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改勉力突围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世纪之初,医患纠纷开始频繁以极端方式,暴露医改之痛。《中国新闻周刊》2002年的这组封面报道,综合大量事实和观点指出:医患之间的矛盾,归根结底是医疗管理部门的制度设置不合理造成的,而公立医院日益严重的“盈利”趋势导致的药品回扣、医生收红包现象,开始扭曲医患之间的信任关系。2002年时的医患之痛,也依然时有发作,但是,改革已经上路,再痛也得走到底。
  从“老医改”到“新医改”,十余年间,医改在矛盾交织中艰难推进。
  《中国新闻周刊》在改革进程中,在每个关键节点,都进行了大量深度报道和解读,记录下改革中的彷徨和歧路,呈现争议和博弈,梳理困境和出路
  2005年,《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在广州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见到从江西来广东打工的陈丽萍时,她2岁大的儿子已经连续高烧18天不退。很快,儿子被确诊为白血病。10万元的医疗费大大超出了这个家庭所能承受的极限。
  根据当时的医学统计,中国每年白血病新发病2万人,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患者接受了治疗,而其余几乎全部是因为负担不起高额的治疗费用被迫放弃。
  类似的情况在当时并非个案,20余年医疗市场化改革的结果,使许多中国人不敢踏进医院大门,也使得中国医改重新站到了十字路口。
  医疗改革中的“政府派”与“市场派”之争由来已久,但在2005年,“医疗市场化”日渐成为千夫所指。
  2005年5月16日,《医院报》以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刘新明原话“市场化非医改方向”作为头题,正式启动了医改讨论;7月28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报告评价:“医改基本不成功”。
  这场关于“医改”的大讨论,在《中国新闻周刊》2005年的封面故事“医改歧路”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而正如文中所言,中国医改也从这一年开始,“重新择路”。
  “医改难改”
  反思的拐点起于2003年的SARS。横扫中国许多大城市的SARS,使各方深切体会到了当时公共卫生体系的脆弱和医疗体系的缺漏。
  而实际上,中国医改在此前的20多年时间里,不断陷入各种怪圈。80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盛行之时,乡镇卫生院就搞起了承包,一直到入不敷出纷纷倒闭为止;90年代的市场热潮中,卫生部又出台“以工助医”“以副补主”政策,随后,点名手术、特殊护理、特殊病房等创收新项目,多得令人目不暇接,医院被讥为 “掉进钱眼里”;2000年前后,已经搞了两年的国企产权改革之风又吹到了卫生系统,于是,有了宿迁医改、海城医改,将公立医院纷纷卖掉。
  数据显示,2003年全国卫生总费用为6598亿元,占GDP的5.6%,达到发展中国家的较高水平。但其中政府投入仅占17%,企业、社会单位负担占27%,其余56%由居民个人支付。
  “这是什么水平?我们还不如非洲国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李玲认为,政府的投入最低是2000年时的15%左右,“而非洲国家比这还高”。
  看不起病招致了民怨的堆积,改变也从2003年开始。非典之后的两年内,国家在建立疾控中心、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等方面投入了300亿元以上,较常年增长20倍之多。
  “以药养医”改革也陆续着手破题,这一阶段的解决方案是“药品零差率下的统购统销”,即16字方针:“定点生产、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优先使用”。
  这种类似用当年粮食购销体质改革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药价的努力,却显然无法触及真正的“病根”。2008年1月,在社会各界对“新医改”方案翘首之际,《中国新闻周刊》以“医改难改”的封面报道,呈现医改起步之艰难。
2014年10月9日, 山东省,一位正在输液的小朋友坐在行驶的自行车上。这些年来,看病难问题并未得到缓解,看病贵问题有所缓解但也进展有限。图/CFP

  《中國新闻周刊》调查发现,“在以药养医的格局下,‘优先使用’只是国家的指导性说法,并没有实际的动力机制,很难做到。”一位药企董事长当时接受采访时透露,与一般商品价格低销量大不同,以药养医格局下的加价机制是逆调节机制,药品加价的空间越小,市场占有率越小,促使药价往高走。
  例如,廉价药在医院并不是医生的首选。八毛钱的青霉素和二十块钱的头孢,即使给医生的提成相同,绝对值也相去甚远。医生当然愿意开头孢。青霉素这样的廉价药只能逐渐退出市场。
  按照国家规定,医院只能在药品进价的基础上顺加15%。但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全国医院药品实际加成率已经达到41%。此外,医药企业付给医院的“公关费”和医生的“回扣”高达数百亿元,医院长期拖欠占用的药品回款资金平均也在千亿左右。
  北京大学医药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董朝晖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评价,“正如当年的粮食购销体制改革,为了避免流通环节的层层加价,同样采取了回避中间环节、由政府统购统销的办法,结果是什么呢?粮食在粮库堆积成山,凭空增加了存储成本,而黑市粮却开始泛滥”。
  “新医改博弈”
  2006年9月,国家正式启动新医改,成立了由国家11个有关部委组成的医疗体制改革协调小组。当年医改政策的制定是全球征集意见,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包括麦肯锡都参与了中国医改方案的制定。
  2009年1月 国务院常务会议 通过《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新一轮医改方案正式出台。
