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萧山城市化建设正加速进行中,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搞好园区剩余土地资源规划,对区内村民进行拆迁安置是大势所趋。安置房工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如火如荼地建设起来。从2006年开工——2008年竣工验收正式投入使用,至今已整整六年时间,作为参与此项目的工程管理人员,现场调研区块内的安置社区空间是否符合农民城市化的过渡需要,是否真的以人为本,延续农村生活,传承农村文化,并对再建安置房工程有一定的鉴戒作用。
【关键词】 安置社区空间;邻里空间;村民
一、安置社区空间的提出
由田间村庄向安置社区的进驻,农民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发生巨大转变,由几千年形成的农耕生活空间变成了城市化的居民生活空间,让农民无所适从,并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如何实现村落空间融入到安置社区空间,且这一空间能逐渐得到农民的认可,让农村文化和精神在安置社区空间里继续得到延续与传承,是要探讨的问题。
安置社区空间是指在郊区边缘地带,粗放型的土地和单一空间资源,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科学有效地整合,统一规划、集中建设,用较少的区域空间安置被迁农民,是农村被动城市化的过渡空间。
在这个过渡空间,迫切需要营造一个既能传承农村文化的环境,又能让村民无意识进行自我发展,提升文化素质,与居民活动模式慢慢接轨的安置空间。安置社区空间主要的使用者就是被拆迁的村民,村民的生活、生产模式是必须研究的重点课题。
首先,由于原村落有特定的公共空间,村落的村民有各自特定的归属感,如唱戏、祠堂、棋牌、健身等地方。被拆迁村民到了安置社区这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心理上有一种缺失感,茫然感。这需要在设计方案的时候,通过空间营造、暗示的形式,把村民熟悉的空间模式带入安置社区这个空间中来,让不同村的村民在陌生的安置社区空间,逐渐找回自己的归属感。
其次,村民的空间活动带有明显的地域感和血缘纽带特征,在原村落宅与宅的弄堂、拐角及四周等空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密切。城市居民小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封闭,几乎没有这种邻里交流的模式。
再次,传统村落习俗需要传承。如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村里巡演等大型活动,通常会有规模较大的村民聚会。对于这些大规模的活动,村民往往不会像居民一样,选择设施齐全而路远的酒店、礼堂、剧院等专供场所。村民一般就近举办活动,街边开阔平坦地段开摆设宴,有一定的随意性。因此在营造安置社区公共空间场地,充分考虑以上内容,以满足村民习俗要求。
最后,通过现场调查发现,从被拆迁村民的年龄层来看,长时间与安置社区空间相关联的,是老人与小孩。这是一个弱势群体,在居民住宅设计的时候,常常容易忽视的内容。在安置社区空间设计的时候,要以人为本,研究老人与小孩的活动模式,营造细腻温馨的公共空间场所。
失地老人的心理状态比失地的中青年群体心理更加不稳定,更为固执,容易有抱怨、诉苦、不安全感等负面感受,这是由于习惯农耕生活的老人被动转型成居民“宅”生活模式所造成的,对老人身心健康是极其不利的。小孩的活动模式是以“玩”来展开的,除了满足玩的场地趣味性的设置外,还必须考虑安全的因素。
二、安置社区的空间启示——以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北区块城乡一体化安置房为例
1、简介
建成的安置房位于建设一路以北、青年路以东的开发区市北西部地块。规划总用地433亩,总建筑面积约38.76万㎡。住宅楼结构为框架,共六层(架空层+5层住宅体+阁楼层)组成,共计91幢,就近安置拆迁户约1260多户,4300余人。
2、安置社区空间的优点
第一,遵循整体与独立相结合的原则
以“五甲河河道生态”为中心轴线,通过三座桥来连接东西两个地块,使之成为连续的视觉感受与动态体验,总体布局形成田字形“一心四组团”的总体构图。
“一中心”由硬质铺装的公共空间和管理用房等构筑物围合而成,为了满足村民休闲与村落文化活动场所相适应的复合型社区公共空间。“一中心”通过小区主路分割成三块公共场地,两块是开敞的硬质铺装场地,一块绿化空间围合的半开敞场所。
“四组团”中央位置均设置公共景观。有的由绿化与亭廊相结合构成,有的配备锻炼器械、凳椅及篮球场地等休闲设施,形成独立而有联系的半公开场地空间。
第二,遵循均好性原则
由于此安置社区的村民由明星村和兴议村两个村组成,他们之间生活生产虽然大同小异,但村归属组织不同,且村民间存在比较、竞争的心理,尽量使东西两地块的住宅单体户型布置及景观设计趋于均衡,建筑平面均为条状布局,立面造型特点均是斜屋面骑马墙的模式。在满足日照规定的情况下,穿插排列,形成均衡的邻里空间环境。
第三,遵循经济性原则
考虑到安置社区空间营造与普通住宅空间设置理念不同,需要强调经济性的原则。为此不刻意追求新颖昂贵的景观效果,不随意改造原有地形,保留现状河道,不搞喷泉人工景观等,避免造成后期养护贵、养护难的问题。
