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天深夜,接消防局来电:上海市长宁区某化工厂发生爆炸,现场情况严重,希望尽量多出动救护车,并且特别要带好防毒面具。
灾情就是命令,我们很快驾车向事故现场急驶而去。在距化工厂约2千米处,一阵带有氯气味的强风向我们袭来,当时,连眼睛都睁不开。车又开了几分钟,我已感到呼吸困难,于是嘱司机停车,让随车人员全部戴上防毒面具。就在此时,只见前方有一人跌跌撞撞扑了过来,连声说“快快救我”,接着就倒在了车边,表情极为痛苦。我们迅速把他抬上车,给他吸了氧,见情况有所好转,就继续向目的地驶去。
奇怪的是,此时氯气味反而明显变淡了。刚才那个伤病员已清醒过来,他说爆炸时自己还没有睡觉,听到声音后立即出来,知道是化工厂出事了。本想逃得远一些,不料下风向的远处毒气反而更浓,幸好遇到了我们。
说话间,就到了出事现场,只见化工厂炸塌的高炉正冒着浓烟,戴着面具的消防人员不断向高炉喷水柱,而急救人员都集中在上风向。虽然已是半夜,但现场灯火通明,消防车、救护车、警车挤得满满的。在第三个中毒者由消防员抬出后,我即随车去了医院。
此时,医院满是中毒者,最重的被安排在抢救室,他们大多昏迷,并发中毒性肺炎或肺水肿。较轻的在吸氧,外科病房里则是一些奔逃时引起的外伤者。经了解,这些伤病员对事故性质全然不清,听到爆炸声后,只是慌不择路地奔跑,均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
确实,普通市民很少考虑到自己会遭遇化学伤害,但事实上,化学伤害已与地震、风暴、洪水、大火、车祸一样,被列为最常见的灾害之一,这次急救的伤病员就达500多人,可见很多人对化学伤害缺乏认识,更不知道如何防护。
化学事故大多具有难以预测的突发性和受害范围广的特点。说其难以预测,就是不能像地震、风暴、洪水那样可以预报,几乎任何时间都可能发生,上述那次爆炸就发生在深夜人们熟睡之时。说其受害范围广,是因为有毒气体可在空中随风迅速扩散,而有毒液体可污染江河水源和大范围的地面,比一般的火灾危害更大。化学毒物大多经呼吸道和皮肤伤害人体,在爆炸区还可直接引起各类外伤。
尽管化学事故难以预测,但人们只要在事前、事中、事后采取一系列防护措施,就能将伤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那么,人们该如何面对难以预测的化学事故呢?
1. 嗅到刺激性气味时,应该马上想到是不是化学品泄漏。住在化工厂附近的居民以及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化工产品者更要有警惕性。平时,应该抽时间详细了解化工产品的有关知识,如有什么危害?怎么防护?此外,工作人员应随身存放一些塑料食品袋、清洁水、绷带等必需的防护用品。
2. 发生化学品爆炸、泄漏时,毒气大多呈气态,人要向“毒源”的上风向安全区转移,或躲在密闭楼房内。上风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如果吹东南风,就向东南方转移。因为,有毒化学品随风朝下风向吹,上风向就比较安全。注意,应在无风时快速行进,不要迎风而行,有风且刺激性气味大时暂时躲避。如果距上风向安全区较远,只能寻找较密闭的楼房躲避,要紧闭门窗,尽可能停留在房屋背风一端,待有毒气体过后,先打开下风向门窗通风。
3. 为了防止化学毒品吸入体内和沾染皮肤,最实用的方法是外出前用透明塑料食品袋套在头上,在口鼻处开洞,用毛巾浸湿水捂住口鼻呼吸,减少毒气吸入和沾染皮肤。一旦进入安全区域,应立即去掉与毒气接触的用具,并脱去外套,用水冲洗暴露皮肤。
4. 对已中毒者要急送医院进行及时治疗。中毒轻者,表现为咽干、咳嗽、胸闷、恶心等;中毒重者,可发生化学性肺炎、肺水肿,严重时昏迷,甚至死亡。只有少数化学品中毒有特效解毒剂,绝大多数化学品中毒并无特效解毒剂。所以,对症治疗是基本的,吸氧和使用激素有一定作用。若家里备有氧气,应争取尽快使用。要提醒人们的是,无论是轻症还是重症中毒,都要送医院观察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或留下后遗症。
