公共资源城乡均衡配置。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乡村产业的发展、环境的有效治理和公共服务的高效。
2.抓好龙头、典型、人才“三个带动”。扶持发展龙头企业联农带户,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产业发展、村庄环境、园区建设等方面培树典型。加快示范园区建设,以京津冀·宁河国际农业高新区建设为先导,打造都市农业合作典范。实施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鼓励各类人才扎根农村,促进产业发展。
3.抓好政府、社会化、农村合作社“三个服务”。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为基础设施建设、新兴职业农民培训等提供有力支撑。鼓励发展民间服务机构和服务平台,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积极培育以合作社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村集体组建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引领小农户跟上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记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是重点。请问宁河区推动产业振兴的突破口在哪里?
王洪海:宁河区地处环渤海经济区核心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网络四通八达,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生态环境独具特色,有举世闻名的古海岸湿地七里海,境内水资源丰富,蓟运河穿城而过,形成“水绕城转、城在水中”的优美环境。文化底蕴深厚,有战国古遗址田庄坨,有天津道教三大阁之一天尊阁,有红色旅游资源于方舟故居。农业基础雄厚,种猪、种鱼、种蟹、种稻、种菜等“国字号”种业基地远近驰名。我们将按照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思路,把实施全域旅游作为推动产业振兴的突破口,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全域旅游产业体系。
1.打造亮點。深入贯彻落实李鸿忠书记提出的把宁河打造成“北国江南”的工作要求,围绕“一河一海一城”发展格局和“大水大绿大美”生态目标,打造全新旅游品牌。依托七里海湿地的生态优势,加快七里海周边美丽乡村建设,探索谋划环七里海自行车赛等一系列品牌活动,配套发展七里海周边高档服务业,打造“湿地水乡”。坚持因地制宜、差异发展,挖掘各镇村旅游特色,打造以板桥镇“中国甑乡”、丰台镇天尊阁等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东北部文化旅游带,开发齐心生态庄园、“柴火妞”谷物种植家庭农场等不同风格的田园综合体,形成不同特色的旅游亮点。
2.健全机制。坚持公司化运作,打破一家一户搞农家院的零散模式,实现统一管理、运作、服务,把旅游与文化、农业、生态融合起来,开发丰富多彩的全域旅游产品体系,打造一批旅游示范村、特色村,真正让老百姓在公司里面就业、挣钱,在推动全域旅游开发中实现产业发展、农民增收。
3.创新理念。坚持“留白、留绿、留朴”,坚持全要素配套、全产业融合,加快全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学习借鉴先进理念和经验,打造独具宁河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依托七里海湿地、森林绿地等生态优势,发展健康养生、养老旅游;依托家庭农场、小站稻基地,发展农业体验式旅游;依托美丽村庄、特色村庄,发展高标准“农家乐”,真正留住乡愁,彰显朴实之美、田园之美。
记者: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支撑,人气旺,乡村才有希望。宁河区在实现人才振兴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举措?
王洪海:我们坚持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既建立人才政策体系,引导人才要素向乡村流动,将各行各业的人才吸引到“三农”工作队伍中来,又不断完善人才管理机制,让人才在农村进得来、留得下、干得好。
1.在“引”上下功夫。用足用好人才引进、培养和奖励办法,落实好人才引进“绿卡”制度,依托一汽大众等龙头企业,吸引一批产业领军人才、高端技术人才落户宁河。引导发挥群团组织的优势和力量,打好政策牌、乡愁牌、亲情牌,吸引支持企业家、专家学者、医生、教师等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业。
2.在“育”上下功夫。建强镇村两级管理人才机制,在做好内生培训的同时,有计划地组织“一肩挑”干部到先进地区学习考察,提升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锻造过硬的乡村振兴带头人队伍。以产业需求、农民意愿为导向,依托本地农业龙头企业,探索建立适合我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的制度体系,培育一支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讲诚信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3.在“用”上下功夫。建强农村政治指导员、第一书记、专职党务工作者和大学生村官“四支队伍”,注重从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中发现优秀人才,引导各种人才服务乡村。整合金世神农、天祥水产、百利种苗等农业龙头企业的本土科技人才,搭好人才发挥作用的平台,让宝贵人才资源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最大作用。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请问宁河区在塑造乡风文明方面都采取了哪些举措?