2、不足与建议
第一,“田”字布局的中心区域既是村民进行晨练晚舞、休闲嬉戏、观看演出的主要场所,又是安置空间内交通枢纽的交汇处,在上下班交通高峰时段拥堵现象更加明显。道路与广场空间的边界应设置明显的界限、警示标志或者通行灯,以防不必要的交通安全隐患。
第二,在绿化景观方面,必须因地制宜、疏密有致,适当考虑菜园景观的引入。植物的搭配应尽量反映季节的变化,通过常绿和落叶植物的混搭达到四季四景的效果。考虑到老辈村民耕地的习惯,在邻里空间设置菜园农场,村民在劳动中陶冶情操,延续农耕文化,丰富空间模式。特别是在夏季,通过垂直绿化的种植,还能起到阴凉降暑,美化环境的效果。安置社区的草坪区块,村民踩踏多而形成的光秃地面应改成汀步或者石材小道,符合村民的行为习惯。草坪区块需要经常养护及修剪,视觉效果单一,且在冬季满地枯黄影响空间的美观度,不利于防尘固沙,建议引入经地被植物,如红花酢浆草、麦冬、萱草等,这些经济型地被植物有防止水土流失,净化污染,减轻噪音,美化空间等作用。部分地面临时停车位和健身器械区域,地面的植草砖由于在构造上空洞较大,容易崴脚,不利于行走,建议换成吸水性强的人行道砖或者植草格。
第三,在空间交通组织方面,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停车位问题。原2006年安置社区在方案制定的时候,停车位设计以一户一车位为原则,至2014年底停车位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停放的需要,村民就近停放的习惯,造成压坏草坪、拥堵交通等情况屡屡发生。在主干道两旁及广场等空旷地段增设临时停车位措施能解决燃眉之急,根本方法是在方案设计阶段,就预留足够的停车位,临时车位和住户固定车位都必须考虑在内。
三、结语
安置社区空间有一般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普遍性,又有它自身的特殊性,本文对已建成运营的安置社区空间进行详细的探讨,指出优点、不足及几点建议,从而指导其他安置工程地顺利展开。
参考文献:
[1]开发简报(2006-2010年).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编.
[2]发区市北西部区块征迁指挥部会议纪要、简报、拆迁实施细则等其他资料.2006-2008.
[3]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区规划(2004年).
[4]城市过渡空间边界探讨.工程与建设.2012.
[5]失地农民安置小区绿地景观的现状与解决途径.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
[6]城市居住过渡空间设计初探.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
[7]如何培养居民的社区归属感.中国民政.2002.
[8]传统聚落环境空间结构探析.建筑学报.2001.
【关键词】 安置社区空间;邻里空间;村民
一、安置社区空间的提出
由田间村庄向安置社区的进驻,农民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发生巨大转变,由几千年形成的农耕生活空间变成了城市化的居民生活空间,让农民无所适从,并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如何实现村落空间融入到安置社区空间,且这一空间能逐渐得到农民的认可,让农村文化和精神在安置社区空间里继续得到延续与传承,是要探讨的问题。
安置社区空间是指在郊区边缘地带,粗放型的土地和单一空间资源,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科学有效地整合,统一规划、集中建设,用较少的区域空间安置被迁农民,是农村被动城市化的过渡空间。
在这个过渡空间,迫切需要营造一个既能传承农村文化的环境,又能让村民无意识进行自我发展,提升文化素质,与居民活动模式慢慢接轨的安置空间。安置社区空间主要的使用者就是被拆迁的村民,村民的生活、生产模式是必须研究的重点课题。
首先,由于原村落有特定的公共空间,村落的村民有各自特定的归属感,如唱戏、祠堂、棋牌、健身等地方。被拆迁村民到了安置社区这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心理上有一种缺失感,茫然感。这需要在设计方案的时候,通过空间营造、暗示的形式,把村民熟悉的空间模式带入安置社区这个空间中来,让不同村的村民在陌生的安置社区空间,逐渐找回自己的归属感。
其次,村民的空间活动带有明显的地域感和血缘纽带特征,在原村落宅与宅的弄堂、拐角及四周等空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密切。城市居民小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封闭,几乎没有这种邻里交流的模式。
再次,传统村落习俗需要传承。如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村里巡演等大型活动,通常会有规模较大的村民聚会。对于这些大规模的活动,村民往往不会像居民一样,选择设施齐全而路远的酒店、礼堂、剧院等专供场所。村民一般就近举办活动,街边开阔平坦地段开摆设宴,有一定的随意性。因此在营造安置社区公共空间场地,充分考虑以上内容,以满足村民习俗要求。
