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邂逅八仙荼并不是在诏安+而是在武夷山。特殊的香气和滋味还让我以为它是奇种。而几道茶的工夫让我认识了这闻香识味的八仙茶:它是建国以来新选育的第一个国家级乌龙茶良种;它曾掀起了两次发展高潮;它还具有“鸦片茶”、“味精茶”的别称、喝过它的人总会对它的香味念念不忘,但是也会有些悯怅,因为在市场里,难觅它的芳踪,或许这一次品饮则是日后很久很久的想念……
闻香品八仙 岩茶工艺制成的八仙茶
干茶:条索较粗壮、松散,叶端扭曲,色泽滑润暗砂绿,香气高锐。
茶汤:汤色清透明亮,香气高扬、浓长,花香显。
口感:滋味醇厚,火功较轻但茶气足,回甘悠长,岩韵明显。
叶底:叶底肥厚软亮,叶绿微带锯齿边,杯底余香足。
移居至武夷山的八仙茶,内质上并没有受到很大的改变,其独特高扬的香气在武夷山独有的气候土壤的培育下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但是在武夷山八仙茶的种植面积并不具规模,多是套种在茶园,在制茶时进行拼配,以提高茶的香气。像这样“一口料”的八仙茶在武夷山并不多见。
诏安八仙茶
干茶:外形紧结,色泽褐润略带暗砂绿,香气高显。
茶汤:茶汤金黄,品种香显,辛锐而持久。
口感:滋味浓厚耐泡,入口微有涩感,回味甘爽。
叶底:叶底软薄,色泽黄绿。叶片匀整,杯底余香渐淡。
都说诏安的八仙茶最独特的就是其高锐的香气和浓醇的口感,滚水一冲,其明显的茶香便荡漾开来,入口“茶劲”十足。三五道之后香气转淡,茶汤滋味变薄,但是鲜爽的回甘还残留口腔。据提供茶样的老林介绍,这并非出自斗山岩的“正宗”八仙,而是“自家货”制作难免粗糙一些,茶品的稳定性还是略有欠缺,但是八仙茶的特性还是很明显的。
寻踪八仙茶
作为建国后首次新选育的国家级乌龙茶良种诏安八仙茶有过两次发展高潮,吸引了许多产茶地区的人们来学习、引种-曾被称为“给湖南绿茶带来新希望”。八仙茶种植后第5年就投入生产,平均产量干毛茶达2700公斤/公顷,年产值6万元/公顷,纯收入3万多元,公顷。然而短短几年时间,诏安八仙茶就退出了舞台,如今在漳州市最大的茶叶市场新城批发市场,甚至找不到一家经营八仙茶的企业,外地市场占有率基本为零。
说起八仙茶由盛而衰,原因多种多样。八仙茶畅销时,一些农民片面追求数量,在各个地方都种上八仙茶。甚至在不适宜种茶的田地都栽上八仙茶,影响了八仙茶的质量。增产后的八仙茶没有及时开拓精加工,销售市场没有进一步开拓。缺乏龙头企业的有效带动和统一品牌,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八仙茶知名度的扩大。
如今问起诏安县还有几亩八仙茶园,八仙茶的开发人郑兆钦说:少得我都不好意思说了。事实是,除了他坚守的斗山岩60亩茶园是纯正的八仙茶园外,其它茶农大都是将八仙茶与铁观音混种或在果园套种几株茶树,确实难以统计数字。2003年,郑兆钦从县科技局副局长的位置上退休后,承包了斗山岩茶园。通过施用有机肥、改善小环境等科技方法,茶叶质量大有提高,已向农业部申请无公害产品标志,但由于缺乏资金等原因,仍无力进行品牌推广。甚至连一个漂亮的茶叶盒子都没有。郑兆钦盼望有实力、有眼光的企业加盟,共同打造八仙茶品牌。他说:“铁观音已有300年的历史,真正红火起来也就是这几年的事。八仙茶会有东山再起的时候,”
八仙山下的荣誉
1965年郑兆钦偶然从闽粤交界的诏安秀篆茶园中发现了一株变异的茶树,他于1968年春剪取接穗在西潭乡八仙山下的汀洋茶场培育、种植,1982年通过龙溪地区科委组织鉴定并因该茶种育于八仙山下的汀洋茶场,命名为“八仙茶”。八仙茶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繁殖容易等优点,是在同行专家的帮助和指导下育成的乌龙茶新品种。1994年,八仙茶被全国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审批为国家级茶树良种,成为建国以来新选育的第一个国家级乌龙茶良种。
由于八仙茶具有萌芽早、产量高、制乌龙茶香气高锐(品种香突出)、茶味浓厚、耐冲泡、回味甘爽持久等特点,它为诏安赢回不少荣誉:荣获中国新名茶奖、农业部优质茶、福建省名茶、海峡两岸乌龙茶品评会头等奖;被编入《中国茶树品种志》,入选农业部编印的《中国名优茶选集》一书;1997年福建省科技成果展览会金奖;农业部八五农业科技成果展览会上展出诏安八仙茶……原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浙农大教授庄晚芳先生生前认为“八仙茶品质优异,香味堪与铁观音相媲美”。
