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提现收费的潜台词

来源 :今日中国·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ymu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3月,一直以“免费”、“快捷”著称的腾讯微信开始对支付零钱到银行卡收取手续费。在宣布这一消息时,为了减少舆论误读和质疑冲击,微信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解释,从累计1000元的免费额度,到0.1%的费率,主要意图就是说明此举“对个人用户影响很小”。
  但对于已经习惯了微信使用的用户而言,收费还是带来了一些震撼,毕竟,微信的崛起和普及阶段,就是以“免费”面目示人,并因此赢得了亿万用户的青睐。而今,当大家都已经习惯使用微信的时候,又突然决定进行收费,多少有点“请君入瓮”、“关门打狗”、“店大欺客”的“阴谋论”意味。
  果然,微信的示范效应很快传导到了支付宝。6个月后,支付宝也宣布将对提现进行收费。这次,支付宝违背自己当初“免费”初衷的说辞更为直接和坦白,他们解释的理由就是“因综合经营成本上升”,不光费率向微信看齐,还“大方”地将基础免费额度标注为两万。一时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的名言又一次得到了证明。
  如果说支付宝的“综合经营成本上升较快”说法是为了减轻成本压力的“无奈之举”,微信当初解释自己的初衷也“并不是追求营收之举,而是用于支付银行手续费。”似乎,他们面临的压力里面,有现实中银行方面的重要因素。虽然银行方面对于他们的说法没有给予回应,但各种回避收费的秘笈也开始在互联网流传。仿佛印证了网友们“苦中作乐”、“办法总比困难多”的乐观精神。
  有观察家认为,目前,微信、支付宝所应用的范围极为广泛,不仅是购物、餐饮等方面,即便在住酒店、打车和城市生活缴费等领域,也都实现了随时随地付款,已然如此方便,为何偏偏要提现呢?因此,仅就提现进行收费,并且,费率很低的话,对人们生活确实“影响有限”。
  因此,很多人并不担忧两家影响人们生活的互联网大佬此次提现收费,而是担心这成为一种可能和趋势。就是一旦收费后,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就会得寸进尺,进而将收费扩大到更多服务领域,毕竟,两家企业所服务的对象已经以数亿计,一旦不断强调收费的“过硬理由”(比如,成本上升、不堪重负等),就会成为一种思维和服务方式,到那时,两家民营的“垄断企业”才真正是“与民争利”的梦魇,给普通百姓带来痛苦的感受。
  这一切,会发生吗?至少大多数微信、支付宝的使用者目前的答案是“不会”。但回望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就会发现,以“免费”吸引亿万用户,当他们真正适应了互联网资讯、互联网娱乐、互联网生活之后,再进行收费,已经成为一种战略发展模式和服务方式,还在音乐、视频、游戏等领域,已经屡试不爽,很多人对于收费已经从不习惯到逐渐习惯,这样的市场培育过程,也影响了消费模式和消费心理,成为一种社会和时代现象。
  事实上,在互联网服务和企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人们也在积极地探讨着“线上”对“线下”的影响,人们发现,由于网络购物和支付的快捷,很多实体店受到了影响,不得不选择关门和转型。而以微信和支付宝为标志的互联网金融的崛起,也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实体银行的利益和收入,由于现实中,银行尚属于可以影响决策和监管的重要企业,如何平衡互联网支付免费和现实中银行服务收费之间的差异,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微信和支付宝给出的收费理由,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了银行的身影,换句话说,这些互联网大佬们没能说出口的潜台词,是现实中银行给予的压力。按照正常思维,只有互联网收费越来越高、越来越广泛,对于现实银行业的冲击就会逐渐减少,反之,则是银行难以承受的互联网金融一统天下的未来。因此,在互联网提现收费的背后,还是可以看到现实中改革的难度和利益的纠葛。
  虽然有观察家认为,免费不会成为一个行业永远的状态,随着服务的广泛和平台的壮大,必然会带来运营成本的上升。此时,免费就是一个难以维系下去的“童话”和“传说”,收费才是消费服务的常态,当然,前提是合理和有度。互联网企业不断强调“收费有理”的现实,究竟意味着一个行业的“成熟”,还是一种“饮鸩止渴”、“利益导向为主”的盲目行为,目前,难以给出答案和定论。但对于成长中的互联网服务而言,快捷、方便、免费依然是其吸引亿万用户的最重要的理由。因此,微信、支付宝都需要“各自珍重”、“一路走好”。
其他文献
伴随新年到来,中国改革开放也走过了将近40年,在这段令世界瞩目的时光里,中国使7亿多人摆脱贫困,基本上实现了小康。同时创造了经济增长的奇迹,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达35%。  为此,2017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九大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017年12月18-20日,中央经济工作
