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概述了我国护理教育发展现状,并对我国高等护理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从课程设置、护生人文修养、临床实践教学及与国际接轨方面提出了高等护理教育发展对策,旨在为我国高等护理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护理教育;医学模式;护理学科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1-0115-02
受“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我国护理学一直是临床医学下的二级学科。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不再把疾病视为能通过病理学特征来诊断的生物学意义上的疾病,而认为人类健康与疾病关系取决于生物、心理及社会等各种因素。与此对应护理学已不再局限于临床医学范围。为了适应上述转变同时更好促进我国护理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2011年2月护理学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定为一级学科。但是,长期以来作为二级学科的护理学在临床中一直处于附属地位,造成我国高等护理教育在人才的培养方向、培养类型及培养方式上定位不明确,直接影响护理学科的健康发展。本文在概述我国护理教育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对护理教育模式进行了反思,就深化护理教育改革的关键问题提出建议,旨在为我国高等护理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一、我国护理教育发展概况
护理学传入中国后,从教育层次来看定位准确,这一点从教育层次上可以看出。1921年我国开始培养本科护士,还公派留学生接受高层次的护理教育,第29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王绣瑛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护理学硕士;打开中国与世界护理接轨大门的李式鸾为波士顿大学的护理学博士。但是,受历史原因的影响1950年我国的护理教育全部改为中专;直到1984年才恢复本科教育;1992年开始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教育;2004年开始护理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如今中国的护理教育涵盖了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和博士等不同层次[1]。虽然近年来我国高等护理教育发展迅速,但是30多年高等教育的缺失直接影响了我国护理学科的发展,造成护理学发展相对缓慢,对护理专业认识不足,认为护理工作仅限于实践操作,就是日常的发药、打针。“医生动动嘴,护士跑断腿”形象地描述了长期以来医生发号施令,护士执行命令的情况,没有把护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看待。《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提出,到2015年全国注册护士总数达到286万,全国护士队伍中中专学历护士不高于40%;同时提出三级医院中大专以上学历护士不低于80%。实现上述目标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更需要护理专业自身不断发展,高等护理教育在推动我国护理发展中将发挥主导作用。
二、我国高等护理教育存在的问题
1.培养目标针对性不强。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原则是促进护理服务“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为重点。“十二五”期间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推进老年护理、慢性病护理及临终关怀等长期护理服务,不断提升护理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但是,很多高等护理院校将发展学科、培养师资、具备管理和科学研究能力放在了本科阶段。随着护理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本科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加以调整。本科护生除了具备初步的教学、科研和管理能力外,应该注重护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其更好地充实到护理实践场所,为护理对象提供科学舒适服务。同时,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突出强调了护生对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掌握,没有充分体现护生的人格要素、智能要素和身心要素的教育要求,对护生能力、素质的培养重视不够[2]。
2.学制和学位界定不明确。目前我国护理本科教育存在4年制和5年制并存的局面。1984年我国开始护理学高等教育时护理学是5年制,目前复旦大学和北京医科大学等少数高校仍为5年制,其培养目标是学术型护理人才。但是随着高等护理教育的逐步发展,为了加强我国护士队伍建设,逐步提高临床服务能力,拓展护理服务领域,完善护理服务体系,许多高校将护理本科教育改为4年,以培养应用型高等护理人才为目标。目前,我国还没有哪一个学科像护理学高等教育一样有两种不同学制。学制不规范阻碍了4年制和5年制本科护生在临床工作中发挥各自的特点与专长,不仅影响学生毕业后的培养和发展,同时也阻碍了护理学科的进步及持续发展[3]。另外,与3年制的护理专科教育相比,如何突出4年制本科护理教育的特色和优势,也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3.课程设置未突出专业特色。受“生物醫学模式”的影响,我国护理院校课程设置专业特色不明显,多数院校仍采用医学基础课、护理专业课、临床实习的“三段式”教育模式。该教育模式沿袭了临床医学专业的特色,突出特点是医学基础课所占比重大,人文课程种类和学时偏少,不能很好地体现护理专业的特点,不利于全面发展本科护生的综合素质[4]。虽然部分护理院校进行了课程教育改革,形成不同特色的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比如从2000年开始,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育资源利用等四个方面进行了高等护理教育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5]。但是十多年过去了,协和医科大学等院校的改革成果还未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应用,不少护理院校的课程并没有实质性的改革。
