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科竞赛是引发创新思维和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同时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提供了有效推动。将数学建模竞赛所需相关知识适当融入课程教学,学生的求知欲望,革新能力,相互配合、融合和求同存异的合作精神,以及将抽象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本领都得到了较大提高,教师自身的数学建模知识能力及教学素质也得到了快速提升。
【关键词】学科竞赛 创新能力 人才培养 数学建模竞赛
【基金项目】内蒙古医科大学2019年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学科竞赛引领内蒙古医科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项目编号:NYJXGG2019023。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5-0081-02
前言
教育部与财政部2007年1号文件中明确地将学科竞赛纳入了“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这一重要建设内容,并提出“继续开展大学生竞赛活动,重点资助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和广泛参与面的大学生竞赛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人才培养模式也提出了改革的要求[2]。高等院校要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多层次、多元化人才,既要有各专业学科研究领域拔尖人才,也要给社会输送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人才。大学生学科竞赛将专业知识与课外实践教育教学有效融合,既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又实现了应用能力的强化。学生的求知欲望,革新能力,相互配合、融合和求同存异的合作精神,以及将抽象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本领能力都能得到较大提高。
1.学科竞赛的重要作用
1.1 学科竞赛是引发创新思维和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
学科竞赛的过程是学生根据所给题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相结合的过程。整个竞赛从组织队员和选择队友开始,就是学生的独立思维、互动思维以及批判性思维融合与碰撞的过程。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需将多年学习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重组与判断是非,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便得到了激发。学生采用手脑并用的探究式学习方法,主动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理论与实践也得到了有效结合。这样既能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1.2 学科竞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
许多学科竞赛实践表明,将设计思想通过实践和制作,呈现出作品的团队,很大可能成为获奖团队[3]。投入到学科比赛中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他们潜在的观察、动手、比较、推理、交流、创新和协作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激发,甚至形成了创新性格,这样就达到了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1.3 学科竞赛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重要推动
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建设是学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学风建设的迫切需要[4]。指导教师在学科竞赛中的作用不可或缺,从参赛队伍选拔到赛前知识体系培训,从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到解决问题所需的灵活逻辑思维,每个环节都是对教师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的实时反馈,也是对教学方法成功与否的验证。通过分析与研究各类学科竞赛,教师可以针对实际问题,对教学内容进行改进,寻求融入实践教育的更切实可行的方式。通过指导学生完成具有现实意义或前瞻意义的赛题,也为指导教师提供了了解本学科发展需求和趋势的另一视角,为教学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1.4 学科竞赛为大学生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
蔡元培先生1918年在北京大学的开学典礼演讲词中说:“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也就是说,大学最根本的责任,是用人类经过千百万年的积累,逐渐形成的厚重的文化、科学、艺术等成果,涤荡人的灵魂,灌溉人的智慧,培育人的德行,增强社会价值观念,用批判和前瞻的科学观点分析社会变革,引导社会发展,促进人类社会的日新月异。因而大学坚持:立足现实需要,放眼未来发展;在变化中适应,在责任中引导。
大学致力于发展科学技术,不断为社会注入常新的活力。每一个进入大学的学生,都怀揣着探寻人类文化成果与智慧结晶的梦想,也渴望自己可以参与到科学技术的传承与创新中去。但是当他们参加高考结束,会进入到不同大学,学不同的专业,不可否认,不同的学校的教育水平与教学资源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差异,而学科竞赛为大学生提供了公平的探索与实践的平台。通过学科竞赛,学生开阔了视野,增强了自信,也充分认识到了不足,学生掌握课本知识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得到了升华,学习动力得到了进一步的驱使,是对学生业务、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培养,同时,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也得到了良性的推进,可以说,这样的竞赛氛围,是一种“潜在课程”,激发着师生无穷的想象力,勃发出知识的盎然生机。
