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黔南立体气候明显,农业发展基础较好。蔬菜是黔南农业产业中的第一产业,也是重点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2018年种植面积259万亩(次),产值111.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384亿的31%。但由于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运用不够,我州蔬菜种植一直处于传统的以单季为主的种植模式,品种不优、复种指数不高、亩产值一直平均保持在多年来创造的10000元、8000元、5000元,即“185”。根据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要求,州委州政府提出:怎样借助黔南的海拔差异大、气候优势明显、蔬菜品种丰富、区位优势好、市场渠道宽等有利条件,不断提升黔南“185”工程,使亩均效益最大化。为此,黔南蔬菜“321”种植新技术应运而生。
关键词:“321”新技术;推广;蔬菜产业
1、“321”模式及推广情况
所谓“321”模式:就是巧打蔬菜“错季上市”牌,早春蔬菜提前种植,秋冬蔬菜延后采收,通过不同生态区蔬菜特需种类和品种的筛选、全年茬口科学搭配、适宜播种期、定植期及配套技术,构建不同海拔地区蔬菜高效种植接茬栽培技术体系,实现蔬菜年亩产值达到3万元、2万元、1万元。
1.1“3万元”模式
在低海拔600米以下地区,年平均气温18.2℃以上的罗甸、三都、荔波、平塘等4个县为代表种植条件好的区域,重点推广两种模式。一是“菜-稻-菜”模式。采取“茄果类(套种春白菜)+水稻+瓜豆类”一年三季四收模式,第一季茄果类:10月份播种育苗,12月底开始移栽,次年4月至6月采收,平均亩产量4000公斤,亩产值16000元,套种春白菜:2月初育苗,2月底移栽,亩栽2000株,5月初采收,亩产量1500公斤,亩产值4500元;第二季水稻:5月播种,6月底移栽,9月采收,亩产500公斤,亩产值1500元;第三季瓜豆类:9月播种育苗,11月采收,平均亩产1300公斤,亩产值4160元。实现平均亩产值达26160元,全州推广种植面积2万亩。二是“菜-菜-菜”模式。采取“茄果类(套种春白菜)+瓜类+豆类”一年三季四收模式,第一季茄果类:10月份播种育苗,12月底移栽,次年4月至6月采收,平均亩产量4000公斤,亩产值16000元,套作白菜:2月初育苗,2月底移栽,亩栽2000株,亩产量1500公斤,亩产值4500元;第二季瓜类:6月初播种,6月底移栽,9月采收完毕,平均亩产2000公斤,亩产值4800元;第三季豆类:9月播种,11月采收,平均亩产1200公斤,亩产值3600元。实现平均亩产值达28900元,全州推广种植面积1万亩。
1.2“2万元”模式
在中高海拔700米以上地区,以都匀、福泉、独山、贵定、惠水、龙里、瓮安、长顺等县市为代表种植条件较好的区域,重点推广“菜-菜-菜”模式。采取“春叶菜+夏秋茄果类+冬莴笋”一年三季三收模式,第一季春叶菜:3月中下旬定植,5月初采收,亩产8000公斤,亩产值8000元;第二季茄果类:2月底至3月初育苗,5月中下旬定植,7月下旬至10月中旬采收,平均亩产量5000公斤,亩产值10000元;第三季冬莴笋:9月中下旬育苗,10月中下旬定植,次年2月采收,亩产量3500公斤,亩产值4200元,实现平均亩产值22000元,全州推广种植面积6万亩。
1.3“1万元”模式
