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记忆不仅容易逝去,还会轻易地出现错误。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该信任自己的记忆,相反,我们还得正视,错误记忆是人类适应现实的体现。伴随着对这些“美丽错误”的不断了解,我们也将更加深入地理解记忆过程的本质。
【关键词】记忆 错误 研究 现实意义
人们会无故的“捏造”本没有发生的事情吗?是的,这是事实!人们会错误的回忆起一些根本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或者回想起来的事情与自己的真实经历并不相符。这就是记忆心理学中的一个极为有趣的领域——错误记忆。
人们为什么会出现错误记忆?出现的错误记忆是不是都是不好的呢?怎样才能避免出现错误记忆?我将针对这些内容与大家探讨一下。
一、错误记忆概述
1932年,英国著名心理学家巴特利特进行了著名的“幽灵的战争”实验,这是错误记忆研究史上最早的研究。实验步骤是:先向几个被试者阅读一个印第安民间故事《幽灵的战争》,然后让被试者经过不同时间间隔来对故事进行回忆。随着时间的延长,被试者的记忆均出现了偏差,有的丢三落四,有的添油加醋,有的对故事情节进行了自我创造……由此得出试验结论:随着时间的推迟,人的记忆会发生系统性失真,形成错误记忆。
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人们对错误记忆的研究又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研究热情。其中,美国加州大学的罗福士等人的研究成为错误记忆研究的又一个里程碑。罗福士认为:人们对事件的回忆是一种对现实发生事件的重构,而不是完全准确的再现,人们会用以前的经历或经验来填补对新信息的遗漏,最终导致记忆发生调整和改变。他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一种重要的研究范式——误导信息干扰范式。实验中,向实验组被试者提供会有误导信息的描述和问题,而对控制组被试者不提供误导信息,结果就是实验组的记忆成绩不如控制组。在我们日常教学中,也经常遇到这种现象,有时,老师反复强调某个知识点或者易错点,担心学生出错,而结果就是有学生出错。想想我们还不如不强调呢,越强调反而越容易出错。究其原因,是我们给学生提供了一些误导信息,导致了学生记忆的混淆,形成错误记忆。
以上是对错误记忆的研究历程作了一个概述,那么,研究错误记忆有什么现实意义呢?
二、错误记忆研究的现实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现象都与错误记忆紧密关联,我们对此研究的目的是对这些现象做出解释并加以应用。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以下这四种:词语遮蔽效应、想象膨胀效应、目击证人的错误记忆、童年压抑的虚假唤醒。
(一)词语遮蔽效应
通常情况下,人们在记忆某些事件时将之词语化会有助于提高记忆的效率。比如,我们记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哪八个国家,我们可以取其谐音将其词语化“饿的话每日熬一鹰”。但是,当所需记忆的事件难以用语言进行描述时,词语化反而会降低记忆效率,并有可能导致错误记忆,这种现象就是词语遮蔽效应。
(二)想象膨胀效应
想象和联想都是记忆中非常有效的方法,然而,“想象”有时也是导致错误记忆产生的主要因素,人们通过想象提高对某一虚假事件确信程度的现象,就是想象膨胀效应。比如有很多人言之确凿的说自己被外星人绑架到UFO上,然后看到了这样那样的场景,其实,这只是这些人的想象力特别丰富。想象对于记忆就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帮助人们正确回忆起发生过的事情,又能导致对未发生的事件信以为真。
(三)目击证人的错误记忆
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心理学家罗福士花了好几十年的时间来向我们证明,目击证人的证词有时也是不可靠的。罗福士曾经在1984年出庭为被冤枉成强奸犯的美国黑人青年罗纳德科顿进行了辩护。罗福士向陪审团指出,人的记忆是非常容易出错的,应激状态和恐惧感都会影响当事人的判断力,而且在识别其他种族(非自己种族)时错误率会更高(就像我们看外国人,长得都差不多)。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目击证人错误记忆的典型案例,有时,我们很难分辨出这些目击证人的叙述是真是假,尤其对于孩子来说,更是如此。课堂上,有一个小孩子说某某带了玩具,然后就会有好几个孩子说他们也看到了,其实真看到假看到还在两可之间。
(四)童年压抑的虚假唤醒
错误记忆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在心理治疗中如何恢复个体受压抑的童年记忆。很多治疗师认为,通过催眠或者其他暗示方法可以恢复那些被压抑的童年期创伤性经历的回忆,如遭受暴力或目击暴力事件等。在催眠中被恢复的记忆一度被作为庭证。但是,通过我们研究错误的记忆,我们知道这些被“重新唤醒的记忆”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却令人怀疑。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催眠不仅不能提高记忆提取的准确性,还会导致错误的记忆。因为在催眠创设的提取环境中,人们更加容易将自己内心的经历当成回忆,并且还对其正确性表现出极大的自信。
人的记忆不仅容易出现遗忘,还会轻易出现错误。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该信任自己的记忆,錯误记忆也是我们人类自身发展中的一个“美丽错误”,我们将不断去深入了解它,以便更好地去解决它。
