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职院校承担着我国专业化人才的培养任务,在当前形势下,也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职院校的发展过程中,校企合作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提升人才的实用性,另一方面,高校教育融入企业合作的方式,能够提升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对于民办高职院校来说,校企合作能够提升人才的就业率,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源源不断的注入活力。就当前来说,我国民办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方式,还是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和处理。本文主要从我国民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民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创新措施,这两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对高职院校发展来说,校企合作是学校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学生能否实现就业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影响高职院校特色办学的决定性的因素。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迎来了高职院校发展的黄金阶段,也为高职院校的教学体系带来了巨大挑战。面对学生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要求,如何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成为了当前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所要思考的问题。校企合作,能够进一步调动社会资源,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接轨,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校企合作,充分调动双方优势,实现资源上的优势互补,已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但是在当前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下,如何提升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上的作用,仍旧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深入的探索,不断完善当前运行机制。
一、我国民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合作程度不深
在当前校企合作方式中,更多的是通过企业的宣传形式进行的,在人才的培养方式上,很少进入到学校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一些奖学金的设置,或者是一些知识讲座以及实习平台的提供等等,对人才在培养过程中的参与度较少。总体来说,学校和企业合作的人才培养,是对企业和学校各方面的要求是相当高的,两者处于不同的利益体,所能够提供的资源也是相对有限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校企合作之间的合作程度不深也是由当前的环境所造成的。没有相关制度、政策的支撑,所开展的校企合作多是临时性的、短期的,为能真正实现人才的长期培养,为学校的培养方式提供新的可能。
(二)校企两者的利益冲突
企业参与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中,希望通过前置性的人才培养,能够从高职院校中选取优秀的人才提前锁定,提升真正毕业季的招聘质量。因此,在开展校企合作的时候,希望能够尽可能的参与到人才培养中,了解学生的质量,就需要从专业课程以及企业文化等全方位的渗入。而对高职院校来说,企业参与的人才培养,只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所提供的资源、环境等都是有限的。在整个人才培养中,并不能为了某一次校企合作便打乱整个教学计划。因此,由于学校和企业两者需求点不一样,所需要的资源也是不一样,在具体的合作开展中,存在诸多矛盾,这也是影响校企合作的重要因素。
(三)缺乏合作平台
在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所涉及到的影响因素相当多的,合作平台的缺失,让校企在合作进程上的推动略显艰难。一方面,合作平台能够尽可能调动相关的资源,最大程度推动合作的进程,另一方面,在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站在全局的角度进行处理。当前的校企合作平台的构建,主要依靠的是学院级的平台,这样的平台提供的资源和条件是相对有限的,也束缚了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从企业这一方面来说,也没有设置相应的合作部门推动校企合作,仅是在招聘季节在人力资源部门推动下开展。两者缺乏统一的合作平台,对一些方针、政策的落实都存在一定的影响。
二、民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创新措施
(一)完善规章制度,确保校企合作健康运行
校企合作中涉及到高校和企业两方的利益,因此,需要利用完善的规章制度,对在合作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种种问题进行前置性的规定,从而确保校企合作机制的健康运行。首先,从整体出发,对校企合作的形式以及参与的程度,都进行提前沟通,让学校对企业的需求以及企业的参与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制度化的规定,能够让校企合作双方运行更为科学、流畅。其次,制度的完善应该从合作中涉及到的种种问题出发,确保合作的能够在一定的约束中运行。规章制度的建立,是从合作的最终目标出发的,是能够为校企合作的运行保驾护航的。在校企合作中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在長期发展的角度对高职院校的发展制定科学的规划。
(二)强化组织保障,明确双方权责利
高职院校发展中的校企合作,所涉及到因素是相当多的,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能够从学校和企业层面更好地推动合作,同时明确双方的职责范围。首先,组织的建立应该是完善的。从校企合作出发,建立运行组织机构,从合作开始推进,对双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协商。其次,便是组织机构的职责,是为保障两者的相关利益为基础的,组织机构在运行期间应该明确双方的权责利。因此组织结构的完善,应该建立在双方高度参与的基础上完成充分发挥组织机构在推动校企合作方面的作用。
