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祥林嫂是鲁迅先生在小说《祝福》中塑造的一个典型艺术形象。读过这篇文章的人记住了她那句“我真傻,真的”的经典台词,也深切同情这个女人的不幸命运。祥林嫂死在热闹的祝福的夜里,她的死没有冲淡祝福的欢乐气氛,没有换来人们同情的眼泪,她得到的仅仅是鲁四老爷的一顿毒骂:“不早不晚,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可是祥林嫂勤劳、善良、质朴、顽强,这样一个美好的人物我们能不能让她在作品中活下去,我们能不能为她谋一条生路呢?
祥林嫂嫁给了一个小她十岁的丈夫,还有一个严厉的婆婆,她在家中的境遇可想而知。才二十多岁就死了丈夫,不得已逃到鲁镇做工。这样的经历虽不幸,但并不足以摧残祥林嫂的心智,因为初次结识祥林嫂,她“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从文中的描写来看,祥林嫂“脸色青黄”,但红润的脸颊、强壮的身体至少证明了她还是有生气和活力的。
可是命运没有眷顾这个不幸的女人,接下来的四大波折使她一步一步走向绝境:1. 被婆婆从鲁镇抢回,强行嫁到贺家墺;2. 丈夫死于伤寒,儿子被狼叼去,自己被大伯赶出屋;3. 重返鲁镇做工遭歧视,欲捐门槛赎罪而不得;4.“我”对死后有没有魂灵的问题模棱两可“说不清”,使祥林嫂丢掉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这四大波折使她遭受到一次又一次的打击,进而将她逼上了死路。
我们想为祥林嫂谋一条生路。为了改变她的命运,我们进行以下假设:
1. 祥林嫂能不能不改嫁,还在鲁镇做工?
祥林嫂如何被婆婆从鲁镇抢回?文中写到,“突然跳出两个男人来,像是山里人,一个抱住她,一个帮着,拖进船里去了”。从体力上来讲,祥林嫂肯定是没有办法挣脱两个壮汉的,结果只能是绳子一捆,塞到花轿里,以“八十千”的价格卖掉,即便哭哑了喉咙,撞破了脑袋也不能唤起他人的怜悯。婆婆有权利卖媳妇吗?封建女子要遵循“三从四德”,正所谓“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祥林嫂无子,婆婆便可借其死去儿子的夫权支配媳妇的命运,她卖媳妇合情合理。这种做法在众人看来不仅应该,而且还是一笔好买卖,甚至人们还夸这个婆婆精明。卫老婆子就详细地算了一笔账,末了还说“吓,你看,这多么好打算”。可见,连舆论都是支持婆婆的,因而,祥林嫂必须改嫁!
2. 祥林嫂能不能阻止大伯收屋,仍然留在贺家墺?
封建女子嫁人为妻,生是夫家人,死是夫家鬼,贺老六虽死,祥林嫂仍是贺家的媳妇,本可仍在贺家墺安居。无奈,大伯的家族地位无法撼动,他凭借族权就可以决定祥林嫂的去留,而此时祥林嫂没了儿子也就没有了贺家的后代,也就成了贺家的外人,房子如何能给一个外人?一边是“生是夫家人,死是夫家鬼”的传统观念,一边是大伯手中握着的生杀予夺的族权,两者孰轻孰重一时难以说清,本可细细做个衡量。无奈,祥林嫂此时只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可怜的寡妇,还是个买来的外乡人,如何与握有实权的大伯抗衡?因而,祥林嫂在族权面前不得不低头,她只能离开贺家墺!大伯没有让她再留下一笔赎身钱,也已经算是法外施恩了。
3. 祥林嫂能不能不捐门槛?