最后,通过现场调查发现,从被拆迁村民的年龄层来看,长时间与安置社区空间相关联的,是老人与小孩。这是一个弱势群体,在居民住宅设计的时候,常常容易忽视的内容。在安置社区空间设计的时候,要以人为本,研究老人与小孩的活动模式,营造细腻温馨的公共空间场所。
失地老人的心理状态比失地的中青年群体心理更加不稳定,更为固执,容易有抱怨、诉苦、不安全感等负面感受,这是由于习惯农耕生活的老人被动转型成居民“宅”生活模式所造成的,对老人身心健康是极其不利的。小孩的活动模式是以“玩”来展开的,除了满足玩的场地趣味性的设置外,还必须考虑安全的因素。
二、安置社区的空间启示——以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北区块城乡一体化安置房为例
1、简介
建成的安置房位于建设一路以北、青年路以东的开发区市北西部地块。规划总用地433亩,总建筑面积约38.76万㎡。住宅楼结构为框架,共六层(架空层+5层住宅体+阁楼层)组成,共计91幢,就近安置拆迁户约1260多户,4300余人。
2、安置社区空间的优点
第一,遵循整体与独立相结合的原则
以“五甲河河道生态”为中心轴线,通过三座桥来连接东西两个地块,使之成为连续的视觉感受与动态体验,总体布局形成田字形“一心四组团”的总体构图。
“一中心”由硬质铺装的公共空间和管理用房等构筑物围合而成,为了满足村民休闲与村落文化活动场所相适应的复合型社区公共空间。“一中心”通过小区主路分割成三块公共场地,两块是开敞的硬质铺装场地,一块绿化空间围合的半开敞场所。
“四组团”中央位置均设置公共景观。有的由绿化与亭廊相结合构成,有的配备锻炼器械、凳椅及篮球场地等休闲设施,形成独立而有联系的半公开场地空间。
第二,遵循均好性原则
由于此安置社区的村民由明星村和兴议村两个村组成,他们之间生活生产虽然大同小异,但村归属组织不同,且村民间存在比较、竞争的心理,尽量使东西两地块的住宅单体户型布置及景观设计趋于均衡,建筑平面均为条状布局,立面造型特点均是斜屋面骑马墙的模式。在满足日照规定的情况下,穿插排列,形成均衡的邻里空间环境。
第三,遵循经济性原则
考虑到安置社区空间营造与普通住宅空间设置理念不同,需要强调经济性的原则。为此不刻意追求新颖昂贵的景观效果,不随意改造原有地形,保留现状河道,不搞喷泉人工景观等,避免造成后期养护贵、养护难的问题。
2、不足与建议
第一,“田”字布局的中心区域既是村民进行晨练晚舞、休闲嬉戏、观看演出的主要场所,又是安置空间内交通枢纽的交汇处,在上下班交通高峰时段拥堵现象更加明显。道路与广场空间的边界应设置明显的界限、警示标志或者通行灯,以防不必要的交通安全隐患。
第二,在绿化景观方面,必须因地制宜、疏密有致,适当考虑菜园景观的引入。植物的搭配应尽量反映季节的变化,通过常绿和落叶植物的混搭达到四季四景的效果。考虑到老辈村民耕地的习惯,在邻里空间设置菜园农场,村民在劳动中陶冶情操,延续农耕文化,丰富空间模式。特别是在夏季,通过垂直绿化的种植,还能起到阴凉降暑,美化环境的效果。安置社区的草坪区块,村民踩踏多而形成的光秃地面应改成汀步或者石材小道,符合村民的行为习惯。草坪区块需要经常养护及修剪,视觉效果单一,且在冬季满地枯黄影响空间的美观度,不利于防尘固沙,建议引入经地被植物,如红花酢浆草、麦冬、萱草等,这些经济型地被植物有防止水土流失,净化污染,减轻噪音,美化空间等作用。部分地面临时停车位和健身器械区域,地面的植草砖由于在构造上空洞较大,容易崴脚,不利于行走,建议换成吸水性强的人行道砖或者植草格。
第三,在空间交通组织方面,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停车位问题。原2006年安置社区在方案制定的时候,停车位设计以一户一车位为原则,至2014年底停车位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停放的需要,村民就近停放的习惯,造成压坏草坪、拥堵交通等情况屡屡发生。在主干道两旁及广场等空旷地段增设临时停车位措施能解决燃眉之急,根本方法是在方案设计阶段,就预留足够的停车位,临时车位和住户固定车位都必须考虑在内。
三、结语
安置社区空间有一般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普遍性,又有它自身的特殊性,本文对已建成运营的安置社区空间进行详细的探讨,指出优点、不足及几点建议,从而指导其他安置工程地顺利展开。
参考文献:
[1]开发简报(2006-2010年).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编.
[2]发区市北西部区块征迁指挥部会议纪要、简报、拆迁实施细则等其他资料.2006-2008.
[3]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区规划(2004年).
[4]城市过渡空间边界探讨.工程与建设.2012.
[5]失地农民安置小区绿地景观的现状与解决途径.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
[6]城市居住过渡空间设计初探.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
[7]如何培养居民的社区归属感.中国民政.2002.
[8]传统聚落环境空间结构探析.建筑学报.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