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S1P受体激动剂FTY720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versus-host disease,aGVHD)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BALB/c (H2d)受体鼠接受750 cGy全身性致死性辐照,4 h后通过尾静脉注射的方法输注1×10^7个C57BL/6(H2b)小鼠来源的骨髓细胞和5×106个全脾细胞,建立aGVHD模型。从移植前第
【机 构】
:
苏州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细胞与分子肿瘤免疫实验室江苏省感染免疫重点实验室,215123,苏州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细胞与分子肿瘤免疫实验室江苏省感染免疫重点实验室,215123,苏州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细胞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S1P受体激动剂FTY720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versus-host disease,aGVHD)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BALB/c (H2d)受体鼠接受750 cGy全身性致死性辐照,4 h后通过尾静脉注射的方法输注1×10^7个C57BL/6(H2b)小鼠来源的骨髓细胞和5×106个全脾细胞,建立aGVHD模型。从移植前第1天( day 1)至移植后第4天(day 4)每天给小鼠腹腔注射FTY720(3 mg/kg)或等体积对照组溶剂,观察小鼠生存。移植后第4天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小鼠的脾脏、肝脏、肺和小肠4个脏器中的免疫细胞的表型。结果FTY720能显著延长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aGVHD的相关存活;流式细胞术结果发现FTY720能显著抑制肺和小肠中成熟DC的分布。结论 FTY720能显著抑制肺和小肠中成熟DC分布,从而减轻aGVHD。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由来自PspA家族1和PspA家族2的3个PspA蛋白组成的重组蛋白疫苗在流行的肺炎链球菌中的覆盖率。方法采用ELISA方法,分别用这3个蛋白的抗血清与159株南京地区儿童中的肺炎链球菌分离株(包括47株侵袭性菌株)进行反应,对PspA 蛋白分布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分属于9个血清型的47株侵袭性菌株中,10.7%的菌株为PspA家族1菌株,89.3%的菌株为PspA家族2菌株,而没有Psp
目的 研究三将丹体外抗HIV感染的活性及潜在机制.方法 用蒸馏法从三将丹中抽提出主要活性成分,在细胞水平采用3种亚型的HIV假病毒(B亚型、C亚型、CRF01 _AE亚型)对其体外抗病毒感染的活性进行评价.进一步研究三将丹对HIV宿主免疫细胞表面受体以及细胞因子分泌能力的影响,以探寻其可能的抗病毒机制.最后采用4种不同来源的细胞系(上皮细胞Caco-2细胞,TZM细胞,肝来源细胞Huh7细胞,淋巴
为加强支原体研究的国际间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该领域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由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分会、亚洲支原体学组织联合举办的“第七次全国暨第六届亚洲支原体学术会议”拟于2014年8月22-25日在湖南省张家界市召开。届时将有日本、韩国、印度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出席交流,欢迎国内外从事支原体相关研究、临床检验与诊疗、相关疾病防治及动植物检验检疫等相关工作的专家和同仁踊跃投稿参加。
目的:动物实验中评价重组结核分枝杆菌ESAT6-CFP10蛋白(以下简称:重组ESAT6-CFP10蛋白)皮肤试验情况,同时与PPD(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皮肤试验进行比较。方法以不同分枝杆菌分别致敏豚鼠,致敏成功后每只豚鼠皮内分别注射重组ESAT6-CFP10蛋白和PPD。用双盲法记录注射后48 h局部皮肤反应的纵径和横径,计算其均值。以结核分枝杆菌活菌感染豚鼠,在感染后不同时间内选取一定只数的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婴幼儿时期以喘息发作为临床表现的疾病,日后易发展为支气管哮喘,有研究表明毛细支气管炎与哮喘有相似的免疫学发病机制。间充质干细胞( MSC)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目前研究最多的主要是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 BM-MSC ),人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 hUC-MSC )更易于制备以及低风险病毒感染,更重要的是hUC-MSC更具有免疫耐受性。本研究对 hUC
目的 检测单种及2种联合靶向EV71病毒衣壳蛋白VP1、VP2、VP3、VP4基因(VP1~ VP4)的shRNA干扰病毒复制的效果.方法 靶向EV71病毒的VP1~VP4基因序列设计及合成shRNA,并分别将其克隆到慢病毒质粒表达载体pLOV.CMV.EGFP中.重组表达质粒同psPAX2和pMD2.G共转染293T细胞,3d后收集上清中的重组病毒颗粒.用荧光定量RT-PCR法(real-tim
目的 研究来源于肝癌患者外周血经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和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共培养诱导的DCIK细胞体外抗肝癌细胞活性.方法 采集23例肝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常规诱导出DC、CIK.部分CIK与DC按一定比例共培养,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治疗重症感染最有效的抗生素之一。近10年来,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细菌在世界各地的不断暴发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产碳青霉烯酶是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其中报道较多的是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 Klebsiella pneumoniae carbapenema-ses,KPC)。而且携带KPC的细菌感染与高死亡率呈正相关。因此及时、准确、快速地检出产KPC酶
目的:制备脑心肌炎病毒( EMCV)实验性疫苗并对其免疫原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Vero细胞培养EMCV病毒,微量细胞病变法检测病毒滴度;经过浓缩、过滤、超速离心等方法初步纯化EMCV;摸索病毒灭活方法;确定病毒半数致死量( LD50);通过肌肉注射途径免疫小鼠,微量中和试验测定血清中和抗体效价;免疫后小鼠分别以100LD50、50LD50和25LD50进行腹腔攻毒试验。结果以1∶4000β-丙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变化的意义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160例肺癌患者组和60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以及Treg细胞等不同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同时分析不同临床病理因素下Treg细胞的差异,选取其中60例患者比较术前和术后一个月Treg细胞的变化。结果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