在中高海拔700米以上地区,以都匀、福泉、独山、贵定、惠水、龙里、瓮安、长顺等县市为代表不宜推广“2”万元的区域,重点推广“菜-菜”模式。采取“鲜食玉米(套种春白菜)+瓜豆类”一年两季三收模式,第一季春白菜:2月底育苗,3月底移栽,亩栽2000株,亩产量1500公斤,亩产值4500元。鲜食玉米4月底移栽,7月份采收,亩产量1200公斤,亩产值3600元;第二季瓜豆类:以玉米杆作架材,直播瓜豆类,8月初播种,10月中下旬采收,平均亩产量1500公斤,亩产值4500元。实现平均亩产值达12600元,全州推广种植面积3万亩。
2、效益分析
2.1经济效益分析。通过测产,项目区平均亩产量达到9425公斤,比常规3000公斤增6425公斤;平均亩产值达到20918元,较常规栽培亩产值9000元增11918元。全州应用推广总面积12万亩,实现总产量137.9万噸,总产值25.102亿元,同比分别增283%、132.4%。目前,全州现有蔬菜基地面积120万亩(种植面积270万亩次),基础条件较好,适宜“321”高效种植模式的基地面积46万亩,其中:亩产达到3万元的基地面积有9万亩、亩产值达到2万元的基地面积37万亩。如果计划推广面积46万亩,平均亩产值可增至2.196万元,可新增总产值56亿元,使蔬菜产值由原来的123亿元增加到179亿元,种植户人均增收1912元。
2.2社会效益分析。实施推广“321”蔬菜高效种植模式以来,被省、州、县作为农业产业扶贫的科技支撑,得到省农科院名誉院长李桂莲等省内知名蔬菜专家认可,全州在实施500亩坝区结构调整中,把“321”蔬菜高效种植模式作为坝区产业结构调整及技术配套的首选进行大力推广。今年,都匀市良亩坝区、罗甸县罗化坝区等通过推广“321”蔬菜高效种植模式亩产值已达3万元以上,2018年以来多次被贵州日报、黔南日报进行典型宣传报道,如,贵州日报当代先锋网2019年10月13日报道“都匀样板坝区喜丰收瓜香菜绿富农家”,黔南日报2019年1月18日报道“福泉:强化“321”高效种植模式助力产业扶贫”。
2.3生态效益分析。通过推广实施“321”蔬菜高效种植模式,指导和规范广大菜农按照生态化、标准化技术进行生产,推广应用低毒高效农药、合理施用机肥等生态化栽培技术,蔬菜产品农残检测合格率达到100%。
3、总结
通过推广实施 “321”蔬菜高效种植模式,使得我州农村产业革命蔬菜产业发展中有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黔南州脱贫攻坚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为下步乡村产业振兴奠定坚实基础,为全省推广“321”高效模式树立了样板。
关键词:“321”新技术;推广;蔬菜产业
1、“321”模式及推广情况
所谓“321”模式:就是巧打蔬菜“错季上市”牌,早春蔬菜提前种植,秋冬蔬菜延后采收,通过不同生态区蔬菜特需种类和品种的筛选、全年茬口科学搭配、适宜播种期、定植期及配套技术,构建不同海拔地区蔬菜高效种植接茬栽培技术体系,实现蔬菜年亩产值达到3万元、2万元、1万元。
1.1“3万元”模式
在低海拔600米以下地区,年平均气温18.2℃以上的罗甸、三都、荔波、平塘等4个县为代表种植条件好的区域,重点推广两种模式。一是“菜-稻-菜”模式。采取“茄果类(套种春白菜)+水稻+瓜豆类”一年三季四收模式,第一季茄果类:10月份播种育苗,12月底开始移栽,次年4月至6月采收,平均亩产量4000公斤,亩产值16000元,套种春白菜:2月初育苗,2月底移栽,亩栽2000株,5月初采收,亩产量1500公斤,亩产值4500元;第二季水稻:5月播种,6月底移栽,9月采收,亩产500公斤,亩产值1500元;第三季瓜豆类:9月播种育苗,11月采收,平均亩产1300公斤,亩产值4160元。实现平均亩产值达26160元,全州推广种植面积2万亩。二是“菜-菜-菜”模式。采取“茄果类(套种春白菜)+瓜类+豆类”一年三季四收模式,第一季茄果类:10月份播种育苗,12月底移栽,次年4月至6月采收,平均亩产量4000公斤,亩产值16000元,套作白菜:2月初育苗,2月底移栽,亩栽2000株,亩产量1500公斤,亩产值4500元;第二季瓜类:6月初播种,6月底移栽,9月采收完毕,平均亩产2000公斤,亩产值4800元;第三季豆类:9月播种,11月采收,平均亩产1200公斤,亩产值3600元。实现平均亩产值达28900元,全州推广种植面积1万亩。