2.内蒙古医科大学本科生参与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现状与思考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创办于1992年,每年一届,是首批列入“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的19项竞赛之一。大赛以“创新意识,团队精神,重在参与,公平竞争”为竞赛宗旨,以“扩大受益面,保证公平性,推动教学改革,提高竞赛质量,扩大国际交流,促进科学研究”为指导原则。2019年,来自全国及美国和新加坡的1490所院校、42992队、超过12万人报名参赛。
内蒙古医科大学作为一所以医学为主,集理学、管理学、工学、文学、法学于一体的多科性高等医药院校[5],学生参与数学建模竞赛起步相对较晚。从我校的生源看,学生高考分数存在较大差距,由于当今的高考制度仍然是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主要测试目标,对于入学成绩相对较低的学生而言,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相对困难,但是动手能力与应用能力并无明显差距,对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具有一定潜力;从我校师资来看,中青年教师占比较大,他们意气风发,掌握较多的学科前沿知识,更容易与学生深入交流,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使得对学科竞赛的指导更为得心应手。
2016年9月,我校计算机信息学院数学教研室6位青年教师带领多支参赛队伍首次参加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当年取得了内蒙古自治区一等奖1项的成绩。近几年,经过师生对数学建模竞赛的学习与研究,并将建模竞赛所需相关知识适当融入课程教学,学生的求知欲望,革新能力,相互配合、融合和求同存异的合作精神,以及将抽象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本领能力都能得到较大提高。近年,除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还参加了其他各级各类数学学科竞赛,累计获得了国家奖15项,自治区奖30余项。教师自身的数学建模知识能力及教学素质得到了快速的提高,不仅为学生营造了数学建模思想的学习氛围,同时实现了高校数学类课程改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Z].教高[2007]1号文件.
[2]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李金昌,林家莲.实践教学与学科竞赛相结合,促进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11):1-3+16.
[4]韦玮.试析学科竞赛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作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03):86-88.
[5]许涛,李存保,王锋,杜茂林.利用教育信息化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以内蒙古医科大学为例[J].医学教育管理,2018(02):81-84+94.
作者简介:
贾荣(1988.7-),女,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汉族,任职于内蒙古医科大学计算機信息学院数学教研室,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最优控制与最优化方法,高等教育研究。
曹莉(1984.11-),男,四川自贡人,汉族,任职于内蒙古医科大学计算机信息学院数学教研室,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综合评价与决策分析研究。
【关键词】学科竞赛 创新能力 人才培养 数学建模竞赛
【基金项目】内蒙古医科大学2019年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学科竞赛引领内蒙古医科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项目编号:NYJXGG2019023。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5-0081-02
前言
教育部与财政部2007年1号文件中明确地将学科竞赛纳入了“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这一重要建设内容,并提出“继续开展大学生竞赛活动,重点资助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和广泛参与面的大学生竞赛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人才培养模式也提出了改革的要求[2]。高等院校要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多层次、多元化人才,既要有各专业学科研究领域拔尖人才,也要给社会输送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人才。大学生学科竞赛将专业知识与课外实践教育教学有效融合,既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又实现了应用能力的强化。学生的求知欲望,革新能力,相互配合、融合和求同存异的合作精神,以及将抽象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本领能力都能得到较大提高。
1.学科竞赛的重要作用
1.1 学科竞赛是引发创新思维和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
学科竞赛的过程是学生根据所给题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相结合的过程。整个竞赛从组织队员和选择队友开始,就是学生的独立思维、互动思维以及批判性思维融合与碰撞的过程。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需将多年学习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重组与判断是非,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便得到了激发。学生采用手脑并用的探究式学习方法,主动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理论与实践也得到了有效结合。这样既能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1.2 学科竞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
