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投资的ABC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i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品投资的重中之重自然是绘画和书法。虽然艺术品拍卖已经经历了二十多年,而书画的交易古来就有,这是从传统而言,另外便是引进国外的当代油画了。那么偏向传统的、多以纸、绢、墨、彩为媒材的书法与绘画,加上了以引自西方的架上绘画——以油彩、丙烯与麻布、木板为主要媒材的绘画,大致上构成了目前中国艺术品最大宗。
  我们知道现在收藏家或者带有投资倾向的买家们通常出自财富阶层,而他们在这个看似历史悠久实际在成长期的中国,接触书法、绘画这样的造型艺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美术并不深入。他们很自然根据时代的先后把美术作品按照创作先后的时间轴分为古代、近现代、当代,传统书法、绘画三个时代皆有,而油画或者类似的媒材作品仅限于近现代与当代,并且大部分买家还没有财力、眼光或者兴趣去购藏国外大师的作品。
  由于时代较远的作品欣赏对于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买家较为困难,古代书画收藏人群还是相对较少,近现代书画则或多或少与他们亲近些,但真伪问题比较复杂,当然也需要请专家掌眼。而当代作品不论是偏传统的书画或偏当代的油画类作品,由于艺术家还在世,所以真伪没有疑问,所以初步收藏试水时,据我所知都是从当代作品入手,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书画或当代艺术作品。那么最可靠的方式通常是通过与艺术家所签约代理的画廊购买作品,一般购买之后都会有购买凭证,来源清晰可靠。在北京、上海、香港都有集中的画廊区,同时画廊会定期参加这三地的大型艺术博览会,他们大多针对当代油画类作品,可以多多关注,从艺博会中搜寻自己钟爱的作品,与各个画廊的专业人员沟通中,逐渐建立起对艺术家作品认识。同时关注各个画廊举办的艺术家群展与个展,尤其个展透露出画廊着力培养、推广的艺术家,对于藏家而言可以不断地跟进。
  画廊一般称为一级市场,他们致力不断地发觉年轻艺术家,在展览、艺博会等方式中不断促进其艺术精进、成长,在一段时间之后,某些艺术家成为某个他们所探索领域的佼佼者,更有甚者再若干年不懈努力之后成为影响深远的大艺术家,这都是有可能的。收藏当代作品的乐趣或许就在于此,艺术家的成长让人充满了期待,因为人生轨迹总难被预测,也让人更加觉得神秘而有趣,期望他们创作出妙不可言的作品,这种种吸引力在画廊的推动下,在岁月推移之中,逐渐累计、扩大了对艺术家作品的收藏群体。
  买家无论对欣赏美术作品是否半路出家,多少需要一些兴趣,最好是热爱。因为收藏它们同时是个学习、精进的过程。现在很多买家纯粹将藏品当成商品的心态,自然和这个时代冒进与急躁心理相匹配,但是相信这样的情况会逐步改变,并不反对买进卖出进行交易获利,买家和艺术家及其作品一起成长乃是不容忽视,令人兴奋的。
  那么等买家接触当代作品,有了一定认识之后,他们自然而然会转到近现代作品,以传统类的书法、绘画为大宗。收藏这类作品专业人士的建议变得愈加重要,因为时代久远,几易其手,真伪需要更为慎重的辨别。首先最大的来源自然从一级市场画廊转到了二级市场拍卖公司,拍卖公司目前还无法承担艺术品的真伪,购买艺术品还凭买家自行判断,这更为刺激而精彩,或许有人会觉得难入手,考验眼光的古玩收藏传统从此才算初步介入,个中的乐趣也多是行家可以体味。简单地说,只会买可靠作品不能充分激活买家对艺术品的欣赏,只有真伪错杂其间才能体现艺术品收藏与鉴赏不可取代的魅力,让人觉得充满挑战与机遇,如同商界的投资,甚至有类似赌博的刺激。据我从业的经验,有很多原本不接触艺术品的藏家在多年购藏之后练成火眼金晴的多有其例,其中方面的精熟程度让从业人员都自叹弗如。而实战训练是需要财力去支持的,不是每一场战役都能获得胜利,无论买对买错,从中养成平和应对的心态,这也算是在现实中的一种修行吧。