闻香品八仙 岩茶工艺制成的八仙茶
干茶:条索较粗壮、松散,叶端扭曲,色泽滑润暗砂绿,香气高锐。
茶汤:汤色清透明亮,香气高扬、浓长,花香显。
口感:滋味醇厚,火功较轻但茶气足,回甘悠长,岩韵明显。
叶底:叶底肥厚软亮,叶绿微带锯齿边,杯底余香足。
移居至武夷山的八仙茶,内质上并没有受到很大的改变,其独特高扬的香气在武夷山独有的气候土壤的培育下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但是在武夷山八仙茶的种植面积并不具规模,多是套种在茶园,在制茶时进行拼配,以提高茶的香气。像这样“一口料”的八仙茶在武夷山并不多见。
诏安八仙茶
干茶:外形紧结,色泽褐润略带暗砂绿,香气高显。
茶汤:茶汤金黄,品种香显,辛锐而持久。
口感:滋味浓厚耐泡,入口微有涩感,回味甘爽。
叶底:叶底软薄,色泽黄绿。叶片匀整,杯底余香渐淡。
都说诏安的八仙茶最独特的就是其高锐的香气和浓醇的口感,滚水一冲,其明显的茶香便荡漾开来,入口“茶劲”十足。三五道之后香气转淡,茶汤滋味变薄,但是鲜爽的回甘还残留口腔。据提供茶样的老林介绍,这并非出自斗山岩的“正宗”八仙,而是“自家货”制作难免粗糙一些,茶品的稳定性还是略有欠缺,但是八仙茶的特性还是很明显的。
寻踪八仙茶
作为建国后首次新选育的国家级乌龙茶良种诏安八仙茶有过两次发展高潮,吸引了许多产茶地区的人们来学习、引种-曾被称为“给湖南绿茶带来新希望”。八仙茶种植后第5年就投入生产,平均产量干毛茶达2700公斤/公顷,年产值6万元/公顷,纯收入3万多元,公顷。然而短短几年时间,诏安八仙茶就退出了舞台,如今在漳州市最大的茶叶市场新城批发市场,甚至找不到一家经营八仙茶的企业,外地市场占有率基本为零。
说起八仙茶由盛而衰,原因多种多样。八仙茶畅销时,一些农民片面追求数量,在各个地方都种上八仙茶。甚至在不适宜种茶的田地都栽上八仙茶,影响了八仙茶的质量。增产后的八仙茶没有及时开拓精加工,销售市场没有进一步开拓。缺乏龙头企业的有效带动和统一品牌,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八仙茶知名度的扩大。
如今问起诏安县还有几亩八仙茶园,八仙茶的开发人郑兆钦说:少得我都不好意思说了。事实是,除了他坚守的斗山岩60亩茶园是纯正的八仙茶园外,其它茶农大都是将八仙茶与铁观音混种或在果园套种几株茶树,确实难以统计数字。2003年,郑兆钦从县科技局副局长的位置上退休后,承包了斗山岩茶园。通过施用有机肥、改善小环境等科技方法,茶叶质量大有提高,已向农业部申请无公害产品标志,但由于缺乏资金等原因,仍无力进行品牌推广。甚至连一个漂亮的茶叶盒子都没有。郑兆钦盼望有实力、有眼光的企业加盟,共同打造八仙茶品牌。他说:“铁观音已有300年的历史,真正红火起来也就是这几年的事。八仙茶会有东山再起的时候,”
八仙山下的荣誉
1965年郑兆钦偶然从闽粤交界的诏安秀篆茶园中发现了一株变异的茶树,他于1968年春剪取接穗在西潭乡八仙山下的汀洋茶场培育、种植,1982年通过龙溪地区科委组织鉴定并因该茶种育于八仙山下的汀洋茶场,命名为“八仙茶”。八仙茶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繁殖容易等优点,是在同行专家的帮助和指导下育成的乌龙茶新品种。1994年,八仙茶被全国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审批为国家级茶树良种,成为建国以来新选育的第一个国家级乌龙茶良种。
由于八仙茶具有萌芽早、产量高、制乌龙茶香气高锐(品种香突出)、茶味浓厚、耐冲泡、回味甘爽持久等特点,它为诏安赢回不少荣誉:荣获中国新名茶奖、农业部优质茶、福建省名茶、海峡两岸乌龙茶品评会头等奖;被编入《中国茶树品种志》,入选农业部编印的《中国名优茶选集》一书;1997年福建省科技成果展览会金奖;农业部八五农业科技成果展览会上展出诏安八仙茶……原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浙农大教授庄晚芳先生生前认为“八仙茶品质优异,香味堪与铁观音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