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10年“调结构”的大背景下,银行已率先启动。目前,监管层对于银行支持低碳行业的指向已经十分明确,但尚缺乏可操作性的细则。
12月23日,一行三会(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发文指出:对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信息网络、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积极研发适销对路的金融创新产品,优化信贷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加大配套金融服务和支持,促进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集成、产业集群、要素集约,支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正如中国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主任李伏安所言,在中国,90%企业生产和项目的发展、新的项目的建设,金融支持都是由银行的信贷来承担的。也就是说,90%的经济活动,没有金融的支持、没有银行信贷的支持,都很难顺利地完成。
银行的倾向性直接左右产业发展方向,并最终影响经济发展格局。
探路低碳金融
迄今为止,中国金融业的碳金融活动,主要是各类“绿色信贷”业务。
李伏安称,实际上绿色信贷就是将贷款用于当前倡导的一系列的节能减排、产业升级、保护环境的项目,使其产生效益的同时,还不以牺牲环境、资源为前提。在这方面,银行是有很大的操控余地和操作平台的。所以,银行应该大力承担和实践这种绿色金融的责任,“但单靠银行的努力显然不够”。
银河证券高级经济学家苑德军认为,推进和加快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首先要大力发展碳金融,这包括商业银行应将低碳经济项目作为贷款支持的重点、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对低碳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及加快构建和完善我国的碳交易市场。
“中国虽然是最大的碳资源国家,但在碳金融建设方面却发展滞后,甚至落后于印度。”北京环境交易所总经理梅德文十分感慨。他认为,中国碳交易现在还处于“农贸市场”的阶段,就是集中在具体项目上,而邻国印度早已在碳金融层次开始布局。“碳金融和碳交易好比两条腿,没有碳金融的支撑,中国不仅将失去碳交易的定价权,而且将又一次失去金融创新的机会。”
碳金融困境重重
尽管银行对绿色信贷兴趣不断提升,但其在银行信贷总规模中的比重仍然较小。
杨涛认为,国内银行在绿色信贷方面的投入规模仍然有限。这是由多方原因所造成的,最根本的,还是由于全面促进绿色信贷发展的外部环境仍未建立起来。一是,由于绿色信贷的概念还并不明确,缺少具体的绿色信贷指导目录,当前在统计银行贷款规模时,也并未对“绿色贷款”单辟通道统计,未能使绿色信贷获得信贷政策的倾斜;二是,中国企业对绿色信贷的需求还处于初级阶段;三是,绿色信贷面临着项目融资技术评估的复杂性,银行开展这些项目缺乏人力资源和技术基础;四是,绿色信贷还面临着项目风险控制上的困难,例如,节能减排贷款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服务于中小企业,但这也带来了更高风险。
中国银行研究部副主任王元龙指出,碳金融业务的风险较大。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除了面临基本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以外,甚至还存在较大的政策风险和法律风险。
“只要金融机构将资金投向低碳经济,就可以带动这个行业技术创新,乃至制度变革,正像当年推动IT产业发展壮大一样。”北京市金融办公室主任霍学文坚持这样一种观点。
在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国有大型银行应发挥积极的作用。刘明康表示,当前,随着国际碳交易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碳货币化程度日益提升,碳排放权已衍生为具有投资价值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我国银行业应进一步加强对国际碳金融发展的跟踪研究,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积极开展“绿色信贷”及其他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产品定价能力,争取在全球碳金融体系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12月23日,一行三会(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发文指出:对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信息网络、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积极研发适销对路的金融创新产品,优化信贷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加大配套金融服务和支持,促进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集成、产业集群、要素集约,支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正如中国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主任李伏安所言,在中国,90%企业生产和项目的发展、新的项目的建设,金融支持都是由银行的信贷来承担的。也就是说,90%的经济活动,没有金融的支持、没有银行信贷的支持,都很难顺利地完成。
银行的倾向性直接左右产业发展方向,并最终影响经济发展格局。
探路低碳金融
迄今为止,中国金融业的碳金融活动,主要是各类“绿色信贷”业务。
李伏安称,实际上绿色信贷就是将贷款用于当前倡导的一系列的节能减排、产业升级、保护环境的项目,使其产生效益的同时,还不以牺牲环境、资源为前提。在这方面,银行是有很大的操控余地和操作平台的。所以,银行应该大力承担和实践这种绿色金融的责任,“但单靠银行的努力显然不够”。
银河证券高级经济学家苑德军认为,推进和加快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首先要大力发展碳金融,这包括商业银行应将低碳经济项目作为贷款支持的重点、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对低碳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及加快构建和完善我国的碳交易市场。
“中国虽然是最大的碳资源国家,但在碳金融建设方面却发展滞后,甚至落后于印度。”北京环境交易所总经理梅德文十分感慨。他认为,中国碳交易现在还处于“农贸市场”的阶段,就是集中在具体项目上,而邻国印度早已在碳金融层次开始布局。“碳金融和碳交易好比两条腿,没有碳金融的支撑,中国不仅将失去碳交易的定价权,而且将又一次失去金融创新的机会。”
碳金融困境重重
尽管银行对绿色信贷兴趣不断提升,但其在银行信贷总规模中的比重仍然较小。
杨涛认为,国内银行在绿色信贷方面的投入规模仍然有限。这是由多方原因所造成的,最根本的,还是由于全面促进绿色信贷发展的外部环境仍未建立起来。一是,由于绿色信贷的概念还并不明确,缺少具体的绿色信贷指导目录,当前在统计银行贷款规模时,也并未对“绿色贷款”单辟通道统计,未能使绿色信贷获得信贷政策的倾斜;二是,中国企业对绿色信贷的需求还处于初级阶段;三是,绿色信贷面临着项目融资技术评估的复杂性,银行开展这些项目缺乏人力资源和技术基础;四是,绿色信贷还面临着项目风险控制上的困难,例如,节能减排贷款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服务于中小企业,但这也带来了更高风险。
中国银行研究部副主任王元龙指出,碳金融业务的风险较大。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除了面临基本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以外,甚至还存在较大的政策风险和法律风险。
“只要金融机构将资金投向低碳经济,就可以带动这个行业技术创新,乃至制度变革,正像当年推动IT产业发展壮大一样。”北京市金融办公室主任霍学文坚持这样一种观点。
在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国有大型银行应发挥积极的作用。刘明康表示,当前,随着国际碳交易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碳货币化程度日益提升,碳排放权已衍生为具有投资价值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我国银行业应进一步加强对国际碳金融发展的跟踪研究,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积极开展“绿色信贷”及其他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产品定价能力,争取在全球碳金融体系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和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