许多学科竞赛实践表明,将设计思想通过实践和制作,呈现出作品的团队,很大可能成为获奖团队[3]。投入到学科比赛中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他们潜在的观察、动手、比较、推理、交流、创新和协作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激发,甚至形成了创新性格,这样就达到了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1.3 学科竞赛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重要推动
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建设是学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学风建设的迫切需要[4]。指导教师在学科竞赛中的作用不可或缺,从参赛队伍选拔到赛前知识体系培训,从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到解决问题所需的灵活逻辑思维,每个环节都是对教师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的实时反馈,也是对教学方法成功与否的验证。通过分析与研究各类学科竞赛,教师可以针对实际问题,对教学内容进行改进,寻求融入实践教育的更切实可行的方式。通过指导学生完成具有现实意义或前瞻意义的赛题,也为指导教师提供了了解本学科发展需求和趋势的另一视角,为教学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1.4 学科竞赛为大学生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
蔡元培先生1918年在北京大学的开学典礼演讲词中说:“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也就是说,大学最根本的责任,是用人类经过千百万年的积累,逐渐形成的厚重的文化、科学、艺术等成果,涤荡人的灵魂,灌溉人的智慧,培育人的德行,增强社会价值观念,用批判和前瞻的科学观点分析社会变革,引导社会发展,促进人类社会的日新月异。因而大学坚持:立足现实需要,放眼未来发展;在变化中适应,在责任中引导。
大学致力于发展科学技术,不断为社会注入常新的活力。每一个进入大学的学生,都怀揣着探寻人类文化成果与智慧结晶的梦想,也渴望自己可以参与到科学技术的传承与创新中去。但是当他们参加高考结束,会进入到不同大学,学不同的专业,不可否认,不同的学校的教育水平与教学资源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差异,而学科竞赛为大学生提供了公平的探索与实践的平台。通过学科竞赛,学生开阔了视野,增强了自信,也充分认识到了不足,学生掌握课本知识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得到了升华,学习动力得到了进一步的驱使,是对学生业务、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培养,同时,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也得到了良性的推进,可以说,这样的竞赛氛围,是一种“潜在课程”,激发着师生无穷的想象力,勃发出知识的盎然生机。
2.内蒙古医科大学本科生参与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现状与思考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创办于1992年,每年一届,是首批列入“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的19项竞赛之一。大赛以“创新意识,团队精神,重在参与,公平竞争”为竞赛宗旨,以“扩大受益面,保证公平性,推动教学改革,提高竞赛质量,扩大国际交流,促进科学研究”为指导原则。2019年,来自全国及美国和新加坡的1490所院校、42992队、超过12万人报名参赛。
内蒙古医科大学作为一所以医学为主,集理学、管理学、工学、文学、法学于一体的多科性高等医药院校[5],学生参与数学建模竞赛起步相对较晚。从我校的生源看,学生高考分数存在较大差距,由于当今的高考制度仍然是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主要测试目标,对于入学成绩相对较低的学生而言,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相对困难,但是动手能力与应用能力并无明显差距,对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具有一定潜力;从我校师资来看,中青年教师占比较大,他们意气风发,掌握较多的学科前沿知识,更容易与学生深入交流,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使得对学科竞赛的指导更为得心应手。
2016年9月,我校计算机信息学院数学教研室6位青年教师带领多支参赛队伍首次参加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当年取得了内蒙古自治区一等奖1项的成绩。近几年,经过师生对数学建模竞赛的学习与研究,并将建模竞赛所需相关知识适当融入课程教学,学生的求知欲望,革新能力,相互配合、融合和求同存异的合作精神,以及将抽象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本领能力都能得到较大提高。近年,除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还参加了其他各级各类数学学科竞赛,累计获得了国家奖15项,自治区奖30余项。教师自身的数学建模知识能力及教学素质得到了快速的提高,不仅为学生营造了数学建模思想的学习氛围,同时实现了高校数学类课程改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Z].教高[2007]1号文件.
[2]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李金昌,林家莲.实践教学与学科竞赛相结合,促进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11):1-3+16.
[4]韦玮.试析学科竞赛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作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03):86-88.
[5]许涛,李存保,王锋,杜茂林.利用教育信息化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以内蒙古医科大学为例[J].医学教育管理,2018(02):81-84+94.
作者简介:
贾荣(1988.7-),女,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汉族,任职于内蒙古医科大学计算機信息学院数学教研室,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最优控制与最优化方法,高等教育研究。
曹莉(1984.11-),男,四川自贡人,汉族,任职于内蒙古医科大学计算机信息学院数学教研室,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综合评价与决策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