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邵式平是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土地革命时期的优秀军事家,江西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的主要领导者。在其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他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党和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是江西现当代史上政绩卓著、口碑长存的优秀共产党人、著名领导者。值此邵式平诞辰110周年、逝世45周年之际,回顾他为国为民奋斗不息的革命生涯,学习他坦荡无私清正廉明的崇高风范,对于激励全省人民为加速崛起而奋斗,具有深远的意义。
邵式平是一位起点很高、文武双全的杰出革命者,在民主革命中的开创之功青史长存
邵式平1900年1月出生于江西省弋阳县邵家坂一个农民家庭,式平之名是他的启蒙老师给他取的,意思是希望他能“拭尽人间不平”“做一个时代的楷模”。老师的期望在邵式平的革命生涯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一介书生,投笔从戎,搞农运,闹暴动,建武装,参与领导创建赣东北(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筹建中央苏区闽赣省,建立了不朽功勋。
1916年,邵式平进入弋阳县立高等小学读书,与方志敏同窗三载,结为挚友,共同发起成立了弋阳九区青年社,立志“铲除人间不平,和恶势力斗”,由一个普通青年成长为一个爱国主义者。1919年7月,邵式平考入南昌一中。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他与方志敏一道投入革命洪流,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1923年秋,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史地系,在校期间积极投身和领导爱国学生运动,担任校学生会主席,成为进步学生领袖。1925年10月,邵式平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1月转为共产党员,并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1926年,在大革命洪流中,他被党组织派回江西从事革命活动,从此走上了职业革命家的道路。1927年春,他出任江西改组后的国共合作的省党部监察委员,积极推动江西工农运动和反对国民党右派破坏革命的斗争。
五四和建党时期的革命活动、北京的大学生活和知识背景,江西省党部的组织领导经验,为邵式平在大革命失败后返回家乡领导革命,发动武装斗争,创建革命根据地,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斗争经验和较高的革命起点。大革命失败后,邵式平回到家乡弋阳,积极投身武装斗争,在山区组织农民开展游击活动。1927年12月底到次年1月,在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指引下,他与方志敏、黄道等一道领导弋横农民武装起义,建立工农革命武装,实行土地革命,开展游击战争,开始了创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伟大历史征程。作为根据地和红军的主要创始人之一,邵式平主要负责军事工作,先后担任赣东北游击大队政委、信江特区军委主席、信江军政学校校长兼政委、赣东北省军委主席、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职。在开创革命局面的斗争中,邵式平卓越的组织才能和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他运用丰富的知识,凭借开阔的眼光,提出深刻的见解,参与领导根据地建设,指挥赣东北红军连续取得对国民党军作战的胜利。1929年5月至7月,他率部击破敌人煞费苦心组织的“砍树运动”;8月关王殿战斗,率部全歼国民党军戴岳部一个连,这是赣东北红军创立初期的第一次大胜仗,也是第一次缴获机关枪;1930年1月率部攻克上饶,7月奇袭景德镇,使根据地扩大到赣北;9月,邵式平任红十军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与军长周建屏率部艰苦转战,开展土地革命,使赣东北和闽北联成一片,形成闽浙赣革命根据地。邵式平在对敌斗争中屡建奇功,是方志敏的得力助手和亲密伙伴。“上有朱毛、下有方邵”在当时革命群众中广为流传。1933年1月,奉中央电召,邵式平受方志敏嘱托,率红十军赴中央革命根据地参加第四次反“围剿”,任红一方面军第五军团第十一军政治部主任。之后,根据中央安排调离部队,组建闽赣苏区,任闽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闽赣军区代司令员、代政委,闽赣省委书记等职。闽赣省是在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第五次反“围剿”爆发前建立发展的一个新苏区,又是第五次反“围剿”初期的主战场。当时,外部重兵压境,内部则面临肃反扩大化,环境异常严峻。邵式平始终站在第一线,领导闽赣省军民大力开展土地革命,创建红七军团,扩红支前。他苦撑危局,即使受到错误对待,也是忍辱负重、信念不改。
