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让每个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尽管感悟的多少各有差异,可是体现了每一个孩子在体验后生成的独特的思维成果。正是这些不同的或许并不成熟的思维火花,为最终的结论搭建出一座坚实而具动感的七彩之桥。
【关键词】生成新知 内化新知 升华新知
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是以学生为本,把每一个学生作为一个被尊重的的个体,让每个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尽管感悟的多少各有差异,可是体现了每一个孩子在体验后生成的独特的思维成果。正是这些不同的或许并不成熟的思维火花,为最终的结论搭建出一座坚实而具动感的七彩之桥。因此我在教学中不放过每一个可让学生体验的机会,也正是经历了与孩子们一起体验的学习过程,使我真切的感受到“体验”在数学课堂中的重要性。
一、让学生在体验中自然生成新知。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是一个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让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自身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尝试解决问题、生成新知识的过程。没有经历体验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是空洞的,是抽象的。只有让每一个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把新知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使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
例如,教学“循环小数”一课中先出示例8,学生列出算式400÷75后,师提出: “看谁第一个算出结果”!学生在本子上列竖式计算,同时让两名学生板演。算着算着,陆续有学生忍不住举手:“老师,这道题没有答案”。
“就是就是,怎么算也算不完。”其他学生也一起喊起来。
“商一直都是5.333……,黑板都不够用了,还没算完。”其中一名板演的学生说。
师:为什么会算不完呢?
生:余数“25”一直出现,所以商也一直重复“3”。
师:继续除下去,商里面会有多少个“3”?怎样在横式后面写出商呢?
生:一直除下去,会有无数个“3”,我认为可以用省略号表示5.3……。
生:我认为写一个“3”不太好,别人可能看不出省略的是“3”,也许还以为是省略其他数字呢,所以应该多写几个“3”再加省略号。
生:我认为应该写两个“3”。
师:你们说得都有道理,我们要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小数部分重复的是几,最少要写出这样的两组,再加省略号。
在短暂的几分钟里,让学生从计算开始,在观察、比较、分析中对“除不尽”“商中的小数部分有些数字重复出现”有具体的感性认识,初步体验了循环小数的特征。接着让学生猜测商中小数部分重复出现的数字是不是只有一个,会不会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呢?继续引领学生在亲自探究中验证疑惑,对循环小数的认识实现本质的理解,悟出循环小数的循环节可以是一位,也可以是两位、三位……循环节可以从十分位开始循环,也可以从百分位、千分位……依次不断地循环重复。循环小数的概念呼之欲出。
二、让学生在体验中内化新知。
只有经过体验后获得的知识才是鲜活的,每一个思维结果都是孩子们经过体验后自己的想法,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通过学生之间的探讨与互动,最终达成共识,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我们知道三角形有三条边,是不是任意拿出三条边都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呢?结果大部分学生都说能,个别学生说不一定,接着教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棒(4cm、5cm、9cm、13cm各两根),任意拿出其中的三根试试,并将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作记录。如此导入新课设计,能很快吸引学生尝试体验,探寻规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摆小棒的操作实验,学生得到实验的原始数据:可围成三角形的小棒是5cm、9cm、5cm; 9cm、13cm、9cm;5cm、9cm、13cm……,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小棒是:4cm、5cm、9cm; 4cm、9cm、4cm;4cm、5cm、13cm……。像这样让学生有大量的时间进行实践探索,使学生得到充分的体验后再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折,学生很快就发现了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个规律。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激活了他们的思维。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拿出其中4cm、5cm的二根小棒,同桌2人合作,一人拼,一人用直尺量第三边可能是多少,每试一次都作好记录。刚一开始测量就有学生叫起来:“不可能是9cm或比9cm大,因为任意两边和大于第三边,所以肯定比9cm小”。
师:试试等于9会出现什么情况?
生:4cm、5cm这两条边就叉开在一条直线上了,它们的夹角就成180度,拼不成三角形。
生:第三条边是9cm就重合在4cm、5cm这两条边上,这样三条边都重合成一条直线。怎么能拼成三角形呢?
生:同意,第三条边最长也超不过9cm。
生:所以第三条边为较长边时,再长也应该小于9cm。
师:再继续试试可能是小于9cm的哪些数呢?
学生尝试后发现:8cm、7cm、6cm、5cm、4cm、3cm、2cm都可以。
师:第三条边是1cm为什么不行?
生:4cm、5cm这两条边重合在一起,夹角是0度,拼不成三角形。
生:1cm的边接上4cm的边,重合在5cm的边上,这样三条边又重合在一条直线上。
生:1cm +4cm =5cm,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必需大于第三边,不能等于第三边。怎么能拼成三角形呢?
生:所以第三边为较短边时再短也应该比1cm 大。
边尝试,边引导最终使学生理解并内化“三角形任意两边和大于第三边”。并能透彻地理解:给定两条边的长度时,第三条边的长小于这两条边的和,大于这两条边的差。这样使学生成为体验交流的主角,主动参与其中,在畅谈中思考,领悟和总结,促进学生有效思维的生成、内化、发展,极大地推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成就精彩的课堂效果。
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的教学就不仅仅是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感悟,收获智慧。如果我们把体验教学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之中,化枯燥乏味的知识传授为自然活泼的生活体验,教学效果必然会事半功倍。让体验走进你的教学,让体验走进你的课堂,让体验走近你的学生,让我们在与学生的共同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在教与学的共同探索中一起成长!
