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情境下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aoxin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涉农专业是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中占据重要地位。现今加强校企协作力度,构建创业情境下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完善通用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所在。
  关键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双元培育
  1 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背景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 号),教育部启动了“国创计划”(教高司函〔2018〕第 14 号)。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实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为目标,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现阶段涉农专业学生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因此,需要摒弃传统的教育培养模式,开创多元化的、以创业和就业为导向的新型方式。高职院校可以在创业情境下构建涉农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学院涉农创业孵化基地为依托,将创业项目作为主体,学生的实际创业需要作为动力,构建专业课程,促使学生将创业与专业结合到一起,完善知识结构,培养综合素质与创业创新的能力,培养出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改善学生的就业环境,还能促进学生自身学习热情的提高。對学生的学习具有显著的驱动性。在学习内容与自身的实际需要相契合的情况下,学生会主动进行学习。所以,创业作为驱动力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构建“双循环、三融合、四能力”双元培育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以校企行合作育人为主体,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创业就业、服务发展为导向,注重改革创新,深化产教融合,创建并实施以学生专业素质、职业能力养成为主线,以培养现代农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校企共建的“双循环、三融合、四能力”双元培育人才培养模式。
  其中“双循环”,是指依据现代农业类专业特点,学生在校期间完成二个循环周期的生产任务;“三融合”,是指学校、企业和行业三方面融合;“四能力”,是指专业基础能力、通用能力、职业岗位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四大能力。通过实施“双循环、三融合、四能力”培育人才培养模式,将基础理论学习、实践技能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和综合素质提高紧密结合,使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呈现逐级递进的阶梯式提高,最终实现由学生到准员工,准员工到岗位人的转变。
  遵循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成长规律设计教学时段,第一学期为“职业认知学段”,第二、三学期为“职业感知学段”和“创业体验阶段”,第四、五学期为“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工段”,第六学期为“职场竞技工段”,层阶递进、梯次融合,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精神。
  3 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办法
  第Ⅰ学段(第一学期):以课堂教学为主,校内实训室、行业企业参观学习、社会实践、慕课等多种教学形式为辅助。完成基础课程和部分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并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使学生形成职业发展、创新创业所需的职业认知。
  第Ⅱ学段(第二、三学期):以课堂和校内实训基地技能训练为主,通过对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过硬的专业核心技能。依托学院生产性实训基地,任课教师承担基地创业项目、项目对接课程、学生全程参与、生产实训同步;通过教师生产性创业项目训练,使学生掌握本专业核心技能,领会创业理念、同时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养成“学农爱农”、“团队协作”的职业素质,在教师的带领下,以教师的生产项目为依托,完成第一循环的生产任务。
  第Ⅲ学段(第四、五学期):依托学院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相关农业企业,按照各专业生产项目将学生分组。校内外教师指导,学生以创业项目为载体完成第二循环生产任务。学校提供基础设施,学生承担创业项目运行中的费用,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根据学生的创业生产过程、经济效益等内容完成情况对学生考核。通过真实创业环境中的专业技能系统化训练,深化专业核心技能,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合岗位职业能力,使学生的专业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第Ⅳ学段(第六学期):学生进入校外实训基地或预就业单位进行为期一学期的顶岗实习,以员工身份独立完成企业工作任务,由企业、行业指导教师与校内双师素质教师按照校企共同制定的顶岗实习指导、考核与管理办法进行实习指导与考核,最终完成由学生到岗位人的角色转换。
  4 结语
  在高职院校涉农类专业教育中,依托于校企协作模式,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打造“双循环、三融合、四能力”双元培育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综合性发展,使学生不仅具有丰富的农业专业知识理论及技能,更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和岗位工作技能,这对学生今后发展十分重要。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涉农类专业教学中,依托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培育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能够促进涉农专业课程更加优化,推动涉农类专业创业教育与岗位实际融合,以此进一步提升学生专业学习能力。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入,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移动网络的普及,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新媒介的出现给社会带来的冲击,成了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而每一种新媒介都是新的媒介技术的产物,“新媒介”永远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每一种新媒介在它诞生和普及的初期都曾对社会产生过广泛的冲击,主要体现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实时传输技术几个主要方面,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传统;新媒体  一、媒介发展背景 
