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农机化事业的逢勃发展,我县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迅速发展,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快速提升,有效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基本情况
截止2018年底,我县农业机械原值6742.18万元,农机总动力达35.4万千瓦, 拥有各类农机具16687台(套)。全县依法注册登记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有25家,入社成员1038人,主要从事水稻、甘蔗生产作业服务。全县拥有甘蔗种植机32台,甘蔗中耕培土机65台套,植保机械27台,甘蔗装载机197台。全年服务农户有30万户,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机耕面积达40万亩,作业服务收入达5000多万元。
(一)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2018年全县甘蔗种植面积28.2万亩,2018/2019年榨季,进厂原料蔗170万吨。甘蔗生产机耕水平达99.1%,甘蔗机种水平达到46.75%,全县甘蔗耕种收割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9.65%。
(二)“双高”糖料蔗基地机械化建设。自治区、来宾市下达我县“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任务19.8万亩,截至2018年12月底,全县完成“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面积13万亩,完成目标任务的65.7%,机械化作业一律采用12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配套农机具作业,机耕深耕30厘米以上,甘蔗种植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耕整地、机械化开行、机械化中耕管理,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3%。
二、主要做法
(一)我县农机部门充分利用农机推广项目资金,培育创建全国农机示范合作社——远景农机专业合作社、博盛农机专业合作社及一批区级示范合作社,带动了全县新机具新技术的应用。同时,积极引导武宣博盛农机专业合作社由原先单一的甘蔗装载作业服务模式向农机耕整地、中耕管理植保、土地托管服务、农资经营、信息服务等多元化模式经营。为我县农机专业合作社树立成为名副其实的典范。
1.积极培育壮大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2018年全县甘蔗生产机械化托管作业服务面积达1700亩,全年完成机耕作业面积2.7万亩;采用安装北斗远程监测设备的150匹大马力拖拉机,完成蔗地深耕深松作业面积2500亩;推广应用蔗叶粉碎还田技术试验示范,大大减轻环境污染,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发挥了示范作用。
2.2018/2019年榨季,我縣农机部门组织博盛、远景、春景、丰收、博联等农机专业合作社328台大马力拖拉机、20台甘蔗种植机投入到各乡镇“双高”片区进行机耕、机种作业服务,辐射带动其他乡镇完成甘蔗械化种植面积1.4万亩。
3.2018/2019年榨季,我县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服务公司引进先进的切段式联合收割机14台,在“双高”糖料蔗基地开展机收服务作业。据统计,全县完成甘蔗机械化收割面积约1800亩,进厂原料蔗约8150.7吨,与2017年同比完成机收任务177.2%。同时,博盛农机合作社组织197台甘蔗装载机为博宣、博华两个公司蔗区蔗农27万亩甘蔗开展装蔗服务,直接为蔗农降低装车成本1330万元,大大地减轻了蔗农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
(二)大力推广甘蔗新机具。我县农机部门利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引导思灵镇富农农机合作社韦华彦、禄新镇方学村黄上幸、二塘镇朗村方大乐购买洛阳辰汉4GQ-130型切段式甘蔗联合收割机3台,实现甘蔗联合收割机推广取得新的突破。
(三)抓好示范引领,推进“双高”糖料蔗示范基地建设。2018/2019年榨季,博盛农机合作社抓好“双高”糖料蔗示范基地建设,配合县政府举办甘蔗机械化种植、机械化破垄覆膜、机械化中耕培土、机械化植保、机械化收获等现场作业演示会8场次。
三、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农机社会化服务是个系统工程,除国家购机补贴外,在财政、税收、信贷、保险、用电、用油、用地等方面,仍缺少有效的优惠政策。
2.关键环节有待突破。一是机械化种植模式适应不多,辅助人工多,劳动强度大;二是机械化机收质量还不够理想、含杂质多,宿根性弱,对蔗蔸碾压严重,影响宿根蔗出芽率;三是机具价格高,使用率低,维修保养成本高;四是厂家技术支持不到位;五是制糖企业运输绿色通道不顺畅,扣杂率高,压榨前工艺落后,良性循环的机收服务作业市场还未形成。
3.社会化服务能力不强。部分农机合作社规模较小,零散无序,仅有单一的作业服务机具,受分散经营的影响,服务效益低;一些农机合作组织不够配套、机手作业水平不高,影响了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开展。