王洪海: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既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更要发挥好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同时充分尊重乡村本位和农民主体地位,围绕农民需要提供文化服务,提升农民素质和乡风文明程度。 1.弘扬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宁河历史文化的当代价值、时代特点,传承历史文脉,凝聚精神力量,打造独具宁河特色的文化符号。加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镇名村保护建设,搞好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利用,整理和申报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速农村地区传统文化工艺振兴,做精做靓木版年画、根雕、陶艺等独具宁河特色的传统工艺产品,打造一批文化创意产品,促进传统工艺产品提高品质、形成品牌、带动就业。
2.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提升“一河两岸”景观带文化品位,加快区文化中心建设,新建一批历史名人塑像,讲好文化名人的历史典故,留住文化记忆。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推进村文化室、农家书屋全覆盖工程,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3.培育文明鄉风。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贯彻落实《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深入挖掘优秀乡土文化,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高农村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积极开展家风建设、乡风评议、文明创建、道德讲堂、志愿服务、典型选树等各类道德实践活动,让农民群众在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得到美的体验、养成美的德行、过上美的生活。
记者:让乡村回归绿色,这既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也是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迫切要求。请问宁河区如何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乡村振兴过程中?
王洪海:我们紧紧围绕塑造京津冀生态湿地保护典范区这一目标,发挥生态环境这个最大优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打好乡村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1.建设良好生态系统。连通区域水系,治理水体环境,构建局部水循环,形成“一心、二环、三区”的水体格局。结合宁河区良好的生态基底,按照“一河、两区、三路、多点”的布局进行林地建设工作,构建蓝绿交织的整体生态格局。结合农业园区与生态林带,构建生态循环的田园生态体系,促进农村牧渔融合循环发展,发展循环绿色农业,构建田美村绿的整体生态格局。
2.做好湿地保护与修复。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巩固保护修复成果,严格落实《七里海湿地生态保护修复规划(2017—2025年)》,精细化推进湿地生态修复,加快实施苇海修复、鸟类保护、引水调蓄等“十大工程”,高标准完成“九项重点整改工程”,严厉打击惩处破坏湿地资源、捕杀野生动物等行为,最大限度恢复自然风貌,打造京津冀湿地保护修复样本和生物多样性示范基地。
3.加强农村环境治理。推进截污治污工作,提高污水处理排放标准。全面落实“河长制”管护机制,整治河道私搭乱建行为,修复水生态。深化工业错峰生产等治理措施,做好“散乱污”企业治理后续工作,严格落实控车节油、治污减排、清洁降尘、秸秆禁烧等措施,完成煤改燃、煤改电任务。实施农村环境“连方成片”整治、建“四好农村路”、污水处理设施、燃气入户全覆盖工程,推进“厕所革命”,健全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记者:现在村民中流行这样一句话,“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由此可见,组织振兴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重要作用。请问,宁河区如何通过实现组织振兴,更好引领乡村振兴?
王洪海: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我们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夯实基础、配优班子、建强队伍、筑牢堡垒,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
1.夯实农村基层党建。加强村级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在全面实现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的基础上,对村党组织书记实行建档管理,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深化“五好党支部”创建,创新“四联四双四创”活动,全面加强支部堡垒建设。紧扣全面从严治党责任链条,强化日常监管,全面推行小微权力清单制度,严肃查处侵犯农民利益的“微腐败”。
2.深化村民治理实践。完善村民组织民主制度,健全村务监督、“两委”班子议事制度,深入推行极重大事务“六步决策法”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和村规民约的约束作用,增强农民的诚信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加强农村社区治理创新,推行全程为民代办服务,整合优化公共服务和行政审批职责,建设“一站式服务”综合平台,打造网上便民服务体系。
3.提高农村基层法治水平。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加大农村法治宣传力度,夯实基层法治建设根基,强化乡村法治宣传阵地。深化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推进区、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村公共法律服务站建设。建立健全乡村调解、区仲裁、司法保障的纠纷调处机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实现“雪亮工程”和 “平安村庄(社区)”全覆盖。
4.深化困难村帮扶工作。深化结对帮扶困难村三年行动,开展“一村一策”结对帮扶,坚持区域统筹、镇村联动,大力实施“十项帮扶行动”,促进形成主导产业明确、集体经济收益稳定、农民增收途径多元的良好发展格局,实现困难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困难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部达到全市平均水平,确保在实现全面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记者:2019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请问,宁河区如何在关键之年有新作为,加快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宁河实施?
