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蚝油大王”离世,为保千亿定下无情“李锦记”

来源 :知音海外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son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7月26日,李锦记集团官网发布消息,主席李文达在家人的陪伴下安详离世,享年92岁。李文达是李锦记的第三代传人,他在最新福布斯香港富豪榜中排名第六,而他曾于2019年身家暴涨至171亿美元,一度跃升为香港第三大富豪。在香港,人们谈论李文达财富的同时,更津津乐道的是他和弟弟李文乐的官司,正因为亲情决裂,他为了确保自己的商业帝国平稳运行而制定家法,平衡几个孩子之间的矛盾,从而确保在利益面前亲情不至于决裂。
  兄弟齐心
  1888年,26岁的广东新会人李锦裳在南水墟创立了李锦记蚝油庄,专卖酱汁。不料,1902年南水墟发生火灾,半条南水街连同李锦记蚝油庄化为灰烬。李锦裳只好携妻带子到澳门谋生,仍以经营“李锦记”蚝油为业,兼营小杂货。
   在澳门,李锦裳的事业蒸蒸日上,他开始考虑是否应该扩大店铺规模。当时,受国内局势影响,大儿子李兆荣、二儿子李兆登都建议保守地稳中求进,只有三儿子李兆南认为,动荡才有赚大钱的机会。
   其实,这不仅是李兆南的意思,更是李锦裳内心的想法。作为李锦裳的幼子,李兆南从小就得到了李锦裳的偏爱,他对经商感兴趣,李锦裳便多次带着他出门洽谈业务。能得到父亲的栽培,李兆南自然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可是让他隐隐担忧的是,当时大哥李兆荣和二哥李兆登掌管着家里的大部分生意,自己只能尽可能地保持低调。即便父亲多次想让李兆南涉足家族事务,他都以自己还太年轻拒绝了。
   果不其然,李兆荣和李兆登因为生意的话语权渐渐有了矛盾,李兆南变得非常敏感,他不仅要夹在父亲和兄长之间,还要小心翼翼地处理和两个哥哥的关系。儿子的如履薄冰,李锦裳看在眼里。然而李兆南越是低调,李兆登和李兆荣越是警惕,他们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孩子去讨李锦裳的欢心。
   矛盾终于在一次家庭会议上爆发了,李兆南觉得自己的忍让让两个哥哥越发肆无忌惮,李锦裳也站出来支持自己的小儿子。正是李锦裳的“护子心切”,让李兆荣和李兆登感到备受伤害,觉得父亲偏心。李兆荣更是当即提出离开家,自己单干。
   1922年,李锦裳过世后,李兆南、李兆登继承父业,不断开辟货源,改进制作技术,发展“李锦记蚝油”的经营。1946年,兄弟俩将总部由澳门迁往经济发达的香港,李锦记从此一派欣欣向荣。
   此时,精明能干的李兆南在家族内已经拥有绝对话语权,他找各种机会培养自己的儿子李文达。1929年出生的李文达聪慧无比,很有经商头脑。
   按照父亲的意思,尚未成年的李文达先是去了广州,每天踩着单车给城中各大酒楼送货,20岁时又回到澳门开工厂,每件事都做得妥妥帖帖。李文达曾向父亲提出让弟弟李文乐也学着做生意,可是李文乐当时年龄还小正在读书,李兆南没有同意。
   李文达悄悄找到弟弟,向他保证等他大学毕业后就参与家里生意的经营管理。可是,李文乐却说对做蚝油生意并不感兴趣,自己的理想是当一名银行职员。两兄弟互相谦让其实是因为早就耳闻了父亲和伯伯们之间的矛盾,不想因为钱财影响两人深厚的感情。
   大学毕业后,李文乐在李文达妻子的帮助下,进入了恒生银行工作。
