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研究教材文本是备课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因为对文本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文本解读需要我们从课标的角度、作者的角度、编者的角度、学生的角度等多种维度去践行。本文以《理想的风筝》一文为例,就如何站在作者的角度,谈谈研读文本的体会。
一、 诵读文本,走近作者
好的语文课,应该是展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过程。因此在熟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思考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课文写了什么?二是课文如何写的?
语文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不能停留于字面的理解,不能满足于问题的解答,必须静下心来,“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重点句段要熟读成诵,与作者进行心灵互动,情感融汇。例如《理想的风筝》课文中“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zhuàn),便转(zhuǎn)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zhuǎn)向讲台。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zhuǎn)多少次。而他每转(zhuàn)一次,就引起同学们一阵激动的心跳。”“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表现他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这两段话中的多音字“转”,极其生动地写出了成年累月坚守讲台的刘老师的形象,读来怦然心跳,字里行间流淌着作者对刘老师的深切怀念之情,依稀感到作者心中的激烈跳动。我们琢磨文本,不仅要默读深思,还要高声朗诵,低声吟哦,穿透文字表层,沿波讨源,可体察作者情感脉搏律动的源头,探究作者深层的敬佩之情、感恩之情、无以回报的思念之情。
二、 品读原文,深化认知
文章选入教材,编者会进行再打磨,使之规范、准确,更符合学生阅读。所以,研究辨析课文与原文的差异,有助于加深对文本的领悟,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策略。
《理想的风筝》的原文题目叫《我们爱老师》。通过比较阅读,我发现课文《理想的风筝》删掉了原文中刘老师“课讲得极好”,以及刘老师“不喜欢笔试,却喜欢在课堂上当众提高同学,让学生们述说自己学习的心得”等情节。这样的发现,促进我对编者意图的探究:编者为什么要删呢?对教学还有什么启示呢?通过仔细琢磨,发现删减后的课文比原文更加凝练,教学的目标更加明晰。在教学中可以扣读“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中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幻想的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蓝天上翱翔”,升华情志。孩子们紧扣课题“理想的风筝”回顾全篇,从“永远”“陪伴”“翱翔”的意涵中深刻感受到放飞“理想的风筝”,就是刘老师放飞顽强的毅力和放飞热爱生活的热情,放飞刘老师对学生深沉的爱,是在学生心穹放飞理想的种子,希望他的学生和风筝一样高飞,更是作者毕生的追求,成功的动力。
三、 读懂作家,博览作品
语文教师要成为文本作者的“知音”,只读教材是不够的,还要读作者。正如古人所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理想的风筝》的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苏叔阳。苏叔阳靠着顽强的毅力和对生活的热爱,熬过了灵魂的践踏,经历了抗癌的磨难。在苏叔阳的身上,我依稀看到了刘老师的影子。刘老师的精神、教诲是苏叔阳在人生道路上登攀的不竭动力。生活、实践、历练加深了他对人生的体验和感悟。对刘老师的尊敬、怀念、效法,成了他生命不可或缺的组成。“情动而辞发”,刘老师的“笑谈残腿”“转写板书”“放追风筝”三个事例写得真挚感人,层层递进,作者有他的情感源头。这也正是教师教出激情,教出特色;学生学出感情,学出兴味的重要原因之一。
教学中,我补充了两段资料,一段节选自苏叔阳1981年的作品《春天的梦》中间的一段,
我也还记得过了二十年以后的那个严冬。我在长城以外的一个荒凉的村庄,经受“脱胎换骨”的革命教育。我记得那带着冰碴的红高粱面糊糊。记得那缩肩拱背的农民木然的眼睛,记得那阳坡下避风的土洞。……在那儿,我曾经蜷缩着睡去,梦见了春天:淙淙的水,摇曳的花。……靠了春天的梦,我熬过了对灵魂的践踏。
这样学生迅速就能发现苏叔阳在遭受不公正待遇时——顽强、不放弃对美好未来的追求,看到刘老师的影子。
第二段资料来源于苏叔阳受心理学会的邀请谈抗癌体会的报道。
1993年患癌症以来,苏叔阳先后多次手术,他年届70岁,仍笔耕不辍,写作300多万字,出书7本,积极乐观地过着每一天。
这样,学生从苏叔阳身上,再一次看到刘老师的影子,刘老师就是苏叔阳放飞的一只理想的风筝。
四、 延伸阅读,积极迁移
《理想的风筝》是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六年级下册最后一个单元的课文。这一单元为我们展示了一组老师的形象。《莫泊桑拜师》中善教善导的福楼拜,《孔子游春》中堪称“万世师表”的孔子。课后,我还指导学生阅读著名作家魏巍写的《我的老师》、鲁迅先生写的《藤野先生》,让学生走近大师笔下一位位不朽的老师,激活自己的心灵。
然后,学习《理想的风筝》运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形象,采用了边叙事边抒情的写法,并结合《习作7》的要求,写一写在小学六年学习生活中,印象最深、影响最大的一位老师,用饱含深情的笔墨写出心中的挚爱,作为送给母校的一份毕业礼物。
静悄悄地琢磨,让我们静悄悄地走进文本;文本融于心,汇于情,我们的课堂,也就发生了静悄悄的革命。
(作者单位:仪征市实验小学)
一、 诵读文本,走近作者
好的语文课,应该是展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过程。因此在熟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思考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课文写了什么?二是课文如何写的?