抗战时期,他任陕北公学教育长,在延安参与主持了陕北公学的教育工作。抗战胜利后,参与开辟东北根据地的斗争,先后担任省委副书记、东北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等,为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邵式平在民主革命中展现出来的才能和贡献,得到党中央领导人的高度赞扬。毛泽东称赞他“能文能武”,亲热地称他为“邵大哥”;陈云赞扬他是“有见解的同志”,充分肯定他在参与东北根据地政权和财经工作中的见识和才能。
邵式平是一位眼界开阔、见识广远的非凡建设者,在筹划江西发展大业、开创全省建设新局面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自1949年6月16日江西省人民政府成立,邵式平出任新政权的第一任主席,一直到1965年3月24日逝世,他在省长职位上主持政府工作16年。16年间,他面对着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建政、经济恢复、秩序重建的艰难,面对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本着“思想宜解放,敢裁新装”的胆识,以开阔的眼界、广远的见识和宏大的气魄,组织推动江西工业、农业、科技、文化、教育的新发展,创造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新业绩。
立意高远,大手笔绘就南昌城市建设蓝图。南昌解放后,邵式平在进城之初就指出:南昌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随着社会制度的改变和生产的发展,城市将有很大的发展,必须及早研究城市建设问题。他亲自担任南昌市城市建设委员会主任,第一件事就是主持制定《南昌市城市建设方案》,绘制《南昌市新城区计划图》。为使方案切合实际,他邀陈奇涵、范式人、方志纯等领导一起走街串巷,进行实地考察。在他的主持和倡导下,八一大道、省政府办公楼、江西宾馆、八一大桥、八一起义纪念馆、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等标志性重点工程一一建成,拉开了南昌城市建设的新格局。周总理在视察南昌市建设时评价道:“江西老表,气魄不小。”八一大道建成后成为当时与北京长安大街、汉口中山大道齐名的全国三条大道。为满足人民精神生活需求、美化城市,他主持改扩建了八一公园、新建了人民公园和民德路公园。此外,他还主持新建了抚河桥,兴建了防洪圩堤及码头,加强了城市公共交通、给水和园林绿化等方面的建设,这些基础建设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至今为江西人民所称道。1956年9月,他主持提出的《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草案》得到省委、省政府批准,为南昌市区发展的基本框架打下了坚实基础。邵式平还卓有远见地提出了以麦园为中心建设科学城,构筑南昌一江两岸美丽城市的设想。这个设想,今天已经实现,人们仍不得不为他的远见发出由衷赞叹。
殚精竭虑,高起点构建江西工农业发展框架。邵式平对江西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思考,其战略思想和基本思路是,在发挥江西农业和矿产的优势的同时,“把江西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工业基地,建设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为农业服务的、为大工业服务的工业体系”。为此,他殚精竭虑,千方百计争取国家支持,深入基层动员全省力量,在十多年间建成了以一批重点工程为骨干的门类比较齐全的江西工业体系。1951年,党中央做出建设我国航空工业的决策,并决定在南昌建厂。邵式平亲自担任320厂筹建委员会主任,同时决定创办技工学校,厂校并举,培养技术人才,他还亲自兼任校长。在他的直接领导下,3年后,我国首架自己制造的雅克-18型飞机在南昌飞上蓝天。毛泽东主席闻讯大喜,致电祝贺。立足于江西是农业大省的实际,1958年,邵式平主持试制成功“八一”牌万能拖拉机。“八一”牌万能拖拉机是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台水旱两用中型拖拉机。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重点工程156项,江西占6项,同时,还新建、扩建了地方重点项目169个。为推动江西农业的发展,根据中央部署,经邵式平倡议,江西省委、省人委决定建立农、林、牧、渔综合垦殖场,全面开发山区经济。江西垦殖事业的发展为全国所瞩目,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肯定。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到三年困难时期,江西是全国农业生产形势最好的省份之一。在全国粮食紧张江西日子也紧的情况下,江西超额调出粮食支援全国和上海等兄弟省市。从1961年到1963年,江西共调出粮食121.84万吨,外调粮食数量位居全国第二,在维护国家大局、支援国家建设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肯定。
