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简要阐述了数学基本活动的潜隐性、实践性和发展性等特征,着眼于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积累活动素材,发挥活动情境作用力,优化活动类型和活动形式,注重活动延展,并促使学生进行活动反思,从而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关键词:小学数学活动经历经验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双基”变“四基”,充分显示出数学学习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还要领悟数学思想和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这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方向的指导。小学阶段是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的关键时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都极为重要,因此需要合理设计教学方案,用更多适合孩子身心发展而且多元化的方式和评价体系来设计数学活动,使学生的数学活动基本经验得到有效积累。
一、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特征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指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中所掌握的基本知识、方法经验、情感体验和应用技能等的总和。”具体来说,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包括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一)潜隐性
如果把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看作是显性的话,那么基本活动经验就具有潜隐性,是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但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不仅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方式,而且也直接影响着学生思维方式的形成和发展,进而影响学生数学学习效果。
(二)实践性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学生通过数学学习的具体活动不断体验和总结出来的,它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支撑,在数学实践活动中通过观察、交流、推理等过程,激励学生对数学活动进行探索和总结。教师需要设置多样化的情境,帮助学生对已掌握的活动经验进行不断优化,再把积累的新的数学活动经验用于实践,进而解决实际问题。
(三)发展性
学生通过新的活动在已有的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迁移和提高,形成新的经验。因此,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具有发展性。但由于学生认识能力和基础的不同,不同学生获取经验的能力也存在着不同。在教师的指导下,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伴随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实践体验、强化总结而不断发展和丰富。
二、在数学活动中提高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应用能力
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形成的必要条件,因而数学活动为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情境。这就需要我们优化数学活动设计,引导学生从“经历”走向“经验”。
(一)积累活动素材,奏响活动“序曲”
数学活动的设计需要多方面的准备,其中教师的课前准备尤为重要,因此,教师需要对数学活动进行充分的预设。数学活动预设环节的一个重点是数学活动素材的准备,这是开展数学活动的前提和保障,也是数学活动的“序曲”。
例如“千克和克”一课活动素材的准备,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在家人的带领下走进超市,收集有关克和千克的物体,记录下具体的名称和质量,并观察测量物质质量的工具有哪些,如果有可能自己动手称一称。
(二)创设活动情境,奏响活动“前奏曲”
教师在数学活动构建时要注重活动情境的选择,奏响数学活动的“前奏曲”,为学生参与数学活动进行有效的情绪渲染。活动情境要与学生学情实际、数学教学内容保持高度黏合,这样才能发挥情境感染力,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凸显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千克和克”一课活动情境的创设,我们主要借助多媒体来完成。课前要求学生在家长的配合下,将前置性活动视频、素材等上传到学习平台。教师对学生前置性活动素材进行整合,并制作成情境视频,主要内容是学生在超市、菜市场实践的场景图片,以及记录下的关于物质的质量素材等。
这个环节,可以对学生个性化素材进行展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进行积极性点评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同时,促进学生前置性学习活动互动,让学生感受到千克和克在生活中的客观存在,从而强化学生对质量这一数学概念的认识,帮助学生对质量形成感性认识;为“千克和克”的学习搭建活动场景,有机引入课堂学习活动,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三)优化活动类型,奏响活动“进行曲”
数学教学前的准备工作都是对课堂数学活动的有效铺垫,数学活动中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关键在于学生的参与。这就需要我们将焦点指向数学活动本身,优化数学活动类型和形式,让数学活动的类型丰富起来,形式多样起来,这样才能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千克和克”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以下几个活动:
【估一估,称一称】现在有一千克的棉花和一千克的铁,到底哪个重?说出你的看法,并验证你的看法。
【称量工具知多少】课前走进超市、菜市场,你看到了哪些称重工具?此外你还知道哪些称量工具,能不能示范称一称?说一说使用的方法和步骤。
【让我猜猜你多重】从你身边的事物中选出一些物体,搬一搬,掂一掂,估一估可能是多少克或者多少千克。
【请大家来帮帮我】现在有一筐鸡蛋和一个称重工具,它的准确性只能到千克,怎样才能称出一个鸡蛋大致的质量?