   1954年,李文达遵从父命,放弃在澳门红红火火的6家工厂,到香港正式加入李锦记。随着业务的扩大,李文达觉得一个人应付不过来,他需要一个得力的帮手。环顾了身边的几个堂兄弟,实在没有满意的人选,再想到之前和两个伯伯之间的嫌隙,李文达不得不去找弟弟李文乐。此时已在恒生银行工作得顺风顺水的李文乐犹豫不决,李文达动情地说:“我知道你之所以不愿意参加公司的业务,并不是没有这个能力,而是担心经营中的矛盾会影响到我们之间的亲情。我们可以签订一份协议,我保证工作中的矛盾绝不会带到日常生活中,更不会把小辈牵扯进来。”看着哥哥如此情真意切,李文乐只好点头答应。
   李文乐加入李锦记之后,第一步做的就是改善公司股份过于分散的局面,这是李文达一直想做的,也是几个堂兄弟一直反对的,这一局面导致公司扩大经营的决策几年未获得通过。之前,李文达之所以没有收购股份,一方面是顾及亲情,更主要的是他手头上没有这么多钱。很快,李文乐通过银行的关系,解决了收购资金方面的问题。由于李文达给出的补偿款足够诱人,堂兄弟很快交出了公司的股份。大权在握,李文达把公司的生产管理交给李文乐负责,而他自己则可以放心大胆地在外拓展公司的业务。
   没多久,李锦记就越做越火,也越做越大,外人都羡慕李锦记里和气的两兄弟。
   为了改善与堂兄弟之间的关系,李文达和李文乐逢年过节都会上门拜访。两人之间更是兄弟情深,不仅平分了公司的股份,年底分红时,李文乐得到的比李文达的还要多。李文乐的女儿高中毕业后,李文达还亲自给她联系了一所英国大学留学,两家人可说是亲如一家。
  亲情决裂
   然而就在兄弟俩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事业上时,1987年李文乐被检查出得了鼻咽癌。疾病缠身的李文乐再也没有心思抓公司的管理,他多次因为一点小事就和手下的公司管理层发生矛盾。有人气不过,向李文达抱怨,李文达只能安抚说,疾病可能让李文乐变得浮躁,希望大家能理解。
   李文乐患癌后,妻子就开始担心他离世后会被李文达侵占股份,让孤儿寡母孤苦无依,她不无担忧地说:“等你死后,我和女儿肯定斗不过大哥。我看最好的办法是你现在就把股份卖给大哥。”
   妻子的话也有几分道理,可是李文乐清楚地知道,公司的资金都放在了业务拓展上,如果把股份都卖给大哥,他一时间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来。李文乐安慰妻子,自己的病一时半会不会有生命之忧,等治疗一段时间再看看。妻子知道这是李文乐在故意拖延,他怕说出分割利益的话来影响了兄弟感情,但如此不顾及自己和女儿的将来,又实在令人生气。
   妻子闹情绪,李文乐也受不了,他只好对李文达说想把股份卖给他,这样大哥就可以成立股份有限公司,獨享公司股权了。李文乐的话音刚落,李文达一脸的不高兴:“我不会买你的股份,你最好收回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这个公司是我们兄弟俩的,我知道自从你得了鼻咽癌,就开始担心我会侵占你的股权。你放心,只要有我在,就不会让弟妹和侄女吃亏。”话说到了如此份上,李文乐倒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回到家里,李文乐向妻子转达了大哥的想法,妻子一脸不悦:“别看他现在说得好,等你一死,还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钱拿到自己手里总比控制在别人手里强。”
   妻子的想法不无道理,本来还在犹豫的李文乐心一横,请了律师将大哥告上法庭,要求他收购自己手里的股份。当时李文达正在忙于大埔工业村的签约,接到弟弟要求分割股权的消息,整个人呆住了。当天晚上,李文达就赶回香港,劝弟弟撤销起诉,即使要分割利益,也没必要用这样决裂的方式。
   李文达之所以不想收购李文乐的股份,一方面是不想因此造成兄弟亲情的分割,更主要的是,当时他手里的资金大部分投入到大埔工业村的建设中,根本没有钱。李文达给弟弟描述了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可是李文乐态度坚决,说他只想尽快拿到钱然后到美国治病。
