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贺岁喜剧《私人订制》的首映发布会上,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见到了一个尽显疲态的冯小刚。这位中国电影界举足轻重的领军人物,仿佛在和期待他作品的观众们闹着别扭,口中时不时地爆出“和电影在一起那么多年了,有点反感它了”,“时代可以翻篇了,我特别想过一种闲散的生活”等听起来颇为消极的话语。他还抱怨:“复杂、深刻,观众需要吗?不需要。这是一个娱乐的时代,不是一个反思的时代。”“观众的口味让我越来越困惑。”
尽管言谈之中颇有些“告老归田”的意思,但冯小刚还是不可避免地成为岁末最忙的人,而且这种局面将一直持续到2014年春节——半年前,他接过了春晚递来的橄榄枝,成了第一位跨界执导春晚的电影导演。
“随便拍的电影,一个星期卖4个亿。认真拍的电影不卖钱”
对于贺岁喜剧《私人订制》的拍摄缘起,冯小刚曾不止一次向媒体表明:“没什么特别的,我只是为了还人情。”“《私人订制》是为市场定制的,和内心不发生关系。”
上一部作品《一九四二》似乎耗尽了冯小刚对电影的全部热情,那部电影在他心里酝酿了多年,凭借在电影界攒下的信誉,才拉来巨额资本进行运作。开拍前,冯小刚做了大量调查,拍摄过程艰苦卓绝,他不仅需要导戏,更要在资本和各种关系间辗转腾挪,压力巨大。
虽然冯小刚自己对《一九四二》寄予了厚望,但这部“反思民族性的史诗巨作”并没有获得成功。观众对端起架子、正襟危坐的冯小刚不买账,甚至包括他熟悉的一些朋友对这个题材也不捧场。最终,不论是票房还是口碑,离冯小刚的期望都太远了。冯小刚有点困惑,但他并不认输,他对记者说:“我相信50年之后,观众再往回看,会发现中国电影史上还有这么一部片子。”他还说:“观众似乎更喜欢爆米花喜剧,但我无心伺候。”
话虽撂得狠,但冯小刚还是回归到了贺岁喜剧的老路。2013年12月19日,《私人订制》的首映零点场取得1100万元票房,超过了《小时代》和《泰囧》,创下华语片首映全新纪录;上映首周票房突破4亿元,再次刷新华语片票房纪录。截至2014年1月12日,《私人订制》票房已有6.97亿元,毫无悬念地成为贺岁档的最大赢家。这个成绩连冯小刚自己都有点出乎意料。在2013年年底举行的华表奖颁奖典礼上,凭借《一九四二》获得优秀导演奖的他在领奖台上感叹:“随便拍的电影,一个星期卖4个亿。我认真拍的电影不卖钱,这给我很大的困惑。”
《私人订制》在内容上与冯小刚1997年的作品《甲方乙方》一脉相承,不论是剧作结构和人物设置,都延续了原作。只不过除了葛优不变之外,英达、何冰、刘蓓等换成了白百何、李小璐、郑恺这样一套年轻的班底。这4位主要人物以帮助别人圆梦为业务,“成全别人,恶心自己”是他们的口号。冯小刚给片子的定位是“不正经、不着调、不讲理”,人物在其中不断变换身份,表演着一场场“变装秀”,游戏感十足。
影片早就凭借大量的植入广告使投资有了保障,再加上节节攀升的票房,投资方赚得盆满钵满。但与此同时,这部电影也出现了一种非常荒谬的现象——票房和口碑严重的两级分化。冯小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口碑危机,先是影片公映前,在面向机构投资者的看片会后,分析师们称“看了一半看不下去”,投资者信心大跌,导致华谊股票急挫跌停。影片上映后,两大电影网站的评分都是及格线以下,时光网5.8分,豆瓣网5.5分(总分10分)。有网友套用其中的台词,称冯小刚这回是“成全自己,恶心别人”。影评人的负面评价更不用说了,有人说它“拼凑了3个互不沾边的无聊小品,明显在糊弄观众,透支信誉抢钱。这根本算不上电影,就是一个低级又豪华的广告”。
面对劈头盖脸的恶评,冯小刚发飙了。12月29日凌晨,他连发好几条微博,声称与影评人“誓不两立”,骂他们是“大尾巴狼”。他写道:“从《一九四二》到《私人订制》,你们的嘲笑和狂欢恰恰反映了你们的浅薄,我看不起你们,别再腆着脸引领观众了,丢人。”
在电影圈,冯小刚是有名的“小钢炮”。他与媒体的关系一直很差,2004年大骂某刊物是“狗屎、混蛋”; 2006年直斥某记者:“你要是让我不痛快,我也让你不高兴!”甚至在面对家人时,冯小刚也压不住火,妻子徐帆说他是“狗脾气”。但这一次冯小刚在微博上的“撒欢”,更被看做是一种“炒作”,拿“影评人”这个弱势群体开刀,制造话题,是为了给影片票房再添一把火。