活动一属于探究性活动,利用常见的问题,纠正学生对质量的认误偏差,并借助实验强化学生质量意识;活动二属于延展性活动,旨在拓展学生关于称重工具的认知,拓宽学生数学知识面,帮助学生积累更加丰富的活动经验;活动三,属于操作性活动,通过学生亲身操作,从感性层面增强学生对质量的感知;活动四属于思维性活动,需要学生调动活动经验,进行变通和转换,从而促进学生对于千克和克概念的关联性建构。
不同类型的数学活动,可以借助多样化的形式呈现,有效提升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在“四基”中的占比,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让学生将已掌握的经验和新学经验融合,让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得到真正的运用。
(四)促进活动反思,奏响活动“终结曲”
活动具有实践性,主要依靠学生感性认识,学生通過亲历活动过程,获得具体体验,往往缺乏理性。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对活动进行反思,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变,奏响活动的“终结曲”,让学生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得到完善。
“千克和克”一课教学活动反思,笔者主要采用学生自主反思、练习助思、评价促思等多元化导思方式。学生首先围绕课堂活动,进行自我反思与总结,发现自己活动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等,通过自我反思,对今后的数学活动进行优化;练习助思,主要采用练习的方式,从实践层面引导学生真实地检视课堂活动的学习效能,从而了解自身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存在的知识盲区,并针对盲区进行二次学习和多次建构;评价促思,主要是在老师和同学的客观评价中,对活动进行反思,促进学生活动经验的内化和提升。
总之,开展数学活动是数学学习的必要途径,也是学生积累数学经验非常有效的方式。教师要强化活动设计意识,充分备教“活动”,精心设计活动“序曲”“前奏曲”“进行曲”,并通过“终结曲”,让学生的活动经验厚重起来。
参考文献:
〖1〗贺李.例谈小学数学活动经验的“三度”.学周刊,2017(21).
〖2〗黄慧芳.经历学习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教育教学论坛,2017(31).
关键词:小学数学活动经历经验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双基”变“四基”,充分显示出数学学习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还要领悟数学思想和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这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方向的指导。小学阶段是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的关键时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都极为重要,因此需要合理设计教学方案,用更多适合孩子身心发展而且多元化的方式和评价体系来设计数学活动,使学生的数学活动基本经验得到有效积累。
一、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特征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指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中所掌握的基本知识、方法经验、情感体验和应用技能等的总和。”具体来说,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包括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一)潜隐性
如果把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看作是显性的话,那么基本活动经验就具有潜隐性,是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但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不仅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方式,而且也直接影响着学生思维方式的形成和发展,进而影响学生数学学习效果。
(二)实践性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学生通过数学学习的具体活动不断体验和总结出来的,它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支撑,在数学实践活动中通过观察、交流、推理等过程,激励学生对数学活动进行探索和总结。教师需要设置多样化的情境,帮助学生对已掌握的活动经验进行不断优化,再把积累的新的数学活动经验用于实践,进而解决实际问题。
(三)发展性
学生通过新的活动在已有的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迁移和提高,形成新的经验。因此,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具有发展性。但由于学生认识能力和基础的不同,不同学生获取经验的能力也存在着不同。在教师的指导下,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伴随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实践体验、强化总结而不断发展和丰富。
