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ng257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善于运用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比如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让学生能在课堂教学中抓住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初中数学 数学效率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我们数学老师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在平时的备课过程中,数学老师应该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善于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工具,不断革新教学方式。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如果学生一旦对某个事情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主动地学习,并能愉快地学习。一般初中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差,更不要说自己主动学习了,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对我们的数学课堂产生兴趣。初中数学的抽象性较强,这就要求我们把本来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让教学内容变得直观易懂,比如能够用图片说明问题的地方,尽量用图片代替文字,还可以用动听的背景音乐及动态的画面引起学生的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想方设法让学生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让学生对教学内容充满着好奇心。他们产生了好奇后,我们再充分引导学生,就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到教学情境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比如在教授“轴对称”的时候,我们可以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可以是大家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内容,比如商标等,也可以是一些几何图形,比如三角形、圆形等,还可以是一些动植物,然后做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先让学生欣赏一组优美的图片,并配以动听的背景音乐、精美的图片、鲜艳的色彩,这些具有强烈视听感的事物给学生以强烈的感官刺激,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一下子进入到课堂教学中。这时候我们再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进而导入到教学内容中,通过这种方式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运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限制,教学内容往往無法一一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展示,这就让学生难以理解我们所教授的内容。而一旦我们学会了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无论多么复杂的教学内容,往往都能很直观展示给学生。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我们所要教授的内容,而且能让我们能够和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比如我们在教授八年级数学中《平移与旋转》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所要讲授的就是生活中的现象。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对于学生来说,往往还是感觉比较陌生的。当我们运用信息技术将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现象进行直观展示的时候,就会很轻松地把学生的视角从课内扩展到课外,把学生放在现实情境中认识概念,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看到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这种方式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运用信息技术促进自主学习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发和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掌握自我学习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创造交互的学习环境营造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主完成我们布置的学习任务。另外,我们要学会引导学生善于利用网络搜集学习资料,建立自己的博客,以及班级数学学习交流QQ群等,同时要充分利用学校教学平台,发布课前预习的学案,供学生课前下载预习,并对学生自主学习后上交的作业作出及时评价。相信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自我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得到极大的调动,创新意识也会得到一定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肯定能够得到一定的提高。
  四、运用信息技术突破重难点
  运用信息技术对我们所讲授的内容进行动态演示,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同时这个特点有时候还能突破我们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当我们运用信息技术时候,动态的画面有时候能够增强学生的直观印象,把本来看似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化。同时,计算机多媒体的动态变化可以将形与数有机结合起来,把运动和变化展现在学生面前,提供丰富而动感的图像、图形,生动、直观、形象,展现出精彩纷呈的数学世界。比如我们在讲授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时,传统教学方式都是让学生作图、观察、得出结论,但学生在作图中总会出现种种误差,导致三条线没有相交于一点,即使交于一点了,也会心存疑惑:是否是个别现象?使得学生很难领会数学内容的本质。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讲授的时候,可以利用几何画板只要画出一个三角形,用菜单命令画出相应的三条线,就能观察到三线交于一点的事实。接下来我们任意拖动三角形的顶点,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会发现三线交于一点的事实总是不会改变的。这个实验,除了教师演示之外,学生也可以自己亲手经历,让这部分教学内容简单化,从而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运用信息技术辅助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是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利用教学平台,通过多种方式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丰富有趣。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胡礼和.现代教育技术学.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 要: 变式教学是通过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化手段使学生有效地加深认识和理解数学对象的本质特征的活动过程.对问题解决办法求变,对问题的背景求变,提供学生联想的机会,启发学生多角度、多变化地思考同一问题,增强了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  关键词: 变式教学 思维能力 思维品质  变式教学是通过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化手段使学生有效加深认识和理解数学对象的本质特
本文采用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Pit)致大鼠心肌缺血、冠脉结扎致大鼠心肌缺血以及冠脉结扎致犬心肌缺血三种实验模型从血流动力学、心肌收缩和舒张性能等方面考察KG软胶囊对心肌缺血的防治作用,并辅助以调血脂实验和活血化瘀实验全面评价其药效。结果:(1)KG软胶囊能够明显降低心肌缺血大鼠Ⅱ导联心电图ST段及T波的异常抬高;能够减慢心率(HR),降低造模导致的血压(MAP)、左心室收缩峰压(LVSP)升高幅度
摘 要: 学好数学需要学生具有一定数学思维和思维素养。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基本思维的训练和数学品质的养成,努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使其形成创新思维意识。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学生能够在问题的引导下积极思考,在问题的探究和解决中有新的发现与收获。本文就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学习能力 创新思维 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需要我们以生为本,让
摘 要: 情景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扩宽学生知识视野,激发其求知热情,并通过情境的创设启发与帮助学生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本文就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对情景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情景教学 高中数学 教学运用  一、引言  数学作为一门与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学科,一直以来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一说法,由此可知学
摘 要: 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不难发现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有些学生学习效率高,有些学生学习效率低;有些学生自学能力强,有些学生自学能力弱,需教师细心指导。本文重点对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以期为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完善及优化提供具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分层教学 初中数学 应用策略  引言  数学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点学科,在以往的教学工作中,教师一般采取“灌输式”教学法。该类教
摘 要: 新课标是当前基础教育事业中的一场革命,新课标数学教学能够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并且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需要以教材作为媒介,并且将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因此教材的编写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本文就新课标初中数学的教育理念与教材优势作探讨。  关键词: 新课标 初中数学 教育理念 教材优势  新课标旨在促使教师将“教教材”转变为“教材教”,传统教育观念中,教材往
摘 要: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但是现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却与实际生活剥离开来,这就使得数学知识显得十分枯燥乏味,同时学生在学习中也不易理解。为了改变这样的现状,作者通过研究学习对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体验教学的策略做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初中数学 体验教学 教学策略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我们不难不发现实质上许多知识都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譬如一般的算术和几何知识都是生活中必需的。但是在我国应试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