王洪海:当前,我们要把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与做好“三农”工作结合起来,以强烈的使命担当,扎扎实实推动乡村振兴各项任务落地。
1.补齐短板。一是补齐思想短板。树立市场化理念,打开脑袋上的“津门”,以扩权强镇为契机,深化农村“三块地”改革,统筹做好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工作,用社会资本助推乡村振兴。二是补齐规划短板。高标准做好镇村两级乡村振兴规划,全力抓好规划图、施工图、效果图这“三张图”,确保“一张蓝图抓到底”。三是补齐产业短板。立足京津冀绿色精品高档菜篮子定位,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深化农业品牌战略,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四是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围绕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建立健全全民覆盖、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五是补齐人才短板。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2.凝聚合力。围绕推进“战区制、主官上、权下放”,推动政策、资金、人才等向镇村下沉,千方百计为农村办实事、解难题,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坚持外部“输血”与内部“造血”相结合,积极争取上级项目和资金支持,推动政府各职能部门下沉到镇村一线,帮助基层最大限度用足用活用好各项惠农政策,激发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全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3.落实责任。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发挥好区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的部署推动作用,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抓大事、议大事,为乡村振兴“把好脉”“开好方”。发挥好各镇“一把手”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少数”作用,积极汲取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发挥好村干部在组织群众、教育群众、带领群众方面的主导作用,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热情,真正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全力开创宁河乡村振兴新局面。
责任编辑:双艳珍
记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一招。请您谈一谈,宁河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王洪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我们补齐短板、迎头赶上,提供了有利契机。在实践中,我们坚持规划先行,遵循乡村发展规律,依托生态资源、现代种业等优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三个三”战略。
1.抓好规划、政策、科技“三个引领”。高标准制订并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行动计划和五年规划,科学指导乡村产业发展。抓住“钱、地、人”等关键环节,促进公共资源城乡均衡配置。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乡村产业的发展、环境的有效治理和公共服务的高效。
2.抓好龙头、典型、人才“三个带动”。扶持发展龙头企业联农带户,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产业发展、村庄环境、园区建设等方面培树典型。加快示范园区建设,以京津冀·宁河国际农业高新区建设为先导,打造都市农业合作典范。实施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鼓励各类人才扎根农村,促进产业发展。
3.抓好政府、社会化、农村合作社“三个服务”。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为基础设施建设、新兴职业农民培训等提供有力支撑。鼓励发展民间服务机构和服务平台,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积极培育以合作社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村集体组建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引领小农户跟上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记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是重点。请问宁河区推动产业振兴的突破口在哪里?
王洪海:宁河区地处环渤海经济区核心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网络四通八达,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生态环境独具特色,有举世闻名的古海岸湿地七里海,境内水资源丰富,蓟运河穿城而过,形成“水绕城转、城在水中”的优美环境。文化底蕴深厚,有战国古遗址田庄坨,有天津道教三大阁之一天尊阁,有红色旅游资源于方舟故居。农业基础雄厚,种猪、种鱼、种蟹、种稻、种菜等“国字号”种业基地远近驰名。我们将按照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思路,把实施全域旅游作为推动产业振兴的突破口,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全域旅游产业体系。
1.打造亮點。深入贯彻落实李鸿忠书记提出的把宁河打造成“北国江南”的工作要求,围绕“一河一海一城”发展格局和“大水大绿大美”生态目标,打造全新旅游品牌。依托七里海湿地的生态优势,加快七里海周边美丽乡村建设,探索谋划环七里海自行车赛等一系列品牌活动,配套发展七里海周边高档服务业,打造“湿地水乡”。坚持因地制宜、差异发展,挖掘各镇村旅游特色,打造以板桥镇“中国甑乡”、丰台镇天尊阁等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东北部文化旅游带,开发齐心生态庄园、“柴火妞”谷物种植家庭农场等不同风格的田园综合体,形成不同特色的旅游亮点。
2.健全机制。坚持公司化运作,打破一家一户搞农家院的零散模式,实现统一管理、运作、服务,把旅游与文化、农业、生态融合起来,开发丰富多彩的全域旅游产品体系,打造一批旅游示范村、特色村,真正让老百姓在公司里面就业、挣钱,在推动全域旅游开发中实现产业发展、农民增收。
3.创新理念。坚持“留白、留绿、留朴”,坚持全要素配套、全产业融合,加快全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学习借鉴先进理念和经验,打造独具宁河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依托七里海湿地、森林绿地等生态优势,发展健康养生、养老旅游;依托家庭农场、小站稻基地,发展农业体验式旅游;依托美丽村庄、特色村庄,发展高标准“农家乐”,真正留住乡愁,彰显朴实之美、田园之美。
记者: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支撑,人气旺,乡村才有希望。宁河区在实现人才振兴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举措?