灾情就是命令,我们很快驾车向事故现场急驶而去。在距化工厂约2千米处,一阵带有氯气味的强风向我们袭来,当时,连眼睛都睁不开。车又开了几分钟,我已感到呼吸困难,于是嘱司机停车,让随车人员全部戴上防毒面具。就在此时,只见前方有一人跌跌撞撞扑了过来,连声说“快快救我”,接着就倒在了车边,表情极为痛苦。我们迅速把他抬上车,给他吸了氧,见情况有所好转,就继续向目的地驶去。
奇怪的是,此时氯气味反而明显变淡了。刚才那个伤病员已清醒过来,他说爆炸时自己还没有睡觉,听到声音后立即出来,知道是化工厂出事了。本想逃得远一些,不料下风向的远处毒气反而更浓,幸好遇到了我们。
说话间,就到了出事现场,只见化工厂炸塌的高炉正冒着浓烟,戴着面具的消防人员不断向高炉喷水柱,而急救人员都集中在上风向。虽然已是半夜,但现场灯火通明,消防车、救护车、警车挤得满满的。在第三个中毒者由消防员抬出后,我即随车去了医院。
此时,医院满是中毒者,最重的被安排在抢救室,他们大多昏迷,并发中毒性肺炎或肺水肿。较轻的在吸氧,外科病房里则是一些奔逃时引起的外伤者。经了解,这些伤病员对事故性质全然不清,听到爆炸声后,只是慌不择路地奔跑,均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
确实,普通市民很少考虑到自己会遭遇化学伤害,但事实上,化学伤害已与地震、风暴、洪水、大火、车祸一样,被列为最常见的灾害之一,这次急救的伤病员就达500多人,可见很多人对化学伤害缺乏认识,更不知道如何防护。
化学事故大多具有难以预测的突发性和受害范围广的特点。说其难以预测,就是不能像地震、风暴、洪水那样可以预报,几乎任何时间都可能发生,上述那次爆炸就发生在深夜人们熟睡之时。说其受害范围广,是因为有毒气体可在空中随风迅速扩散,而有毒液体可污染江河水源和大范围的地面,比一般的火灾危害更大。化学毒物大多经呼吸道和皮肤伤害人体,在爆炸区还可直接引起各类外伤。
尽管化学事故难以预测,但人们只要在事前、事中、事后采取一系列防护措施,就能将伤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那么,人们该如何面对难以预测的化学事故呢?
1. 嗅到刺激性气味时,应该马上想到是不是化学品泄漏。住在化工厂附近的居民以及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化工产品者更要有警惕性。平时,应该抽时间详细了解化工产品的有关知识,如有什么危害?怎么防护?此外,工作人员应随身存放一些塑料食品袋、清洁水、绷带等必需的防护用品。
2. 发生化学品爆炸、泄漏时,毒气大多呈气态,人要向“毒源”的上风向安全区转移,或躲在密闭楼房内。上风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如果吹东南风,就向东南方转移。因为,有毒化学品随风朝下风向吹,上风向就比较安全。注意,应在无风时快速行进,不要迎风而行,有风且刺激性气味大时暂时躲避。如果距上风向安全区较远,只能寻找较密闭的楼房躲避,要紧闭门窗,尽可能停留在房屋背风一端,待有毒气体过后,先打开下风向门窗通风。
3. 为了防止化学毒品吸入体内和沾染皮肤,最实用的方法是外出前用透明塑料食品袋套在头上,在口鼻处开洞,用毛巾浸湿水捂住口鼻呼吸,减少毒气吸入和沾染皮肤。一旦进入安全区域,应立即去掉与毒气接触的用具,并脱去外套,用水冲洗暴露皮肤。
4. 对已中毒者要急送医院进行及时治疗。中毒轻者,表现为咽干、咳嗽、胸闷、恶心等;中毒重者,可发生化学性肺炎、肺水肿,严重时昏迷,甚至死亡。只有少数化学品中毒有特效解毒剂,绝大多数化学品中毒并无特效解毒剂。所以,对症治疗是基本的,吸氧和使用激素有一定作用。若家里备有氧气,应争取尽快使用。要提醒人们的是,无论是轻症还是重症中毒,都要送医院观察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或留下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