   如果李文达拿不出钱收购股份,那么李文乐很有可能将手里的股份卖给外人,那么到时候“李锦记”还能不能姓李就犹未可知了。在法庭上,李文达和儿子李惠民一起向李文乐保证,只要投入大埔工业村项目的钱回流了,一定会给他丰厚的回报,希望他看在亲情的分上不要让外人有机可乘。可是,李文乐去意已决,态度强硬又执着。李文达终于寒了心,四处拆借到800万港币买回了李文乐手上的股权。
   旷日持久的官司导致李锦记停产半年之久,元气大伤,800万港币的负担让李文达几乎落入一穷二白的境地。当时,李锦记还有数千万港币的厂房资金没有着落,一时间内忧外患、家族破裂,让李文达和李锦记濒临毁灭。
   李文达将长子李惠民召回公司,并且将大事的决定权渐渐放手给他。父子同心,加之管理制度和经营理念的转变,李锦记很快又恢复了生机。李文达开始在现代化营销这一维度上大展拳脚,不仅将产品包装更新换代,也开始引入市场调研、电视广告、活动赞助等多元的、现代的营销方式。
   因为李惠民之前读的是美国大学,他便通过自己在美国积累的人脉,以广告置换的方式将囤积在美国的产品清理一空。而在国内,父子两人改变收账模式,将产品销往全国。
   到21世纪初,李文达的身家超过千亿港币,成为一代“蚝油大王”。而在美国的李文乐,经过几年的治疗,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是想到自己的所作所为,他除了偶尔回港探亲,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国外。虽然李文乐当时用800万港币购买的多处产业升值了不少,但香港的媒体还是嘲笑他只顾800万港币而失去了跻身百亿富豪行列的机会。
  定下家法
   如果说父辈之间的矛盾让李文达懂得了人情冷暖,那么和弟弟之间的矛盾则让他感受到了亲情的冷漠。因为这次风波,李兆南大受打击,于1988年病逝。李文达为了纪念父亲,特地在厂房门口摆放了父亲的汉白玉坐像。
   李文乐的离开,让李文达开始冷静地审视两人产生矛盾的原因,他发现除了巨大的利益让亲情扭曲之外,更主要在于两人接受教育的差别。李文达从小跟随父亲,除了耳濡目染他的经商才能,还继承了他儒雅的一面,而李文乐从小接受西方的教育,会把金钱和利益看得更重一些。
   李文达“退居二线”后,把精力都放在了孙辈们的教育上。他把孩子们送到内地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也会带他们去世界各地游览,增长见识,他甚至有意带孩子们参加葬礼,让他们清楚人的一生所谓成败得失,到最后拥有的只有亲情。
   2009年1月,李文达80岁生日那天,李文乐带着家人来给他祝寿。李文乐一家走后,李文达问儿女们,如何看待他们兄弟之间的过往。李惠民心领神会父亲的用意,说:“作为老大,我定会照顾好弟弟妹妹,绝不会因为钱翻脸。”弟弟妹妹们也纷纷表示会和睦相处,互帮互助。
   没多久,李文达的“接班”意见就出来了:长子李惠民负责家族投资;二子李惠雄主管家族基金;三子李惠中任酱料集团主席;四子李惠森执掌直销企业“无限极”;女儿李美瑜专攻产品技术和研发,并负责家族学习及发展中心。
   李文达知道,虽然孩子们各司其职,但是要保持家族事业的平稳运作这还远远不够,最为稳妥的是立下“家法”以防止兄弟阋墙。于是李文达召开家庭会议决定设立家族委员会,家族委员会设4个部门,包括家族办公室、家族投资公司、家族慈善基金和家族培训中心,以此来及时沟通协调家庭内部意见。
   李文达还制定了三条“家法”:第一,家族委员会每3个月举行一次会议,每次会议持续4天,讨论家族内部事务。若产生不同意见,就要投票表决,票数相等则以扔骰子来决定。第二,不准离婚,不准有婚外情,违反者会被踢出委员会。第三,从第5代家庭成员开始,必须在外工作最少三年后才能加入公司。