婆婆也好,大伯也罢,他们或多或少比祥林嫂高出一个层次,如果说他们将祥林嫂逼上了死路,我们还可以理解,但是更多的与祥林嫂同一阶级的人却也参加了这一过程。祥林嫂死了丈夫和孩子第二次来到鲁镇时,“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有了第二次婚姻,镇上的人本来该称之为“贺六嫂”的,但仍然称她为“祥林嫂”且变了音调,其实时时刻刻是在提醒祥林嫂,她的第二次婚姻是不被认可的,她是一个不洁的人,每一声称呼都充满着对祥林嫂的嫌弃和鄙夷。其他痛苦的事情人们可以竭力回避,但当姓名本身已经成为一种耻辱的时候,该让人们如何去生活?同在鲁四老爷家做工的柳妈更是明确告诉祥林嫂:“你和你的第二个男人过活不到两年,倒落了一件大罪名……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生活在山村里的祥林嫂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脸上显出恐怖的神色。如果不捐门槛,祥林嫂在鲁镇还能住得下去吗?即便不求在鲁镇立足,祥林嫂在梦中还能睡得安稳吗?因而祥林嫂必须捐门槛!再婚并非祥林嫂初衷,而是为婆婆所逼,如今再婚又称为祥林嫂最大的罪过,在这两者的矛盾中,祥林嫂没有出路。
4.“我”能不能给祥林嫂一个确切的答案,让她稍得安慰?
以为捐了门槛便可以赎罪,但却依旧不被允许碰祭器,这使得祥林嫂“眼睛窈陷下去”,“直是一个木偶人”,精神状况大不如前,最终被主人家扫地出门,沦为乞丐。当“我”在河边碰到祥林嫂时,只有那偶尔转动的眼睛表明她还是一个活物。人死后有没有魂灵的问题一直困惑着祥林嫂,而“我”是识字的出门人,因而也就成了她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那祥林嫂希望人死后究竟是有还是没有魂灵呢?如果有,那么祥林嫂便会如柳妈所说的那样:将来到阴间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阎罗大王会把她锯开分给他们。死后的生活是如此可畏;如果没有,倒是避免了被锯开的痛楚。可是,一家人也就再也不能见面,她的儿子阿毛,唯一能给她的生命一丝慰藉的人,就永远地离开了她,没有阴间相见的可能性,这又何尝不是一件可畏的事情?可见,“我”无论给出怎样的回答,都不是祥林嫂想要的答案,更不能让她稍得安慰。
我们想为祥林嫂谋一条生路,但我们无能为力,这正如作家丁玲所说:“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痛苦。”这些人在政权、族权、夫权和神权的支配之下,操纵着祥林嫂的命运,但这些权利本身又彼此牵扯和冲突着,让夹缝中的祥林嫂不得生存。“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祥林嫂活着实在是太痛苦了,死或许是祥林嫂最好的结局,故事的悲剧美以及人物命运留给人的思考恰恰是此文最大的魅力!
可是祥林嫂勤劳、善良、质朴、顽强,这样一个美好的人物我们能不能让她在作品中活下去,我们能不能为她谋一条生路呢?
祥林嫂嫁给了一个小她十岁的丈夫,还有一个严厉的婆婆,她在家中的境遇可想而知。才二十多岁就死了丈夫,不得已逃到鲁镇做工。这样的经历虽不幸,但并不足以摧残祥林嫂的心智,因为初次结识祥林嫂,她“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从文中的描写来看,祥林嫂“脸色青黄”,但红润的脸颊、强壮的身体至少证明了她还是有生气和活力的。
可是命运没有眷顾这个不幸的女人,接下来的四大波折使她一步一步走向绝境:1. 被婆婆从鲁镇抢回,强行嫁到贺家墺;2. 丈夫死于伤寒,儿子被狼叼去,自己被大伯赶出屋;3. 重返鲁镇做工遭歧视,欲捐门槛赎罪而不得;4.“我”对死后有没有魂灵的问题模棱两可“说不清”,使祥林嫂丢掉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这四大波折使她遭受到一次又一次的打击,进而将她逼上了死路。
我们想为祥林嫂谋一条生路。为了改变她的命运,我们进行以下假设:
1. 祥林嫂能不能不改嫁,还在鲁镇做工?
祥林嫂如何被婆婆从鲁镇抢回?文中写到,“突然跳出两个男人来,像是山里人,一个抱住她,一个帮着,拖进船里去了”。从体力上来讲,祥林嫂肯定是没有办法挣脱两个壮汉的,结果只能是绳子一捆,塞到花轿里,以“八十千”的价格卖掉,即便哭哑了喉咙,撞破了脑袋也不能唤起他人的怜悯。婆婆有权利卖媳妇吗?封建女子要遵循“三从四德”,正所谓“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祥林嫂无子,婆婆便可借其死去儿子的夫权支配媳妇的命运,她卖媳妇合情合理。这种做法在众人看来不仅应该,而且还是一笔好买卖,甚至人们还夸这个婆婆精明。卫老婆子就详细地算了一笔账,末了还说“吓,你看,这多么好打算”。可见,连舆论都是支持婆婆的,因而,祥林嫂必须改嫁!