2016年9月4日至5日,20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简称G20峰会)在中国杭州举行。这是2008年以来,中国首次举办G20峰会。  在当前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国际格局和国际秩序加速演变,世界各国在既面临重大机遇,也有不少重大挑战的严峻形势下,谋合作、促发展是全球各经济体的共同责任。中国期待,作为全球治理的重要机制,今年在杭州召开的G20峰会能够在完善全球治理,推动世界经济实现稳定复苏和促进全球经
近年来,伴隨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的文化事业也在蓬勃发展,各种文化作品和产品通过不同渠道、载体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中国多姿多彩、充满活力的国家形象。  文化影响力的根本特性在于“直指人心”,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目的在于使中国文化、中国模式、中国故事走进他国人民的内心世界,走进人类历史的深处,丰富世界文明的传播内容。  当前,文化“走出去”已提升为中国国家战略,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开展多渠道、
中国有很多地方,仍然保留着最传统最熱烈的新年庆祝方式。这些也许并不那么有名的地方,却深藏着传承千年的中国年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昔日过年才能享受到的“待遇”已经成了百姓的日常生活。但中国还是有很多地方,仍然保留着最传统最热烈的新年庆祝方式。这些也许并不那么有名的地方,却深藏着传承千年的中国年味。  陕北安塞:黄河源头看腰鼓  安塞是黄河文化的发源地。1984年,由陈凯歌执导、张艺谋担任摄影的
前不久,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办的2015年“文化中国·四海同春”艺术团全球慰侨访演活动圆满落幕,在海外侨界及主流社会获得巨大反响。就“文化中国·四海同春”访演活动的意义和作用等重要问题,记者专访了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何亚非。  何亚非表示,“文化中国·四海同春”访演活动是国侨办为了满足华侨华人的精神需求、传播中华文化所努力培育的侨务文化品牌。他说,中国人民要与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发展,除了经济领域的
豫台一家亲,经济、文化、教育互动也频繁。在豫台企已达2069家,2018年台生来豫就学实现突破,57名台生来豫就读。  河南省台办2019年1月10日对外公布了“2018年河南省涉台十大新闻”。其中,河南“惠台60条”和郑州大学首次招生88名臺生(57名报到就读)等新闻事件入围。  通报称,2018年,豫台经贸合作成效明显,先后举办了“2018两岸智能装备制造郑州论坛”“豫台绿色农业发展合作对接会
民进党上台执政后没有蜜月期,只有没完没了的“痛苦期”。“520”民进党正式执政开始,就遇到一波接一波的民众抗议行动,这是过去任何前朝执政所没有的现象。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到9月10日,去“台湾地区行政管理机构”大门口陈情抗议活动就达24场,而过去每年平均才50场,蔡当局执政3个多月,民众抗议活动数量就接近年平均的一半。“520”以来这些大大小小的民众抗议,和台湾过去的“公民运动”,表面上都是争取
二十多岁,他为施展才华远走他乡,倾尽所有;三十多岁,理想碰壁,他为“意义”受尽折磨;不惑之年,承蒙音乐和宗教的恩典;半百之时,接纳世间的悲欣交结—几十年倏忽而逝,音乐潮流早已随时代变迁几经流转,为什么一直有这么多人爱许巍?大概是因为这听起来像是每个人都可能会走過的路。  知天命之年已至,而那个关于“人的一生到底该如何度过”的命题,许巍或许还没有最终的答案。你我亦然。
2636票赞成、131票反对、83票弃权,这是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会上的投票结果。这一结果,昭示着一部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新法律诞生。由于是中国慈善领域第一部基础性和综合性的法律,《慈善法》一经通过,迅速引起了国内外舆论的热议。有人认为这部法律“亮点很多”,比如,对受益人、捐赠人的保护,明文规定“慈善组织不得对受益人附加违反法律法规和违背社会公德的条件,否则要限期改正”,这一规定体现了富有人情
2017年4月17日,世界读书日前夕,纪录片《书声—北京阅读考》上线,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当代人的阅读生态。  据统计,中国人年平均阅读量是4.5本左右,同期韩国的年平均阅读量为15本,法国24本,日本44本,以色列68本。2017年4月17日,世界读书日前夕,纪录片《书声—北京阅读考》上线,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当代人的阅读生态。  该片耗时近两年完成摄制,制作组选择了北京不同时期的三个阅读地标—中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