从结果来说,观众还是给足了这位“贺岁片之父”面子,但正如很多人反映的那样,《私人订制》是他迄今为止最差的贺岁喜剧。冯氏贺岁喜剧,陷入了一个创作的瓶颈。
“我的作品能代表绝大多数人的梦想、欲望和精神需求”
总是拍贺岁喜剧的冯小刚说过一句话:“我的内心是悲剧的,我在强颜欢笑。”他性格中的拧巴时不时会显现出来,让人感觉他虽然功成名就,但并不快乐,内心充满矛盾。
冯小刚是搞美术出身,高中毕业后进入北京军区文工团,担任舞美设计。1985年,他调入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成为美工师,开始电视剧的创作。就在这年,他结识了王朔,后来他们一起成立了“好梦公司”,主营影视策划咨询服务。1990年,他和郑晓龙联合编导的《遭遇激情》获中国电影金鸡奖4项大奖。1991年,他和王朔等编剧的《编辑部的故事》风靡全国。1995年他又执导了《一地鸡毛》,他自己曾说:“如果说《编辑部的故事》是我作为一名编剧,在王朔创作风格的引领下,跨出了坚实的一步;那么《一地鸡毛》,则是我作为一名导演,在刘震云创作思想的影响下,走向成熟的一次飞跃。”
1997年的《甲方乙方》是他创作生涯的转折点。据他的重要合作伙伴高军介绍,《甲方乙方》之前,冯小刚遭遇了创作低谷,多部影片都失败了。这部片子对他来说可以说是孤注一掷的机会。影片首映前,高军给他买了韭菜馅包子,结果放映时声道出现了问题,画面与声音严重脱节,冯小刚气急败坏,眼泪流了出来,韭菜馅包子也吐了出来。 之后的创作顺风顺水。《没完没了》、《一声叹息》、《大腕》、《天下无贼》、《手机》等都广受欢迎。《非诚勿扰》之后,他成为中国第一个内地票房超过10亿元的导演。《私人订制》之后,他更加坐稳了内地票房累计第一的宝座。
当被问到为什么他的电影总能把握住观众心理时,冯小刚说:“我是一个小人物,出身卑微,对我来说揣摩小人物的心理很容易,我的作品能代表绝大多数人的梦想、欲望和精神需求。”
冯氏电影最为人称道的正是他一贯坚持的“平民风格”,他的走红建立在普通观众口碑的基础上。因此他的地位颇显尴尬——虽然和张艺谋、陈凯歌等年龄相仿,但并不属于“第五代导演”。尽管他对振兴中国电影市场功不可没,但一直以来,他受到专业奖项的排挤,评论界对他并不认可,认为他的电影艺术水平低、难登大雅之堂。
冯小刚不服气,为了证明自己,又拍了《集结号》、《唐山大地震》。看得出,他希望自己能“俗”也能“雅”,想拍出一些崇高、辉煌,展现苦难与人性的主旋律片子。正如与冯小刚合作多年的电影作曲家王黎光所言:“无论是《集结号》还是《唐山大地震》,都有一个共同的直接反映,那就是泪水。”而到了《一九四二》,冯小刚已经“煽情”得有点过了。
面对质疑,冯小刚在微博上无奈自辩:“我尽了一个导演对中国电影的责任,无论创作还是市场。”可正如一位影评人所言,“早年的冯氏电影体现了一种更高的道德标准。但如今的他变得更加世俗化、功利化,放弃理想主义,以利益为中心。”对比新旧作品,今天的“贺岁导演”稍稍有些变味了。
“我对春晚的改造,远不及春晚对我的改造”
从电影跨界到执导央视春晚,冯小刚自己说:“我导春晚一不为名,二不为利,是回馈观众对电影的支持。我就不感谢领导了,顶着骂名干这事领导应该感谢我。”话虽如此,吃饺子、放鞭炮、看春晚,依然是很多人逢年过节的保留曲目,央视春晚也依然是媒体竞逐的话题,能够执导这场年度大戏当然可以看作是个荣耀。
央视春晚为何选择冯小刚?文化学者马家辉认为,在过去几年,冯小刚拍的电影以及他在公众场合的发言,一方面有批判性,能够说出大家的想法,同时又完全是在安全范围之内;他参与中国的文化产业,一直以来被观众信任,也被领导层信任;他还有很强的沟通能力、动员能力。“冯小刚的幽默,他的头脑灵活,我都觉得非常厉害。所以我一点都不惊讶冯小刚做春晚总导演。”
马家辉的观点不无道理,冯小刚和央视春晚的联姻不是偶然。冯小刚的贺岁片一度是新一年流行语的缔造者。而春晚也曾是流行歌曲的推手和热门语汇的发起者。另外,综观冯小刚的创作历程,他一直在和审查制度博弈。他“既让领导放心,又让观众满意”的本事可不是一朝练就的。而多年的历练也使他有足够的能力去应付春晚严苛的审查。
冯氏春晚真能让人耳目一新吗?冯小刚又能在多大程度上打破陈规,给春晚注入新变化?
