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思政课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
如果说有一门课程是伴随整个教育过程或是人的一生,那一定是思政课。思想政治课虽然不像其他课程一样能教给人某项技能或是培养某种特长,但是它却能改变人的思想,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地在社会生存和发展,实现人生价值。它作为基础性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思政课如此重要,如何有效地开展思政课自然而然成为一个需要探讨的重点问题。它具有很强的特殊性,既是一门“好上”的课,又是一门非常“难上”的课,它的“好上”是因为不限于课堂,生活中处处都能开展,“难上”则是由于它是作用于思想改变人的精神的课程。
习主席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提出了“八个相统一”,深入阐释了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原则,也为进一步推动思政课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八个相统一”中所提到的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就是要求高校思政课要从方法手段上进行改革创新,要用好主干道、开发多渠道。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古今中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广泛存在,历史发展积淀了不少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智慧成果,对今天思政课改革创新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古人关于社会政治控制、道德教化的丰富言论中,可以梳理出“身教示范”“以乐化民”“熏陶化育”等关于隐性施教的一些理论主张,这些主张在之后的历史发展中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可谓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尽管这些论述较之当代意义上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还有一定的理论距离与落差,但其中闪烁的关于德治教化中隐性施教的智慧火花,值得加以发掘和借鉴。
“身教示范”启示高校思政课教育者要先受教育。“身教示范”就是在道德教化中以自身作为楷模,给受教育者以示范和启发,强调以行示人、以行教人、以行感人,是中国传统社会历来主张的德育教化方式,儒家关于这方面的论述最为丰富,以身示教在儒家德育理论与实践中一向占有重要的地位。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认为身教比言教更为重要,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又说:“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这里强调的是以身作则、正己正人的“身教”的重要意义。
在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中,历来尊崇那些知行合一、言行一致、行胜于言的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表面上主要是说,其实更重要的是做。教育者最大的教育资源是我们自己,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有威力就在于行胜于言。高校思政课教育中,教育者要时刻牢记身教是教育者要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和人格力量影响、感染教育对象,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的基本原则。
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就要做到教育者先受教育。教育者要想教育好大学生,就必须首先向大学生学习,在大学生中吸取丰富的精神营养,以提高自己、充实自己。然后,才有可能、有资格去引导教育大学生。
“熏陶化育”启示高校思政课要重视环境建设。教育环境对于人们的思想品德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先秦儒家十分重视教育环境的能动作用,提倡教育者主动创造优越的环境,使受教育者得到熏陶教化。
孔子从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以及人受社会关系影响而在德行方面产生的差异,看到了客观环境的决定作用,重视通过环境选择、塑造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孔子注意把人的成长和道德修养同社会环境紧密结合起来,他特别重视社会环境的组成部分的人际环境。他强调“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提倡坚持“近君子,远小人”的交友原则。孔子从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以及人受社会关系影响而在德行方面产生的差异,看到了客观环境的决定作用,重视通过环境选择、塑造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
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谈到了“看不见的宣传”,指出“上乘的宣传看起来要像从未进行过一样”。就是讲的隐性教育。隐性教育符合教育规律中“思想形成三维律”,人的思想形成因素包括教育、环境、人自身都在起作用。但是,我们现在采用正面灌输等有意识教育多,而對无意识教育(隐性教育)渗透重视不够。隐性教育载体包括很多,除了正面灌输方式以外,仪式教育、心理行为训练、校园文化环境、典型激励等等都是。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除了要提高课堂教育的质量效益,还应重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中的改革精神引领高校文化环境建设,让校园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对青年学生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他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做学问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一个高校的优秀校园文化是一种历史的积累,它需要精心的培育、长期的积累,要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的发展。
如果说有一门课程是伴随整个教育过程或是人的一生,那一定是思政课。思想政治课虽然不像其他课程一样能教给人某项技能或是培养某种特长,但是它却能改变人的思想,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地在社会生存和发展,实现人生价值。它作为基础性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思政课如此重要,如何有效地开展思政课自然而然成为一个需要探讨的重点问题。它具有很强的特殊性,既是一门“好上”的课,又是一门非常“难上”的课,它的“好上”是因为不限于课堂,生活中处处都能开展,“难上”则是由于它是作用于思想改变人的精神的课程。
习主席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提出了“八个相统一”,深入阐释了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原则,也为进一步推动思政课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八个相统一”中所提到的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就是要求高校思政课要从方法手段上进行改革创新,要用好主干道、开发多渠道。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古今中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广泛存在,历史发展积淀了不少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智慧成果,对今天思政课改革创新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古人关于社会政治控制、道德教化的丰富言论中,可以梳理出“身教示范”“以乐化民”“熏陶化育”等关于隐性施教的一些理论主张,这些主张在之后的历史发展中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可谓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尽管这些论述较之当代意义上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还有一定的理论距离与落差,但其中闪烁的关于德治教化中隐性施教的智慧火花,值得加以发掘和借鉴。
“身教示范”启示高校思政课教育者要先受教育。“身教示范”就是在道德教化中以自身作为楷模,给受教育者以示范和启发,强调以行示人、以行教人、以行感人,是中国传统社会历来主张的德育教化方式,儒家关于这方面的论述最为丰富,以身示教在儒家德育理论与实践中一向占有重要的地位。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认为身教比言教更为重要,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又说:“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这里强调的是以身作则、正己正人的“身教”的重要意义。
在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中,历来尊崇那些知行合一、言行一致、行胜于言的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表面上主要是说,其实更重要的是做。教育者最大的教育资源是我们自己,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有威力就在于行胜于言。高校思政课教育中,教育者要时刻牢记身教是教育者要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和人格力量影响、感染教育对象,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的基本原则。
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就要做到教育者先受教育。教育者要想教育好大学生,就必须首先向大学生学习,在大学生中吸取丰富的精神营养,以提高自己、充实自己。然后,才有可能、有资格去引导教育大学生。
“熏陶化育”启示高校思政课要重视环境建设。教育环境对于人们的思想品德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先秦儒家十分重视教育环境的能动作用,提倡教育者主动创造优越的环境,使受教育者得到熏陶教化。
孔子从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以及人受社会关系影响而在德行方面产生的差异,看到了客观环境的决定作用,重视通过环境选择、塑造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孔子注意把人的成长和道德修养同社会环境紧密结合起来,他特别重视社会环境的组成部分的人际环境。他强调“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提倡坚持“近君子,远小人”的交友原则。孔子从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以及人受社会关系影响而在德行方面产生的差异,看到了客观环境的决定作用,重视通过环境选择、塑造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
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谈到了“看不见的宣传”,指出“上乘的宣传看起来要像从未进行过一样”。就是讲的隐性教育。隐性教育符合教育规律中“思想形成三维律”,人的思想形成因素包括教育、环境、人自身都在起作用。但是,我们现在采用正面灌输等有意识教育多,而對无意识教育(隐性教育)渗透重视不够。隐性教育载体包括很多,除了正面灌输方式以外,仪式教育、心理行为训练、校园文化环境、典型激励等等都是。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除了要提高课堂教育的质量效益,还应重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中的改革精神引领高校文化环境建设,让校园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对青年学生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他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做学问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一个高校的优秀校园文化是一种历史的积累,它需要精心的培育、长期的积累,要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