2. 祥林嫂能不能阻止大伯收屋,仍然留在贺家墺?
封建女子嫁人为妻,生是夫家人,死是夫家鬼,贺老六虽死,祥林嫂仍是贺家的媳妇,本可仍在贺家墺安居。无奈,大伯的家族地位无法撼动,他凭借族权就可以决定祥林嫂的去留,而此时祥林嫂没了儿子也就没有了贺家的后代,也就成了贺家的外人,房子如何能给一个外人?一边是“生是夫家人,死是夫家鬼”的传统观念,一边是大伯手中握着的生杀予夺的族权,两者孰轻孰重一时难以说清,本可细细做个衡量。无奈,祥林嫂此时只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可怜的寡妇,还是个买来的外乡人,如何与握有实权的大伯抗衡?因而,祥林嫂在族权面前不得不低头,她只能离开贺家墺!大伯没有让她再留下一笔赎身钱,也已经算是法外施恩了。
3. 祥林嫂能不能不捐门槛?
婆婆也好,大伯也罢,他们或多或少比祥林嫂高出一个层次,如果说他们将祥林嫂逼上了死路,我们还可以理解,但是更多的与祥林嫂同一阶级的人却也参加了这一过程。祥林嫂死了丈夫和孩子第二次来到鲁镇时,“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有了第二次婚姻,镇上的人本来该称之为“贺六嫂”的,但仍然称她为“祥林嫂”且变了音调,其实时时刻刻是在提醒祥林嫂,她的第二次婚姻是不被认可的,她是一个不洁的人,每一声称呼都充满着对祥林嫂的嫌弃和鄙夷。其他痛苦的事情人们可以竭力回避,但当姓名本身已经成为一种耻辱的时候,该让人们如何去生活?同在鲁四老爷家做工的柳妈更是明确告诉祥林嫂:“你和你的第二个男人过活不到两年,倒落了一件大罪名……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生活在山村里的祥林嫂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脸上显出恐怖的神色。如果不捐门槛,祥林嫂在鲁镇还能住得下去吗?即便不求在鲁镇立足,祥林嫂在梦中还能睡得安稳吗?因而祥林嫂必须捐门槛!再婚并非祥林嫂初衷,而是为婆婆所逼,如今再婚又称为祥林嫂最大的罪过,在这两者的矛盾中,祥林嫂没有出路。
4.“我”能不能给祥林嫂一个确切的答案,让她稍得安慰?
以为捐了门槛便可以赎罪,但却依旧不被允许碰祭器,这使得祥林嫂“眼睛窈陷下去”,“直是一个木偶人”,精神状况大不如前,最终被主人家扫地出门,沦为乞丐。当“我”在河边碰到祥林嫂时,只有那偶尔转动的眼睛表明她还是一个活物。人死后有没有魂灵的问题一直困惑着祥林嫂,而“我”是识字的出门人,因而也就成了她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那祥林嫂希望人死后究竟是有还是没有魂灵呢?如果有,那么祥林嫂便会如柳妈所说的那样:将来到阴间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阎罗大王会把她锯开分给他们。死后的生活是如此可畏;如果没有,倒是避免了被锯开的痛楚。可是,一家人也就再也不能见面,她的儿子阿毛,唯一能给她的生命一丝慰藉的人,就永远地离开了她,没有阴间相见的可能性,这又何尝不是一件可畏的事情?可见,“我”无论给出怎样的回答,都不是祥林嫂想要的答案,更不能让她稍得安慰。
我们想为祥林嫂谋一条生路,但我们无能为力,这正如作家丁玲所说:“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痛苦。”这些人在政权、族权、夫权和神权的支配之下,操纵着祥林嫂的命运,但这些权利本身又彼此牵扯和冲突着,让夹缝中的祥林嫂不得生存。“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祥林嫂活着实在是太痛苦了,死或许是祥林嫂最好的结局,故事的悲剧美以及人物命运留给人的思考恰恰是此文最大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