王洪海:我们坚持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既建立人才政策体系,引导人才要素向乡村流动,将各行各业的人才吸引到“三农”工作队伍中来,又不断完善人才管理机制,让人才在农村进得来、留得下、干得好。
1.在“引”上下功夫。用足用好人才引进、培养和奖励办法,落实好人才引进“绿卡”制度,依托一汽大众等龙头企业,吸引一批产业领军人才、高端技术人才落户宁河。引导发挥群团组织的优势和力量,打好政策牌、乡愁牌、亲情牌,吸引支持企业家、专家学者、医生、教师等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业。
2.在“育”上下功夫。建强镇村两级管理人才机制,在做好内生培训的同时,有计划地组织“一肩挑”干部到先进地区学习考察,提升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锻造过硬的乡村振兴带头人队伍。以产业需求、农民意愿为导向,依托本地农业龙头企业,探索建立适合我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的制度体系,培育一支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讲诚信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3.在“用”上下功夫。建强农村政治指导员、第一书记、专职党务工作者和大学生村官“四支队伍”,注重从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中发现优秀人才,引导各种人才服务乡村。整合金世神农、天祥水产、百利种苗等农业龙头企业的本土科技人才,搭好人才发挥作用的平台,让宝贵人才资源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最大作用。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请问宁河区在塑造乡风文明方面都采取了哪些举措?
王洪海: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既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更要发挥好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同时充分尊重乡村本位和农民主体地位,围绕农民需要提供文化服务,提升农民素质和乡风文明程度。 1.弘扬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宁河历史文化的当代价值、时代特点,传承历史文脉,凝聚精神力量,打造独具宁河特色的文化符号。加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镇名村保护建设,搞好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利用,整理和申报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速农村地区传统文化工艺振兴,做精做靓木版年画、根雕、陶艺等独具宁河特色的传统工艺产品,打造一批文化创意产品,促进传统工艺产品提高品质、形成品牌、带动就业。
2.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提升“一河两岸”景观带文化品位,加快区文化中心建设,新建一批历史名人塑像,讲好文化名人的历史典故,留住文化记忆。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推进村文化室、农家书屋全覆盖工程,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3.培育文明鄉风。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贯彻落实《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深入挖掘优秀乡土文化,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高农村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积极开展家风建设、乡风评议、文明创建、道德讲堂、志愿服务、典型选树等各类道德实践活动,让农民群众在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得到美的体验、养成美的德行、过上美的生活。
记者:让乡村回归绿色,这既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也是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迫切要求。请问宁河区如何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乡村振兴过程中?