   2012年10月的一天,又到了举行家族会议的日子,中间休息时,李文达的妻子李蔡美灵上卫生间迟到了半分钟,根据家法要罚款3000元,李蔡美灵认为这不是大错,再说在丈夫孩子面前被罚钱,面子上过不去,所以就有点扭扭捏捏。四子李惠森一脸不悦:“如果不交钱,我们就散会吧!”李蔡美灵只好交了钱。
   会后,李蔡美灵向李文达抱怨,觉得自己既难堪又委屈,白白辛苦多年生养这些子女。李文達解释说,“你说儿子罚亲娘的钱是不孝。这就错了,不是儿子们罚的,是‘家法’罚的。”
   自从定下三条家法后,李锦记家族再没有发生纠纷。为了给孩子们树立夫妻恩爱的榜样,李文达从来没有和妻子李蔡美灵争吵过,每一次参加应酬,李文达都会带上李蔡美灵。他还在一次公开演讲时谈道:“在我的经验当中,家族要为家庭的纷争付出沉重的代价。我的弟弟因为家族业务与我出现意见分歧,以致不与我亲近,我至今十分痛心难过。我不希望下一代有我这个不愉快的经历……无论如何,都要以家族为先,没有和谐的家庭,就不能延续家族,亦没有可延续发展的家族事业。”
   看着李锦记家族业务的平稳运行,李文达把经营权彻底交给了孩子们,他成立了“超级妈妈小组”,家族里的妈妈们每个月碰一次面,交流对孩子的教育经验,从小为孩子灌输家族的理念和价值观。每年,李家都会组织全家族旅行,26个家庭成员都要参加,通过这个团聚的机会,分享家族的快乐、责任、知识。
  在李文达眼中,“公司只是家族的一部分,我们更要关注家族怎么延续,家族利益至上。没有家族内部的和谐,家族企业的长久发展就无从谈起”。
   2021年7月26日,李文达在家人的陪伴下安详离世,但他建立的家族委员会制度会一直继续下去。相信,有了他对儿孙们的谆谆教导,在亲情的感召下,“李锦记”将发展得更为稳健。
  编辑/张 亦
其他文献
南京一位大学女教授,在妹妹的热心介绍下与一个美籍华人结了婚。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发现妹妹竟然是自己丈夫的“情人”……  精明妹妹更爱钱  吴玉玉1979年出生在上海一个普通市民家庭,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大她13岁的姐姐吴玉梅对这个小妹妹宠爱有加。吴玉梅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南京一所大学任教,几年后与本校一名男教师结婚生子。2001年,吴玉梅的丈夫到美国留学一去不归,三年后两人和平分手。  2002年吴
期刊
2009年10月底,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原南京市江宁区地税局局长江成荣有期徒刑14年,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20万元。同时以受贿罪判处其情人刘丽丽有期徒刑14年,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50万元。扣押在案的两人犯罪所得赃款175万元人民币、奔驰轿车一辆予以追缴,上缴国库。  江成荣曾是南京有名的“廉勤大哥”,一向自视甚高,刘丽丽何许人也?两者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十佳公仆”偶遇“艺术女生” 
期刊
黑龙江省宾县的七姐妹一条心,组团监视丈夫们的“出格”行为,不管谁家有风吹草动,姨姐们定会伸出“魔爪”狠狠教育。终于,不堪忍受的七连襟,策划了一场“反妻联盟”大战——  新姑爷的烦恼:七朵金花不好惹  2019年国庆节,妻家的七姊妹照例聚会,刘洋连襟几个,一如既往被赶去做饭。本来挺宽敞的厨房,七个大老爷们儿待在里面,显得有些拥挤。大家相对无言,看着二姐夫脸上结了痂的血道子,每个人都联想到了自己,不由