  那么真伪优劣的市场判断该如何进行呢?离开了一级市场的定价,完全和市场接轨之后,作品价格就变成了一个需要自己衡量的问题。艺术品基本是独一无二的,因而变得更难判断,最简单地说可以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艺术价值与美术史上的地位
  我们与幅作品相遇为它所吸引,我们通常会问这是谁的作品。近现代画家的地位经过了一个较长时间的积淀之后,在美术史上的地位基本不可动摇,美术史上的地位行话则称为“名头”。时常看到画得很好的作品,但是籍籍无名,让人望而却步。而名家的作品也分等级,那么开始该买一线名家作品,还是二三线名家作品呢?这个根据自己财力、喜好而定,难以给出明确建议。但是有些经验或许还是可以供参考的:一线名家虽然价值不菲,但多限于精品力作,而普通或者应酬作品价值则低得多。很多买家在买了普通作品之后再次送拍时会宣称是大名家的作品,心理价位颇高,然而市场无法达到其预期,主要问题即未把握住其艺术价值。一般艺术家一生的高峰也就个,有些人出现得早,有些人出现得晚,因人而异,需要加以留意。而一线名家普通作品有时不如二线名家的精品更有潜力,当然这不绝对,需要具体作品比较分析,同样可酌情购买。
  这相对名声与质量更为外在的问题,也可以说是附加值。在传统作品中会在款识上写上受画者也就是第一任收藏者名字、字号等,行话称为“上款”,名人上款自然比无上款或非名人上款的作品附加值更高,更为受关注,同时还有不同的名家为同一上款人作画,通常会一起拍卖,称为“同一上款作品”,这类拍品就广受买家关注。与此相关的,如果无上款,出自名家收藏,他们会在画面上盖上自己的收藏印,经过他的鉴定,这同样值得留意。
  作品上的名家题跋
  古代文人之间喜欢诗文酬唱,这一传统延续到近代,在得意之作上请名人好友作诗文题跋。特别有些手卷,作品本身不大,但是题跋有时网罗了同时代与后来名人题跋,积累成为长至三、五米甚至十多米的长卷,洋洋大观,对于研究书画家及同时代文化圈都颇有价值,也需买家留意。
  作品的出版与著录
  著录是指作品没有画面或照片出现,但是有作品尺寸、材质、题跋等内容的记载。出版即是作品印刷在画册之中。两者最好都是与现代时间间隔较远,这样对于流传、真伪都是一种凭据。拍卖公司也会上拍民国时期出版的珂罗版画册、老艺术期刊杂志,通常会放在古籍一类拍卖专场之中。有时一件作品查到一个出版或者著录,有时会价值大增甚至翻倍,有条件可以多加购买,不但有机会意外发现佳作出现在拍卖场,对于提升个人眼光帮助也很大。
  以上简单说了下近现代书画的投资,至于古代书画则更具文化含量,其大体与近现代书画需要注意的要点一致。一般来说购买古代书画作为投资的少,收藏的多,因为它的持久价值,流通也相对少,但较为稳定,在买家认识逐渐加深之后也可购藏,这里不多赘述。
  大致循着从当代、近现代到古代的步骤去实践艺术品的投资,从中练就火眼金睛,称为收藏大家并且获得丰厚的投资回报,这和其他领域不同的是不仅可以获利,同时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艺术品投资的魅力或许就在于此,也许与世界文明接轨的路上我们也会更进一步。
其他文献
我主要做当代的有潜力的年轻艺术家。我会把客群分为消费和收藏两部分,这两个部分人都对艺术感兴趣。大部分人从艺术消费入手,上艺术鉴赏课,学习画画,参加艺术之旅,不断接触艺术品,培养兴趣,慢慢一部分人会升级到收藏系统。我不会把“消费”型的艺术品推荐给收藏线的收藏家。  长期在艺术这个行业,肯定会对艺术家的发展潜力有一个判断力。首先我会看艺术家学习履历,是否从正规系统出来,俗一点的说法就是“八大美院”科班
期刊
2012年第13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人。毕业于北京的中央美术学院,现执教于该学院建筑学院和设计学院,现住北京。从2009年以来在欧洲各国连续策划中国当代建筑和艺术展览,对西方了解中国当代建筑与艺术起到了关键作用.  别人把我视为“建筑策展人”是因为我在这方面做的展览比较多,而找我做艺术展览的人比较少。但我今年策划了两个艺术类展览,意大利卡布里岛中国当代艺术展和俄罗斯第六届当代艺术双年展