三、我国高等护理教育发展对策
1.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发展高等护理教育必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医学及护理学的进步、社会医疗保健需求的增长相同步。因此在课程安排上应突出护理的专业特色,在精简和压缩传统生物医学课程基础上,适当增加护理人文教育,同时增加与社会科学相关的教学内容。在增加人文和社会科学相关课程和课时基础上打破原有的“三段式”教育模式,加强护理学与其他学科结构和内在逻辑上的联系,使护理学、医学和人文素养课程之间相互渗透,做到突出护理、加大人文的新型护理课程体系[6]。
2.培养护生的人文修养。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人文教育不仅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科学合理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有助于完善护生的知识结构和价值体系。因为有学者提出临床上80%的医患矛盾不是由医疗过错引起的,医疗过错造成的医患矛盾仅占20%左右。我国局限的人文课程不能使护理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紧密结合与相互渗透,护生很难从人文角度理解护理过程中的健康理论。作为与病人接触最多的群体,如果护生在今后临床工作中不能与病人有效地交流沟通,必然会增加医患矛盾,因此加强护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人文教育激发护生的人文兴趣,拓宽护生的人文视野,启迪护生的人文思维,提升护生的人文境界,使护生今后能真正从“生物-心里-社会医学模式”的角度开展工作。 3.加强临床实践教学。具有50多年培养护理人才历史的爱丁堡大学在本科护理教育中突出“符合实践”理念,课程设置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在课程设置方面严格按照“符合实践”的教育理念,将临床实习贯穿于每个学期的理论学习之中,使学生及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行动,加强了护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深化[7]。而我国“三段式”教育模式造成了专业课程学习与临床实践的脱节。护理教育应该实行“渐进式”教学组织形式,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护生及早接触临床,不仅增加实践机会,还可以更好地将理论和临床紧密结合。同时学生接触临床,不但增进了知识的理解能力,同时也提高了知识的运用能力。为适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护理事业发展的新要求,今后我国护理服务领域将进一步拓展,护理服务体系需进一步完善。为了适应这种要求,护生的临床实践教学场所不应仅仅局限于大型医院,还要加强社区教学基地建设,培养护生开展社区和家庭护理的实践能力,将来才能更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疾病谱的变化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这样护理服务才能不断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
4.建立符合国際护理标准的教学体系。1986年美国高等护理教育学会发布了“护理专业高等教育标准”,1998年又对该标准进行了完善。之后,英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陆续制定了具有本国特色的护理学教育标准。与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不同,上述国家课程设置模式总体特征是将相关课程及教学内容整合,以体现知识的整体性。因此,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国际护理教育理念、模式发展迅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护理教育与国际护理教育接轨势在必行。因此在本科护生培养方案中除了构建符合国际护理标准的教学体系,还应该充分体现涉外护理的特色,培养学生跨文化背景下的沟通、协调和工作能力,使护生的知识结构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也更能适应国内外医疗、护理市场的需求。同时还要结合国外护理学的发展趋势,在建立和国际护理教育标准接轨的基础上加强专科护士培养。
总之,通过系统高等护理教育,使护士在今后预防疾病伤残、维护人体健康和提供舒适方面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准。在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供高质量和符合成本效益的护理服务方面发挥显著作用,让社会公众清晰地看到并承认护理学在维护人类健康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国增,李瑞玲,王强.新型医学模式下本科护理研究教学现状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1,(28):223-224.
[2]罗艺,朱国军,王建平,等.中国本科护理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2,29(2):92-95.
[3]姜安丽,我国高等护理教育改革10年实践与发展的思考[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1):3-6.
[4]朱玲玲,姜安丽.浅析护理本科教育课程改革[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11):52-53.
[5]沈宁,何仲,梁涛,等.统一思想创立新的护理教育课程体系[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0):613-615.
[6]李秋萍,林毅,蒋玉宇,等.综合性大学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华护理教育,2010,7(12):568-570.
[7]郭洪花,付伟.爱丁堡大学的护理教育发展现状[J].健康研究,2011,31(1):76-80.