(作者单位:徐州市黄山中心小学)
【关键词】记忆 错误 研究 现实意义
人们会无故的“捏造”本没有发生的事情吗?是的,这是事实!人们会错误的回忆起一些根本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或者回想起来的事情与自己的真实经历并不相符。这就是记忆心理学中的一个极为有趣的领域——错误记忆。
人们为什么会出现错误记忆?出现的错误记忆是不是都是不好的呢?怎样才能避免出现错误记忆?我将针对这些内容与大家探讨一下。
一、错误记忆概述
1932年,英国著名心理学家巴特利特进行了著名的“幽灵的战争”实验,这是错误记忆研究史上最早的研究。实验步骤是:先向几个被试者阅读一个印第安民间故事《幽灵的战争》,然后让被试者经过不同时间间隔来对故事进行回忆。随着时间的延长,被试者的记忆均出现了偏差,有的丢三落四,有的添油加醋,有的对故事情节进行了自我创造……由此得出试验结论:随着时间的推迟,人的记忆会发生系统性失真,形成错误记忆。
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人们对错误记忆的研究又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研究热情。其中,美国加州大学的罗福士等人的研究成为错误记忆研究的又一个里程碑。罗福士认为:人们对事件的回忆是一种对现实发生事件的重构,而不是完全准确的再现,人们会用以前的经历或经验来填补对新信息的遗漏,最终导致记忆发生调整和改变。他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一种重要的研究范式——误导信息干扰范式。实验中,向实验组被试者提供会有误导信息的描述和问题,而对控制组被试者不提供误导信息,结果就是实验组的记忆成绩不如控制组。在我们日常教学中,也经常遇到这种现象,有时,老师反复强调某个知识点或者易错点,担心学生出错,而结果就是有学生出错。想想我们还不如不强调呢,越强调反而越容易出错。究其原因,是我们给学生提供了一些误导信息,导致了学生记忆的混淆,形成错误记忆。
以上是对错误记忆的研究历程作了一个概述,那么,研究错误记忆有什么现实意义呢?
二、错误记忆研究的现实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现象都与错误记忆紧密关联,我们对此研究的目的是对这些现象做出解释并加以应用。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以下这四种:词语遮蔽效应、想象膨胀效应、目击证人的错误记忆、童年压抑的虚假唤醒。
(一)词语遮蔽效应
通常情况下,人们在记忆某些事件时将之词语化会有助于提高记忆的效率。比如,我们记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哪八个国家,我们可以取其谐音将其词语化“饿的话每日熬一鹰”。但是,当所需记忆的事件难以用语言进行描述时,词语化反而会降低记忆效率,并有可能导致错误记忆,这种现象就是词语遮蔽效应。
(二)想象膨胀效应
想象和联想都是记忆中非常有效的方法,然而,“想象”有时也是导致错误记忆产生的主要因素,人们通过想象提高对某一虚假事件确信程度的现象,就是想象膨胀效应。比如有很多人言之确凿的说自己被外星人绑架到UFO上,然后看到了这样那样的场景,其实,这只是这些人的想象力特别丰富。想象对于记忆就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帮助人们正确回忆起发生过的事情,又能导致对未发生的事件信以为真。
(三)目击证人的错误记忆
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心理学家罗福士花了好几十年的时间来向我们证明,目击证人的证词有时也是不可靠的。罗福士曾经在1984年出庭为被冤枉成强奸犯的美国黑人青年罗纳德科顿进行了辩护。罗福士向陪审团指出,人的记忆是非常容易出错的,应激状态和恐惧感都会影响当事人的判断力,而且在识别其他种族(非自己种族)时错误率会更高(就像我们看外国人,长得都差不多)。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目击证人错误记忆的典型案例,有时,我们很难分辨出这些目击证人的叙述是真是假,尤其对于孩子来说,更是如此。课堂上,有一个小孩子说某某带了玩具,然后就会有好几个孩子说他们也看到了,其实真看到假看到还在两可之间。
(四)童年压抑的虚假唤醒
错误记忆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在心理治疗中如何恢复个体受压抑的童年记忆。很多治疗师认为,通过催眠或者其他暗示方法可以恢复那些被压抑的童年期创伤性经历的回忆,如遭受暴力或目击暴力事件等。在催眠中被恢复的记忆一度被作为庭证。但是,通过我们研究错误的记忆,我们知道这些被“重新唤醒的记忆”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却令人怀疑。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催眠不仅不能提高记忆提取的准确性,还会导致错误的记忆。因为在催眠创设的提取环境中,人们更加容易将自己内心的经历当成回忆,并且还对其正确性表现出极大的自信。
人的记忆不仅容易出现遗忘,还会轻易出现错误。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该信任自己的记忆,錯误记忆也是我们人类自身发展中的一个“美丽错误”,我们将不断去深入了解它,以便更好地去解决它。
(作者单位:徐州市黄山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