期刊
摘 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姿轨控发动机推力测试系统校准装置设计,采用砝码对推力测试系统施加力值,通过比较标准测力仪的示值与测试系统显示的推力值实现姿轨控发动机推力测试系统力值的原位校准,避免了因测力传感器拆卸送检、安装引入的不确定度,增大了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关键词:姿轨控发动机;推力测试;原位校准装置  中图分类号:TB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姿轨控发动机也称姿态控制发动机
期刊
摘 要:进入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融合成为当前开展技术革新的新趋势。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提高信息处理水平,提升信息处理效率,为计算机技术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基于大数据时代下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情况,就如何与计算机网络技术更好结合发挥作用展开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技术  引言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计算机网
期刊
摘 要:林业工程的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非凡,造林作为林业工程中的重要一环,做好造林管理对于保障林业工程的综合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建立完善的造林管理体系才能保障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投入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因此,在林业工程中,必须要针对造林管理建立出完善可行的林业工程造林管理措施,以此保障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保障人们生活的高品质,促进国家的综合全面发展。  关键词:林业工程;造林管理;方法;
期刊
摘 要:当前的建筑都以高层建筑为主要形式,使得城市环境拥挤的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不过,这种建筑形式对地基施工质量要求极高,由于重量荷载显著增加,需要建筑工程地基结构的强度更大,具有更高的稳定性。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对地基处理技术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应用,最大程度地保证建筑工程整体的稳定性,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和人们的居住安全,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也随之快速发展与进步,色彩最为万千世界中最直观的一种表达也变得愈加丰富。因此在景观设计上如何利用好色彩的组合构成,使当代景观设计变得更加美好成为设计师们首要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探讨色彩的物理作用和心理作用对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色彩的物理作用;色彩的心理作用;景观设计中色彩的运用  1.色彩的作用  研究学者称,[1]
期刊
摘 要:在活动构造发育的山地环境进行选线是铁路工程和公路工程等建设工程最为关心的一类地质问题,而在活动构造区山地环境进行铁路选线需要考虑场区地质环境、新构造运动与地震、山地灾害等重大地质问题以及技术、经济等因素,从而达到最优的铁路路线走向。本文即针对于此进行研究。  关键词:活动构造区;山地环境;铁路选线;研究  1、前言  我国的大陆板块新构造运动地区大部分都分布在西南地区,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使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建筑工程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类建筑物规模、体量都在大幅提升,各类建筑当中的大体积混凝土应用日渐广泛。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会对建筑工程结构安全及整体质量产生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质量控制,避免出现因质量问题造成的安全事故及工程问题。  关键词: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应用分析  引言  混凝土材料抗压性强、抗震性能好、经济性高,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混凝土施工
期刊
摘 要: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的当下,从建筑到室内,室外适老化设施变得越来越重要,景观环境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不仅能提供适宜老年人的户外空间,同时对老年人幸福感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对老年人的景观设计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阐述社会心理学下的景观设计,主要以日本SUN CITY宝冢疗养院为例。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景观设计;疗养院;老年人  现在的园艺疗法,康复景观无一不是在证明景观對于人,不仅仅是
期刊
摘 要:过去在对市政工程的管道进行施工期间,要对道路进行封闭处理,不过这会降低交通运行的安全性。而想要加强管道施工的效果,那么就要合理的采用顶管施工技术,其作用在于不会给地面造成严重的破坏,从而便可以确保交通的安全性,这因此得到相关施工人员的青睐。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讨论一下在施工工程建设期间如何合理的应用顶管施工技术。  关键词:工程建设;顶管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市政工程是惠及民生的主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