【参考文献】
[1](2007年).《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2](2005年).《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生成新知 内化新知 升华新知
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是以学生为本,把每一个学生作为一个被尊重的的个体,让每个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尽管感悟的多少各有差异,可是体现了每一个孩子在体验后生成的独特的思维成果。正是这些不同的或许并不成熟的思维火花,为最终的结论搭建出一座坚实而具动感的七彩之桥。因此我在教学中不放过每一个可让学生体验的机会,也正是经历了与孩子们一起体验的学习过程,使我真切的感受到“体验”在数学课堂中的重要性。
一、让学生在体验中自然生成新知。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是一个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让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自身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尝试解决问题、生成新知识的过程。没有经历体验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是空洞的,是抽象的。只有让每一个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把新知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使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
例如,教学“循环小数”一课中先出示例8,学生列出算式400÷75后,师提出: “看谁第一个算出结果”!学生在本子上列竖式计算,同时让两名学生板演。算着算着,陆续有学生忍不住举手:“老师,这道题没有答案”。
“就是就是,怎么算也算不完。”其他学生也一起喊起来。
“商一直都是5.333……,黑板都不够用了,还没算完。”其中一名板演的学生说。
师:为什么会算不完呢?
生:余数“25”一直出现,所以商也一直重复“3”。
师:继续除下去,商里面会有多少个“3”?怎样在横式后面写出商呢?
生:一直除下去,会有无数个“3”,我认为可以用省略号表示5.3……。
生:我认为写一个“3”不太好,别人可能看不出省略的是“3”,也许还以为是省略其他数字呢,所以应该多写几个“3”再加省略号。
生:我认为应该写两个“3”。
师:你们说得都有道理,我们要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小数部分重复的是几,最少要写出这样的两组,再加省略号。
在短暂的几分钟里,让学生从计算开始,在观察、比较、分析中对“除不尽”“商中的小数部分有些数字重复出现”有具体的感性认识,初步体验了循环小数的特征。接着让学生猜测商中小数部分重复出现的数字是不是只有一个,会不会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呢?继续引领学生在亲自探究中验证疑惑,对循环小数的认识实现本质的理解,悟出循环小数的循环节可以是一位,也可以是两位、三位……循环节可以从十分位开始循环,也可以从百分位、千分位……依次不断地循环重复。循环小数的概念呼之欲出。
二、让学生在体验中内化新知。
只有经过体验后获得的知识才是鲜活的,每一个思维结果都是孩子们经过体验后自己的想法,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通过学生之间的探讨与互动,最终达成共识,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我们知道三角形有三条边,是不是任意拿出三条边都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呢?结果大部分学生都说能,个别学生说不一定,接着教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棒(4cm、5cm、9cm、13cm各两根),任意拿出其中的三根试试,并将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作记录。如此导入新课设计,能很快吸引学生尝试体验,探寻规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摆小棒的操作实验,学生得到实验的原始数据:可围成三角形的小棒是5cm、9cm、5cm; 9cm、13cm、9cm;5cm、9cm、13cm……,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小棒是:4cm、5cm、9cm; 4cm、9cm、4cm;4cm、5cm、13cm……。像这样让学生有大量的时间进行实践探索,使学生得到充分的体验后再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折,学生很快就发现了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个规律。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激活了他们的思维。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拿出其中4cm、5cm的二根小棒,同桌2人合作,一人拼,一人用直尺量第三边可能是多少,每试一次都作好记录。刚一开始测量就有学生叫起来:“不可能是9cm或比9cm大,因为任意两边和大于第三边,所以肯定比9cm小”。
师:试试等于9会出现什么情况?
生:4cm、5cm这两条边就叉开在一条直线上了,它们的夹角就成180度,拼不成三角形。
生:第三条边是9cm就重合在4cm、5cm这两条边上,这样三条边都重合成一条直线。怎么能拼成三角形呢?
生:同意,第三条边最长也超不过9cm。
生:所以第三条边为较长边时,再长也应该小于9cm。
师:再继续试试可能是小于9cm的哪些数呢?
学生尝试后发现:8cm、7cm、6cm、5cm、4cm、3cm、2cm都可以。
师:第三条边是1cm为什么不行?
生:4cm、5cm这两条边重合在一起,夹角是0度,拼不成三角形。
生:1cm的边接上4cm的边,重合在5cm的边上,这样三条边又重合在一条直线上。
生:1cm +4cm =5cm,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必需大于第三边,不能等于第三边。怎么能拼成三角形呢?
生:所以第三边为较短边时再短也应该比1cm 大。
边尝试,边引导最终使学生理解并内化“三角形任意两边和大于第三边”。并能透彻地理解:给定两条边的长度时,第三条边的长小于这两条边的和,大于这两条边的差。这样使学生成为体验交流的主角,主动参与其中,在畅谈中思考,领悟和总结,促进学生有效思维的生成、内化、发展,极大地推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成就精彩的课堂效果。
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的教学就不仅仅是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感悟,收获智慧。如果我们把体验教学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之中,化枯燥乏味的知识传授为自然活泼的生活体验,教学效果必然会事半功倍。让体验走进你的教学,让体验走进你的课堂,让体验走近你的学生,让我们在与学生的共同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在教与学的共同探索中一起成长!
【参考文献】
[1](2007年).《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2](2005年).《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