崇尚科教,全方位推进教育科技文化事业建设。邵式平出身科班,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主政江西期间,他眼光长远、身体力行,始终将发展江西教育科技文化事业放在重要战略位置,是尊重科教文化的楷模。新中国成立之初,邵式平主持制定了《江西教育改革方案》,提出了教育改革的指导方针,并就接管、调整、改造全省各类学校等做出具体规定。当时,江西经济文化基础差,教育落后。为改变现状,邵式平首先大规模举办干部教育和工农业余教育。同时,坚持两条腿走路,在坚持把师范部改成师范学院,创办江西大学、江西工学院等一批普通高校的基础上,积极兴办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工业劳动大学、江西科技大学等一批半工半读性质的学校,并担任江西师大和江西工学院的荣誉教授。他的这些努力,为江西高等、中等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他以远见卓识推动江西科技的发展,倡导成立省科技协会,在全省开展科普工作;筹建省科学院,在1962年国家撤销地方科学院后,成立西山科学实验场,保存科研力量;兼任省科委主任和省科技领导小组组长,主持全省科技工作的开展。他积蓄、培养、扶植人才的远见卓识,为江西科技事业的发展积淀了力量。邵式平极端重视理论和文化工作,是理论、文艺工作者的良师益友。他经常主动参加省社联的学术活动,提倡独立思考和自由争辩的风气。他指出:“话不说不明,学问不争不发展,经过讨论弄清楚了就算过去,没清楚那就再争。”“百家争鸣的‘百’字是个数目字,人多了就能争起来。”“在学习与研究中,讲对了当然好,讲得不对也没有关系,错了就改。”“对讲错了的同志,不要戴帽子。在学习与研究中,不管行政职务大小,大家都是同学,你可以反对我的意见,我可以反对你的意见,这要成为一种风气。”他还十分关心文艺工作,注重保存地方剧种,弘扬有江西地方特色的优秀文化。1958年2月,邵式平在省、市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提出“地要绣花,人要文化”的号召,鼓励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文化普及作贡献。他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自然要发展……文化这个东西不要看轻它,成为群众的东西就有力量”。为此,他积极付诸实践。他从江西实际出发,保留改造江西地方戏南昌采茶戏,并组建江西采茶戏团,成立江西赣剧团,使得江西地方剧种得以保存。在保存地方剧种的同时,他十分强调在挖掘历史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造革命新文化,强调文艺为现实服务。1959年7月,省赣剧团在庐山为中央领导演出《还魂记》中“游园惊梦”一折,得到一致好评,毛泽东给予赣剧“美、秀、娇、甜”四字赞誉。在周总理的亲自推荐下,受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领导之邀,赣剧还移植到东北,丰富了东三省人民的文化生活。1961年4月上旬,他向全省发出了在农历谷雨期间开展支援春耕生产文娱活动的建议。建议一提出,即得到全省各界的热烈响应。“谷雨诗会”也由此成为一年一度的江西地方诗歌节。“文化大革命”期间,“谷雨诗会”被迫停止,1980年又在江西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共同期望中恢复,并逐渐转变为有着较强专业性、艺术性的诗歌盛会,继续推动着江西文坛的发展与进步。
邵式平是一位清正廉明、心系群众的卓越领导者,在他身上体现的优秀品质是我们党的光辉典范和宝贵财富
邵式平豁达大度,顾全大局,为政清廉。他牢记服务宗旨,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精神是新的历史时期干部群众的学习楷模。
他作风深入,非常重视加强群众与政府之间的联系。他指出,人民政府任何时候都不要脱离人民。他喜欢直接与普通群众接触,要求各级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定期接待来访群众,倾听他们的声音,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规定每周三下午为省长接待群众时间,并坚持多年没有间断。他指出:“重不重视人民来信问题,不仅是个民主作风问题,而且是个阶级立场问题。”他对官僚主义深恶痛绝。有一次他到赣南考察工作,看到糖厂外挤满了送甘蔗的群众,有的群众已经等了好几天都没有交上,导致大家怨声载道。他立即要求当地领导现场处理,解决问题。他要求商业部门改进服务态度,指出:“我们的商业职工是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境界不是应该更高、服务态度应该更好吗?”