  不过,《中国新闻周刊》通过独家调查发现,在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稿出炉之后的5个月内,各个不同的利益主体,对于医改方案是市场化还是回归计划的走向,展开了激烈博弈。2009年4月,通过一系列扎实缜密的调查和剥茧抽丝的分析,《中国新闻周刊》以“医改定音”的封面故事,细致呈现了“新医改方案”背后的交锋和博弈。   对于医改最终的方案能够吸收多少“市场”的意见,很多人心里没底。于明德就是其中之一。当年63岁的于明德,曾任国家经贸委医药司原司长,当时任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會会长,属于医改“市场派”。2008年10月14日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布之后不到半个月,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也通过特别渠道上书两封。第一封包括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在内的33家协会联合上书;第二封则由于明德自己起草,通篇只有14句话——针对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稿)“重回计划经济”的倾向,提出了14条修改意见。
  当时,“市场派”的圈里人越来越着急。“市场派”人士认为,部委的部门利益,如同鸭子潜伏在水面下的脚掌,看似向东实则向西。“分明是计划体制下的行政垄断造成了药价虚高,资源配置不合理,结果这一轮医改却把板子打在了市场化头上”。
  与2008年10月14日发布的征求意见稿相比,2009年正式发布的“新医改”方案,在一些争议较大的内容上,做出了一些调整和修改。这个方案既强调了政府主导的色彩,也给予市场微观主体以一定的空间。不过,如何在新医改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既体现医疗公共用品的福利性质,又让市场的微观主体发挥作用,仍然是一个没有完成的命题。
  “医改再求共识”
  2012年,新医改启幕三年。2月10日到3月10日,卫生部组织了来自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及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等7家科研机构的8位卫生专家,对公立医院改革的17个试点城市进行评估。
  对于这次新医改的期中考,全社会都在密切关注,对推进三年的新医改,究竟能打多少分?2012年4月,《中国新闻周刊》封面专题“医改求共识”再次聚焦医改。
  受访的多位专家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新医改”以来,从政府到民间具有高度共识的一点是,中国医改最成功之处在于,医疗保险覆盖率2012年已经上升到99%,显著缓解了因病致贫。
  记者调查发现,改革的推进过程中仍然阻力重重。立足于供方的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各方对其评价褒贬不一;而被誉为最难啃骨头的公立医院改革,仍然方向不明。
  李玲认为,公立医院改革滞后,利益链不仅没有打破,而且在大量财政投入的情况刺激下,越来越茁壮成长。
  中国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和经济学研究室主任朱恒鹏对“公立医院”的批评更为直接:凭借行政化的公立医院,想要提供优质、价廉、便捷、有“公益性”的医疗服务,最终却是目标与结果的背离。
  在他看来,规模越来越大的三甲医院,利用行政垄断地位,以及国有事业编制制度对医生的束缚和垄断,形成了愈演愈烈的“虹吸效应”:三甲医院垄断了越来越多的优质医疗资源,使得本可在基层社区就诊的患者,被越来越多地虹吸到三甲医院;由于在迄今未改的行政等级制下,在三甲医院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更高的社会地位和更多的提升机会,本应在社区提供全科服务的优秀医生,以及本该在二级医院提供常见病住院服务和康复治疗的医生,被越来越多地虹吸到三级医院;本应用于看小病、防大病、慢病管理的医保资金,越来越多地被虹吸到三甲医院。
  朱恒鹏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三甲医院的这种大规模扩张,除了进一步加剧“看病难、看病贵”之外,也使得分级诊疗体制变得越来越不可能,“靠行政手段遏制三甲医院扩张趋势,最多是扬汤止沸。釜底抽薪的做法是开闸泄洪,即放开医生自由执业,引导优秀医生分流到社区,形成充分竞争、分级诊疗的医疗服务供给格局。”
  2014年5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以下简称《工作任务》),指明医改将以公立医院为重点,推进医疗、医保、医药的三方联动。《工作任务》要求每个省份有1个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加快推动公立医院改革。
  “医改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特别是公立医院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李玲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在朱恒鹏看来,虽然今时今日改革的泥沼之处已经显而易见,“但无论是市场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对医改形成的带动作用,还是不断释放的医疗需求对供方形成的倒逼压力,都能让我们对改革依然充满期待。”
  医改大事记
  2002年10月
  2003年
  2005年
  2006年6月
  2007年
  2008年10月
  2009年1月21日
  2010年2月
  2011年7月
  2012年
  2013年7月
  2014年3月
  国务院召开全国农村卫生工作会议, 强调要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
  SARS的袭击使人们意识到,中国医疗卫生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存在重大缺陷。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报告称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从总体上讲是不成功的”,引起强烈反响。