语文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不能停留于字面的理解,不能满足于问题的解答,必须静下心来,“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重点句段要熟读成诵,与作者进行心灵互动,情感融汇。例如《理想的风筝》课文中“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zhuàn),便转(zhuǎn)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zhuǎn)向讲台。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zhuǎn)多少次。而他每转(zhuàn)一次,就引起同学们一阵激动的心跳。”“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表现他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这两段话中的多音字“转”,极其生动地写出了成年累月坚守讲台的刘老师的形象,读来怦然心跳,字里行间流淌着作者对刘老师的深切怀念之情,依稀感到作者心中的激烈跳动。我们琢磨文本,不仅要默读深思,还要高声朗诵,低声吟哦,穿透文字表层,沿波讨源,可体察作者情感脉搏律动的源头,探究作者深层的敬佩之情、感恩之情、无以回报的思念之情。
二、 品读原文,深化认知
文章选入教材,编者会进行再打磨,使之规范、准确,更符合学生阅读。所以,研究辨析课文与原文的差异,有助于加深对文本的领悟,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策略。
《理想的风筝》的原文题目叫《我们爱老师》。通过比较阅读,我发现课文《理想的风筝》删掉了原文中刘老师“课讲得极好”,以及刘老师“不喜欢笔试,却喜欢在课堂上当众提高同学,让学生们述说自己学习的心得”等情节。这样的发现,促进我对编者意图的探究:编者为什么要删呢?对教学还有什么启示呢?通过仔细琢磨,发现删减后的课文比原文更加凝练,教学的目标更加明晰。在教学中可以扣读“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中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幻想的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蓝天上翱翔”,升华情志。孩子们紧扣课题“理想的风筝”回顾全篇,从“永远”“陪伴”“翱翔”的意涵中深刻感受到放飞“理想的风筝”,就是刘老师放飞顽强的毅力和放飞热爱生活的热情,放飞刘老师对学生深沉的爱,是在学生心穹放飞理想的种子,希望他的学生和风筝一样高飞,更是作者毕生的追求,成功的动力。
三、 读懂作家,博览作品
语文教师要成为文本作者的“知音”,只读教材是不够的,还要读作者。正如古人所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理想的风筝》的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苏叔阳。苏叔阳靠着顽强的毅力和对生活的热爱,熬过了灵魂的践踏,经历了抗癌的磨难。在苏叔阳的身上,我依稀看到了刘老师的影子。刘老师的精神、教诲是苏叔阳在人生道路上登攀的不竭动力。生活、实践、历练加深了他对人生的体验和感悟。对刘老师的尊敬、怀念、效法,成了他生命不可或缺的组成。“情动而辞发”,刘老师的“笑谈残腿”“转写板书”“放追风筝”三个事例写得真挚感人,层层递进,作者有他的情感源头。这也正是教师教出激情,教出特色;学生学出感情,学出兴味的重要原因之一。
教学中,我补充了两段资料,一段节选自苏叔阳1981年的作品《春天的梦》中间的一段,
我也还记得过了二十年以后的那个严冬。我在长城以外的一个荒凉的村庄,经受“脱胎换骨”的革命教育。我记得那带着冰碴的红高粱面糊糊。记得那缩肩拱背的农民木然的眼睛,记得那阳坡下避风的土洞。……在那儿,我曾经蜷缩着睡去,梦见了春天:淙淙的水,摇曳的花。……靠了春天的梦,我熬过了对灵魂的践踏。
这样学生迅速就能发现苏叔阳在遭受不公正待遇时——顽强、不放弃对美好未来的追求,看到刘老师的影子。
第二段资料来源于苏叔阳受心理学会的邀请谈抗癌体会的报道。
1993年患癌症以来,苏叔阳先后多次手术,他年届70岁,仍笔耕不辍,写作300多万字,出书7本,积极乐观地过着每一天。
这样,学生从苏叔阳身上,再一次看到刘老师的影子,刘老师就是苏叔阳放飞的一只理想的风筝。
四、 延伸阅读,积极迁移
《理想的风筝》是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六年级下册最后一个单元的课文。这一单元为我们展示了一组老师的形象。《莫泊桑拜师》中善教善导的福楼拜,《孔子游春》中堪称“万世师表”的孔子。课后,我还指导学生阅读著名作家魏巍写的《我的老师》、鲁迅先生写的《藤野先生》,让学生走近大师笔下一位位不朽的老师,激活自己的心灵。
然后,学习《理想的风筝》运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形象,采用了边叙事边抒情的写法,并结合《习作7》的要求,写一写在小学六年学习生活中,印象最深、影响最大的一位老师,用饱含深情的笔墨写出心中的挚爱,作为送给母校的一份毕业礼物。
静悄悄地琢磨,让我们静悄悄地走进文本;文本融于心,汇于情,我们的课堂,也就发生了静悄悄的革命。
(作者单位:仪征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