早先,刚接受春晚总导演的工作,面对记者采访时,冯小刚自信满满“春晚以前被看得太严重了,它不就是一个联欢会嘛!”他称会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反正自己不是电视界的人,就当去“玩”一次。但时间越临近,冯小刚口气就越沉重:“春晚不像电影,它承载着方方面面。”的确,春晚不是个喜剧大拼盘,不是一台纯粹的文艺晚会,有太多的方面需要兼顾。除了审查,还有各种各样的关系、商业运作,千丝万缕处处掣肘,更糟糕的是,苛刻的环境滋生了创作者们的“自我审查”。2013年年底的一次见面会上,冯小刚一脸真诚又无奈地对记者说:“千万别期待,我对春晚的改造,远不及春晚对我的改造。”
不过,“冯氏春晚”也应该会有一些冯小刚的特色。比如,由他的电影风格来看,他最擅长的是语言。“每次选演员,我先看的不是他的表演,而是台词。”冯小刚这样说道。相比之下,他在视听方面的掌控能力是较弱的。
关于春晚的新闻正一点点被媒体爆出:宋祖英24年来将首次缺席春晚;法国“女神”级影星苏菲·玛索将与刘欢合唱一曲。还有一些将在春晚登台的歌手则被媒体称为“冯家班”:孙楠曾为冯小刚的《不见不散》演唱同名歌曲;张靓颖曾为《夜宴》演唱主题曲;为《私人订制》演唱主题曲《时间都去哪儿了》的王铮亮也来了。
与以往春晚豪华出彩的舞美设计相比,马年春晚很有可能是一届符合政策导向的“质朴”春晚。但至于能否做到冯小刚自己提出的八字方针“真诚、温暖、振奋、好玩”,就有待检验了。
尽管言谈之中颇有些“告老归田”的意思,但冯小刚还是不可避免地成为岁末最忙的人,而且这种局面将一直持续到2014年春节——半年前,他接过了春晚递来的橄榄枝,成了第一位跨界执导春晚的电影导演。
“随便拍的电影,一个星期卖4个亿。认真拍的电影不卖钱”
对于贺岁喜剧《私人订制》的拍摄缘起,冯小刚曾不止一次向媒体表明:“没什么特别的,我只是为了还人情。”“《私人订制》是为市场定制的,和内心不发生关系。”
上一部作品《一九四二》似乎耗尽了冯小刚对电影的全部热情,那部电影在他心里酝酿了多年,凭借在电影界攒下的信誉,才拉来巨额资本进行运作。开拍前,冯小刚做了大量调查,拍摄过程艰苦卓绝,他不仅需要导戏,更要在资本和各种关系间辗转腾挪,压力巨大。
虽然冯小刚自己对《一九四二》寄予了厚望,但这部“反思民族性的史诗巨作”并没有获得成功。观众对端起架子、正襟危坐的冯小刚不买账,甚至包括他熟悉的一些朋友对这个题材也不捧场。最终,不论是票房还是口碑,离冯小刚的期望都太远了。冯小刚有点困惑,但他并不认输,他对记者说:“我相信50年之后,观众再往回看,会发现中国电影史上还有这么一部片子。”他还说:“观众似乎更喜欢爆米花喜剧,但我无心伺候。”
话虽撂得狠,但冯小刚还是回归到了贺岁喜剧的老路。2013年12月19日,《私人订制》的首映零点场取得1100万元票房,超过了《小时代》和《泰囧》,创下华语片首映全新纪录;上映首周票房突破4亿元,再次刷新华语片票房纪录。截至2014年1月12日,《私人订制》票房已有6.97亿元,毫无悬念地成为贺岁档的最大赢家。这个成绩连冯小刚自己都有点出乎意料。在2013年年底举行的华表奖颁奖典礼上,凭借《一九四二》获得优秀导演奖的他在领奖台上感叹:“随便拍的电影,一个星期卖4个亿。我认真拍的电影不卖钱,这给我很大的困惑。”
《私人订制》在内容上与冯小刚1997年的作品《甲方乙方》一脉相承,不论是剧作结构和人物设置,都延续了原作。只不过除了葛优不变之外,英达、何冰、刘蓓等换成了白百何、李小璐、郑恺这样一套年轻的班底。这4位主要人物以帮助别人圆梦为业务,“成全别人,恶心自己”是他们的口号。冯小刚给片子的定位是“不正经、不着调、不讲理”,人物在其中不断变换身份,表演着一场场“变装秀”,游戏感十足。
