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快五十岁的时候,李建军迷上了书法。他觉得他的生活从此进入了另一种景象,以往不曾想象的新的天地。
在此前几十年的机关工作生活中,他也不过就是按照一般模式工作生活着。公务繁忙,闲暇应酬。不同的是内心深处,这个77级的大学生对传统古典文化有着某种情愫,像种子埋在某个地方,期待着生发的要素。交往的私人朋友中也多是文人雅士。
直到有一天,他萌生了要学书法的念头。然后按照自己的喜好,开始一笔一划的临写李斯的小篆峄山刻石。
人生中有许多的枢机,但在当时往往不一定认识到,除非你沿着它指引的方向一直走下去,否则也不过是生命历程中一次寻常的潮起潮落。这颗种子发了芽。长相不错。最早看到他临写的小篆,我就暗暗吃了一小惊。因为在我见到的、接触到的中年书法爱好者中,乘兴随性书写的人居多,正经临碑临帖,按传统路数走的人少。所以看到他临写的小篆,结体中正匀称,线条圆润灵动,那种纯正的古典气息令我一下子刮目相看。
书法圈子的朋友给予他充分的肯定和夸奖。我想这种肯定对一个探路者是多么的重要,它坚定了他继续走下去的决心。
一个人一旦迷上了一个什么东西,就像武陵渔夫踏进了桃花源,但见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是新的风景。在某种意义上,他等于进入了另外的一种人生。
从此他真的入了迷。工作之外的业余时间基本就是在临碑临帖,写字。晚上应酬完了回家还要再写,不写字简直就过不了一天。他进入一种痴迷痴醉状态。
临了一段时间的小篆之后,他觉得自己行书是弱项,又临王羲之,兰亭序写了不知凡几。后来又转向了金文。
他觉得金文很美,他认为金文体现着古人原始审美上的一种浪漫。
金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先民认识世界纪录世界的重要工具,因为处在人类刚刚启蒙的时代, 金文还处于用象形来描摹对象的阶段,这就使这种文字造型有着图画的性质。一个个文字,就像一幅幅抽象的画,随物赋形 ,大小得体,形态生动。先民朴素的审美观和造型能力,使他们在金文中注入了一种自由主义的浪漫气息。这种美和自由的气质深深地打动了他的心灵,使他迷醉,发誓寤寐求之。
但是金文从实用性的角度说,是一种死亡的文字。年代久远,存世的字数有限,首先对字本身的记忆就是很大的挑战。我觉得这个倔强的胶东汉子的确不简单,对于这个要牵涉到古文字学研究领域的选择,他根本就没有任何畏难和退缩,相反,字典不离手,每每记住搞懂了这些天书般的文字的结构和意义,就快乐得不行。孔子说,知之者不如乐之者。古人还说,乐此不疲。我觉得这是对真正求学问的人一种准确描述。
我喜欢古典书法艺术,但是对金文书法不太了解。不过书法学习与创作的个中三昧,也略知一二,因此也就从内心敬佩这个老哥。我说他写金文,是有胆有识有功夫。所谓有胆,一是前面所说的,金文本身就是古文字学重要研究对象,一般书法家根本不敢涉足,光文字考证、记忆就是大困难,他勇于进入,不惧;其次,在山东,山东大学蒋维崧先生的金文书法那是在时空坐标系中的蔚然高峰泰斗,往往令后生小子生畏,在门槛外就会心生犹豫而止步,李建军对此没有任何心理负担,朋友们说他胆大。所谓有识,他其实很清楚蒋先生的金文成就摆在那里,后学很容易被俘虏,陷进去不能自拔。一旦被它笼罩,很难再写出自己面目。李建军决定避开这条路。他从临商周金文的原碑入手,大量临写散氏盘、毛公鼎以及石鼓文等,以自己的眼重新看见并感受钟鼎铭文,体会自己对金文的审美感受,最终确立自己的表现风格。他写出来的金文字体饱满浑厚,笔笔到位,质朴而自然。他说,金文就是浇铸在金属器具上的字,原始面貌就应该是这样子的。同时他还把小篆的灵动线条带入写大篆的过程中,试图把金文结体的奇巧与小篆的线条灵动飘逸做一结合。所谓有功夫,自然是那种忘我的投入,只要有空闲,就会琢磨金文,出发国内外,都带着笔墨。古琴界当代大师级人物李祥霆说学古琴的体会:只要喜欢就能学会,入迷就能学好,发疯就能学精。我觉得李建军先生学金文书法的过程基本涵盖了这三种状态。
建军老哥写金文书法的胆识还表现在,他这几年大量创作了很多以经典文学为内容的作品,作品量之多,尺幅之大,令人吃惊。他喜欢古典文学,从道德经、论语到唐诗宋词,他以金文这种古老文字为载体,大量书写,送同事、送朋友、送国际友人,起到了传播中国优秀古典文化的作用。他用四字名言佳句做题材,去年出版了第一本金文书法作品《翰墨丹心——李建军篆书横幅》,受到业界好评。今年他又历时一年,全部用金文抄录一遍论语,一万多字,由青岛人民出版社出版。作为一位入道并不算很久的书法家,如此成绩,实在令人感佩。对于一个书家来说,一万多字的论语写下来,从文字考证,到书写,一丝不苟,当是一桩里程碑式的巨作。
有人说书画小道。如果从经世济民这个角度说当然有道理。但是,从人类精神追求的领域看,书画道亦大矣,可审美,可移情,可感人,修身养性,娱己娱人。我们乐见更多的人追求风雅。“我来了,我看到了,我赢了”,凯撒大帝的这三句话,用来概括李建军先生研究学习金文书法的求艺之路,我觉得再贴切不过。