邵式平心系人民,对自己却处处严格要求,始终保持革命者本色,从不搞特殊化。1952年3月,供给制开始改为补给制,邵式平按规定每个月发100多元,他除了每月给女儿10元,20元自己零用,其余70多元都作为党费上交。他坚持“必须把公私绝然分开”,强调“共产党员对自己的生活不管理,采取不问不闻的态度,在今天及以后都是不对的。……个人的生活必须适合于党的要求。一个共产党员在建设中,享受自己劳动价值以外的丝毫东西,就是最大的耻辱”,并对自己生活的管理建立个人账目,以备自己检查。他言行一致,说到做到。一双皮鞋穿了多年,已经很破旧了,工作人员偷偷给他买了一双,还受到他的批评。他的老同志、老战友来南昌,他只是在自己家里做几个菜招待,从不用公款大吃大喝。他的稿费自己不用,都送给省政府办公厅俱乐部使用。1960年,班禅大师来南昌,送他一对麝香、一块瑞士手表,他也全交公了。他严格约束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从不以自己的职权谋取任何私利。在他生病之际,他病床就设在自己家中,不少同志劝他到北京、上海等地大医院检查治疗,他一概谢绝。他对夫人胡德兰讲:“我是省长,我有病有条件可以到上海、北京去治,一般干部病了能去吗?还有几千万江西人民,他们能去吗?如果我去了,我问心有愧呀!”在两年多的治疗过程中,除了北京、上海的专家来会诊,他始终没有离开过南昌。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亲民情结伴随他一生,直至生命中最后一刻。他的伟大公仆情怀永为世人景仰,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追忆邵式平的生平和思想使我们深受教育。他那波澜壮阔、极富特色的光辉一生,深刻地回答了先进知识分子如何面对国家民族的苦难,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思想信仰和奋斗目标,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民族的精英;深刻地解释了赣东北何以成为方志敏式根据地,具有以创造为其集中表征的独特内涵与特点;深刻地展示了在落后条件下如何改变江西面貌,在更高起点、更大平台上建设发展的远见卓识和伟大实践;生动地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襟怀坦荡、无私无畏、勇于创新、心系人民、清正廉明、造福一方的高尚品格。当前,我省正处于加速发展、进位赶超的大好时期。纪念邵式平,就是要进一步学习和弘扬邵式平的远见卓识与高尚品格,解放思想,开拓奋进,不断用现代化建设的新成果,告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谱写新时代历史前进的新篇章。○
(主要参考文献:高景春编《邵式平文论》,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李国强编《邵式平教育文选》,江西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李国强、李希文著《邵式平传》,江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责任编辑 梅 宏
邵式平是一位起点很高、文武双全的杰出革命者,在民主革命中的开创之功青史长存
邵式平1900年1月出生于江西省弋阳县邵家坂一个农民家庭,式平之名是他的启蒙老师给他取的,意思是希望他能“拭尽人间不平”“做一个时代的楷模”。老师的期望在邵式平的革命生涯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一介书生,投笔从戎,搞农运,闹暴动,建武装,参与领导创建赣东北(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筹建中央苏区闽赣省,建立了不朽功勋。
1916年,邵式平进入弋阳县立高等小学读书,与方志敏同窗三载,结为挚友,共同发起成立了弋阳九区青年社,立志“铲除人间不平,和恶势力斗”,由一个普通青年成长为一个爱国主义者。1919年7月,邵式平考入南昌一中。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他与方志敏一道投入革命洪流,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1923年秋,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史地系,在校期间积极投身和领导爱国学生运动,担任校学生会主席,成为进步学生领袖。1925年10月,邵式平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1月转为共产党员,并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1926年,在大革命洪流中,他被党组织派回江西从事革命活动,从此走上了职业革命家的道路。1927年春,他出任江西改组后的国共合作的省党部监察委员,积极推动江西工农运动和反对国民党右派破坏革命的斗争。