影片早就凭借大量的植入广告使投资有了保障,再加上节节攀升的票房,投资方赚得盆满钵满。但与此同时,这部电影也出现了一种非常荒谬的现象——票房和口碑严重的两级分化。冯小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口碑危机,先是影片公映前,在面向机构投资者的看片会后,分析师们称“看了一半看不下去”,投资者信心大跌,导致华谊股票急挫跌停。影片上映后,两大电影网站的评分都是及格线以下,时光网5.8分,豆瓣网5.5分(总分10分)。有网友套用其中的台词,称冯小刚这回是“成全自己,恶心别人”。影评人的负面评价更不用说了,有人说它“拼凑了3个互不沾边的无聊小品,明显在糊弄观众,透支信誉抢钱。这根本算不上电影,就是一个低级又豪华的广告”。
面对劈头盖脸的恶评,冯小刚发飙了。12月29日凌晨,他连发好几条微博,声称与影评人“誓不两立”,骂他们是“大尾巴狼”。他写道:“从《一九四二》到《私人订制》,你们的嘲笑和狂欢恰恰反映了你们的浅薄,我看不起你们,别再腆着脸引领观众了,丢人。”
在电影圈,冯小刚是有名的“小钢炮”。他与媒体的关系一直很差,2004年大骂某刊物是“狗屎、混蛋”; 2006年直斥某记者:“你要是让我不痛快,我也让你不高兴!”甚至在面对家人时,冯小刚也压不住火,妻子徐帆说他是“狗脾气”。但这一次冯小刚在微博上的“撒欢”,更被看做是一种“炒作”,拿“影评人”这个弱势群体开刀,制造话题,是为了给影片票房再添一把火。
从结果来说,观众还是给足了这位“贺岁片之父”面子,但正如很多人反映的那样,《私人订制》是他迄今为止最差的贺岁喜剧。冯氏贺岁喜剧,陷入了一个创作的瓶颈。
“我的作品能代表绝大多数人的梦想、欲望和精神需求”
总是拍贺岁喜剧的冯小刚说过一句话:“我的内心是悲剧的,我在强颜欢笑。”他性格中的拧巴时不时会显现出来,让人感觉他虽然功成名就,但并不快乐,内心充满矛盾。
冯小刚是搞美术出身,高中毕业后进入北京军区文工团,担任舞美设计。1985年,他调入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成为美工师,开始电视剧的创作。就在这年,他结识了王朔,后来他们一起成立了“好梦公司”,主营影视策划咨询服务。1990年,他和郑晓龙联合编导的《遭遇激情》获中国电影金鸡奖4项大奖。1991年,他和王朔等编剧的《编辑部的故事》风靡全国。1995年他又执导了《一地鸡毛》,他自己曾说:“如果说《编辑部的故事》是我作为一名编剧,在王朔创作风格的引领下,跨出了坚实的一步;那么《一地鸡毛》,则是我作为一名导演,在刘震云创作思想的影响下,走向成熟的一次飞跃。”
1997年的《甲方乙方》是他创作生涯的转折点。据他的重要合作伙伴高军介绍,《甲方乙方》之前,冯小刚遭遇了创作低谷,多部影片都失败了。这部片子对他来说可以说是孤注一掷的机会。影片首映前,高军给他买了韭菜馅包子,结果放映时声道出现了问题,画面与声音严重脱节,冯小刚气急败坏,眼泪流了出来,韭菜馅包子也吐了出来。 之后的创作顺风顺水。《没完没了》、《一声叹息》、《大腕》、《天下无贼》、《手机》等都广受欢迎。《非诚勿扰》之后,他成为中国第一个内地票房超过10亿元的导演。《私人订制》之后,他更加坐稳了内地票房累计第一的宝座。
当被问到为什么他的电影总能把握住观众心理时,冯小刚说:“我是一个小人物,出身卑微,对我来说揣摩小人物的心理很容易,我的作品能代表绝大多数人的梦想、欲望和精神需求。”
冯氏电影最为人称道的正是他一贯坚持的“平民风格”,他的走红建立在普通观众口碑的基础上。因此他的地位颇显尴尬——虽然和张艺谋、陈凯歌等年龄相仿,但并不属于“第五代导演”。尽管他对振兴中国电影市场功不可没,但一直以来,他受到专业奖项的排挤,评论界对他并不认可,认为他的电影艺术水平低、难登大雅之堂。