二、在数学活动中提高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应用能力
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形成的必要条件,因而数学活动为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情境。这就需要我们优化数学活动设计,引导学生从“经历”走向“经验”。
(一)积累活动素材,奏响活动“序曲”
数学活动的设计需要多方面的准备,其中教师的课前准备尤为重要,因此,教师需要对数学活动进行充分的预设。数学活动预设环节的一个重点是数学活动素材的准备,这是开展数学活动的前提和保障,也是数学活动的“序曲”。
例如“千克和克”一课活动素材的准备,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在家人的带领下走进超市,收集有关克和千克的物体,记录下具体的名称和质量,并观察测量物质质量的工具有哪些,如果有可能自己动手称一称。
(二)创设活动情境,奏响活动“前奏曲”
教师在数学活动构建时要注重活动情境的选择,奏响数学活动的“前奏曲”,为学生参与数学活动进行有效的情绪渲染。活动情境要与学生学情实际、数学教学内容保持高度黏合,这样才能发挥情境感染力,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凸显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千克和克”一课活动情境的创设,我们主要借助多媒体来完成。课前要求学生在家长的配合下,将前置性活动视频、素材等上传到学习平台。教师对学生前置性活动素材进行整合,并制作成情境视频,主要内容是学生在超市、菜市场实践的场景图片,以及记录下的关于物质的质量素材等。
这个环节,可以对学生个性化素材进行展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进行积极性点评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同时,促进学生前置性学习活动互动,让学生感受到千克和克在生活中的客观存在,从而强化学生对质量这一数学概念的认识,帮助学生对质量形成感性认识;为“千克和克”的学习搭建活动场景,有机引入课堂学习活动,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三)优化活动类型,奏响活动“进行曲”
数学教学前的准备工作都是对课堂数学活动的有效铺垫,数学活动中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关键在于学生的参与。这就需要我们将焦点指向数学活动本身,优化数学活动类型和形式,让数学活动的类型丰富起来,形式多样起来,这样才能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千克和克”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以下几个活动:
【估一估,称一称】现在有一千克的棉花和一千克的铁,到底哪个重?说出你的看法,并验证你的看法。
【称量工具知多少】课前走进超市、菜市场,你看到了哪些称重工具?此外你还知道哪些称量工具,能不能示范称一称?说一说使用的方法和步骤。
【让我猜猜你多重】从你身边的事物中选出一些物体,搬一搬,掂一掂,估一估可能是多少克或者多少千克。
【请大家来帮帮我】现在有一筐鸡蛋和一个称重工具,它的准确性只能到千克,怎样才能称出一个鸡蛋大致的质量?
活动一属于探究性活动,利用常见的问题,纠正学生对质量的认误偏差,并借助实验强化学生质量意识;活动二属于延展性活动,旨在拓展学生关于称重工具的认知,拓宽学生数学知识面,帮助学生积累更加丰富的活动经验;活动三,属于操作性活动,通过学生亲身操作,从感性层面增强学生对质量的感知;活动四属于思维性活动,需要学生调动活动经验,进行变通和转换,从而促进学生对于千克和克概念的关联性建构。
不同类型的数学活动,可以借助多样化的形式呈现,有效提升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在“四基”中的占比,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让学生将已掌握的经验和新学经验融合,让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得到真正的运用。
(四)促进活动反思,奏响活动“终结曲”
活动具有实践性,主要依靠学生感性认识,学生通過亲历活动过程,获得具体体验,往往缺乏理性。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对活动进行反思,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变,奏响活动的“终结曲”,让学生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得到完善。
“千克和克”一课教学活动反思,笔者主要采用学生自主反思、练习助思、评价促思等多元化导思方式。学生首先围绕课堂活动,进行自我反思与总结,发现自己活动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等,通过自我反思,对今后的数学活动进行优化;练习助思,主要采用练习的方式,从实践层面引导学生真实地检视课堂活动的学习效能,从而了解自身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存在的知识盲区,并针对盲区进行二次学习和多次建构;评价促思,主要是在老师和同学的客观评价中,对活动进行反思,促进学生活动经验的内化和提升。
总之,开展数学活动是数学学习的必要途径,也是学生积累数学经验非常有效的方式。教师要强化活动设计意识,充分备教“活动”,精心设计活动“序曲”“前奏曲”“进行曲”,并通过“终结曲”,让学生的活动经验厚重起来。
参考文献:
〖1〗贺李.例谈小学数学活动经验的“三度”.学周刊,2017(21).
〖2〗黄慧芳.经历学习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教育教学论坛,20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