五四和建党时期的革命活动、北京的大学生活和知识背景,江西省党部的组织领导经验,为邵式平在大革命失败后返回家乡领导革命,发动武装斗争,创建革命根据地,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斗争经验和较高的革命起点。大革命失败后,邵式平回到家乡弋阳,积极投身武装斗争,在山区组织农民开展游击活动。1927年12月底到次年1月,在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指引下,他与方志敏、黄道等一道领导弋横农民武装起义,建立工农革命武装,实行土地革命,开展游击战争,开始了创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伟大历史征程。作为根据地和红军的主要创始人之一,邵式平主要负责军事工作,先后担任赣东北游击大队政委、信江特区军委主席、信江军政学校校长兼政委、赣东北省军委主席、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职。在开创革命局面的斗争中,邵式平卓越的组织才能和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他运用丰富的知识,凭借开阔的眼光,提出深刻的见解,参与领导根据地建设,指挥赣东北红军连续取得对国民党军作战的胜利。1929年5月至7月,他率部击破敌人煞费苦心组织的“砍树运动”;8月关王殿战斗,率部全歼国民党军戴岳部一个连,这是赣东北红军创立初期的第一次大胜仗,也是第一次缴获机关枪;1930年1月率部攻克上饶,7月奇袭景德镇,使根据地扩大到赣北;9月,邵式平任红十军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与军长周建屏率部艰苦转战,开展土地革命,使赣东北和闽北联成一片,形成闽浙赣革命根据地。邵式平在对敌斗争中屡建奇功,是方志敏的得力助手和亲密伙伴。“上有朱毛、下有方邵”在当时革命群众中广为流传。1933年1月,奉中央电召,邵式平受方志敏嘱托,率红十军赴中央革命根据地参加第四次反“围剿”,任红一方面军第五军团第十一军政治部主任。之后,根据中央安排调离部队,组建闽赣苏区,任闽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闽赣军区代司令员、代政委,闽赣省委书记等职。闽赣省是在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第五次反“围剿”爆发前建立发展的一个新苏区,又是第五次反“围剿”初期的主战场。当时,外部重兵压境,内部则面临肃反扩大化,环境异常严峻。邵式平始终站在第一线,领导闽赣省军民大力开展土地革命,创建红七军团,扩红支前。他苦撑危局,即使受到错误对待,也是忍辱负重、信念不改。
抗战时期,他任陕北公学教育长,在延安参与主持了陕北公学的教育工作。抗战胜利后,参与开辟东北根据地的斗争,先后担任省委副书记、东北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等,为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邵式平在民主革命中展现出来的才能和贡献,得到党中央领导人的高度赞扬。毛泽东称赞他“能文能武”,亲热地称他为“邵大哥”;陈云赞扬他是“有见解的同志”,充分肯定他在参与东北根据地政权和财经工作中的见识和才能。
邵式平是一位眼界开阔、见识广远的非凡建设者,在筹划江西发展大业、开创全省建设新局面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自1949年6月16日江西省人民政府成立,邵式平出任新政权的第一任主席,一直到1965年3月24日逝世,他在省长职位上主持政府工作16年。16年间,他面对着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建政、经济恢复、秩序重建的艰难,面对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本着“思想宜解放,敢裁新装”的胆识,以开阔的眼界、广远的见识和宏大的气魄,组织推动江西工业、农业、科技、文化、教育的新发展,创造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新业绩。
立意高远,大手笔绘就南昌城市建设蓝图。南昌解放后,邵式平在进城之初就指出:南昌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随着社会制度的改变和生产的发展,城市将有很大的发展,必须及早研究城市建设问题。他亲自担任南昌市城市建设委员会主任,第一件事就是主持制定《南昌市城市建设方案》,绘制《南昌市新城区计划图》。为使方案切合实际,他邀陈奇涵、范式人、方志纯等领导一起走街串巷,进行实地考察。在他的主持和倡导下,八一大道、省政府办公楼、江西宾馆、八一大桥、八一起义纪念馆、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等标志性重点工程一一建成,拉开了南昌城市建设的新格局。周总理在视察南昌市建设时评价道:“江西老表,气魄不小。”八一大道建成后成为当时与北京长安大街、汉口中山大道齐名的全国三条大道。为满足人民精神生活需求、美化城市,他主持改扩建了八一公园、新建了人民公园和民德路公园。此外,他还主持新建了抚河桥,兴建了防洪圩堤及码头,加强了城市公共交通、给水和园林绿化等方面的建设,这些基础建设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至今为江西人民所称道。1956年9月,他主持提出的《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草案》得到省委、省政府批准,为南昌市区发展的基本框架打下了坚实基础。邵式平还卓有远见地提出了以麦园为中心建设科学城,构筑南昌一江两岸美丽城市的设想。这个设想,今天已经实现,人们仍不得不为他的远见发出由衷赞叹。