  国务院筹划启动新一轮医改;9月,16个部委组成的医改协调小组成立。
  医改协调小组委托包括北京大学、世界卫生组织等在内的多家海内外机构提交、讨论医改方案。
  《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面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共收到反馈意见3.5万余条。
  新一轮医改方案正式出台。
  卫生部等联合发布《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确定16个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发布,明确村卫生室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和新农合实施范畴。
  国务院出台《“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医改进入新的实施阶段。
  国务院提出医改四大主要工作任务。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4年要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
其他文献
我们会用最文明的方式进行对话,这也是唯一的方式。从长远看来,我们或许会妥协,会讨价还价,或者有些事向左,有些事向右。我相信中国会首先说我们是朋友,不需要进行战争。无论中国是否像现在这样强大,我们都将会进行对话。我相信,中国会充当“老大哥”的角色,会说:“我们之间不需要战争,不需要大声嚷嚷的争吵,只需要像兄弟一样温和对话。”  在杜特尔特访华前5天,10月13日晚上接近11点,在菲律宾总统府二楼临时
2015年11月25日上午,李克强总理邀请来自中东欧16国领导人,从苏州出发,共同乘坐高铁前往上海。此行的起点坐落于一座正在崛起的新城——高铁新城。  高铁新城,是苏州相城区后发崛起的缩影,更是未来。一座新城,催生一个梦想。这里被寄予了太多的创业梦想和希冀。“后发崛起”人才为先  初创企业,缺乏场地、缺乏经验是最大的发展阻碍,能够“拎包入住”免费的办公场地,还有专业团队给他们提供企业管理方面的种种
指责杜特尔特的人也拿不出有效的证据来证明他的方式是违法的,  杜特尔特对批评更多则是用火爆的言辞和民众的支持率予以应对。他的支持者认为,  杜特尔特的强势风格可能是当下菲律宾“最不坏的选择”  在菲律宾南部最大城市达沃的一个高档社区里,和周边随处可见的崭新气派的小独栋相比,菲律宾总统罗德里戈·杜特尔特一家所在的两层浅蓝色小楼不但不起眼,还显得有些陈旧。大门口的绿植倒是比邻居家要更葱郁一些,但并没有
英菲尼迪全球总裁罗兰·克鲁格指出,选择在北京车展首发最新概念车,凸显出中国市场在英菲尼迪全球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日前,英菲尼迪正式发布了QX Sport Inspiration概念车,并在2016北京车展上演全球首秀。这款概念车拥有富有张力的车身线条、肌肉感极强的车尾造型、驾驭感十足的高坐姿体验以及充满轿跑车风范的车身姿态,其大胆前卫的造型诠释了英菲尼迪不断超越的SUV设计诉求。同时,这款概念车也
每年全世界大约有300万人死于糖尿病等肥胖相关疾病,但有一些肥胖的人似乎可以受到保护不发生这些疾病。在一项发表于《糖尿病学》杂志的研究中,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健康肥胖个体体内的脂肪干细胞可更加高效地储存脂肪,有助于降低肥胖者患糖尿病的風险。
除了贤宇法师外,龙泉寺还有不少僧人也出自北大清华等名校,  比如负责寺庙文化部的清华大学核能和热能物理博士贤启法师,监院、清华大学  流体力学博士禅兴法师,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生贤威法师等。  这些高知僧人在龙泉寺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龙泉寺的硬件建设,从设计到施工、监理、维护,都有僧团法师全程参与。一位法师还运用空气动力学及生物学原理,为寺院设计出废污水净化回收再利用系统,并用于有机菜地的
主人请客人喝茶,似乎意不在喝得有滋有味,而致力于喝得有板有眼,仪式完美。  整个世界都在看里约奥运会,热热闹闹,而下一届,2020年在东京举行。三年前申奥时法国和日本混血的美女上台发言,宣扬日本人善于招待。这几年中国人蜂拥来日本旅游购物就享受到这种招待,可算当了一把上帝,感动不已。记得二十八年前初到日本,女售货员和气可亲,竟至有中国男以为被爱上了,在店前流连忘返。若问日本式招待是怎样炼成的,那就要
新近出版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线发表一篇文章,对肠癌筛查在该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的作用提出新的看法,认为筛查的作用可能被高估了,并提出其他一些导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的原因,包括有效的治疗、就诊的普及、健康饮食习惯以及肠道微生物环境的变化等。
《路边野餐》是贵州青年导演毕赣自编自导的长片处女作,  在台湾地区、瑞士、法国等各大影展获得一系列奖之后,今年7月,  《路边野餐》成为少数得以在院线上映的艺术片。远离大城市,  27岁导演的反市场“逆袭”,在电影圈引来好奇的目光  从2015年8月在瑞士首映开始,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贵州青年导演毕赣带着他的处女作《路边野餐》在瑞士、台湾地区、法国等各大影展,先后获得13个大小奖项,他被“天才”“下
@西大望路加班狗: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没想到血液的江湖,水如此之深,还能再狗血点儿吗?做手术居然要自己去“凑血”。我们的制度能不能完善,每次都把板子打在制度上,但一定要有建设性,避免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  @三年:看过之后很难过,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健全的医疗体系,而不是让血贩子为所欲为。  中国新闻周刊编辑部微博http://weibo.com/inewsweek  《中国新闻周刊》 官方微博h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