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农村,由于受环境影响,经济发展十分不平衡,为了生计,许多家庭的学生父母不得不狠心外出打工。他们的孩子不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管,就是寄居在亲友家里,成了留守儿童。在这些孩子中有多数成绩不是很好,有的厌学,有的任性、有的自卑,有的内向、有的脾气暴躁。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留守儿童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在全部留守儿童中,农村留守儿童所占比例高达86.5%,数量达到1980多万人。由此可见,农村留守儿童应该成为关注的重点,我们每一位农村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用爱心、真心、耐心、细心去帮助这些孩子们,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让留守儿童沐浴在爱的阳光里,能够安心的学习,健康成长。
一、用爱心播洒阳光
苏霍姆林斯基说:“对人由衷的关怀,这就是教育才能的血和肉”。关爱留守学生,并且给予尊重与理解,是打开他们心灵的万能钥匙,它能使教育者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对话、情感的交流与碰撞。爱是一种巨大的改造力量,她能消除留守儿童对老师的戒备性心理和逆反性心理,能恢复或建立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每一个儿童都有自己的思想,他们渴望被理解、被尊重,尤其是留守儿童。这就要求我们当教师的用爱心滋润他们的心田,自然而然这些孩子们就会“亲其师,信其道”,从而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我们班有位留守同学,我发现他作业完不成,自卑感也越来越重。我多次找其谈心他才说出了其父亲体弱多病,母亲外出务工的事情。从此,我就有针对性的帮助他。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学生们正在上晚自习,我发现他衣服单薄,冷得发抖。我找来衣服,披在他的身上。他望着我,流出了感激的泪花,“王老师,谢谢,我一定听您的话,好好学习”。我微笑着点点头。从此他上课认真听了,作业做工整了,缺点也慢慢改正了,后来还成了学校的三好学生,现在,他已是上海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系的研究生。其实教师关爱留守学生,就是要同情他们的痛苦与不幸,关心他们的生活冷暖。
二、用真心滋润心灵。
作为老师既要做学生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又要做孩子学习进步的引导者,生活的保护者。用真爱、用亲情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三汇镇蒿河村四社小女孩黄路,是三汇中学八年级二班学生,小黄的生世真令人心酸。其母生下她的第三天就丢弃于野外,好心的年近七十的黄绍清老爷爷发现了,捡回家给他当孙女。在小黄两岁那年,年老的婆婆病逝了,一切都靠年老的爷爷照料,爷孙俩相依为命。可天有不测风,在2010年3月,80多岁的黄绍清去世了,小黄路没有了亲人,无依无靠,住房也破烂不堪,吃住都成了问题。眼看黄路就要辍学了,班主任杨凤玲老师十分着急,杨老师说:“黄路怎么办呢?没有了亲人,吃住都成了问题,如果被坏人骗了?她这一生不就是被毁了吗?”我们知道这一情况后,把非亲非故、毫无任何血缘关系的小黄路接到自己的家里吃住。我们经常找她谈心,鼓励她,学习上加强辅导,现在,小黄路由原来沉默寡言变成了有说有笑,活泼开朗了,知心话也愿意向我们讲,成绩由原来三十多名上升到现在的班上前十名。
三、用耐心树立信念
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去关心和爱护留守儿童,给予他们热情的帮助,耐心的开导,学生才会向老师敞开心扉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如果怀疑孩子说谎,千万不要当面表现出对孩子的不信任,要通过多方调查,证实孩子确实在说谎,再进行交流沟通指导。当孩子与我们对着干时,我们要充分冷静,静下心来思考后,再像朋友一样与孩子亲切交谈沟通,指出他(她)的不足,错在什么地方,鼓励孩子说:“跌倒了再爬起来,知错能改,就是好样的。”当孩子缺乏自信的时,我们要热情鼓励并告诉他(她):“孩子,把头抬起来,我相信你能行!”当孩子受到委屈的时候,帮他擦去眼泪,并安慰他说:“孩子,没有关系,任何人都会受到委屈的,我相信你坚强,以后别人会理解你的。”当孩子取得进步的时候,我们要及时表扬,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并为他们鼓掌。当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喜爱、信任、关注、赞扬时,就会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并在这种满足中发展自我,激发上进的力量和信心
四、用细心激发潜能。
每个孩子都具有独特的个性,所以我们要细心理解留守儿童,对他们不应有偏见。要了解他们家庭背景及性格特征,更要了解个别差异,才能尊重、理解他们。作为老师,不仅教学中注意到这一点,而且应该在日常生活和言谈举止行为习惯中注意到这一点,制定出适合每一位同学的个人教育方案。有时老师一句关心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信任的微笑,一个尊重的姿势都能唤醒学生的意识和潜能,使学生天性中闪光的东西发挥出来。