王洪海:我们紧紧围绕塑造京津冀生态湿地保护典范区这一目标,发挥生态环境这个最大优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打好乡村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1.建设良好生态系统。连通区域水系,治理水体环境,构建局部水循环,形成“一心、二环、三区”的水体格局。结合宁河区良好的生态基底,按照“一河、两区、三路、多点”的布局进行林地建设工作,构建蓝绿交织的整体生态格局。结合农业园区与生态林带,构建生态循环的田园生态体系,促进农村牧渔融合循环发展,发展循环绿色农业,构建田美村绿的整体生态格局。
2.做好湿地保护与修复。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巩固保护修复成果,严格落实《七里海湿地生态保护修复规划(2017—2025年)》,精细化推进湿地生态修复,加快实施苇海修复、鸟类保护、引水调蓄等“十大工程”,高标准完成“九项重点整改工程”,严厉打击惩处破坏湿地资源、捕杀野生动物等行为,最大限度恢复自然风貌,打造京津冀湿地保护修复样本和生物多样性示范基地。
3.加强农村环境治理。推进截污治污工作,提高污水处理排放标准。全面落实“河长制”管护机制,整治河道私搭乱建行为,修复水生态。深化工业错峰生产等治理措施,做好“散乱污”企业治理后续工作,严格落实控车节油、治污减排、清洁降尘、秸秆禁烧等措施,完成煤改燃、煤改电任务。实施农村环境“连方成片”整治、建“四好农村路”、污水处理设施、燃气入户全覆盖工程,推进“厕所革命”,健全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记者:现在村民中流行这样一句话,“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由此可见,组织振兴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重要作用。请问,宁河区如何通过实现组织振兴,更好引领乡村振兴?
王洪海: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我们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夯实基础、配优班子、建强队伍、筑牢堡垒,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
1.夯实农村基层党建。加强村级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在全面实现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的基础上,对村党组织书记实行建档管理,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深化“五好党支部”创建,创新“四联四双四创”活动,全面加强支部堡垒建设。紧扣全面从严治党责任链条,强化日常监管,全面推行小微权力清单制度,严肃查处侵犯农民利益的“微腐败”。
2.深化村民治理实践。完善村民组织民主制度,健全村务监督、“两委”班子议事制度,深入推行极重大事务“六步决策法”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和村规民约的约束作用,增强农民的诚信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加强农村社区治理创新,推行全程为民代办服务,整合优化公共服务和行政审批职责,建设“一站式服务”综合平台,打造网上便民服务体系。
3.提高农村基层法治水平。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加大农村法治宣传力度,夯实基层法治建设根基,强化乡村法治宣传阵地。深化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推进区、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村公共法律服务站建设。建立健全乡村调解、区仲裁、司法保障的纠纷调处机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实现“雪亮工程”和 “平安村庄(社区)”全覆盖。
4.深化困难村帮扶工作。深化结对帮扶困难村三年行动,开展“一村一策”结对帮扶,坚持区域统筹、镇村联动,大力实施“十项帮扶行动”,促进形成主导产业明确、集体经济收益稳定、农民增收途径多元的良好发展格局,实现困难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困难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部达到全市平均水平,确保在实现全面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记者:2019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请问,宁河区如何在关键之年有新作为,加快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宁河实施?
王洪海:当前,我们要把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与做好“三农”工作结合起来,以强烈的使命担当,扎扎实实推动乡村振兴各项任务落地。
1.补齐短板。一是补齐思想短板。树立市场化理念,打开脑袋上的“津门”,以扩权强镇为契机,深化农村“三块地”改革,统筹做好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工作,用社会资本助推乡村振兴。二是补齐规划短板。高标准做好镇村两级乡村振兴规划,全力抓好规划图、施工图、效果图这“三张图”,确保“一张蓝图抓到底”。三是补齐产业短板。立足京津冀绿色精品高档菜篮子定位,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深化农业品牌战略,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四是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围绕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建立健全全民覆盖、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五是补齐人才短板。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2.凝聚合力。围绕推进“战区制、主官上、权下放”,推动政策、资金、人才等向镇村下沉,千方百计为农村办实事、解难题,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坚持外部“输血”与内部“造血”相结合,积极争取上级项目和资金支持,推动政府各职能部门下沉到镇村一线,帮助基层最大限度用足用活用好各项惠农政策,激发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全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3.落实责任。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发挥好区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的部署推动作用,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抓大事、议大事,为乡村振兴“把好脉”“开好方”。发挥好各镇“一把手”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少数”作用,积极汲取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发挥好村干部在组织群众、教育群众、带领群众方面的主导作用,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热情,真正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全力开创宁河乡村振兴新局面。
责任编辑:双艳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