(三)激发合作动力,促进双方和谐发展
校企合作是建立在一定的利益基础之上的,对于学校来说,是为了人才的培养更具竞争力,更好地实现就业,对企业而言,便是能够为自身的发展招募优质的人才,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首先,学校应该针对专业学生的发展制定有针对性的、有计划性的合作方式,对企业的参与方式以及人才的培养方向有清晰、准确的定位。其次,企业的参与应该更为深入,能够在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企业文化的优势,从学校还是企业的发展来说,充分利用两者的优势才能够实现校企合作的深层次的发展,为校企合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四)深化合作层次,开展多样化的合作方式
现如今,对人才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这样意味着在人才的培养方向和策略上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在开展校企合作中,应该充分利用企业和实践性和学校的学术性,为学生的成才奠定基础。因此,在整个合作中,学校应该充分利用企业的优势,深化合作层次,开展多样化的合作方式,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首先,实践课程的形式,可以充分利用企业中的资源,帮助学生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知识的转变,另外还可以通过企业实习的形式开展。其次,开展一些知识讲座,充分利用企业的发展经验,为学生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指明方向。多样化的校企合作方式,能够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
(五)优化合作氛围,为校企合作创设良好的环境
校企合作是两个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两者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企业是盈利性质的,而学校是公益性质的,两者在合作上需要创设良好的合作氛围,才能够保证各项相关措施的落实到位。首先,从政府角度出发,应该为学校和企业创设良好的环境,从政策、资金等方面提供支持,为校企合作创设大环境。其次,便是学校相关措施的落地执行,应该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吸引一些优质企业开展校园合作,尽可能为企业的合作方式提供便利,利用自身的合作环境提升吸引力,让企业主动参与到人才培养中。校企双方站在统一战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更好地落实各项合作机制。
三、总结和展望
在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中,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方式,调动社会资源,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注入活力。校企合作方式,在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中还是存在诸多挑战的,比方说合作内容和合作形式等等都处在探索阶段,但是这并不影响两者在人才培养战略上的构建。从当前校企合作的方式来说,不少企业已经开始在高校开设专业课程,进行可持续的人才培养,能够提前锁定优质毕业生,这些都是在良好合作环境下,校企合作方式不断优化。在不远的将来,民办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发展,两者能够在合作方式上创设出更多的可能性,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作者单位: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
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立项课题
立项号:HMXL-20180026。
对高职院校发展来说,校企合作是学校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学生能否实现就业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影响高职院校特色办学的决定性的因素。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迎来了高职院校发展的黄金阶段,也为高职院校的教学体系带来了巨大挑战。面对学生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要求,如何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成为了当前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所要思考的问题。校企合作,能够进一步调动社会资源,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接轨,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校企合作,充分调动双方优势,实现资源上的优势互补,已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但是在当前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下,如何提升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上的作用,仍旧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深入的探索,不断完善当前运行机制。
一、我国民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合作程度不深
在当前校企合作方式中,更多的是通过企业的宣传形式进行的,在人才的培养方式上,很少进入到学校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一些奖学金的设置,或者是一些知识讲座以及实习平台的提供等等,对人才在培养过程中的参与度较少。总体来说,学校和企业合作的人才培养,是对企业和学校各方面的要求是相当高的,两者处于不同的利益体,所能够提供的资源也是相对有限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校企合作之间的合作程度不深也是由当前的环境所造成的。没有相关制度、政策的支撑,所开展的校企合作多是临时性的、短期的,为能真正实现人才的长期培养,为学校的培养方式提供新的可能。
(二)校企两者的利益冲突
