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习作的教学策略

来源 :科学大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longzhi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要想大面积提高小学习作教学质量。就应该深刻理解、全面把握“课标”提出的习作教学新理念,并以此作指导,积极探索习作教学的新策略: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写。二、积累素材,让学生能写。三、培养能力,让学生会写。这样,才能解决教师怕教、学生怕写的难题,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 习作教学; 新理念; 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9-062-002
  习作教学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因此,要想大面积提高小学习作教学质量,就应该深刻理解、全面把握“课标”提出的习作教学新理念,并以此作指导,积极探索习作教学的新策略。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写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大都依赖于兴趣。”习作兴趣是影响学生习作自觉性和积极性最直接的因素。“新课标”在设定初始学段的习作目标时,就把重点放在了培养儿童的习作兴趣和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上。其目的就是要让孩子先愿意习作、热爱习作,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我们必须根据儿童的特点,想方设法去激发学生的兴趣。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李吉林老师曾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因此,要想让学生由“怕写”变为“爱写”,我们在习作教学中,就应该针对儿童的特点,创设特定的生活情境,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比如,为了指导学生写好《菊花》这篇观察类习作,在习作课上我并没有大讲习作技巧方法,只是创设了这样的一种情境:让一位男生扮演“秋爷爷”,手捧一盆菊花,笑盈盈地从外面走进来。我随即说道:“同学们,秋爷爷送来了这么美的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好吗?”大家齐声回答:“好!”课堂一下活跃起来了,个个兴致勃勃,我引导他们观察,从远处看菊花是什么样子,近看有几种姿态,并要求学生用“有的……有的……还有的……”把它的几种姿态说出来。接着,让学生闻闻菊花的香味,然后再让学生按顺序观察菊花的叶、茎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再把看到的内容用完整的话说出来。在引导学生观察菊花后,我又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看到这美丽的菊花,你会想些什么呢?同学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习作内容也写得具体了。
  2.语言诱导,激发兴趣
  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往往是建立在他需要的基础上的。因此,要想激发学生的习作动机,调动他们的习作兴趣,就得尽量满足学生的心理、情感需要。让他们体验到习作的快乐。教师入情入境的语言诱导就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例如,我在教学苏教版三上“习作3”要求给远方的朋友写一封信,选择一两个方面介绍自己的家乡这篇习作。在指导学生读懂例文———王磊的一封信,借助例文后的提示,领会了写信的要点后,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进行诱导,效果极佳。“同学们假如你是李阳,读了石磊的信后一定会感受到好朋友的家乡真美啊!简直如仙境一般,尤其是赛马活动多有意思啊!我真想去参加赛马活动,亲眼看看骏马飞驰的情景,感受一下现场的热烈气氛,饱览草原的风光。石磊介绍得太好了,就连我也被信中的内容所迷住了,我真想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乡——邳城。同学们你们难道不想介绍自己的家乡吗?”“想!”“那就快拿起笔来,把你们想要告诉亲朋好友的话写下来吧!”这时我在黑板上写下了《给远方朋友的一封信》这一习作标题,学生随即便摸纸拿笔,跃跃欲试。在轻松、激动、兴奋的心理情绪支配下动笔写作了。
  3.品尝成功,激发兴趣
  小学生的各种爱好常常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应该注意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表达交流意识,让他们从中体会到习作的乐趣。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三上“习作5”选一种你喜欢的动物为它设计一张名片。为了完成这篇习作,我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习作前,班里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告诉同学们两周后我们班准备举行一次“动物名片设计大赛”,同学对动物一定很感兴趣。请选取一种你喜欢的动物,为他设计一张名片,如果你对这种动物还不十分了解,可以对它进行仔细观察、查阅资料,或咨询有关人士。增强对这种动物的了解,获得更多的知识。上习作课时,举行“信息交流会”,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图片和所搜集的素材,用第一人称向本组学生介绍。要讲清这种动物的外貌,特殊本领,趣闻等。接着学生仿照例文,设计名片,教师相机指导,共同修改。课后,举行一次“动物设计大赛”,优胜者给予奖励,在班里展出,并推荐在校园文学社《尖尖角》报上发表。这样,把习作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自主选题,并通过活动为他们提供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快乐。
  二、积累素材,让学生能写
  根据有关统计,蜜蜂每酿一公斤的蜜就要飞行45万公里,要在100万朵花上辛勤采蜜。俗话说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对于写作来说这“米”就是材料,没有材料就写不成文章。因此学生要写出好的习作,也应该像蜜蜂采蜜那样,手里有丰富多彩的素材,那么,怎样指导学生积累习作素材呢?