基金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编号:2011020116);河南省卫生厅卫生政策研究课题(编号:YWZY1082);河南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编号:2009300072)
关键词:护理教育;医学模式;护理学科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1-0115-02
受“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我国护理学一直是临床医学下的二级学科。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不再把疾病视为能通过病理学特征来诊断的生物学意义上的疾病,而认为人类健康与疾病关系取决于生物、心理及社会等各种因素。与此对应护理学已不再局限于临床医学范围。为了适应上述转变同时更好促进我国护理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2011年2月护理学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定为一级学科。但是,长期以来作为二级学科的护理学在临床中一直处于附属地位,造成我国高等护理教育在人才的培养方向、培养类型及培养方式上定位不明确,直接影响护理学科的健康发展。本文在概述我国护理教育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对护理教育模式进行了反思,就深化护理教育改革的关键问题提出建议,旨在为我国高等护理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一、我国护理教育发展概况
护理学传入中国后,从教育层次来看定位准确,这一点从教育层次上可以看出。1921年我国开始培养本科护士,还公派留学生接受高层次的护理教育,第29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王绣瑛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护理学硕士;打开中国与世界护理接轨大门的李式鸾为波士顿大学的护理学博士。但是,受历史原因的影响1950年我国的护理教育全部改为中专;直到1984年才恢复本科教育;1992年开始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教育;2004年开始护理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如今中国的护理教育涵盖了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和博士等不同层次[1]。虽然近年来我国高等护理教育发展迅速,但是30多年高等教育的缺失直接影响了我国护理学科的发展,造成护理学发展相对缓慢,对护理专业认识不足,认为护理工作仅限于实践操作,就是日常的发药、打针。“医生动动嘴,护士跑断腿”形象地描述了长期以来医生发号施令,护士执行命令的情况,没有把护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看待。《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提出,到2015年全国注册护士总数达到286万,全国护士队伍中中专学历护士不高于40%;同时提出三级医院中大专以上学历护士不低于80%。实现上述目标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更需要护理专业自身不断发展,高等护理教育在推动我国护理发展中将发挥主导作用。
二、我国高等护理教育存在的问题
1.培养目标针对性不强。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原则是促进护理服务“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为重点。“十二五”期间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推进老年护理、慢性病护理及临终关怀等长期护理服务,不断提升护理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但是,很多高等护理院校将发展学科、培养师资、具备管理和科学研究能力放在了本科阶段。随着护理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本科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加以调整。本科护生除了具备初步的教学、科研和管理能力外,应该注重护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其更好地充实到护理实践场所,为护理对象提供科学舒适服务。同时,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突出强调了护生对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掌握,没有充分体现护生的人格要素、智能要素和身心要素的教育要求,对护生能力、素质的培养重视不够[2]。
2.学制和学位界定不明确。目前我国护理本科教育存在4年制和5年制并存的局面。1984年我国开始护理学高等教育时护理学是5年制,目前复旦大学和北京医科大学等少数高校仍为5年制,其培养目标是学术型护理人才。但是随着高等护理教育的逐步发展,为了加强我国护士队伍建设,逐步提高临床服务能力,拓展护理服务领域,完善护理服务体系,许多高校将护理本科教育改为4年,以培养应用型高等护理人才为目标。目前,我国还没有哪一个学科像护理学高等教育一样有两种不同学制。学制不规范阻碍了4年制和5年制本科护生在临床工作中发挥各自的特点与专长,不仅影响学生毕业后的培养和发展,同时也阻碍了护理学科的进步及持续发展[3]。另外,与3年制的护理专科教育相比,如何突出4年制本科护理教育的特色和优势,也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3.课程设置未突出专业特色。受“生物醫学模式”的影响,我国护理院校课程设置专业特色不明显,多数院校仍采用医学基础课、护理专业课、临床实习的“三段式”教育模式。该教育模式沿袭了临床医学专业的特色,突出特点是医学基础课所占比重大,人文课程种类和学时偏少,不能很好地体现护理专业的特点,不利于全面发展本科护生的综合素质[4]。虽然部分护理院校进行了课程教育改革,形成不同特色的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比如从2000年开始,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育资源利用等四个方面进行了高等护理教育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5]。但是十多年过去了,协和医科大学等院校的改革成果还未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应用,不少护理院校的课程并没有实质性的改革。