殚精竭虑,高起点构建江西工农业发展框架。邵式平对江西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思考,其战略思想和基本思路是,在发挥江西农业和矿产的优势的同时,“把江西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工业基地,建设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为农业服务的、为大工业服务的工业体系”。为此,他殚精竭虑,千方百计争取国家支持,深入基层动员全省力量,在十多年间建成了以一批重点工程为骨干的门类比较齐全的江西工业体系。1951年,党中央做出建设我国航空工业的决策,并决定在南昌建厂。邵式平亲自担任320厂筹建委员会主任,同时决定创办技工学校,厂校并举,培养技术人才,他还亲自兼任校长。在他的直接领导下,3年后,我国首架自己制造的雅克-18型飞机在南昌飞上蓝天。毛泽东主席闻讯大喜,致电祝贺。立足于江西是农业大省的实际,1958年,邵式平主持试制成功“八一”牌万能拖拉机。“八一”牌万能拖拉机是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台水旱两用中型拖拉机。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重点工程156项,江西占6项,同时,还新建、扩建了地方重点项目169个。为推动江西农业的发展,根据中央部署,经邵式平倡议,江西省委、省人委决定建立农、林、牧、渔综合垦殖场,全面开发山区经济。江西垦殖事业的发展为全国所瞩目,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肯定。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到三年困难时期,江西是全国农业生产形势最好的省份之一。在全国粮食紧张江西日子也紧的情况下,江西超额调出粮食支援全国和上海等兄弟省市。从1961年到1963年,江西共调出粮食121.84万吨,外调粮食数量位居全国第二,在维护国家大局、支援国家建设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肯定。
崇尚科教,全方位推进教育科技文化事业建设。邵式平出身科班,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主政江西期间,他眼光长远、身体力行,始终将发展江西教育科技文化事业放在重要战略位置,是尊重科教文化的楷模。新中国成立之初,邵式平主持制定了《江西教育改革方案》,提出了教育改革的指导方针,并就接管、调整、改造全省各类学校等做出具体规定。当时,江西经济文化基础差,教育落后。为改变现状,邵式平首先大规模举办干部教育和工农业余教育。同时,坚持两条腿走路,在坚持把师范部改成师范学院,创办江西大学、江西工学院等一批普通高校的基础上,积极兴办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工业劳动大学、江西科技大学等一批半工半读性质的学校,并担任江西师大和江西工学院的荣誉教授。他的这些努力,为江西高等、中等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他以远见卓识推动江西科技的发展,倡导成立省科技协会,在全省开展科普工作;筹建省科学院,在1962年国家撤销地方科学院后,成立西山科学实验场,保存科研力量;兼任省科委主任和省科技领导小组组长,主持全省科技工作的开展。他积蓄、培养、扶植人才的远见卓识,为江西科技事业的发展积淀了力量。邵式平极端重视理论和文化工作,是理论、文艺工作者的良师益友。他经常主动参加省社联的学术活动,提倡独立思考和自由争辩的风气。他指出:“话不说不明,学问不争不发展,经过讨论弄清楚了就算过去,没清楚那就再争。”“百家争鸣的‘百’字是个数目字,人多了就能争起来。”“在学习与研究中,讲对了当然好,讲得不对也没有关系,错了就改。”“对讲错了的同志,不要戴帽子。在学习与研究中,不管行政职务大小,大家都是同学,你可以反对我的意见,我可以反对你的意见,这要成为一种风气。”他还十分关心文艺工作,注重保存地方剧种,弘扬有江西地方特色的优秀文化。1958年2月,邵式平在省、市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提出“地要绣花,人要文化”的号召,鼓励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文化普及作贡献。他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自然要发展……文化这个东西不要看轻它,成为群众的东西就有力量”。为此,他积极付诸实践。他从江西实际出发,保留改造江西地方戏南昌采茶戏,并组建江西采茶戏团,成立江西赣剧团,使得江西地方剧种得以保存。在保存地方剧种的同时,他十分强调在挖掘历史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造革命新文化,强调文艺为现实服务。1959年7月,省赣剧团在庐山为中央领导演出《还魂记》中“游园惊梦”一折,得到一致好评,毛泽东给予赣剧“美、秀、娇、甜”四字赞誉。在周总理的亲自推荐下,受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领导之邀,赣剧还移植到东北,丰富了东三省人民的文化生活。1961年4月上旬,他向全省发出了在农历谷雨期间开展支援春耕生产文娱活动的建议。建议一提出,即得到全省各界的热烈响应。“谷雨诗会”也由此成为一年一度的江西地方诗歌节。“文化大革命”期间,“谷雨诗会”被迫停止,1980年又在江西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共同期望中恢复,并逐渐转变为有着较强专业性、艺术性的诗歌盛会,继续推动着江西文坛的发展与进步。