期刊
网络词汇“小镇做题家”,指“出身小城镇,埋头苦读,擅长应试,但缺乏一定视野和资源的青年学子”。曾经,“小镇做题家”们用习题铺成道路,凭借埋头苦读的拼劲考入985、211高校,走出小镇,实现了阶层的跨越,完成了人生的逆袭。   如今,大多数曾经的“小镇做题家”已成为鸡娃(指父母给孩子“打鸡血”,為了孩子能读好书、考出好成绩,不断给孩子安排学习和活动,不停让孩子去拼搏的行为。)主力军,他们希望用自己
期刊
来信   今年我26岁,一次偶然机会,我爱上了我的上司。我投入了很多情感,然而,到头来我却发现被利用了。   曾经我的理想伴侣是高高瘦瘦、白白净净的翩翩少年,却不曾想最后倒进了一个大腹便便的老男人怀里。   大学毕业后,第一份工作由于领导脾气不好,时常无故辱骂我们,我无法忍受便辞职了。找了很久都没有合适的工作,要么离家远要么别人嫌弃我没有经验。   一个月过去了,之前的积蓄已经花得所剩无几
期刊
阿娜伊斯·宁是世界著名的女性日记小说家,被誉为现代西方女性文学的开创者。她有着像教堂壁画上圣母一样圣洁美丽的面容,她一生出版了11部日记,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阿娜伊斯·宁日记》。西方文坛评价:“宁的日记是20世纪最独特的一道文学风景线,我们首次有了一部详细明确记录现代女性自我发现旅程的激情之作,该日记可与圣奥古斯丁、佩特罗尼乌斯、阿伯拉尔、卢梭、普鲁斯特的作品媲美。”  然而,很多人只看到了她的辉煌
期刊
近日,东京奥运会上一位“上海大妈”火了!当时她和17岁韩国天才小将申裕斌的挑战!两人的年龄差距足有41岁,两人的对决是标准的“祖孙大战”!但这位“上海大妈”并未露怯。果然,申裕斌很快就领教了对手“奶奶”的厉害。这位17岁的韩国妹子哪见过这阵势,开局竟输了个2:11!倪夏莲是最年长的运动员之一,被称为乒坛“活化石”。30年前,她从国家队退役后,远嫁卢森堡,被誉为卢森堡的“国宝”。他们的爱情故事,在世
期刊
鸡血石,是我国的“四大名石”之一,与田黄石、青田灯光冻石一道被誉为“印石三宝”,是弥足珍贵的篆刻印章或雕刻工艺品的原材料。其开发使用始于元代末期,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因其“鲜红如鸡血、晶莹如美玉”,历来深受国人追捧,尤其在书画和篆刻界名声甚巨,清朝的皇帝王爷或后妃福晋都喜欢选用鸡血石作玺印,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等众多文化名流都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  因产量比较稀少,这种娇艳似血的宝石时常一石
期刊
“从出生到死亡,你的人生就是一场摔跤赛。”这是电影《摔跤吧爸爸》里的经典台词,也是荧幕之外的世界真实发生的故事。   他3岁半被确诊脑瘫;6岁还不能说话;12岁受尽欺凌,被父亲教授拳击;30岁一拳拿冠军,成为当地首位残疾职业选手。他是汪强,一个被嘲笑、被孤立的脑瘫患者。他说话不利索,他听力很弱,甚至被人打了,半天才会反应过来。但他单枪匹马站上拳击台,一拳、两拳,不要命地打。因为爸爸告诉他:“我们
期刊
【来 信】   我是一位男读者,最近严重怀疑自己抑郁了,现在写下这些狗血的文字,希望得到一种解脱。   五年前,我生活在四线城市,当时孩子五岁(现在孩子10岁),事业顺风顺水,收入在当地算得上中等偏上,三套房产,两辆车。   事业上有野心的我一心向往一线城市,希望孩子以后能够有更好的教育成长环境。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个公司向我抛出橄榄枝,我没有多想就答应了。   于是我們开始了异地婚姻。  
期刊