期刊
洪楚平收藏有赖少其所赠的书画、书信,及容庚、商承祚书法、书信。同时旁及相关的学者的手迹,如朱孝臧、吴梅、俞平伯、詹安泰等。  洪楚平是赖少其艺术的研究者。赖少其1986年定居广东,洪楚平开始与之交往,几乎每周拜访一次,亲眼目睹了赖少其70岁开始的艺术“变法”和创作顶峰时期。  要收藏有价值的艺术品,寻找有潜力的艺术家,必须善养慧眼,透过炫目的光环,看到艺术的本质,不要被所谓艺术家暂时的官位和高帽所
期刊
生于上世纪70年代,北京人定居广州,正从事房地产广告策划及互联网营销行业,业余航海者艺术收藏者,于中央美术学院进修艺术管理,广州嘢画廊(筹建中)创始人。  我以前是以买家(藏家)的角色介入这个行业,感觉与艺术家和市场接触都不够亲密,于整个美术史自己也只是个旁观者并没有真正参与进来。我开始在多年前就接触艺术,越接触越觉得自己始终是门外汉。曾经做过广州“十方艺术空间”,那只是个小小尝试。真正想做这个叫
期刊
我基本走“学院派”道路,主要收藏和投资美院系统里的年轻教授,主要从艺术家的学院背景、功力是否扎实、个性是否鲜明、综合素质和个人的修养几个方面来判断艺术家的价值和潜力。  首先,我基本锁定八大美院的年轻教师。一方面他们走的是职业画家的道路。如果他离开这个平台,跑去做其他事情,没有时间画画,投资这样的画家就会比较危险。如果不在美院,在艺术市场表现比较坚挺的作品,基本都出自美术学院卓越的教育家,譬如徐悲
期刊
赵熊先生的书斋名为“风过耳堂”,每天刻印、写字、画画,偶尔写诗,与朋友唱和。他有和朋友诗云:“六十年来住旧京,红尘惯看变流行。短长浓淡真人秀,荣辱浮沉假道情。声色绵绵亡犬马,江河滚滚损雄英。云烟未绝群峰乱,但眺青山不问名。”  1949年2月1日,赵熊生于西安。祖籍绍兴,在道光年间,祖上考中进士到西安来当官,从此定居。赵熊的父亲做了一辈子银行工作,总是鼓励儿子多去读书。赵熊喜欢书画,后来大伯带他拜
期刊
无论是“80后、70后、60后”藏家,首先每一代收藏的脉络肯定是不一样的。我们80后更愿意收藏当代艺术,这与我们的父辈喜欢周春芽、曾梵志等艺术家作品不同。我们每年都会去画廊、博览会、拍卖场等,大家关注的焦点也和“70后、60后”藏家有差异。一方面我们在购买力、经济实力上与父辈有差距;另一方面我们的留学背景、人生经历、对当代艺术理解以及审美喜好的不同,这些对艺术品的价值判断上都会有所迥异。比如在我们
期刊
艺术家的学术价值和商业价值,是在一个理性的分析过程中完成对其判断的。从全球艺术史的发展来看,有一些共有的规律。一个有价值的艺术家,需要实力,包括独特的艺术个性和艺术家使用的语言和逻辑,以及是从哪个艺术传统里出来的。他们的作品在艺术史上能找到自己存在的线索,以及成名的契机,同时远离商业包装和炒作。当前许多人对于艺术家潜力的判断,大部分是跟风,跟着媒体或者市场,没有自己的判断力。但是媒体容易被操控,市
期刊
2014年,对于艺术市场依然是深度调整的一年。虽然在事先预料中整体情况不被看好,但是出现了一些意外天价,也有精品流拍、重复上拍等特点。从市场趋势来看,调整的势头依然在延续。在过去的这一年中,各种现象可谓纷繁复杂。通过梳理2014年十大拍场,或许可以给2015年整体拍卖市场予以启示。  日拍进港  东京中央(香港)首拍 中国近现代书画  成立于2010年的东京中央以日本为据点,2013年于香港成立分
期刊
姚谦,台湾著名的写词人、制作人、音乐经理人,现令华语乐坛举足轻重的大师级词人。他与收藏有何联系呢?如果不是一次很偶然的巧合,今天之姚谦会集作词人、音乐人、收藏家于一身?  误撞收藏门:选择20世纪油画  “那是1996年的时候,本来和朋友约好在一个书店见面,结果他迟到了。为打发我,说那里有一个拍卖公司(苏富比)正好在做拍卖预展。他知道我喜欢看艺术品,就推荐我去看。那个时候我完全没有艺术品收藏的概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