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涉农专业是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中占据重要地位。现今加强校企协作力度,构建创业情境下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完善通用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所在。
关键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双元培育
1 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背景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 号),教育部启动了“国创计划”(教高司函〔2018〕第 14 号)。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实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为目标,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现阶段涉农专业学生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因此,需要摒弃传统的教育培养模式,开创多元化的、以创业和就业为导向的新型方式。高职院校可以在创业情境下构建涉农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学院涉农创业孵化基地为依托,将创业项目作为主体,学生的实际创业需要作为动力,构建专业课程,促使学生将创业与专业结合到一起,完善知识结构,培养综合素质与创业创新的能力,培养出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改善学生的就业环境,还能促进学生自身学习热情的提高。對学生的学习具有显著的驱动性。在学习内容与自身的实际需要相契合的情况下,学生会主动进行学习。所以,创业作为驱动力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构建“双循环、三融合、四能力”双元培育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以校企行合作育人为主体,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创业就业、服务发展为导向,注重改革创新,深化产教融合,创建并实施以学生专业素质、职业能力养成为主线,以培养现代农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校企共建的“双循环、三融合、四能力”双元培育人才培养模式。
其中“双循环”,是指依据现代农业类专业特点,学生在校期间完成二个循环周期的生产任务;“三融合”,是指学校、企业和行业三方面融合;“四能力”,是指专业基础能力、通用能力、职业岗位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四大能力。通过实施“双循环、三融合、四能力”培育人才培养模式,将基础理论学习、实践技能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和综合素质提高紧密结合,使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呈现逐级递进的阶梯式提高,最终实现由学生到准员工,准员工到岗位人的转变。
遵循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成长规律设计教学时段,第一学期为“职业认知学段”,第二、三学期为“职业感知学段”和“创业体验阶段”,第四、五学期为“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工段”,第六学期为“职场竞技工段”,层阶递进、梯次融合,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精神。
3 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办法
第Ⅰ学段(第一学期):以课堂教学为主,校内实训室、行业企业参观学习、社会实践、慕课等多种教学形式为辅助。完成基础课程和部分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并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使学生形成职业发展、创新创业所需的职业认知。
第Ⅱ学段(第二、三学期):以课堂和校内实训基地技能训练为主,通过对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过硬的专业核心技能。依托学院生产性实训基地,任课教师承担基地创业项目、项目对接课程、学生全程参与、生产实训同步;通过教师生产性创业项目训练,使学生掌握本专业核心技能,领会创业理念、同时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养成“学农爱农”、“团队协作”的职业素质,在教师的带领下,以教师的生产项目为依托,完成第一循环的生产任务。
第Ⅲ学段(第四、五学期):依托学院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相关农业企业,按照各专业生产项目将学生分组。校内外教师指导,学生以创业项目为载体完成第二循环生产任务。学校提供基础设施,学生承担创业项目运行中的费用,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根据学生的创业生产过程、经济效益等内容完成情况对学生考核。通过真实创业环境中的专业技能系统化训练,深化专业核心技能,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合岗位职业能力,使学生的专业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第Ⅳ学段(第六学期):学生进入校外实训基地或预就业单位进行为期一学期的顶岗实习,以员工身份独立完成企业工作任务,由企业、行业指导教师与校内双师素质教师按照校企共同制定的顶岗实习指导、考核与管理办法进行实习指导与考核,最终完成由学生到岗位人的角色转换。
4 结语
在高职院校涉农类专业教育中,依托于校企协作模式,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打造“双循环、三融合、四能力”双元培育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综合性发展,使学生不仅具有丰富的农业专业知识理论及技能,更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和岗位工作技能,这对学生今后发展十分重要。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涉农类专业教学中,依托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培育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能够促进涉农专业课程更加优化,推动涉农类专业创业教育与岗位实际融合,以此进一步提升学生专业学习能力。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入,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双元培育
1 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背景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 号),教育部启动了“国创计划”(教高司函〔2018〕第 14 号)。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实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为目标,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现阶段涉农专业学生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因此,需要摒弃传统的教育培养模式,开创多元化的、以创业和就业为导向的新型方式。高职院校可以在创业情境下构建涉农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学院涉农创业孵化基地为依托,将创业项目作为主体,学生的实际创业需要作为动力,构建专业课程,促使学生将创业与专业结合到一起,完善知识结构,培养综合素质与创业创新的能力,培养出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改善学生的就业环境,还能促进学生自身学习热情的提高。對学生的学习具有显著的驱动性。在学习内容与自身的实际需要相契合的情况下,学生会主动进行学习。所以,创业作为驱动力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构建“双循环、三融合、四能力”双元培育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以校企行合作育人为主体,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创业就业、服务发展为导向,注重改革创新,深化产教融合,创建并实施以学生专业素质、职业能力养成为主线,以培养现代农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校企共建的“双循环、三融合、四能力”双元培育人才培养模式。
其中“双循环”,是指依据现代农业类专业特点,学生在校期间完成二个循环周期的生产任务;“三融合”,是指学校、企业和行业三方面融合;“四能力”,是指专业基础能力、通用能力、职业岗位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四大能力。通过实施“双循环、三融合、四能力”培育人才培养模式,将基础理论学习、实践技能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和综合素质提高紧密结合,使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呈现逐级递进的阶梯式提高,最终实现由学生到准员工,准员工到岗位人的转变。
遵循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成长规律设计教学时段,第一学期为“职业认知学段”,第二、三学期为“职业感知学段”和“创业体验阶段”,第四、五学期为“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工段”,第六学期为“职场竞技工段”,层阶递进、梯次融合,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精神。
3 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办法
第Ⅰ学段(第一学期):以课堂教学为主,校内实训室、行业企业参观学习、社会实践、慕课等多种教学形式为辅助。完成基础课程和部分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并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使学生形成职业发展、创新创业所需的职业认知。
第Ⅱ学段(第二、三学期):以课堂和校内实训基地技能训练为主,通过对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过硬的专业核心技能。依托学院生产性实训基地,任课教师承担基地创业项目、项目对接课程、学生全程参与、生产实训同步;通过教师生产性创业项目训练,使学生掌握本专业核心技能,领会创业理念、同时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养成“学农爱农”、“团队协作”的职业素质,在教师的带领下,以教师的生产项目为依托,完成第一循环的生产任务。
第Ⅲ学段(第四、五学期):依托学院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相关农业企业,按照各专业生产项目将学生分组。校内外教师指导,学生以创业项目为载体完成第二循环生产任务。学校提供基础设施,学生承担创业项目运行中的费用,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根据学生的创业生产过程、经济效益等内容完成情况对学生考核。通过真实创业环境中的专业技能系统化训练,深化专业核心技能,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合岗位职业能力,使学生的专业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第Ⅳ学段(第六学期):学生进入校外实训基地或预就业单位进行为期一学期的顶岗实习,以员工身份独立完成企业工作任务,由企业、行业指导教师与校内双师素质教师按照校企共同制定的顶岗实习指导、考核与管理办法进行实习指导与考核,最终完成由学生到岗位人的角色转换。
4 结语
在高职院校涉农类专业教育中,依托于校企协作模式,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打造“双循环、三融合、四能力”双元培育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综合性发展,使学生不仅具有丰富的农业专业知识理论及技能,更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和岗位工作技能,这对学生今后发展十分重要。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涉农类专业教学中,依托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培育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能够促进涉农专业课程更加优化,推动涉农类专业创业教育与岗位实际融合,以此进一步提升学生专业学习能力。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入,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