1.2“2万元”模式
在中高海拔700米以上地区,以都匀、福泉、独山、贵定、惠水、龙里、瓮安、长顺等县市为代表种植条件较好的区域,重点推广“菜-菜-菜”模式。采取“春叶菜+夏秋茄果类+冬莴笋”一年三季三收模式,第一季春叶菜:3月中下旬定植,5月初采收,亩产8000公斤,亩产值8000元;第二季茄果类:2月底至3月初育苗,5月中下旬定植,7月下旬至10月中旬采收,平均亩产量5000公斤,亩产值10000元;第三季冬莴笋:9月中下旬育苗,10月中下旬定植,次年2月采收,亩产量3500公斤,亩产值4200元,实现平均亩产值22000元,全州推广种植面积6万亩。
1.3“1万元”模式
在中高海拔700米以上地区,以都匀、福泉、独山、贵定、惠水、龙里、瓮安、长顺等县市为代表不宜推广“2”万元的区域,重点推广“菜-菜”模式。采取“鲜食玉米(套种春白菜)+瓜豆类”一年两季三收模式,第一季春白菜:2月底育苗,3月底移栽,亩栽2000株,亩产量1500公斤,亩产值4500元。鲜食玉米4月底移栽,7月份采收,亩产量1200公斤,亩产值3600元;第二季瓜豆类:以玉米杆作架材,直播瓜豆类,8月初播种,10月中下旬采收,平均亩产量1500公斤,亩产值4500元。实现平均亩产值达12600元,全州推广种植面积3万亩。
2、效益分析
2.1经济效益分析。通过测产,项目区平均亩产量达到9425公斤,比常规3000公斤增6425公斤;平均亩产值达到20918元,较常规栽培亩产值9000元增11918元。全州应用推广总面积12万亩,实现总产量137.9万噸,总产值25.102亿元,同比分别增283%、132.4%。目前,全州现有蔬菜基地面积120万亩(种植面积270万亩次),基础条件较好,适宜“321”高效种植模式的基地面积46万亩,其中:亩产达到3万元的基地面积有9万亩、亩产值达到2万元的基地面积37万亩。如果计划推广面积46万亩,平均亩产值可增至2.196万元,可新增总产值56亿元,使蔬菜产值由原来的123亿元增加到179亿元,种植户人均增收1912元。
2.2社会效益分析。实施推广“321”蔬菜高效种植模式以来,被省、州、县作为农业产业扶贫的科技支撑,得到省农科院名誉院长李桂莲等省内知名蔬菜专家认可,全州在实施500亩坝区结构调整中,把“321”蔬菜高效种植模式作为坝区产业结构调整及技术配套的首选进行大力推广。今年,都匀市良亩坝区、罗甸县罗化坝区等通过推广“321”蔬菜高效种植模式亩产值已达3万元以上,2018年以来多次被贵州日报、黔南日报进行典型宣传报道,如,贵州日报当代先锋网2019年10月13日报道“都匀样板坝区喜丰收瓜香菜绿富农家”,黔南日报2019年1月18日报道“福泉:强化“321”高效种植模式助力产业扶贫”。
2.3生态效益分析。通过推广实施“321”蔬菜高效种植模式,指导和规范广大菜农按照生态化、标准化技术进行生产,推广应用低毒高效农药、合理施用机肥等生态化栽培技术,蔬菜产品农残检测合格率达到100%。
3、总结
通过推广实施 “321”蔬菜高效种植模式,使得我州农村产业革命蔬菜产业发展中有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黔南州脱贫攻坚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为下步乡村产业振兴奠定坚实基础,为全省推广“321”高效模式树立了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