邵式平是一位清正廉明、心系群众的卓越领导者,在他身上体现的优秀品质是我们党的光辉典范和宝贵财富
邵式平豁达大度,顾全大局,为政清廉。他牢记服务宗旨,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精神是新的历史时期干部群众的学习楷模。
他作风深入,非常重视加强群众与政府之间的联系。他指出,人民政府任何时候都不要脱离人民。他喜欢直接与普通群众接触,要求各级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定期接待来访群众,倾听他们的声音,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规定每周三下午为省长接待群众时间,并坚持多年没有间断。他指出:“重不重视人民来信问题,不仅是个民主作风问题,而且是个阶级立场问题。”他对官僚主义深恶痛绝。有一次他到赣南考察工作,看到糖厂外挤满了送甘蔗的群众,有的群众已经等了好几天都没有交上,导致大家怨声载道。他立即要求当地领导现场处理,解决问题。他要求商业部门改进服务态度,指出:“我们的商业职工是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境界不是应该更高、服务态度应该更好吗?”
邵式平心系人民,对自己却处处严格要求,始终保持革命者本色,从不搞特殊化。1952年3月,供给制开始改为补给制,邵式平按规定每个月发100多元,他除了每月给女儿10元,20元自己零用,其余70多元都作为党费上交。他坚持“必须把公私绝然分开”,强调“共产党员对自己的生活不管理,采取不问不闻的态度,在今天及以后都是不对的。……个人的生活必须适合于党的要求。一个共产党员在建设中,享受自己劳动价值以外的丝毫东西,就是最大的耻辱”,并对自己生活的管理建立个人账目,以备自己检查。他言行一致,说到做到。一双皮鞋穿了多年,已经很破旧了,工作人员偷偷给他买了一双,还受到他的批评。他的老同志、老战友来南昌,他只是在自己家里做几个菜招待,从不用公款大吃大喝。他的稿费自己不用,都送给省政府办公厅俱乐部使用。1960年,班禅大师来南昌,送他一对麝香、一块瑞士手表,他也全交公了。他严格约束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从不以自己的职权谋取任何私利。在他生病之际,他病床就设在自己家中,不少同志劝他到北京、上海等地大医院检查治疗,他一概谢绝。他对夫人胡德兰讲:“我是省长,我有病有条件可以到上海、北京去治,一般干部病了能去吗?还有几千万江西人民,他们能去吗?如果我去了,我问心有愧呀!”在两年多的治疗过程中,除了北京、上海的专家来会诊,他始终没有离开过南昌。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亲民情结伴随他一生,直至生命中最后一刻。他的伟大公仆情怀永为世人景仰,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追忆邵式平的生平和思想使我们深受教育。他那波澜壮阔、极富特色的光辉一生,深刻地回答了先进知识分子如何面对国家民族的苦难,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思想信仰和奋斗目标,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民族的精英;深刻地解释了赣东北何以成为方志敏式根据地,具有以创造为其集中表征的独特内涵与特点;深刻地展示了在落后条件下如何改变江西面貌,在更高起点、更大平台上建设发展的远见卓识和伟大实践;生动地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襟怀坦荡、无私无畏、勇于创新、心系人民、清正廉明、造福一方的高尚品格。当前,我省正处于加速发展、进位赶超的大好时期。纪念邵式平,就是要进一步学习和弘扬邵式平的远见卓识与高尚品格,解放思想,开拓奋进,不断用现代化建设的新成果,告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谱写新时代历史前进的新篇章。○
(主要参考文献:高景春编《邵式平文论》,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李国强编《邵式平教育文选》,江西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李国强、李希文著《邵式平传》,江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责任编辑 梅 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