三、我国高等护理教育发展对策
1.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发展高等护理教育必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医学及护理学的进步、社会医疗保健需求的增长相同步。因此在课程安排上应突出护理的专业特色,在精简和压缩传统生物医学课程基础上,适当增加护理人文教育,同时增加与社会科学相关的教学内容。在增加人文和社会科学相关课程和课时基础上打破原有的“三段式”教育模式,加强护理学与其他学科结构和内在逻辑上的联系,使护理学、医学和人文素养课程之间相互渗透,做到突出护理、加大人文的新型护理课程体系[6]。
2.培养护生的人文修养。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人文教育不仅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科学合理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有助于完善护生的知识结构和价值体系。因为有学者提出临床上80%的医患矛盾不是由医疗过错引起的,医疗过错造成的医患矛盾仅占20%左右。我国局限的人文课程不能使护理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紧密结合与相互渗透,护生很难从人文角度理解护理过程中的健康理论。作为与病人接触最多的群体,如果护生在今后临床工作中不能与病人有效地交流沟通,必然会增加医患矛盾,因此加强护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人文教育激发护生的人文兴趣,拓宽护生的人文视野,启迪护生的人文思维,提升护生的人文境界,使护生今后能真正从“生物-心里-社会医学模式”的角度开展工作。 3.加强临床实践教学。具有50多年培养护理人才历史的爱丁堡大学在本科护理教育中突出“符合实践”理念,课程设置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在课程设置方面严格按照“符合实践”的教育理念,将临床实习贯穿于每个学期的理论学习之中,使学生及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行动,加强了护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深化[7]。而我国“三段式”教育模式造成了专业课程学习与临床实践的脱节。护理教育应该实行“渐进式”教学组织形式,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护生及早接触临床,不仅增加实践机会,还可以更好地将理论和临床紧密结合。同时学生接触临床,不但增进了知识的理解能力,同时也提高了知识的运用能力。为适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护理事业发展的新要求,今后我国护理服务领域将进一步拓展,护理服务体系需进一步完善。为了适应这种要求,护生的临床实践教学场所不应仅仅局限于大型医院,还要加强社区教学基地建设,培养护生开展社区和家庭护理的实践能力,将来才能更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疾病谱的变化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这样护理服务才能不断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
4.建立符合国際护理标准的教学体系。1986年美国高等护理教育学会发布了“护理专业高等教育标准”,1998年又对该标准进行了完善。之后,英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陆续制定了具有本国特色的护理学教育标准。与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不同,上述国家课程设置模式总体特征是将相关课程及教学内容整合,以体现知识的整体性。因此,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国际护理教育理念、模式发展迅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护理教育与国际护理教育接轨势在必行。因此在本科护生培养方案中除了构建符合国际护理标准的教学体系,还应该充分体现涉外护理的特色,培养学生跨文化背景下的沟通、协调和工作能力,使护生的知识结构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也更能适应国内外医疗、护理市场的需求。同时还要结合国外护理学的发展趋势,在建立和国际护理教育标准接轨的基础上加强专科护士培养。
总之,通过系统高等护理教育,使护士在今后预防疾病伤残、维护人体健康和提供舒适方面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准。在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供高质量和符合成本效益的护理服务方面发挥显著作用,让社会公众清晰地看到并承认护理学在维护人类健康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国增,李瑞玲,王强.新型医学模式下本科护理研究教学现状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1,(28):223-224.
[2]罗艺,朱国军,王建平,等.中国本科护理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2,29(2):92-95.
[3]姜安丽,我国高等护理教育改革10年实践与发展的思考[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1):3-6.
[4]朱玲玲,姜安丽.浅析护理本科教育课程改革[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11):52-53.
[5]沈宁,何仲,梁涛,等.统一思想创立新的护理教育课程体系[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0):613-615.
[6]李秋萍,林毅,蒋玉宇,等.综合性大学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华护理教育,2010,7(12):568-570.
[7]郭洪花,付伟.爱丁堡大学的护理教育发展现状[J].健康研究,2011,31(1):76-80.
基金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编号:2011020116);河南省卫生厅卫生政策研究课题(编号:YWZY1082);河南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编号:200930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