冯小刚不服气,为了证明自己,又拍了《集结号》、《唐山大地震》。看得出,他希望自己能“俗”也能“雅”,想拍出一些崇高、辉煌,展现苦难与人性的主旋律片子。正如与冯小刚合作多年的电影作曲家王黎光所言:“无论是《集结号》还是《唐山大地震》,都有一个共同的直接反映,那就是泪水。”而到了《一九四二》,冯小刚已经“煽情”得有点过了。
面对质疑,冯小刚在微博上无奈自辩:“我尽了一个导演对中国电影的责任,无论创作还是市场。”可正如一位影评人所言,“早年的冯氏电影体现了一种更高的道德标准。但如今的他变得更加世俗化、功利化,放弃理想主义,以利益为中心。”对比新旧作品,今天的“贺岁导演”稍稍有些变味了。
“我对春晚的改造,远不及春晚对我的改造”
从电影跨界到执导央视春晚,冯小刚自己说:“我导春晚一不为名,二不为利,是回馈观众对电影的支持。我就不感谢领导了,顶着骂名干这事领导应该感谢我。”话虽如此,吃饺子、放鞭炮、看春晚,依然是很多人逢年过节的保留曲目,央视春晚也依然是媒体竞逐的话题,能够执导这场年度大戏当然可以看作是个荣耀。
央视春晚为何选择冯小刚?文化学者马家辉认为,在过去几年,冯小刚拍的电影以及他在公众场合的发言,一方面有批判性,能够说出大家的想法,同时又完全是在安全范围之内;他参与中国的文化产业,一直以来被观众信任,也被领导层信任;他还有很强的沟通能力、动员能力。“冯小刚的幽默,他的头脑灵活,我都觉得非常厉害。所以我一点都不惊讶冯小刚做春晚总导演。”
马家辉的观点不无道理,冯小刚和央视春晚的联姻不是偶然。冯小刚的贺岁片一度是新一年流行语的缔造者。而春晚也曾是流行歌曲的推手和热门语汇的发起者。另外,综观冯小刚的创作历程,他一直在和审查制度博弈。他“既让领导放心,又让观众满意”的本事可不是一朝练就的。而多年的历练也使他有足够的能力去应付春晚严苛的审查。
冯氏春晚真能让人耳目一新吗?冯小刚又能在多大程度上打破陈规,给春晚注入新变化?
早先,刚接受春晚总导演的工作,面对记者采访时,冯小刚自信满满“春晚以前被看得太严重了,它不就是一个联欢会嘛!”他称会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反正自己不是电视界的人,就当去“玩”一次。但时间越临近,冯小刚口气就越沉重:“春晚不像电影,它承载着方方面面。”的确,春晚不是个喜剧大拼盘,不是一台纯粹的文艺晚会,有太多的方面需要兼顾。除了审查,还有各种各样的关系、商业运作,千丝万缕处处掣肘,更糟糕的是,苛刻的环境滋生了创作者们的“自我审查”。2013年年底的一次见面会上,冯小刚一脸真诚又无奈地对记者说:“千万别期待,我对春晚的改造,远不及春晚对我的改造。”
不过,“冯氏春晚”也应该会有一些冯小刚的特色。比如,由他的电影风格来看,他最擅长的是语言。“每次选演员,我先看的不是他的表演,而是台词。”冯小刚这样说道。相比之下,他在视听方面的掌控能力是较弱的。
关于春晚的新闻正一点点被媒体爆出:宋祖英24年来将首次缺席春晚;法国“女神”级影星苏菲·玛索将与刘欢合唱一曲。还有一些将在春晚登台的歌手则被媒体称为“冯家班”:孙楠曾为冯小刚的《不见不散》演唱同名歌曲;张靓颖曾为《夜宴》演唱主题曲;为《私人订制》演唱主题曲《时间都去哪儿了》的王铮亮也来了。
与以往春晚豪华出彩的舞美设计相比,马年春晚很有可能是一届符合政策导向的“质朴”春晚。但至于能否做到冯小刚自己提出的八字方针“真诚、温暖、振奋、好玩”,就有待检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