李建军,山东荣成人。1957年出生于青岛。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山东省新闻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在此前几十年的机关工作生活中,他也不过就是按照一般模式工作生活着。公务繁忙,闲暇应酬。不同的是内心深处,这个77级的大学生对传统古典文化有着某种情愫,像种子埋在某个地方,期待着生发的要素。交往的私人朋友中也多是文人雅士。
直到有一天,他萌生了要学书法的念头。然后按照自己的喜好,开始一笔一划的临写李斯的小篆峄山刻石。
人生中有许多的枢机,但在当时往往不一定认识到,除非你沿着它指引的方向一直走下去,否则也不过是生命历程中一次寻常的潮起潮落。这颗种子发了芽。长相不错。最早看到他临写的小篆,我就暗暗吃了一小惊。因为在我见到的、接触到的中年书法爱好者中,乘兴随性书写的人居多,正经临碑临帖,按传统路数走的人少。所以看到他临写的小篆,结体中正匀称,线条圆润灵动,那种纯正的古典气息令我一下子刮目相看。
书法圈子的朋友给予他充分的肯定和夸奖。我想这种肯定对一个探路者是多么的重要,它坚定了他继续走下去的决心。
一个人一旦迷上了一个什么东西,就像武陵渔夫踏进了桃花源,但见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是新的风景。在某种意义上,他等于进入了另外的一种人生。
从此他真的入了迷。工作之外的业余时间基本就是在临碑临帖,写字。晚上应酬完了回家还要再写,不写字简直就过不了一天。他进入一种痴迷痴醉状态。
临了一段时间的小篆之后,他觉得自己行书是弱项,又临王羲之,兰亭序写了不知凡几。后来又转向了金文。
他觉得金文很美,他认为金文体现着古人原始审美上的一种浪漫。
金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先民认识世界纪录世界的重要工具,因为处在人类刚刚启蒙的时代, 金文还处于用象形来描摹对象的阶段,这就使这种文字造型有着图画的性质。一个个文字,就像一幅幅抽象的画,随物赋形 ,大小得体,形态生动。先民朴素的审美观和造型能力,使他们在金文中注入了一种自由主义的浪漫气息。这种美和自由的气质深深地打动了他的心灵,使他迷醉,发誓寤寐求之。
但是金文从实用性的角度说,是一种死亡的文字。年代久远,存世的字数有限,首先对字本身的记忆就是很大的挑战。我觉得这个倔强的胶东汉子的确不简单,对于这个要牵涉到古文字学研究领域的选择,他根本就没有任何畏难和退缩,相反,字典不离手,每每记住搞懂了这些天书般的文字的结构和意义,就快乐得不行。孔子说,知之者不如乐之者。古人还说,乐此不疲。我觉得这是对真正求学问的人一种准确描述。
我喜欢古典书法艺术,但是对金文书法不太了解。不过书法学习与创作的个中三昧,也略知一二,因此也就从内心敬佩这个老哥。我说他写金文,是有胆有识有功夫。所谓有胆,一是前面所说的,金文本身就是古文字学重要研究对象,一般书法家根本不敢涉足,光文字考证、记忆就是大困难,他勇于进入,不惧;其次,在山东,山东大学蒋维崧先生的金文书法那是在时空坐标系中的蔚然高峰泰斗,往往令后生小子生畏,在门槛外就会心生犹豫而止步,李建军对此没有任何心理负担,朋友们说他胆大。所谓有识,他其实很清楚蒋先生的金文成就摆在那里,后学很容易被俘虏,陷进去不能自拔。一旦被它笼罩,很难再写出自己面目。李建军决定避开这条路。他从临商周金文的原碑入手,大量临写散氏盘、毛公鼎以及石鼓文等,以自己的眼重新看见并感受钟鼎铭文,体会自己对金文的审美感受,最终确立自己的表现风格。他写出来的金文字体饱满浑厚,笔笔到位,质朴而自然。他说,金文就是浇铸在金属器具上的字,原始面貌就应该是这样子的。同时他还把小篆的灵动线条带入写大篆的过程中,试图把金文结体的奇巧与小篆的线条灵动飘逸做一结合。所谓有功夫,自然是那种忘我的投入,只要有空闲,就会琢磨金文,出发国内外,都带着笔墨。古琴界当代大师级人物李祥霆说学古琴的体会:只要喜欢就能学会,入迷就能学好,发疯就能学精。我觉得李建军先生学金文书法的过程基本涵盖了这三种状态。
建军老哥写金文书法的胆识还表现在,他这几年大量创作了很多以经典文学为内容的作品,作品量之多,尺幅之大,令人吃惊。他喜欢古典文学,从道德经、论语到唐诗宋词,他以金文这种古老文字为载体,大量书写,送同事、送朋友、送国际友人,起到了传播中国优秀古典文化的作用。他用四字名言佳句做题材,去年出版了第一本金文书法作品《翰墨丹心——李建军篆书横幅》,受到业界好评。今年他又历时一年,全部用金文抄录一遍论语,一万多字,由青岛人民出版社出版。作为一位入道并不算很久的书法家,如此成绩,实在令人感佩。对于一个书家来说,一万多字的论语写下来,从文字考证,到书写,一丝不苟,当是一桩里程碑式的巨作。
有人说书画小道。如果从经世济民这个角度说当然有道理。但是,从人类精神追求的领域看,书画道亦大矣,可审美,可移情,可感人,修身养性,娱己娱人。我们乐见更多的人追求风雅。“我来了,我看到了,我赢了”,凯撒大帝的这三句话,用来概括李建军先生研究学习金文书法的求艺之路,我觉得再贴切不过。
李建军,山东荣成人。1957年出生于青岛。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山东省新闻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