  1.引导观察,丰富习作素材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①生活是学生获得习作素材的源泉。因此,我们要从激发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出发,着力于引导学生观察积累,使万物汇入学生笔尖。教师在组织观察活动之前,不仅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提出明确的目标、要求和要点,而且还要交给一定的观察方法,例如观察植物应注意它的形状,大小,颜色,气味以及它与环境的关系等;观察动物应注意它的外形、神态、声音、举动和生活习性等;观察人物要注意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和语言等;观察事物要注意起因、经过、结果及事物与环境的关系等;观察自然现象要注意它发展变化的全过程,了解事物的全貌。常言道:“再好的脑袋不如烂笔头。”因而无论是引导观察景与物还是人与事,都要注重培养学生记观察笔记的习惯和能力,并经常组织学生交换浏览,使观察积累的事物能信手拈来,运用自如。   2.开展活动,积累生活素材
  李吉林老师认为:“人类语言的源泉是生活,有生活才有语言。”②因此,我们平时要有目的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开展或参与各种活动,为学生提供亲身感受现实生活的机会,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积累生动、典型的习作素材,而且还有利于他们在体验情感、提升认识的过程中深化习作主题,写出富有时代生活气息和鲜明个性的习作来。如一位学生参加班级组织野炊活动后写了一篇题为《特别的午餐》的习作,文章的结尾一段是这样写的:“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忙碌,在我们全组四个人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把饭菜做好了,尽管味道不太可口,但我们仍然吃得津津有味,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吃到自己亲手做的饭菜。平时在家里都是妈妈为我做的,看来妈妈操劳这个家真是不容易啊!”多么有新意的标题,多么真实的话语,假如没有亲身的经历直接的体验,是不可能写出来的。为了让学生积累更多的习作素材,我每学期都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春游、放风筝比赛、拔河比赛、野炊、歌咏比赛等,不仅如此,而且还把开展活动积累素材与指导学生进行习作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积累自然而然地成为习作素材的河水之源。
  3.引导读书,积累语言材料
  人们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充分说明了读与写的密切关系。的确,阅读不仅能使学生开阔视野,而且能为习作找到许多“切入点”,并树立数不清的习作范例,因此,我们还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积累习作素材,可采取以下三个途径:一是强化任务性,凭借文本,夯实文化基础。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一上的十六篇课文有十四篇要求背诵,不仅如此,从一年级下册起每个单元的练习里还安排了读读背背的板块,有熟记成语,有格言警句、古诗、儿歌等。教师只要按要求指导到位,这就为学生做好了积累的保底工程。二是突出经典性,利用名著,奠定文化底蕴。由课内引向课外,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名著。比如,学了《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后,就让学生阅读《水浒传》,从中体会到英雄的执着无悔,感受官逼民反的残酷现实;学了《三打白骨精》一课,就让学生阅读《西游记》,去欣赏孙悟空嫉恶如仇、机智勇敢的性格,感悟师徒四人同甘共苦的真情……三是体现广泛性,博采众长,丰富文化知识。比如,我们可利用班级图书角,学校图书室和网络等多种渠道引导学生广泛地阅读书报杂志、电子书籍……并要求学生把书中的好词佳句、优美段落,特别是古诗词、名言警句、谚语格言等摘抄下来,反复诵读、灵活运用,其写作能力必能提高。
  三、培养能力,让学生会写
  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要抓住取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③因此,小学习作教学应将规范写作与学生自由表达有机结合。内容上尽可能让学生自由选择,写作时逐步引导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写作实践,让他们在实践中,悟得方法技巧,形成习作的基本能力。
  1.突出重点,逐步提高