企业参与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中,希望通过前置性的人才培养,能够从高职院校中选取优秀的人才提前锁定,提升真正毕业季的招聘质量。因此,在开展校企合作的时候,希望能够尽可能的参与到人才培养中,了解学生的质量,就需要从专业课程以及企业文化等全方位的渗入。而对高职院校来说,企业参与的人才培养,只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所提供的资源、环境等都是有限的。在整个人才培养中,并不能为了某一次校企合作便打乱整个教学计划。因此,由于学校和企业两者需求点不一样,所需要的资源也是不一样,在具体的合作开展中,存在诸多矛盾,这也是影响校企合作的重要因素。
(三)缺乏合作平台
在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所涉及到的影响因素相当多的,合作平台的缺失,让校企在合作进程上的推动略显艰难。一方面,合作平台能够尽可能调动相关的资源,最大程度推动合作的进程,另一方面,在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站在全局的角度进行处理。当前的校企合作平台的构建,主要依靠的是学院级的平台,这样的平台提供的资源和条件是相对有限的,也束缚了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从企业这一方面来说,也没有设置相应的合作部门推动校企合作,仅是在招聘季节在人力资源部门推动下开展。两者缺乏统一的合作平台,对一些方针、政策的落实都存在一定的影响。
二、民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创新措施
(一)完善规章制度,确保校企合作健康运行
校企合作中涉及到高校和企业两方的利益,因此,需要利用完善的规章制度,对在合作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种种问题进行前置性的规定,从而确保校企合作机制的健康运行。首先,从整体出发,对校企合作的形式以及参与的程度,都进行提前沟通,让学校对企业的需求以及企业的参与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制度化的规定,能够让校企合作双方运行更为科学、流畅。其次,制度的完善应该从合作中涉及到的种种问题出发,确保合作的能够在一定的约束中运行。规章制度的建立,是从合作的最终目标出发的,是能够为校企合作的运行保驾护航的。在校企合作中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在長期发展的角度对高职院校的发展制定科学的规划。
(二)强化组织保障,明确双方权责利
高职院校发展中的校企合作,所涉及到因素是相当多的,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能够从学校和企业层面更好地推动合作,同时明确双方的职责范围。首先,组织的建立应该是完善的。从校企合作出发,建立运行组织机构,从合作开始推进,对双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协商。其次,便是组织机构的职责,是为保障两者的相关利益为基础的,组织机构在运行期间应该明确双方的权责利。因此组织结构的完善,应该建立在双方高度参与的基础上完成充分发挥组织机构在推动校企合作方面的作用。
(三)激发合作动力,促进双方和谐发展
校企合作是建立在一定的利益基础之上的,对于学校来说,是为了人才的培养更具竞争力,更好地实现就业,对企业而言,便是能够为自身的发展招募优质的人才,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首先,学校应该针对专业学生的发展制定有针对性的、有计划性的合作方式,对企业的参与方式以及人才的培养方向有清晰、准确的定位。其次,企业的参与应该更为深入,能够在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企业文化的优势,从学校还是企业的发展来说,充分利用两者的优势才能够实现校企合作的深层次的发展,为校企合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四)深化合作层次,开展多样化的合作方式
现如今,对人才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这样意味着在人才的培养方向和策略上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在开展校企合作中,应该充分利用企业和实践性和学校的学术性,为学生的成才奠定基础。因此,在整个合作中,学校应该充分利用企业的优势,深化合作层次,开展多样化的合作方式,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首先,实践课程的形式,可以充分利用企业中的资源,帮助学生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知识的转变,另外还可以通过企业实习的形式开展。其次,开展一些知识讲座,充分利用企业的发展经验,为学生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指明方向。多样化的校企合作方式,能够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
(五)优化合作氛围,为校企合作创设良好的环境
校企合作是两个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两者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企业是盈利性质的,而学校是公益性质的,两者在合作上需要创设良好的合作氛围,才能够保证各项相关措施的落实到位。首先,从政府角度出发,应该为学校和企业创设良好的环境,从政策、资金等方面提供支持,为校企合作创设大环境。其次,便是学校相关措施的落地执行,应该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吸引一些优质企业开展校园合作,尽可能为企业的合作方式提供便利,利用自身的合作环境提升吸引力,让企业主动参与到人才培养中。校企双方站在统一战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更好地落实各项合作机制。
三、总结和展望
在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中,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方式,调动社会资源,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注入活力。校企合作方式,在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中还是存在诸多挑战的,比方说合作内容和合作形式等等都处在探索阶段,但是这并不影响两者在人才培养战略上的构建。从当前校企合作的方式来说,不少企业已经开始在高校开设专业课程,进行可持续的人才培养,能够提前锁定优质毕业生,这些都是在良好合作环境下,校企合作方式不断优化。在不远的将来,民办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发展,两者能够在合作方式上创设出更多的可能性,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作者单位: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
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立项课题
立项号:HMXL-2018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