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学科,数学学习活动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
一、从阅读中感悟数学语言
在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往往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我看不懂题目。”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学生不会把日常生活的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只有学会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逻辑关系,才能达到对书本的理解。同时数学有它的精确性,每个数学概念、符号都有其精确的含义,因此数学阅读要求认真细致。要想学好数学,使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得到落实,必须重视数学阅读。
二、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中形成数学语言
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所以教师的语言要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逻辑性强。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
如:有一次,我听了某校一位教师的课,给了我深深的启发:这位教师在讲(25+75)×6时,她要求学生说是25与75的和与6的积是多少?而不说25加75括号乘以6。是的,从小就让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能力。
在教学小数加减法11-7.3-2.7=?时,我教学生如此算理:11-7.3-2.7=11-(7.3+2.7)。这是根据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一个数减去这几个数的和。我讲述后,请几名学生复述这种算理并出了几道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表述。接着再问,9.25-(1.25+0.5)=? 有什么简便的方法吗?有的学生能做出来,9.25-(1.25+0.5)=9.25-1.25-0.5。我让他们说说理由:一个数减去几个数的和,等于一个数分别减去这几个数。既让学生巩固这种算理,又再次给学生提供语言训练的机会,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三、在操作中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
动手操作是发展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教师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的演示和学具的操作这一外部活动,来发展儿童的数学语言。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注意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让学生四人小组准备相同的小棒10根,让他们分别用三根、四根、五根来摆三角形,几根的时候能摆,多少根的时候不能摆?为什么?小组之间讨论,交流。最后让学生说说他们的发现:能摆三角形的条件是,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在讲倍数、因数时,让学生用12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小组之间,通过“拼一拼”、“议一议”,得出结论:12是1和12、2和6、3和4的倍数;1和12、2和6、3和4都是12的因数。通过动手操作引发学生思维和用数学语言表达,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在各种形式中发展数学语言
1、同桌交流
同桌交流非常方便,也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发表见解、培养语言能力的好方法。特别是新授课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需要用语言及时地总结。如在“因数和倍数”的教学中,让学生叙述:1、2、3、4、6和12都是12的因数,12是1、2、3、4、6和12的倍数。简单的两句话,通过同桌间的互相交流,使学生掌握思路,灵活运用。而学困生,也可在同桌的带动下,逐步学会叙述,正确地解答。
2、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当学习中有疑难时,可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讨论后请一名代表发言。这样做,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灵活运用新旧知识,使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中,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让学生小结
小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小结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清晰地回忆出本课的要点。如在学习了分数的大小比较之后,课堂小结时,我问学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学生在回忆整理之后,纷纷举手发言,而且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和一些后进生也很积极。有些学生话虽简洁,却抓住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经常进行有目的的课堂小结,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达到智能并进,全面育人的目的。多种形式的训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也是自我表现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创造一切可以“说”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地说,提高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数学语言的培养是教学工作中一项长期的任务,它使学生获得数学交流的机会,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从阅读中感悟数学语言
在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往往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我看不懂题目。”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学生不会把日常生活的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只有学会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逻辑关系,才能达到对书本的理解。同时数学有它的精确性,每个数学概念、符号都有其精确的含义,因此数学阅读要求认真细致。要想学好数学,使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得到落实,必须重视数学阅读。
二、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中形成数学语言
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所以教师的语言要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逻辑性强。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
如:有一次,我听了某校一位教师的课,给了我深深的启发:这位教师在讲(25+75)×6时,她要求学生说是25与75的和与6的积是多少?而不说25加75括号乘以6。是的,从小就让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能力。
在教学小数加减法11-7.3-2.7=?时,我教学生如此算理:11-7.3-2.7=11-(7.3+2.7)。这是根据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一个数减去这几个数的和。我讲述后,请几名学生复述这种算理并出了几道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表述。接着再问,9.25-(1.25+0.5)=? 有什么简便的方法吗?有的学生能做出来,9.25-(1.25+0.5)=9.25-1.25-0.5。我让他们说说理由:一个数减去几个数的和,等于一个数分别减去这几个数。既让学生巩固这种算理,又再次给学生提供语言训练的机会,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三、在操作中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
动手操作是发展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教师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的演示和学具的操作这一外部活动,来发展儿童的数学语言。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注意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让学生四人小组准备相同的小棒10根,让他们分别用三根、四根、五根来摆三角形,几根的时候能摆,多少根的时候不能摆?为什么?小组之间讨论,交流。最后让学生说说他们的发现:能摆三角形的条件是,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在讲倍数、因数时,让学生用12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小组之间,通过“拼一拼”、“议一议”,得出结论:12是1和12、2和6、3和4的倍数;1和12、2和6、3和4都是12的因数。通过动手操作引发学生思维和用数学语言表达,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在各种形式中发展数学语言
1、同桌交流
同桌交流非常方便,也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发表见解、培养语言能力的好方法。特别是新授课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需要用语言及时地总结。如在“因数和倍数”的教学中,让学生叙述:1、2、3、4、6和12都是12的因数,12是1、2、3、4、6和12的倍数。简单的两句话,通过同桌间的互相交流,使学生掌握思路,灵活运用。而学困生,也可在同桌的带动下,逐步学会叙述,正确地解答。
2、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当学习中有疑难时,可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讨论后请一名代表发言。这样做,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灵活运用新旧知识,使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中,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让学生小结
小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小结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清晰地回忆出本课的要点。如在学习了分数的大小比较之后,课堂小结时,我问学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学生在回忆整理之后,纷纷举手发言,而且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和一些后进生也很积极。有些学生话虽简洁,却抓住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经常进行有目的的课堂小结,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达到智能并进,全面育人的目的。多种形式的训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也是自我表现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创造一切可以“说”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地说,提高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数学语言的培养是教学工作中一项长期的任务,它使学生获得数学交流的机会,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