  写好文章非一日之功,因为习作需要多方面的语文素养和长期的实践锻炼,所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要从整体着眼,局部入手,做到每一次习作教学都有所侧重。比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要求“写一处秋天的景色”,这对三年级学生来说,学写景物还是有较大难度的,应该属于初步练习阶段。所以,本次习作教学的重点目标应该定为“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抓住事物的特点,写出独特感受”,至于材料选择、主题突出、语言形象生动等方面的要求就暂时不提了,留待以后再训练。这样,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如选择最能反映景物特征的重点部分,从色彩、形状等方面写出景物特点等,并在这一过程中渗透观察景物的方法指导。这样,就能做到集中目标、突出重点、扎实训练、提高效率。
  2.确定目标,系列训练
  习作训练的有效途径是引导学生多写多练,在实践中提高习作能力、感悟习作方法。常用的训练序列有:一是课文类系列练笔,利用课文编排进行仿写。从仿写句子、仿写片断到仿写全文;借助不同文体进行改写;根据课文续编故事等。二是游览参观类系列练笔,主要是根据春游、秋游、参观各种展览等活动的需要和过程展开,比如指导学生定计划、提建议、做方案、写总结等。三是活动类系列练笔,主要是结合学校日常开展的放风筝、拔河、跳绳、踢毽球、象棋赛等校园活动展开的;四是节日类系列练笔,主要围绕“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植树节”、“清明节”等一年四季中众多的节日、纪念日进行。
  3.读写结合,仿中学法
  模仿是儿童的一种天性,也是他们习作起步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读写结合、相似迁移”这条习作捷径,通过范文引导学生模仿,让他们在模仿中逐渐领悟习作的方法。模仿的对象主要是教材中的范文,一是句式仿写。如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设问句、反问句等句式的写法;二是段落的仿写。如围绕总起句写一段话(总——分的构段方式);三是片断仿写。如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景物描写,人物描写(语言、动作、神态、细节),场面描写……四是篇章仿写,要让学生将阅读所获得的方法和平时积累的素材相结合,找到能切合自身经历的感受点,学立意、学结构、学选材,在“范文”的启发下写自己的东西。要先领会范文的整体思路,然后运用这个思路习作。如写记叙文应按顺序写;写介绍动物的文章要抓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写;写应用文要把握其格式和要领……随着年级的升高,要在指导学生“读写结合、模仿习作”的基础上,把引导的重点要放在方法习得、思路拓展上,让他们仿中学写、由仿到创。
  注 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出版,第13页。
  ②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人民日报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第6页。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出版,第24页。
  参考文献:
  [1]郭根福.《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版,第187——218页
  [2]刘洁.《小学语文教学策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版,第192-216页
其他文献
主要证明当α〉1+8π^2V0时,由周期驱动下的二阶棘齿系统的Poincare映射族构成的动力系统的全局吸引子是一维的这一性质,此外,也证明了当α〉1+8π^2V0时,周期驱动下的二阶棘齿系统
讨论了Clifford分析中无界域上正则函数带共轭值带位移的非线性边值问题.首先引入了无界域上正则函数的Plemelj公式,然后利用积分方程的方法和Schauder不动点理论证明了该非线
采光充裕的健身区域,全套品牌健身器材、私人化电视、专业教练的细心指导、活力操及动感脚踏车课程,现代化的桑拿、蒸汽室和冲淋房,一流的卫浴设施……不要以为只有在涉外酒店才
<正>6月25日,由刘少奇思想生平研究会与中国延安干部学院联合主办的"刘少奇与中共七大"学术研讨会在学院召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副会长、刘少奇
英国科研人员最新的研究表明.母乳喂养的婴儿,其成年后患心脏病、中风的几率要比人工喂养者低得多。研究人员称,如积极推行母乳喂养,全球每年就会避免数十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