4.甘蔗生产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低。目前存在土地流转程度不高,农机服务内容少,加上田块分散,增加了农机作业的难度和成本。
5.农机服务的组织化、专业化程度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部分农机合作组织的运行管理不够规范,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平台,对作业信息掌握够不准确。
(二)对策和建议
1.加强领导,健全机构。要把现有的农机手组织建成农机服务队,形成以县服务组织为龙头,乡镇服务组织为骨干,村级服务组织为依托,覆盖全县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网络。
2.突出重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按国家补贴外,县财政应进行累加补贴,刺激农民对重点机具的购置使用,以打破甘蔗全程机械化生产中的主要“瓶颈”。鼓励农民推广应用甘蔗机械化种植和机械化收获技术,以减轻农民劳动强度,降低甘蔗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3.保障糖料蔗进厂和加工顺畅。一是改造升级制糖前处理工艺设备,加快卸蔗平台和蔗槽等前处理工艺及设备的升级改造,形成高效卸蔗系统和高效清选系统。二是开通绿色通道,由县政府开辟“快速绿色通道”,并给予一定的运输吨位补贴,不断改进和优化糖料蔗信息管理系统。三是由县政府牵头,与制糖企业协调改进甘蔗压榨工艺,降低对切断式收获甘蔗的扣杂标准。
4.要加大投入,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影响全县农机社会服务发展的又一“瓶颈”。因此,要加快土地流转、小块并大块的速度,要加快农村机耕道、机库棚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对农民建设机耕道路给予一定资金补贴,加强并规范农机维修网点等配套设施建设,为农机社会服务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5.提高合作组织成员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进一步优化结构,把现有规模较小的农机合作组织建成服务队,吸引更多的农民加入专业合作社,调动农机合作社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机合作社的示范带头作用。加强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技术培训和规范化建设,通过多种形式培养一批技术精湛、规范管理的人员,为合作社的发展培养造就出一批实用型人才。
一、基本情况
截止2018年底,我县农业机械原值6742.18万元,农机总动力达35.4万千瓦, 拥有各类农机具16687台(套)。全县依法注册登记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有25家,入社成员1038人,主要从事水稻、甘蔗生产作业服务。全县拥有甘蔗种植机32台,甘蔗中耕培土机65台套,植保机械27台,甘蔗装载机197台。全年服务农户有30万户,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机耕面积达40万亩,作业服务收入达5000多万元。
(一)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2018年全县甘蔗种植面积28.2万亩,2018/2019年榨季,进厂原料蔗170万吨。甘蔗生产机耕水平达99.1%,甘蔗机种水平达到46.75%,全县甘蔗耕种收割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9.65%。
(二)“双高”糖料蔗基地机械化建设。自治区、来宾市下达我县“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任务19.8万亩,截至2018年12月底,全县完成“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面积13万亩,完成目标任务的65.7%,机械化作业一律采用12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配套农机具作业,机耕深耕30厘米以上,甘蔗种植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耕整地、机械化开行、机械化中耕管理,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3%。
二、主要做法
(一)我县农机部门充分利用农机推广项目资金,培育创建全国农机示范合作社——远景农机专业合作社、博盛农机专业合作社及一批区级示范合作社,带动了全县新机具新技术的应用。同时,积极引导武宣博盛农机专业合作社由原先单一的甘蔗装载作业服务模式向农机耕整地、中耕管理植保、土地托管服务、农资经营、信息服务等多元化模式经营。为我县农机专业合作社树立成为名副其实的典范。
1.积极培育壮大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2018年全县甘蔗生产机械化托管作业服务面积达1700亩,全年完成机耕作业面积2.7万亩;采用安装北斗远程监测设备的150匹大马力拖拉机,完成蔗地深耕深松作业面积2500亩;推广应用蔗叶粉碎还田技术试验示范,大大减轻环境污染,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发挥了示范作用。