总之,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健康、安全和心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关爱留守儿童,教育好下一代,需要我们每一个农村教育工作者都应该从爱心、真心、耐心、细心做起,才能帮助这一弱势群体。才能对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承担起更多的教育、关心和保护责任。
一、用爱心播洒阳光
苏霍姆林斯基说:“对人由衷的关怀,这就是教育才能的血和肉”。关爱留守学生,并且给予尊重与理解,是打开他们心灵的万能钥匙,它能使教育者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对话、情感的交流与碰撞。爱是一种巨大的改造力量,她能消除留守儿童对老师的戒备性心理和逆反性心理,能恢复或建立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每一个儿童都有自己的思想,他们渴望被理解、被尊重,尤其是留守儿童。这就要求我们当教师的用爱心滋润他们的心田,自然而然这些孩子们就会“亲其师,信其道”,从而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我们班有位留守同学,我发现他作业完不成,自卑感也越来越重。我多次找其谈心他才说出了其父亲体弱多病,母亲外出务工的事情。从此,我就有针对性的帮助他。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学生们正在上晚自习,我发现他衣服单薄,冷得发抖。我找来衣服,披在他的身上。他望着我,流出了感激的泪花,“王老师,谢谢,我一定听您的话,好好学习”。我微笑着点点头。从此他上课认真听了,作业做工整了,缺点也慢慢改正了,后来还成了学校的三好学生,现在,他已是上海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系的研究生。其实教师关爱留守学生,就是要同情他们的痛苦与不幸,关心他们的生活冷暖。
二、用真心滋润心灵。
作为老师既要做学生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又要做孩子学习进步的引导者,生活的保护者。用真爱、用亲情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三汇镇蒿河村四社小女孩黄路,是三汇中学八年级二班学生,小黄的生世真令人心酸。其母生下她的第三天就丢弃于野外,好心的年近七十的黄绍清老爷爷发现了,捡回家给他当孙女。在小黄两岁那年,年老的婆婆病逝了,一切都靠年老的爷爷照料,爷孙俩相依为命。可天有不测风,在2010年3月,80多岁的黄绍清去世了,小黄路没有了亲人,无依无靠,住房也破烂不堪,吃住都成了问题。眼看黄路就要辍学了,班主任杨凤玲老师十分着急,杨老师说:“黄路怎么办呢?没有了亲人,吃住都成了问题,如果被坏人骗了?她这一生不就是被毁了吗?”我们知道这一情况后,把非亲非故、毫无任何血缘关系的小黄路接到自己的家里吃住。我们经常找她谈心,鼓励她,学习上加强辅导,现在,小黄路由原来沉默寡言变成了有说有笑,活泼开朗了,知心话也愿意向我们讲,成绩由原来三十多名上升到现在的班上前十名。
三、用耐心树立信念
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去关心和爱护留守儿童,给予他们热情的帮助,耐心的开导,学生才会向老师敞开心扉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如果怀疑孩子说谎,千万不要当面表现出对孩子的不信任,要通过多方调查,证实孩子确实在说谎,再进行交流沟通指导。当孩子与我们对着干时,我们要充分冷静,静下心来思考后,再像朋友一样与孩子亲切交谈沟通,指出他(她)的不足,错在什么地方,鼓励孩子说:“跌倒了再爬起来,知错能改,就是好样的。”当孩子缺乏自信的时,我们要热情鼓励并告诉他(她):“孩子,把头抬起来,我相信你能行!”当孩子受到委屈的时候,帮他擦去眼泪,并安慰他说:“孩子,没有关系,任何人都会受到委屈的,我相信你坚强,以后别人会理解你的。”当孩子取得进步的时候,我们要及时表扬,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并为他们鼓掌。当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喜爱、信任、关注、赞扬时,就会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并在这种满足中发展自我,激发上进的力量和信心
四、用细心激发潜能。
每个孩子都具有独特的个性,所以我们要细心理解留守儿童,对他们不应有偏见。要了解他们家庭背景及性格特征,更要了解个别差异,才能尊重、理解他们。作为老师,不仅教学中注意到这一点,而且应该在日常生活和言谈举止行为习惯中注意到这一点,制定出适合每一位同学的个人教育方案。有时老师一句关心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信任的微笑,一个尊重的姿势都能唤醒学生的意识和潜能,使学生天性中闪光的东西发挥出来。
总之,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健康、安全和心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关爱留守儿童,教育好下一代,需要我们每一个农村教育工作者都应该从爱心、真心、耐心、细心做起,才能帮助这一弱势群体。才能对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承担起更多的教育、关心和保护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