2.2018/2019年榨季,我縣农机部门组织博盛、远景、春景、丰收、博联等农机专业合作社328台大马力拖拉机、20台甘蔗种植机投入到各乡镇“双高”片区进行机耕、机种作业服务,辐射带动其他乡镇完成甘蔗械化种植面积1.4万亩。
3.2018/2019年榨季,我县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服务公司引进先进的切段式联合收割机14台,在“双高”糖料蔗基地开展机收服务作业。据统计,全县完成甘蔗机械化收割面积约1800亩,进厂原料蔗约8150.7吨,与2017年同比完成机收任务177.2%。同时,博盛农机合作社组织197台甘蔗装载机为博宣、博华两个公司蔗区蔗农27万亩甘蔗开展装蔗服务,直接为蔗农降低装车成本1330万元,大大地减轻了蔗农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
(二)大力推广甘蔗新机具。我县农机部门利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引导思灵镇富农农机合作社韦华彦、禄新镇方学村黄上幸、二塘镇朗村方大乐购买洛阳辰汉4GQ-130型切段式甘蔗联合收割机3台,实现甘蔗联合收割机推广取得新的突破。
(三)抓好示范引领,推进“双高”糖料蔗示范基地建设。2018/2019年榨季,博盛农机合作社抓好“双高”糖料蔗示范基地建设,配合县政府举办甘蔗机械化种植、机械化破垄覆膜、机械化中耕培土、机械化植保、机械化收获等现场作业演示会8场次。
三、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农机社会化服务是个系统工程,除国家购机补贴外,在财政、税收、信贷、保险、用电、用油、用地等方面,仍缺少有效的优惠政策。
2.关键环节有待突破。一是机械化种植模式适应不多,辅助人工多,劳动强度大;二是机械化机收质量还不够理想、含杂质多,宿根性弱,对蔗蔸碾压严重,影响宿根蔗出芽率;三是机具价格高,使用率低,维修保养成本高;四是厂家技术支持不到位;五是制糖企业运输绿色通道不顺畅,扣杂率高,压榨前工艺落后,良性循环的机收服务作业市场还未形成。
3.社会化服务能力不强。部分农机合作社规模较小,零散无序,仅有单一的作业服务机具,受分散经营的影响,服务效益低;一些农机合作组织不够配套、机手作业水平不高,影响了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开展。
4.甘蔗生产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低。目前存在土地流转程度不高,农机服务内容少,加上田块分散,增加了农机作业的难度和成本。
5.农机服务的组织化、专业化程度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部分农机合作组织的运行管理不够规范,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平台,对作业信息掌握够不准确。
(二)对策和建议
1.加强领导,健全机构。要把现有的农机手组织建成农机服务队,形成以县服务组织为龙头,乡镇服务组织为骨干,村级服务组织为依托,覆盖全县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网络。
2.突出重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按国家补贴外,县财政应进行累加补贴,刺激农民对重点机具的购置使用,以打破甘蔗全程机械化生产中的主要“瓶颈”。鼓励农民推广应用甘蔗机械化种植和机械化收获技术,以减轻农民劳动强度,降低甘蔗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3.保障糖料蔗进厂和加工顺畅。一是改造升级制糖前处理工艺设备,加快卸蔗平台和蔗槽等前处理工艺及设备的升级改造,形成高效卸蔗系统和高效清选系统。二是开通绿色通道,由县政府开辟“快速绿色通道”,并给予一定的运输吨位补贴,不断改进和优化糖料蔗信息管理系统。三是由县政府牵头,与制糖企业协调改进甘蔗压榨工艺,降低对切断式收获甘蔗的扣杂标准。
4.要加大投入,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影响全县农机社会服务发展的又一“瓶颈”。因此,要加快土地流转、小块并大块的速度,要加快农村机耕道、机库棚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对农民建设机耕道路给予一定资金补贴,加强并规范农机维修网点等配套设施建设,为农机社会服务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5.提高合作组织成员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进一步优化结构,把现有规模较小的农机合作组织建成服务队,吸引更多的农民加入专业合作社,调动农机合作社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机合作社的示范带头作用。加强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技术培训和规范化建设,通过多种形式培养一批技术精湛、规范管理的人员,为合作社的发展培养造就出一批实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